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臭嘴」再爆驚奇言論:寒流摧垮大陸,百姓饑寒交迫過不了年

2021-01-11 寰球烽火臺

在部分臺灣「臭嘴」的嘴下,大陸永遠是趕不上臺灣的末流,如今這些「臭嘴」們再爆驚奇言論:隨著大陸各地的氣溫大幅度下跌,寒流正在摧垮大陸,老百姓們在缺電缺糧的窘迫環境中掙扎,甚至都過不好年。在1月2日-4日的政論節目中,臺灣媒體人均提及了大陸的「寒流困境」。一位嘉賓表示:現在中國北方諸如山西省已經是零下五度,限制天然氣使用,甚至山西的百姓們開始拆家裡的木頭來燒。而在另一檔節目中,有「臭嘴」還直言,大陸百姓已經「快活不下去」。

在兩岸交流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後,對大陸的唱衰性言論仍然大有市場值得我們反思。部分臺灣媒體盡全力塑造大陸「落後」、「吃不飽」、「穿不暖」、「天寒地凍」等負面形象。每次大陸在科技、經濟等領域取得階段性的成就,必有「臭嘴」們的奇談怪論出爐。當大陸航天人剛剛順利完成嫦娥五號任務的時候,臺灣「臭嘴」黃創夏就坐不住了,他表示大陸航天是「坐井觀天」,因為「早在50年前美國就已經實施了數次載人登月」。臭嘴們的邏輯的惡毒之處就在於:他試圖將大陸人民對於自己成就的慶祝曲解為對他國強大科技的無視和否認,實屬小人之舉。

有趣的現象是,雖然臺灣「臭嘴」們試圖唱衰大陸並且塑造「臺灣NO.1」的形象,但是臺灣年輕人卻不買他們的帳。在12月18日播出的一檔臺灣爭論節目中,著名時政評論員黎建南談到,年輕人們在碰到「如果大陸開始武力統一,你怎麼辦」的問題時,都回答說「馬上投降」。可見,「臭嘴」們的鼓吹雖然讓部分臺灣人獲得了一時的精神勝利的感覺,但是絕大多數臺灣人對於臺灣和大陸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是有著清醒認識的。

臺灣的「名嘴文化」正在高速發展,從長遠看,此類現象的頻發並不利於兩岸之間民眾的互相深入了解。早年間,就「茶葉蛋」、「榨菜」等話題就已經引發了兩岸網友的熱議,而現在類似的有意撩動兩岸對立的政論節目正在迅速增多——除了「榨菜哥」之外,對於黃創夏、劉寶潔、「田鼠哥」等「名嘴」已被大陸網友所熟知。原本「吃不起茶葉蛋」這樣的偶發案例不會對兩岸民間交流造成大的影響,而在偶發性事件變為頻發性常態時,這些帶有偏見的言論正在迅速的加深兩岸民間的交流裂痕。

在四十餘年的兩岸合作交流中,大陸已經遍地是臺商,大量臺灣畢業生也供職於大陸的知名企業之中。即便如此,依然還有很多臺灣人限於條件沒有到過大陸,而當他們的認知途徑被「臭嘴」們所堵塞時,他們又會對大陸有怎樣的判斷呢?答案不言而喻。

大陸對臺灣的優勢是全面性的

為何經歷了四十餘年的兩岸交流,「臭嘴」們依然在臺灣大有市場甚至能夠賺的盆滿缽滿?臺灣作家陳映真早就有所解答:臺灣絕大多數的報社編輯等「文化人」,都對大陸社會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在這些文人的眼中,臺灣一時的對於大陸的經濟優勢被解讀為全面性的優勢。當大陸經歷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將臺灣遠遠甩在身後時,這些「文化人」又「自覺地」成為了阻塞兩岸正常文化信息交流的絆腳石。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擁有尖端的軍事技術,已經具備實現統一的全部物理條件,這樣的大陸可能在自己的人民都吃不飽飯的情況下和臺灣交流嗎?臺灣的資金和技術又去和大陸交流什麼呢?顯然,這些奇葩言論大有市場也在側面反映出部分臺灣民眾對於大陸的刻板印象,一個巴掌拍不響。

相關焦點

  • 猛爆寒流今天來襲 極冷臺灣!陷入「冰凍番薯」狀態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起寒流報到,加上水氣偏多,全臺陷入「冰凍番薯」狀態,務必做好保暖!臺灣「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氣象專家提出警告,這波寒流將比跨年那波更強;颱風論壇指出,今起至下周,不排除一連3波寒流,接力來襲!
  • 臺灣節目又出奇葩言論:大陸以前沒有清明節 殯葬文化從臺灣學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近日,臺灣TVBS頻道的一檔節目中又爆出「奇葩」言論,在討論兩岸清明節習俗時,主持人稱「大陸過去沒有清明節」,而嘉賓更指大陸無論是葬禮還是掃墓都會用「禮炮車」,禮炮一路從家裡放到殯儀館。 這個嘉賓還大放厥詞道,大陸過去沒有殯葬文化,所以現在努力與臺灣交流向其學習,「想辦法把他們(大陸)的根拉回去」。
  • 巨石強森回應NBA字母哥挑釁言論:小老弟,閉上你的臭嘴吧!
    對於字母哥的」挑釁言論「,今天巨石強森在推特上也以開玩笑的口氣表示,如果字母哥願意跟他一較高下的話,他會讓字母哥閉上臭嘴!」我很喜歡這位小老弟,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你不會想惹毛我的,因為我會讓你閉上你的臭嘴!休息到下周,我的意思是,下周你可以跟我一起訓練吧,完事後我們還能喝幾杯龍舌蘭酒。「巨石強森說道。
  • 匯總臺灣各路名嘴的那些言論,只能感嘆奇葩
    臺灣2300萬人,但是電視臺有100多個,電視頻道有幾百個,電視臺密度世界第一。為了在市場中競爭,因此奇葩言論也就眾多。莊教授為了生存,以前臺灣人吃不飽跑了,現在大陸人吃不飽跑來臺灣。韓國和日本深受到臺灣的影響,主要是語言方面。甚至南島語系的族群,地圖的源頭都是臺灣。這裡介紹一下南島語系,這是一個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語系,包括1200種以上的語言。其分布東達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西到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達紐西蘭,臺灣則是該語系分布的最北端。主持人也被這驕傲的氣氛所感染,脫口而出:聽說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是從臺灣開始的!
  • 大陸再限制旅遊團數量?臺灣業界驚慌
    臺灣《聯合報》4日報導,臺灣「交通部」官員表示,依往年大陸的做法來看,陸方決定縮減團客人數後,各省市的組團社獲得配額,就會通知臺灣合作的接待旅行社。因此,業界的消息往往比官方快很多,而且可靠度相當高,所以近期傳出陸方要再縮減團客的消息,雖未經大陸官方證實,但其可信度很高。
  • BBC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大陸飲食滲入臺灣人生活
    記憶中的味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日刊登臺灣媒體人威克的文章稱,如果問起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臺灣人,對臭豆腐的記憶和現在的年輕人是相當不一樣的。臭豆腐在半個世紀以前的臺灣地區是用來養家餬口或者是想家思鄉的工具,但是當年在臺灣的街頭,如果不是嗜食臭豆腐的「逐臭之徒」,臭豆腐攤子對很多人而言是避之唯恐不及。
  • 臺灣今轉溼冷 寒流來襲6度「大屯山等下雪」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元旦假期結束,好天氣也隨之遠離,今起水氣移入,北臺灣恢復溼冷,臺灣「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周四(7日)一波接近寒流強度的冷氣團南下,中部以北空曠地區低溫下探6度;冷空氣挾帶水氣充沛,北部海拔逾千公尺的山區,如大屯山、七星山都有機會下雪。  據報導,昨假期最後一天,高溫達20多度,劃下一個完美句點。
  • 最強寒流來襲,臺灣最低氣溫只有6度
    據臺媒報導,強烈大陸冷氣團稍微減弱,全臺31日氣溫微幅回升,不過又溼又冷的天氣還沒結束。臺灣氣象部門表示,新一波冷氣團南下,將影響到周五;緊接著入冬以來最強寒流在周六接力報到,中部以北最低溫約8度,空曠處更可能下探至6度。
  • 小鼻子小眼睛的言論 才真的是對臺灣人的侮辱
    臺灣某位音樂人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反服貿,並希望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這位音樂人反不反服貿,完全是他個人的自由,我們尊重,但對於陸客不要再來的公開發言,我們認為極為不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只是委婉表示這是極端言論,不能代表大多數民眾的想法,但我們必須嚴正指出,這位音樂人的說法既是貶人,更是自貶臺灣。   這位音樂人反對陸客來臺觀光,基本上是出於高人一等的自覺,認為陸客來臺灣會犧牲我們的生活品質。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0:24來源:中國臺灣網 冬天一來了比較大的寒流,幾座高山就變白頭山了。這時電視臺肯定紛紛出動,上山報導那些看到雪就和發現新大陸一樣的民眾。最常看到記者穿著雪衣到山上去量今天積雪幾公分?還會訪問一大堆等下雪的民眾。臺灣人最常幹的是堆雪人,還有人生吃雪,只差沒有加紅豆大豆和糖水了,當然絕不能忘的是打雪仗。  臺灣什麼山會下雪呢?答案是超過三千米的高山。
  • 三十功名塵與土: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30年
    去廈門旅遊,坐遊輪看金門大擔島、二擔島的人們會驚奇地發現,廈門與金門近在咫尺,而晴天看臺灣島也隱約可見。如此窄的一道海峽,卻曾經隔斷了1949年從大陸隨著國民黨軍隊落腳臺灣人們的回鄉路。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知道再回家,得等待將近40年。榮民,原本是對退役軍人的尊稱,臺灣社會多用來指稱隨著蔣介石戰敗遷臺的外省軍人,而更多人稱他們老兵。
  • 臺灣榨菜哥的榨菜吃完了,現在想喝大陸的三峽水
    過去人們喜歡看臺灣的綜藝節目,但其實對臺灣時政節目有所關注的話才會發現,臺灣的時政節目也可以當「綜藝」來看。從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開始,臺灣媒體就一次次地在秀下限。最近國內暴雨降水引發了大陸中部地區一些城市內澇,河水上升到警戒線,這樣的「大事件」臺灣名嘴們自然不會錯過。榨菜哥語不驚人死不休,三峽大壩壩寬僅16.5公分,一旦大壩被衝破,洪水將順流之下直抵長江中下遊,上海都要遭殃!臺媒對中國大陸的一些報導和時政節目中的偏見雖然讓人氣憤,但莫名的自信卻經常能讓人不禁莞爾。
  • 臺灣「外省人」趙樹信:戲劇性的大陸創業經歷
    中國臺灣網6月26日無錫訊 家住臺灣桃園的趙樹信,因父親祖籍在東北而產生了來大陸發展的念頭,2010年,他在江蘇無錫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飲店,正式開啟了大陸創業之旅並且大獲成功。他希望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那些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成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以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命名的銘傳大學,本月13日在寧波舉行大陸新生歡迎會。這是這所招收陸生最多的臺灣高校連續第6年跨越海峽舉辦迎新會,但卻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冷清的場面——今年總計55名陸生來該校攻讀本科,加上研究生也僅有86人,甚至不及開放陸生赴臺讀書的第一年、2011年的88名。
  • 那些年漂洋過海到臺灣的大陸美食
    其中最符合大陸遊客口味的,就是那些1949年以來陸續從對岸漂洋過海而來的「外省菜」。歷經臺灣人的在地化經營和兩三代深耕,傳統意義上的「八大菜系」融合碰撞,發展出中華美食一番別樣的風味。    汀州路上的酸菜白肉鍋    在臺灣大學對面終年熙攘的汀州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北方菜館。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熱播
    2003年1月16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有臺灣媒體說近兩年大陸電視劇在臺灣頗為風光,例如《康熙王朝》剛一製作完成,臺灣的東森綜合臺,年代新聞臺,八大戲劇臺以及中視,一起上門搶購,最近又掀起了重播的浪潮,收視率仍然是居高不下。那麼《康熙王朝》為什麼在臺灣百姓中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大陸的電視劇為什麼會受到臺灣百姓的青睞呢?
  • 這一點,蔡英文一直不敢承認,臺灣經濟全靠大陸
    導讀:最近有報導稱,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動及新型貿易法的改動,臺灣的經濟逐漸上升。有關臺灣經濟增長有很多的說法。最多的說法是臺灣的經濟依舊是靠大陸維持與幫助,才會逐步的攀升。目前位於亞洲前四。目前臺灣內部官員表示:隨著臺灣內部投資導致資本經濟擴張,除非全球經濟出現特殊情況,否則臺灣經濟增長會持續高於全球平均指標,以及位於亞洲前四將變成一種常態。這種言論讓大家認為這位臺灣官員的設想非常大膽,面對他的說法,如果不是專業人士,那麼會徹底相信有關他存在刻意誤導大眾的報導。
  • 請閉上臭嘴!本人以生命擔保這次疫情不是投毒!
    這個女孩可不是普通的美眉,絕對比兩會期間來自臺灣的政協委員更牛,她叫石正麗,是大名鼎鼎的女科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武漢病毒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四級)副主任,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主任,生物安全工作委員會主任,新發病毒學科組組長;還是國家科學技術獎、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等多項榮譽獲得者;另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優秀科技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諸多光彩奪目的桂冠
  • 洪秀柱談「統一時間表」:害怕統一是基於對大陸不了解
    對此,有大陸學者稱「中國統一進程完全與其同步,等於讓統一時間表呼之欲出」,讓島內再次出現對「武統」聲音的爭議浪潮,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在受訪時表示,大陸方面一直強調和平,堅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只要在這個軌道上,就不至於動武。「其實也不必等到『武統』,大陸如果狠下心來,在經濟、『外交』各方面上制裁,臺灣就受不了,光看陸客不來對臺影響就很大」。
  • 韓媒鼓吹「臺灣不靠大陸」遭群嘲,沒想到民進黨還「上頭」了
    文章進一步質問民進黨當局,既然一向「反中」,又認為是大陸依賴臺灣,不如立刻宣布對大陸禁航、禁運,給大陸來個「迎頭痛擊」,「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必說些自己聽了都想笑的詭辯之語」。臺灣《中國時報》評論則表示,去年臺灣經濟增長,應該感謝的人很多,也不能不感謝大陸的鐘南山。如果不是大陸有效控制疫情,就像民進黨經濟部坦承的大陸復工最早,臺灣哪來的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