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藍金龜子知識免費科普,看一看你了解多少?

2021-01-16 百聞動物

豆藍金龜子,拉丁學名是Popillia indgigonacea Motsch,也稱豆藍麗金龜岬,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金龜子科、麗金龜亞科的一種動物。

豆藍金龜子成體長l0~14毫米,寬6~8毫米,橢圓形,全體深藍色,有綠色閃光。頭小,複眼土黃色至黑色。鞘翅短,後部略有收狹,背面有6條略低陷的點刻溝,肩凸明顯,在小盾片後方有深顯橫凹。臀板無白色毛斑。幼蟲體長24~28毫米。肛腹片復毛區有兩行縱向的刺毛列,其附近有斜向上方的長針狀刺毛,上下方密生錐狀短毛。

此物種主要以花的花穗、幼果和嫩葉為食,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影響;嫩葉被害後形成若干孔洞,為害嚴重時影響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產量。

豆藍金龜子1年發生l代,以2~3齡幼蟲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初越冬幼蟲轉移至近地面的土層內活動為害。6月初至7月上旬為化蛹盛期,蛹期約2周左右。成蟲於7月中旬至8月中旬產卵,卵產在距地面5釐米下的土層內,成蟲壽命1個月左右,最長達60天。成蟲夜晚棲息於植物的花穗或葉上,白天活動,每天以9~11和16~19時活動最盛。成蟲喜食葡萄花穗、幼果和嫩葉,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也為害玉米、棉花、高粱等。

防治方法方面,①在成蟲每天上、下午的活動盛期,振落枝蔓捕殺成蟲。②成蟲為害期,噴布50%馬拉松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③藥劑處理土壤防治幼蟲。於地面撒施5%辛硫磷顆粒劑每公頃約30公斤,施後將藥淺筢入土。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