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是如何適應極端的北極環境的?

2020-12-04 科學獵奇

北極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而且作為熊科動物,它是唯一一位生活在常年冰天雪地環境中的熊,那麼,它是如何適應這種極端的環境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北極熊生活環境的特點

北極熊的生活環境,我們從溫度、棲息地、食物鏈等多個角度去看。

01 溫度

北極熊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生活在北極的熊。說起北極,給人最直觀的就是冷,從表面上看,北極貌似只有冬天,其實不然,北極也是有一年四季的。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份屬於北極的冬季,5月和6月是北極的春季,7月和8月是北極的夏季,9月和10月是北極的秋季。

北極的全年平均氣溫為-15℃到-20℃之間,即使是最熱的夏季(7.8月份),北極的平均氣溫也僅有-8℃左右。

因此,北極大部分地區被冰雪覆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

02 北極熊的棲息地

北極熊並不是北極所有的地區,在北極的中部是北冰洋,四周被亞、歐、美洲大陸環繞著,因此,北冰洋的溫度並沒有很低,海水常年的平均溫度在-2℃左右。正是因為這樣,北冰洋才沒有被積雪和冰覆蓋,反而在北冰洋上有大量的浮冰,而這些浮冰就是北極熊的棲息地。

03 食物鏈

北極熊是整個北極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作為唯一一種純肉食的熊科動物(其他熊類都是雜食偏素食的),它的主要獵物大都來自於海裡,比如海豹、海象、白鯨、魚類,同時也包括鳥類以及其他的哺乳動物。

從北極熊的獵物看,幾乎囊括了整個北極的動物,在食物匱乏的季節,它們甚至會捕殺同類來補充能量。

北極熊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北極熊的生存首先是要克服的就是溫度。

北極相對較低的溫度不太適合哺乳動物生存,因此,北極熊把棲息地搬到了相對溫度較高的北冰洋附近。而且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的而且它的毛髮為中空且透明的,這有利於它吸收太陽的熱量,這是它保持體溫的一個方法。

其次,北極熊的66%左右的時間都是在睡覺或者趴著不動的狀態下度過的,這有利於北極熊減少能量的消耗,也是保持自身熱量的一個好辦法。

較少的運動量以及特殊的熱量吸收方式是北極熊能適應低溫的「法寶」。

(北極熊的毛髮)

食物問題

僅僅是適應了外部環境還是遠遠不夠的,北極熊作為一種大型的食肉動物,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肉類來支持。而北極熊捕獵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這首先要得益於它的毛髮。上面我們說過北極熊的毛髮為透明的,但是由於反射太陽和環境的光線所以看起來是白色的,看似白色的毛髮與環境完美地融為一體,為北極熊的隱藏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北極熊的鼻子與皮膚一樣都是黑色的,而且鼻子並沒有毛髮覆蓋,所以看起來格外的明顯,因此,北極熊在浮冰上等待獵物時,會用右前掌擋住鼻子,這才是是最完美的偽裝。

北極熊的主要獵物以海豹為主,而海豹是需要經常浮出水面換氣的,當海豹浮出水面時,它們根本發現不了偽裝的北極熊,此時的北極熊直接用自己的強而有力的熊掌將海豹拍暈,然後拖到岸上吃掉。

除了偽裝的能力,北極熊還有非常好的遊泳能力,它中空的毛髮不會因為在水下就變的沉重,這也是它能捕獵魚類的主要原因。

總結

北極熊以少運動純肉食且有吸收熱量的皮膚很好地適應了北極寒冷的生活,同時它有著完美的偽裝能力以及遊泳能力,這為北極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物。

但是,由於北極熊體型龐大,而且在水下的保溫能力較差,它不能長時間在水下捕獵,因此,浮冰才是它最大的「狩獵場」。而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今天,北冰洋的浮冰逐漸的融化,使得北極熊失去了有利的捕獵環境,這也是北極熊數量減少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南極只有企鵝?北極熊是怎樣來到北極的?
    地球的極地世界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天地。我們都知道北極是北極熊的世界,南極是企鵝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北極和南極同樣覆蓋著冰川,同樣氣溫非常低,在這樣兩個氣候如此相似的地方,卻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生物,並且它們互不侵犯。為什麼北極有北極熊而無企鵝,南極有企鵝而無北極熊?
  • 如何拯救北極熊?能不能把北極熊弄到南極去?
    「拯救」北極熊這個詞用的好!為什麼北極熊進化了千百萬年,今天卻要被「拯救」?拯救北極熊就是拯救北極,南極,和人類。溯其根本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就是北極的環境惡化。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北極的環境惡化。這就回到了我們極為熟悉的癥結上~溫室效應導致的兩極冰川融化。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沒有企鵝?如果換一下行嗎?
    北極和南極,是地球兩個相似的寒帶生態系統。北極的代表物種是北極熊,而南極的代表物種是企鵝。由於隔著赤道和茫茫萬裡,南北極生活的物種應該有很大的區別。就像北極熊無法前往南極一樣,企鵝也不會出現在北極。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才能讓南北極這兩個地球極端位置出現相同的物種?有人認為,有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本來就很大,它們能夠適應赤道的炎熱氣候,也能適應寒帶的凌冽。和陸地環境不同的是,海洋裡的溫度差異並不大,尤其越往深海,水溫的差距就會越小。這或許給了一些物種能同時在南北極生存的可能。它們甚至可以跨越赤道,來一場南北極之前的友好交流。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沒有企鵝?如果換一下行嗎?
    北極和南極,是地球兩個相似的寒帶生態系統。北極的代表物種是北極熊,而南極的代表物種是企鵝。由於隔著赤道和茫茫萬裡,南北極生活的物種應該有很大的區別。就像北極熊無法前往南極一樣,企鵝也不會出現在北極。這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才能讓南北極這兩個地球極端位置出現相同的物種?有人認為,有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本來就很大,它們能夠適應赤道的炎熱氣候,也能適應寒帶的凌冽。和陸地環境不同的是,海洋裡的溫度差異並不大,尤其越往深海,水溫的差距就會越小。這或許給了一些物種能同時在南北極生存的可能。它們甚至可以跨越赤道,來一場南北極之前的友好交流。
  • 北極熊滅亡倒計時!80年後,北極將看不到北極熊
    ,不過,仍然有很多生物在上面生活,其中最著名的,除了南極的企鵝之外,就是北極的北極熊。不過,雖然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肉食動物,可是,它們的日子卻並不好過,特別是人類進入到工業時代以來,伴隨著人類活動的頻繁,對於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北極熊的棲息地已經不斷縮小,而且食物也開始短缺,它們的未來並不樂觀。
  • 如果把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運到南極,北極熊還能生存嗎?
    北極熊,顧名思義,是生活在北極的動物。北極一片冰天雪地,溫度又低,很多生物都受不住這嚴寒,但是北極熊卻能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得非常自如。那麼,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同樣寒冷的南極,它能不能好好地生存下去呢?首先是環境方面。北極基本上是一片海洋,而南極則是一片大陸。北極熊連遊泳都會,更不用說在陸地上面生存了。其次是溫度問題,北極的平均氣溫差不多是零下30度,而南極的平均氣溫比北極還要低一些,差不多在零下45度左右。那麼北極熊能不能忍受更低的氣溫呢?雖然南極的整體氣溫要比北極低,但是如果單看沿海地區,平均氣溫和北極最冷的時候也差不了多少。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受高溫影響最為嚴重的莫過於北極的生態系統。一篇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論文稱如果目前的升溫速度持續下去,北極海冰繼續減少,到2100年,全世界的北極熊可能幾乎滅絕。論文還指出,即便適度減排可以延長北極熊存活的時間,也不太可能在本世紀內阻止一些亞種群的滅絕。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受高溫影響最為嚴重的莫過於北極的生態系統。一篇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論文稱如果目前的升溫速度持續下去,北極海冰繼續減少,到2100年,全世界的北極熊可能幾乎滅絕。論文還指出,即便適度減排可以延長北極熊存活的時間,也不太可能在本世紀內阻止一些亞種群的滅絕。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發布會上,發言人克萊爾·納利斯說,「在北極發生的事不會只局限在北極,而是會影響世界上數億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口。」持續高溫、海冰融化、北極熊或將滅絕......北極正在發生什麼?北極大約有25000隻北極熊,海冰是它們的主要棲息地。由於陸地上沒有足夠的食物供給,它們往往在冰面上等待海豹從冰洞中露出水面,將其捕獵,靠海豹的脂肪儲存能量。海冰的減少會對他們的捕食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對北極熊的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
  • 全球變暖加劇,北極冰川消融:北極「寶藏」遠不只有北極熊
    全球氣候的變暖,讓北極再次回歸到大眾的視野之中。因為全球變暖,北極的海平面上升,許多的北極動物也面臨著生存危機。然而,許多人對於北極的印象大多都集中在極光和北極熊這兩樣北極出名的「寶藏」上。的確,它們也吸引了大多數人們的目光。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時間:2020-07-21 13:04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很受大家喜愛的北極熊如今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 為啥南極沒有北極熊?
    南極和北極分別位於地球兩端,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兩極地區擁有極端的氣候,居住著神奇的生物。比如,南極有企鵝,北極有北極熊。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大家好,我是小萬君,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許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也有不同的說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冷暖誰知北極熊
    從2012年開始,段煦幾乎每年7、8月份都要前往北極,對動植物和生態環境進行研究分析。而對北極32℃這件事,段煦有話說。他對數據持保留態度,「很有可能某地北極熊的增加是因為該區域食物豐厚,而別的區域正在減少。我們肉眼可見的事實是,北極熊夏天的日子不好過」。  對於全球氣候變化,段煦強調的一個觀點是:「既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能誇大其詞。」他解釋說,地球目前處於間冰期,本來就是溫度逐漸上升的狀態。氣候變化並不會像某些電影裡一樣瞬間滄海桑田。而這之中,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會去適應環境的變化。
  • 北極熊生活在北極,放在南極可以存活麼?為什麼沒有南極熊?
    萌寵大家庭的小趣事,我是原創作者給我的愛只能說聲謝謝,為大家寫萌寵圈的原創小作品北極熊一直生活在北極,那麼它們能夠在南極生存下去麼?有些人認為是可以的,有些人認為不行。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北極熊屬於熊科,它就是一隻熊。熊都會遊泳,但是僅限於短時間,長時間遊泳熊類是做不到的。海豹和企鵝常年在海水中捕獵食物,身體變化早就適應了生活環境,脂肪層特別厚,來抵禦海水中的低溫。但是熊類不需要長時間呆在海水中,所以它們並沒有演化出超厚的脂肪層,禦寒能力還是稍有欠缺的。所以北極熊長時間呆在海水中是會死亡的,因為體溫過低造成的。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原標題: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
  • 問吧精選丨那片32℃的北極地區並無北極熊,真相是什麼?
    段煦:地球自史前一萬年第四紀冰期結束後,地球就一直在升溫的事實,現在還遠沒達到她孕育生命以來的最高溫度,所以北極夏季海冰的消融還在繼續,至於多少年後消失,目前科學界尚無定論,而北極熊是否會因此滅絕,要看這個物種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如何。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北極圈罕見32℃,北極熊或40年內滅絕
    本文原標題:《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北極圈罕見32℃高溫,北極熊或在40年內迎來滅絕》前段時間,一段令人心碎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畫面顯示一隻肌肉萎縮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正在垃圾桶中覓食。
  • 北極冰川融化,我們真的要和北極熊說再見了嗎
    北極熊的皮膚很特別,是黑色的。黑色有助於北極熊吸收更多的熱量,同時,中空的毛髮會反射和散射可見光,將溫暖的陽光通過反射傳輸到黑色的皮膚上。北極熊皮下脂肪厚達5~7釐米,這就使得北極熊即使在零下70℃的寒冷環境中也能泰然處之。北極熊對海冰的依賴使他們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