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一年來,中央巡視組、各地的地方巡視組已披露多個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存在違規招聘近親屬問題。在一些單位,通過「蘿蔔招聘」、繞道進人、內部照顧、交叉安排等方式,「近親繁殖」現象多有出現。
為何國企「近親繁殖」嚴重?
中國經濟網網友 魏金改
為何國企「近親繁殖」嚴重?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待遇高。「銀行加證保,兩電加一草,石油加石化,掃地的拿的也不少」,這是坊間的順口溜。這些壟斷單位待遇優厚,老子吃慣了肥肉自然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和親屬去外邊啃骨頭,「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為國企「近親繁殖」提供了土壤。
其次是容易操作。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自家人招聘自家人,自然是一路綠燈。近年來,一些單位「近親繁殖」的手段不斷翻新,越來越隱蔽——一是「蘿蔔招聘」、量身訂製,比如特意設置一些與招聘職位無關的條件,如具有籃球、羽毛球等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資格,其實就是以招聘為幌子,給某些人提供方便;二是履歷造假、繞道進人,條件不夠就改檔案;三是內部照顧、違規招聘。
國企「近親繁殖」是權力下的「畸形蛋」,危害極大。有能力的進不去,沒能力的佔著崗位,這不僅損害社會公平,還容易滋生腐敗,削弱其他員工的工作的積極性。
「近親繁殖」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中國經濟網網友 胡臣臣
「招聘」成為幹部子女的「權力福利」,拼的不是「實力」而是「爹」,這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一是擾亂人才市場。「蘿蔔招聘」設置的各個關卡不是為職位本身而設,而是為某領導幹部子女「量身定製」。那麼招聘的人才就不一定符合崗位要求,同時也將真正的人才「拒之門外」,讓人才「難盡其用」。
二是破壞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個員工都想通過努力工作得到一定的晉升,但空降的「關係戶」會打破「工作效能」與「晉升」之間的平衡,影響其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是埋下貪腐的「定時炸彈」。領導幹部與親屬同在一個單位,無疑壯大了領導幹部的「小團體」,其在行貪腐之事時,就多了「幫手」與「耳目」。
杜絕國企「近親繁殖」關鍵在法治
中國經濟網網友 姚森
國企「近親繁殖」雖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但在市場經濟時代仍有生存土壤,這不僅違背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也違背了社會的公平公正。筆者認為,杜絕國有企業「近親繁殖」關鍵在法治,要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權益。
一要建立起與公務員招考制度類似的國企人才招聘制度。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給擇業者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從而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二要建立起持續有效的督導機制,讓「近親繁殖」無處生存。通過設立國企招聘監督舉報電話、成立督導工作組等方式對國有企業人才招聘、提拔、調任等加大監督力度,為國企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
三要建立起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對國企招聘要劃定紅線,對出現的「跨線」現象「零容忍」,不僅要對招聘進來的「近親」進行嚴肅處理,而且要對幕後的參與者進行責任追究,讓敢於無視法律法規、踐踏社會公平正義者付出沉重代價。
本文內容來源於時評作者向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的投稿,徵稿郵箱:cepl#ce.cn(#改為@)。
更多熱點話題請點擊>>>網言眾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