寧波醫生7年遊歷30餘個國家 與當地人捕食食人魚

2020-12-02 騰訊大浙網

俯瞰秘魯2000年前的神秘「大地畫」;深入亞馬遜叢林捕捉、品嘗食人魚;探訪科羅拉多大峽谷壯觀風景線……寧波一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謝光天退休後,將自己修煉成為旅遊達人,7年穿越五大洲,遊歷印度尼西亞、盧森堡、巴西、美國等30多個國家。

【旅途故事】

最刺激:「我竟然吃了食人魚,嚼起來挺勁道!」

食人魚,世界上最兇猛的魚類之一,100條食人魚同時攻擊一個目標,幾分鐘便只剩下一副「屍骨」。一般人怎麼有可能去「雞蛋碰石頭」反吃食人魚?謝光天卻有此經歷。他曾深入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與當地人一起捕捉食人魚,並且品嘗其鮮美肉質。

「初到亞馬遜,被那裡美景深深吸引。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植被,無法想像這裡會有『血盆大口一動不動等待獵物的鱷魚』、『300公斤重的熱帶雨林大蟒蛇』、『奔跑如飛、嗜血如命的美洲豹』以及『兇猛狡猾的食人魚』。」他們乘著大船進入河流,再隨河道變窄換乘只能容納七八人的敞篷小船,直達叢林深處。

其間,當地人安排了捕捉食人魚的旅遊項目,不過連人都敢攻擊的食人魚,又怎能輕易被人釣上鉤?「魚餌是根據食人魚的喜好來的,用的是那種指甲蓋大小的生牛肉。」謝光天和妻子在岸上與潛藏在水底的食人魚鬥智鬥勇,很幸運,半小時左右便釣上來第一條。

「個頭也就小鯧魚那麼大,嘴卻不小,尤其是兩排密密麻麻的牙齒,看起來很尖很鋒利!」與如此兇猛的食人魚零距離接觸,謝光天帶著緊張的心情將其樣貌看了個仔細。

然而,相比垂釣,吃掉食人魚更具成就感。「當地人幫我們做了一碗食人魚湯,其烹飪技法跟我們日常做魚湯倒也相似,儘量保持魚肉的原汁原味,再配一些地產時蔬。」這碗不尋常的魚湯註定讓謝光天難忘,「看似黑不溜秋的食人魚,其肉質卻很白皙,一口咬下去能感到它的肉質很結實,嚼起來挺勁道,沒有腥氣。」直到現在,謝光天還有些沒完全回過神,「我竟然吃了食人魚。」

最震撼:俯瞰秘魯2000年前的「大地畫」

「2000年前古納斯卡人在秘魯大地上畫了一些圖案,有飛機、鳥類、猴子、勞動工具甚至還有外星人。這些畫綿延了幾萬平方米,有些在平地上,有些則爬坡穿谷的。」謝光天目睹了這些神秘圖案的芳容,深受震撼。

看畫當天,為了飛機的安全與平衡,謝光天一行先是挨個稱體重,隨後乘坐一架型號為「OB--1192」的7人小飛機。「飛行的前半小時大家都很興奮,而之後為讓客人看清畫作且方便拍照,飛機間隙地向左右傾斜,讓很多人感到暈眩。我算是挺幸運的,許多圖案都看到了。不過小飛機馬達和螺旋槳的聲音特別大,每次講解員講解都是連比帶劃的,挺有意思。」他說。

「高空看下去,這些圖案中的直線筆直,弧線和輻射線都有規律地延展。如此大規模的圖案2000多年前究竟是怎麼繪製而成的?它們又代表著什麼含義?」面對這些未解之謎,謝光天認為在尋找真相路上的那些執著與期待才是最迷人的東西。

最驚險:急馳的旅遊車突然爆胎

說到驚險,謝光天第一時間想到了發生在美國高速公路上的一次險情。

據描述,謝光天一行乘坐的是一輛裝載了18名遊客的旅遊車。「當時,我們正以100碼的時速開往拉斯維加斯。開著開著,只聽『砰』的一聲巨響!睡覺的、看風景的、聊天的,所有人都被震住了。」未與來往車輛發生碰撞,車輛緊急靠邊停。大家下車查看後才發現,原來是後輪輪胎爆了。

「從爆胎情況看,輪胎已經非常老舊,再加上高速公路坑窪,一路顛簸過來實在吃不消才爆的。」車上的遊客推測。

更糟糕的是,「車是司機臨時借來的,所以一時間找不到備胎放在哪,更不會自己更換、修理。但所幸的是,這輛車的單側後輪有兩個輪胎,爆了一個,還剩一個,用僅剩的一個輪胎還能勉強撐一撐,最後,我們只得緩緩地將車開到附近加油站再行維修。」謝光天與車裡所有人一樣,不由捏了一把汗。

【經驗分享】

充分感受淳樸民風 也需適當保持警惕

「旅途中,與當地人合影留念是我非常喜歡做的事。」在秘魯太陽湖的一次經歷,令謝光天記憶猶新,「本來只是邀請岸上一名土著居民合影,沒想到對方非常熱情,立馬將在湖裡洗澡、洗衣的同伴都喚上岸來,最終,所有人帶著燦爛的笑容來了一張大合照!」

絕大多數當地居民是友好的,但出遊在外保持警惕也很重要。「那是在西班牙,大家正在酒店大廳辦理入住手續,思想上比較放鬆,有人趁機偷走了我的雙肩包,放在包裡的太陽鏡、水杯、充電寶和衣服都沒了,所幸護照還在,不然回國都會成問題。」謝光天說,國外一些酒店與國內不同,沒有安保人員,更沒有攝像頭,而且遊客通常趕時間,財物遺失很多時候要吃「啞巴虧」。

此外,路上還有些「謎題」待解。「比如,從杜拜出關換機回國時,對方會用儀器挨個檢查遊客的眼睛,還要求『睜大點』。其間,中國領隊會囑咐大家積極配合,但對其檢查的原因也說不出個所以然。」謝光天說,對此他「一直沒有想通」。

對於下一站目的地,謝光天與家人、朋友早有安排。「8月份去俄羅斯、北歐四國的行程已定,年內有望走完40個國家。」對於遊歷國家的數量,謝光天並不想「打卡」湊數,而是更看重質量,「之前聽說有錢有閒有健康就能實現旅遊夢想,現在看來,平靜的心理狀態、愉快的心情更重要。」

相關焦點

  • 食人魚有沒有天敵?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國內各市場俏銷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鯧),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食人魚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
  • 原來食人魚的天敵竟然是它們,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雌魚在產卵期可產出3000至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過36至48小時就可孵化出仔魚,而仔魚在48小時後吸收完體內的蛋黃素後就會自己攝食。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
  • 神秘食人魚的天敵電鰻 食人魚生性兇狠卻不是百毒不侵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國內各市場俏銷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鯧),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
  • 食人魚很厲害嗎?掉進有食人魚群的水裡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1914年,羅斯福在巴西進行考察時,他親眼目睹了當地人將一頭死牛扔進了飼養著飢餓的食人魚的河裡,而食人魚瘋狂進食的樣子,使羅斯福將食人魚形容為「邪惡兇猛的化身」。因為食人魚堪比鯊魚的牙齒和下頜,可以輕鬆的吃掉比自己大很多倍的獵物。所以,如果不小心掉到有食人魚的水裡,被這群兇殘的魚襲擊,應該怎麼辦?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又能堅持多久呢?
  • 數個亞馬遜河裡的水中霸主,食人魚鱷魚也只是它們開胃菜
    大家好,我是趣小馬,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亞馬遜河的幾個水中霸王。 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也被稱為象魚,魚體最長可達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也是現在的活化石,主要以魚類為主要食物,偶爾也會捕食蛇類青蛙甚至食人魚或者小鱷魚
  • 數個亞馬遜河中的霸主,食人魚只是它們的開胃菜!
    生活在亞馬遜的巨獺是13種水獺中體形最大的種類,身長最長可達兩米,體重可達30公斤。巨獺肌肉發達、腿粗短,足較大,爪長而銳利,四肢上長有蹼,靈巧的前肢可如人類一樣用手抓握住獵物。一隻成年巨獺一天需要吃4公斤左右的魚,從臭名昭著的清道夫,再到兇猛無比的食人魚,它們都不放過。
  • 食人魚真的會「吃人」嗎?來看看實驗怎麼說
    ,那個水域可能食物短缺,人類活動範圍侵犯到食人魚的水域,而且在熱帶地區國家的人民經常把魚類的內臟丟在河岸邊,會引來飢餓的食人魚。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  另外,為了對付食人魚,亞馬遜河流域還有許多魚類在千百年的生存競爭中發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
  • 這些生物當地人見了都要遠離
    亞馬遜雨林橫跨九個國家,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同時物種也是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常被稱為「綠色心臟」和「地球之肺」。不管從電視上還是網絡中,我們看亞馬遜河都是非常美麗的,蜿蜒曲折的河流配上茂密、翠綠的森林,宛如人間仙境。但是我們千萬不要被它美麗的外表所迷惑,裡面隱藏的致命生物不在少數,每年奪去了成百上千人的性命。
  • 為什麼當地人不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這裡存在大約100萬個物種,佔全球物種總數的10%。在廣袤的亞馬遜河流域,生活著全球五分之一的魚類。不過,當地人對亞馬遜河充滿了敬畏,不會輕易去雨林中活動,更不敢輕易去亞馬遜河中遊泳,因為那裡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捕食者,食人魚卻沒有在河中泛濫,這是為什麼
    作為亞馬遜河的頂級捕食者,食人魚卻沒有在河中泛濫,這是為什麼?作為現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洲之一,南美洲是非常多野生珍稀動植物的家園,因為這裡有世界上最大雨林——亞馬遜雨林的庇護,使得非常多的動物能夠在這裡繁衍生息。
  • 胡八一和胖子差點命喪食人魚,水中狼族—食人魚為何這麼兇猛?
    即便是站在食物鏈頂端而且充滿智慧的人類,在某種情況下也會成為肉食性食人魚的攻擊和獵殺對象。換句話說:食人魚是個絕對的肉食性動物,是肉它就吃。食人魚的種類和分布食人魚也叫食人鯧,水虎魚,以及一個比較霸氣的外號「水中狼族」。
  • 神秘的亞馬遜河:攻擊生殖器的食人魚,鑽尿道的寄生鯰,你了解嗎
    其實大部分水獺的確是比較溫順的,但這種南美大水獺可不一樣,這種大型水獺成年後身長來米,體重有30公斤。巨水狼牙魚,以食人魚為食第三種是巨水狼牙魚,或許你只聽說過臭名昭著的食人魚,但巨水狼牙魚可是能獵食食人魚的存在,其兇猛程度可見一斑。成年的巨水狼牙魚身長可達1.2米,可以吞食自身一半大小的魚。
  • 存活超1億年的古巨魚,力大無窮、周身堅韌鱗片,連食人魚都咬不動!
    其流域之錯綜複雜、居高不下的年降雨量及獨特的氣候環境,造就了這裡的物種多樣豐富、且包羅萬象。在很多電影或小說裡,這裡是一大群恐怖食人河怪的大本營,如凱門鱷、食人魚、森蚺等等。 而在亞馬遜河支流附近的土著部落曾流傳著一個傳說,據說有個惡魔住在一種巨魚體內,其身型比人還長,包裹著一層厚厚的鱗片,常以骨制的舌頭壓碎獵物。
  • 為何連當地人,都不敢在裡面遊泳?
    為什麼連當地人都不敢在裡面遊泳?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雖然看起來是綠色天堂,動物世界,但卻是人類的禁區,別說遊泳了,在裡面能生存下來都是個難事,因為裡面一個小昆蟲就能讓你回歸天堂。
  • 吃食人魚抓鱷魚 金沙講壇擺出驚險大餐
    吃食人魚抓鱷魚 金沙講壇擺出驚險大餐 2010-03-13 21:49:46   來源: 成都全搜索   編輯: 餘葉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亞馬遜河流中比食人魚還兇猛的魚,專門以食人魚為食
    許多人都會說食人魚,食人魚這種生物以群體進行生活,一旦在水中聞到了血腥味,食人魚群體也就變得興奮起來,不斷的攻擊獵物,隨著越來越多的血液在水中擴散,食人魚們的攻擊也越來越興奮,直到獵物變為一副白骨。但是在食人魚的原產地,亞馬遜河流當中生存著許多的兇猛野獸,食人魚在這條河流當中只能處於相當底層的位置,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亞馬遜河流當中的兇猛魚類,以食人魚為食的——巨水狼牙魚。
  • 全球十大殺人動物 食人魚排在第三位 第一名一般人不知道
    7黑魚黑魚又被稱為蛇頭魚。在西方,黑魚被認為是恐怖的物種。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黑魚常常會威脅本地物種的生存。黑魚位於食物鏈頂端,身長可達3英尺(約1米),以無脊椎動物、青蛙和小型魚類為食。在繁殖時期,它們會攻擊所有在眼前移動的物體。黑魚可以呼吸空氣,離開水體也可存活4天。
  • 寧波全球新材料行業大賽澳大利亞精準引才
    當地時間7月27日,中國·寧波第六屆全球新材料行業大賽在澳大利亞雪梨舉行海外選拔賽。共有12個雪梨當地的優秀創業創新團隊來到現場路演,並有7位評委參與選拔賽評審和項目指導。
  • 食人魚:由寵物變成全球禍害
    曾作為熱帶觀賞魚而引進到各地  不過,在巴西,人們並不擔心食人魚會成什麼氣候,因為鱷魚、河豚和水蛇等動物都是它的天敵。在千百年的進化過程中,許多水中動物都具備了對付食人魚的本領。有些魚渾身長滿了刺,使食人魚不敢輕舉妄動。而一條電鰻所放出的高壓電流就能把30多條食人魚電死。刺鯰則有銳利的棘刺做武器。
  • 可怕的食人魚:1978年亞馬遜河,38人葬生魚口!
    食人魚嗅覺靈敏,天性嗜血,一旦有一隻動物被一條食人魚咬出血,成百上千條食人魚就會聞味撲來搶食。據說,它們襲擊牛、馬需要15分鐘,而吃人僅需5分鐘。在食人魚出沒的地方,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塊木牌,上面寫著醒目的大字:「食人魚,危險!莫下水!」在當地還有一種魚叫「卡迪」,長得又細又小,它雖不像「皮拉尼西」那樣兇猛,但據說能鑽進人的肛門和尿道,所以人們每見此魚都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