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消防網訊 消防品牌盛會初選角逐,你支持誰?
6月22日下午5點40分左右,一名24歲男子和同伴在長春市南湖公園遊玩時,跳下遊船遊泳,但只遊出10多米就沉了下去,之後,再也沒有上來。
6月23日,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使用水下聲納,冒雨將男子打撈上岸。
消防部門提醒人們,不要到自己不熟悉的水域遊泳。有的水域表面看似平靜,卻暗藏危險,如漩渦、浮遊植物、深坑等。此外,年輕人不要逞能,出現危險要及時呼救,不要失去救援的最好時機。
男子跳下遊船遊泳失蹤
溺水位置周圍水深近3米,水草生長茂盛
22日晚上,王女士帶著孫女在南湖遊泳區附近散步,突然聽見兩個女孩在船上呼救。南湖公園搜救人員趕到現場,得知一名男子從船上跳下湖裡遊泳,溺水失蹤。
一名目擊者介紹,溺水男子20多歲,跟他在一起的還有兩名男子、三名女子,年齡都在20多歲。他們分乘兩條遊船在南湖上遊玩。當遊船到達沙灘浴場附近時,一名男子從船上跳下水裡遊泳,但是遊出10多米就沉了下去,之後再也沒有上來。
「溺水的位置,水下全是水草,可能是嗆水,被水草纏上了。」他說。
男子溺水沒多久,就有遊泳愛好者和公園救生員趕來,但是並沒有找到他,只好打了110和119報警。
6月23日上午10點,南湖公園沙灘浴場岸邊,圍觀群眾焦急地望著湖面。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一中隊、南湖大路中隊的蛙人站在船臺上,救生快艇在湖面來回巡視。
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有關人士介紹,溺水男子24歲,當時正在跟同伴划船遊玩,因天氣炎熱下水遊泳,不慎溺水。接到報警後,朝陽消防大隊南湖大路中隊的蛙人和特勤消防大隊的蛙人趕到現場搜救,可天色已晚,溺水位置周圍水深近3米,水下能見度低,水草生長茂盛,有一兩米高,蛙人很難發現水下物體。失蹤男子的同伴也無法確定準確的溺水位置。多次下水搜尋沒有下落,蛙人只好撤離。
水下聲納找到溺水男子
從聲納定位到打撈,前後用了一個小時
6月23日早上,南湖公園救生人員8點鐘就來到現場,在水中下漁網,不久消防蛙人也趕來搜救。10點鐘,搜救人員收網,但網裡全是水草。
消防官兵決定使用照片比對和聲納探測兩種方法進行搜尋。消防官兵先找來落水男子的朋友,列印出落水前最後拍攝的幾張照片。蛙人開著救生艇,用照片跟岸邊參照物進行比對,20多分鐘後,確定了第一個疑似落水點,投下浮漂。
隨後,消防官兵又採取水下聲納定位。特勤一中隊潛水分隊分隊長王洪偉拿著水下聲納,坐船在可疑水域來回搜尋。11點鐘,聲納在水下發現可疑物體,在相距不到兩米的可疑點,又投下第二個和第三個浮漂。
王洪偉介紹,消防支隊年初裝備了水下聲納,還在經驗積累階段,很少用在實戰上。這套水下聲納設備一次可以探測到水下幾百米外的物體,但水下地勢高低不平,有水草、垃圾、石頭等物體的幹擾,容易形成幹擾反射波,影響準確定位。5月份,消防蛙人首次在伊通河打撈溺水老人時使用了水下聲納。
南湖水下的水草很多,並不是使用聲納探測的最佳環境,王洪偉還是決定試一試。他縮短了聲納探測距離,以便探測結果更精確。確定好疑似位置後,船臺上的蛙人立即穿好裝備,潛入水中,僅用10多分鐘就在第二個和第三個浮漂中間找到了溺水男子。從聲納定位到打撈,前後只用了一個小時。
冒著突然而至的大雨,消防人員將溺水男子打撈上岸。
消防提醒
不要到陌生水域遊泳
炎熱的夏季,許多市民到河流、湖泊遊泳,以至意外溺水悲劇屢屢上演。
為此,消防部門發布預警提醒:不要單獨外出遊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遊泳;選擇遊泳場所時,要對場所的環境,如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了解清楚;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平時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遊泳或不要到深水區遊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好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遊泳;在遊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責任編輯:寧勇
【慧聰資訊手機客戶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