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馬群島發現無毒新物種銀蟒體長1.1米

2020-12-02 環球網

據物理學網站報導,目前,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阿什維爾分校科學家在巴哈馬群島康塞普申島發現一種無毒蟒蛇新物種,他們將該物種命名為「康塞普申島銀蟒」。

北卡羅來納大學阿什維爾分校格拉哈姆-雷諾茲(Graham Reynolds)博士帶領一支研究小組負責這項最新研究,他們指出,這是過去73年裡首次發現的西印度蟒蛇新物種。康塞普申島銀蟒從鼻尖至泌尿孔體長0.95-1.1米,尾部長度大約20釐米。

它在巴哈馬群島蟒蛇物種具有獨特的顏色,身體上半段(背面)表面呈現銀灰色至淺棕色,有時脊柱有非常模糊的鋸齒邊緣灰色條紋,有時條紋會中斷。身體下半段(腹側)表面是純乳白色,沒有斑點或者其它染色。

康塞普申島銀蟒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也是全球最瀕危滅絕的蟒蛇物種之一。美國密爾沃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羅伯特-亨德森(Robert Henderson)博士說:「科學家經常發現新物種青蛙和蜥蜴,但是發現新物種蛇卻是非常罕見的。目前最新發現的是一支新物種蟒蛇,這令科學家們非常興奮。」據統計目前西印度蟒蛇物種數量達到12個。(悠悠/編譯)

相關焦點

  • 巴哈馬護照,1個月就能到手,無需登陸
    巴哈馬位於佛羅裡達以東,古巴和加勒比海以北。巴哈馬擁有700個島嶼和珊瑚礁。在佛羅裡達州東南海岸和古巴北部對面。群島從西北延伸到東南。它長1220公裡,寬96公裡。它由700多個島嶼和2,000多個珊瑚礁組成。總面積13878平方公裡,其中居住著20多個島嶼。它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5°C。
  • 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住著世界上最幸福的豬......
    加勒比海豬島(Pig island,又名Big Major Cay)位於中美洲巴哈馬群島(Bahamas),其正式名稱為大沙洲,島上到處是天然泉水,同時受鄰近島嶼的庇護,不會遭受熱帶風暴引起的巨浪襲擊。
  • 【微特稿·科技與新知】加拉帕戈斯群島水域新發現30個物種
    【新華社微特稿】一個國際海洋科考團隊17日宣布,他們在加拉帕戈斯群島深海水域新發現30種無脊椎動物。 這些物種包括10種竹狀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蛇尾海星、11種海綿動物和4種甲殼綱動物。
  • 巴哈馬群島颶風失蹤人數減少,但仍高達1300人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3日報導,巴哈馬緊急服務部門表示,颶風「多裡安」過後的失蹤人數記錄已修正為1300人。這一數字低於本周早些時候公布的失蹤2500人的數字。相關的緊急事務管理署表示,在失蹤人員的名字與避難所的人員名字相互參照後,相關人數有所下降。
  • 科學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深海發現30個新物種
    外媒稱,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NP)管理局近日宣布,一個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的深海中發現了30種新的無脊椎動物。據法新社基多8月17日報導,GNP在一份聲明中說,深海專家們發現了脆弱的珊瑚和海綿群落,包括10種竹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
  • 外媒:科學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深海發現30個新物種
    外媒稱,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NP)管理局當地時間周一宣布,一個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的深海中發現了30種新的無脊椎動物。據法新社基多8月17日報導,GNP在一份聲明中說,深海專家們發現了脆弱的珊瑚和海綿群落,包括10種竹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
  • 時代周刊2009年十大新物種:史前巨蟒重1噸(圖)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9年度十大新物種,其中「博薩維毛鼠」位居榜首,迷你霸王龍、重達1噸的史前巨蟒均榜上有名。這座死火山的火山口邊緣高聳入雲,整個地方人跡罕至,生物學家相信他們一定會在此發現獨一無二的生物。  果真如此,在探險小組發現的新物種當中,包括極為罕見的毛蟲、巨大的蝴蝶和樹袋鼠,不過,最為驚人的發現是一種體型巨大的老鼠,科學家暫時將其命名為「博薩維毛鼠」。這種老鼠體長近3英尺(約合0.91米),重量超過3磅(約合1.36公斤)。幸運的是,它們是素食動物,看上去十分溫順。
  • 巴哈馬群島的Harbour Island 世界上最性感的海灘.
  • 歐冠決賽裸奔女子因疫情無法回國,在巴哈馬群島曬照
    直播吧3月25日訊 據《太陽報》報導,在去年的歐冠決賽中裸奔的美國模特Kinsey Wolanski現在因為疫情原因被困在巴哈馬。在巴哈馬群島期間,Kinsey用不少比基尼照片慰勞自己的370萬粉絲,她開玩笑地表示自己要搬到樹林裡居住,避過新冠病毒。這位模特在一條動態中說道:「我為這麼多在巴哈馬拍的照片提前道歉,但目前我們還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回家……我和我的閨蜜現在在這個小島上安家了。」
  • 外媒:科學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深海發現30個新物種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導 外媒稱,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NP)管理局當地時間周一宣布,一個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的深海中發現了30種新的無脊椎動物。據法新社基多8月17日報導,GNP在一份聲明中說,深海專家們發現了脆弱的珊瑚和海綿群落,包括10種竹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
  • 深海藍洞發現奇特生物 暗示木衛二或存生命
    潛水探險員格雷格-斯坦登在巴哈馬深海藍洞採集微生物潛水科學家在巴哈馬群島的三個藍洞海洋深淵中發現微生物熱區,其中多數微生物物種都是新物種。但是科學家發現這些微生物能夠以硫化合物為食,例如:硫化氫,這是一種對於多數物種有毒的物質。科學家指出,這些生命力頑強的新物種微生物不僅使研究人員對地球極端環境生物產生了濃厚興趣,還使研究人員瞄向了外星球的奇特生命形式。美國宇航局太陽系探索部副主管、天體生物學家凱文-漢德(Kevin Hand)稱,這是因為類似的環境也存在於木衛二和土衛二冰冷表面之下的海洋深處。
  • 巴哈馬群島:一隻海龜變身攝影師,殼上安裝相機揭秘海底生活
    2020年4月30日訊(具體拍攝時間不詳),巴哈馬群島伊柳塞拉島,令人難以置信的TurtleCam項目中,在海龜的殼上安裝了相機,拍攝到這些海龜生活的獨特視角視頻。巴哈馬群島伊柳塞拉島,令人難以置信的TurtleCam項目中,在海龜的殼上安裝了相機,拍攝到這些海龜生活的獨特視角視頻。巴哈馬群島伊柳塞拉島,令人難以置信的TurtleCam項目中,在海龜的殼上安裝了相機,拍攝到這些海龜生活的獨特視角視頻。
  • 2019年大西洋下一個颶風將形成,巴哈馬群島「雪上加霜」
    巴哈馬群島和美國東南海岸仍在從上周多裡安颶風造成的嚴重破壞中恢復,但現在另一場風暴正向該地區直吹,但是熱帶風暴亨伯託到達美國後會變成颶風嗎?上星期,颶風多裡安連續兩天襲擊了巴哈馬北部的阿巴科島和大巴哈馬島,造成7萬人無家可歸,沒有生活必需品。據估計,到目前為止,颶風季節已造成超過79.83億美元(64.7億英鎊)的損失。
  • 西沙群島發現澤甲科海澤甲亞科新種
    近日,中山大學科學家宣布在海南西沙群島發現了一種新的海生昆蟲,並命名為「石嶼海澤甲」。發現工作由中山大學教授賈鳳龍課題組與謝強課題組合作完成。石嶼海澤甲本次發現來自謝強在2018-2019年隨隊赴西沙群島考察期間採集的多種海生昆蟲樣本。經賈鳳龍團隊研究發現,樣本中採自於西沙群島石嶼礁的一種海生甲蟲為澤甲科海澤甲亞科的新物種。
  • 厄瓜多群島發現已「滅絕」珊瑚物種
    研究過程中,他們在北部的沃爾夫島和達爾文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珊瑚以及一些已被打上「滅絕」標籤的珊瑚家族成員。下面是南安普敦大學在此次遠徵之旅中拍攝的珊瑚以及其它物種圖片。 1.發現新種珊瑚 這種屬於Hydrozoanthus家族成員的珊瑚是在加拉帕哥斯群島發現的一種新珊瑚,同時也是科學研究史上發現的一種新珊瑚。據悉,加拉帕哥斯群島的珊瑚礁孕育著數千種珊瑚,其中包括很多非常罕見並且極具地方特色的種群。
  • 對加拉帕戈斯群島海獅你了解多少?加拉帕戈斯群島海獅知識大全
    加拉帕戈斯群島海獅,拉丁學名是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鰭足亞目、海獅科、海狗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Galápagos Fur Seal,命名人為Heller,命名時間在1904年。
  • 中科院公布5個深海新物種,地球到底在經歷物種滅絕還是更替?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8月1號對外公布了5個新發現的海洋物種,目前新發現的物種大多都在此前難以勘測的深海領域,由於技術的突破人類已經探索了海洋95%以上的區域,深海區域的生物有一套特殊而獨立的生態系統,在這些高壓而黑暗的區域中能發現完全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生物,下面來看看這5個新發現的物種到底是什麼吧。
  • 註冊巴哈馬公司的詳情說明
    小編今天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如何註冊巴哈馬公司。巴哈馬是一個位於大西洋西岸拉丁美洲北部的島國,風景優美,景色宜人,該國旅遊業發達,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註冊一家巴哈馬公司呢?以下內容僅代表小編個人見解。註冊巴哈馬公司條件1、公司股東和董事:一位以上的公司董事(無國籍限制的自然人或法人),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或護照);一位以上的公司股東(無國籍限制的自然人或法人),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身份證或護照);2、公司註冊地址:在巴哈馬有實際辦公地址;3、公司秘書:要求有法定的公司秘書;4、公司註冊資本:標準50,000美金。
  • 古生物學家發現「遠古巨獸」,屬於全新物種,體長達40米!
    古生物學家發現「遠古巨獸」提到人類出現之前的地球主宰,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不過恐龍是一個統稱,從三疊紀中後期出現開始,一直到白堊紀末期因為小行星撞地球而滅絕,在恐龍的演化過程中,也是出現過多個類目的,而且不同的時期,也都有不同的恐龍佼佼者。
  • 海南已連續5年發現新物種~
    中山大學科考隊近期在, 海南西沙群島羚羊礁, 發現一種海蝽科昆蟲世界新物種, 它長這樣 新物種:周氏瞼虎 2018年8月,海南島喀斯特地區發現生存有一種以前從未被記載過的瞼虎屬新種,這個瞼虎屬新種被正式命名為「周氏瞼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