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一些行業領域特別是國企事業單位「近親繁殖」問題飽受詬病。去年中央巡視組反饋的情況中,可以看到:中國工商銀行「近親繁殖現象比較突出,總行管理的691名幹部中,220名幹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統內工作」;天津「市司法局200名局處級幹部的440名親屬在本系統工作(含離退休人員)」……此外,巡視通報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國家菸草專賣局、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社科院等單位也不同程度存在著「近親繁殖」問題。
雖說「舉賢不避親」,但大量領導幹部的親屬在同一系統內工作,明顯不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大量現實案例也表明,一些領導幹部親屬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並不符合「賢」的標準,更不滿足崗位需要。在有的單位,個別人只有大專學歷,卻與碩士研究生幹著同樣的活,多數情況下自然是無法勝任工作;更有的仗著背景硬,整天吊兒郎當,連直管的領導都得忌憚三分……這些怪象在「近親繁殖」的相關系統內,比比皆是。
「近親繁殖」帶來的危害,也早已不局限於國企事業單位招錄員工時違規進人、破壞公平,它更直接催生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去年年底被撤職的中煤地質總局黨委原書記侯慎建,曾安排多名親屬在系統內工作,其妻連續兩次在下屬單位違規提拔;該單位下屬某局黨委書記提拔自己的兒子,三個月內從副科級提拔到副處級……這樣的案例多了,用人上的風氣如何能好?
任人唯親,公權「私有」,把單位變成「家天下」的做法,直接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不少有能耐、會幹事的人因前途渺茫而最終選擇離開,也有一些人或是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或是開始「琢磨人」「找靠山」,極易造成「圈子文化」「山頭主義」,敗壞的是黨風政風,損害的是單位形象。此外,因利益緊密相連且盤根錯節的關係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旦出現違紀違法行為,便容易形成窩案、串案,導致「鏈條式」腐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決不能搞封建社會那種「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腐敗之道。仔細分析,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近親」之所以能夠「繁殖」,根本原因在於領導幹部的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權力的「野蠻生長」甚至使個別地方、單位淪為少數人的「獨立王國」。在這樣封閉的環境裡,各項程序和規則以各種形式被虛置,淪為公權私用的遮羞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治「近親繁殖」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加大對選人用人程序的規範和監督力度外,尤其應強化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權力的監督制約,防止「少數人選少數人」。去年底,中組部修訂《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幹部任免事項守則》,明確提出不準任人唯親,不準突擊提拔調整幹部;不得以個別徵求意見、領導圈閱等形式代替黨委(黨組)會集體討論決定幹部任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不得凌駕於組織之上。相信隨著選人用人的「緊箍」越收越緊,「近親繁殖」的土壤將得到有力剷除,唯才是舉、任人唯賢的清風正氣復又歸來。
(原題為《防止「少數人選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