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3日 09:07 來源:
科學時報訊 「『近親繁殖』已成為高校一種普遍現象。據估計,大陸高校六成教師畢業於本校,日趨嚴重的『近親繁殖』現象危害了大學的創新能力。」日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的「一流大學建設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如此分析高校創新能力低下的原因,引起了與會各大學校長們的共鳴。
朱清時談到,大學校園裡的「近親繁殖」,一般形成由導師和其弟子組成的教學和學術研究鏈,在學術觀點和學術研究方法上一脈相承。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很難有超越現有學術水平的創新成果出現。這個鏈條維繫著的學術「方陣」,會對他們的學術觀點極力維護,進而使爭鳴之聲銷聲匿跡,使一種聲音一家獨響。即使一些弟子有不同的觀點,也可能因為「避先生諱」而三緘其口。另外一部分非近親教師,常會因在爭取研究項目方面處於劣勢地位,而難以有成果出現。近親繁殖直接導致高校的學術性、創新性、創造性低下,並造成了中國近幾十年的學術創新缺乏重大成果,平均創新水平非常滯後於投入,學生沒有超越老師的勇氣;大學不能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
在分析「近親繁殖」形成原因時,朱清時認為,某些大學的領導往往只追求自己的「圈子」利益,而不以追求學術為目的。他建議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該立下規章制度,確定一個比例以制止「近親繁殖」。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張一華教授進一步提出「985工程」高校之間應有15%的內部交流指標,這樣可以開闢新的道路,防止「近親繁殖」,有效調整彼此的生源結構。
在這次研討會上,首批進入「985工程」的9所大學的校長——清華大學副校長康克軍,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張一華,浙江大學校長楊衛、常務副校長倪明江,上海交大黨委書記馬德秀,西安交大校長鄭南寧,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以及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等紛紛登上報告席,交流中國一流大學建設問題。 (保婷婷)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