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醫學專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孕期超聲篩查及產前診斷結果分析(CHD、NT、CMA、母兒結局)

2021-01-21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摘  要】


目的 探討早孕期規範化超聲篩查在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中的臨床意義。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早孕期超聲篩查的8 383例孕婦的病歷資料。早孕期採用規範化超聲篩查方法,觀察胎兒心臟位置、心尖指向、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氣管切面等以發現胎兒CHD,並測量頸項透明層(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對NT增厚、早孕期超聲篩查發現CHD,以及早孕期超聲篩查未見異常而中孕超聲篩查發現CHD的病例進行追蹤隨訪,記錄妊娠結局及新生兒1歲內的生長發育情況。引產後屍體解剖結果與常規核型分析及染色體微陣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產前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1)8 383例早孕期胎兒超聲篩查檢出胎兒CHD 27例,檢出率0.32%(27/8 383)。27例中,10例(37.0%)單心房和/或單心室,7例(25.9%)心內膜墊缺損(其中2例合併永存動脈幹),3例(11.1%)右心發育不良症候群,3例(11.1%)室間隔缺損,2例(7.4%)左心發育不良症候群,1例(3.7%)鏡面右位心,1例(3.7%)右心增大、三尖瓣重度反流。27例中有19例(70.3%)NT增厚(NT值≥3.0 mm),其中17例頸部淋巴水囊瘤(NT值≥6.0 mm)。22例早孕期引產,引產後屍體解剖結果符合早孕期超聲篩查結果;5例中孕期再行超聲篩查。早孕期超聲篩查發現異常者中有13例進行產前診斷(絨毛穿刺),7例染色體核型及CMA異常,其中1例22q11微缺失。(2)中孕期超聲篩查檢出胎兒CHD 21例,包括16例早孕期超聲篩查未見異常者,5例早孕期超聲篩查異常但未引產者。21例中,4例(19.0%)心臟複雜畸形(包含3項或以上畸形),4例(19.0%)單純室間隔缺損,3例(14.3%)右位主動脈弓、左鎖骨下動脈迷走、「U」形血管環,3例(14.3%)右心發育不良症候群(其中1例合併冠狀動脈右室瘻,1例合併室間隔缺損),2例(9.5%)大動脈轉位,2例(9.5%)法洛四聯症,1例(4.8%)左心發育不良症候群,1例(4.8%)右室雙出口(Taussig-Bing畸形),1例(4.8%)主動脈弓縮窄。中孕期發現的16例CHD中,8例伴隨NT增厚,其中1例頸部淋巴水囊瘤。21例中,2例因轉院失訪;4例經染色體核型及CMA篩查未見異常,足月(孕37~40周)陰道分娩,新生兒生後1 min Apgar評分均為10分,生後經超聲檢查證實中孕期超聲篩查結果;其餘15例引產,引產後屍體解剖結果符合中孕期超聲篩查結果。中孕期超聲篩查發現異常者中有11例進行產前診斷(羊水穿刺),5例染色體核型及CMA異常,其中1例22q11微缺失。


結論 早孕期規範化超聲篩查可為胎兒CHD診斷提供重要線索,對產前診斷具有較大臨床應用價值。NT增厚對於及早發現胎兒心臟畸形與評估染色體異常具有重要提示作用。通過CMA篩查可更廣泛地發現細胞核型正常的胎兒遺傳物質異常。

相關焦點

  • 齊聚中西 過度醫療明思見日 縱橫九屆 胎兒醫學錦繡未來
    產前超聲與宮內治療專場專題3:產科醫生與超聲醫生的對話專題4:超聲小結構異常的產前診斷及諮詢專題延續了本次胎兒醫學大會「過度治療」的主題,通過系統回顧分析既有的循證醫學證據,解答當下產前「過度醫療」的常見問題。
  • 解決你對胎兒超聲心動圖的疑問
    有些孕媽媽在做完三維或者四維B超後,醫生還會建議做一個胎兒超聲心動圖,這是個什麼檢查呢?什麼樣的孕媽需要做呢?查出來有問題胎兒就一定會有心臟病嗎? 利用彩色都卜勒觀察胎兒心臟房室瓣血流及其有無返流或異常分流或其它異常血流。測量胎兒心率、觀察心律是否整齊,明確有無心律失常。 經過胎兒的超聲心動圖檢查可以發現胎兒比較明確的先天性心臟病,比如動脈導管未閉,或者是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
  •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_產前檢查_超聲_影像科_醫脈通
    產前超聲檢查是篩查胎兒結構畸形、降低出生缺陷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從產前超聲檢查指南更新、新技術應用及遺傳學超聲等方面闡述產前超聲發展狀況。 1.隨著超聲技術的進展,超聲解析度的提高以及陰道超聲的應用,可以詳細的評估和監測胎兒早期發育。早孕期篩查應包括NT測量以評價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再加上鼻骨、三尖瓣返流、導管返流以及血清學指標如游離或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等額外指標可進一步改善篩查表現。
  • 產前診斷Kypros Nicolaides 尼古拉德斯團隊介紹——關注胎兒醫學的發展
    他以其熟練的操作而聞名, Rodeck-Nicolaides團隊近期發表了一些關於胎兒鏡技術廣泛應用的重要文章,比如Rh同種免疫研究、胎兒水腫和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以及胎兒血液和組織採樣用於胎兒單基因缺陷的診斷。Charles Rodeck教授離開後, Nicolaides成為 哈裡斯胎兒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 染色體微陣列分析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CNV可導致很多人類疾病,包括神經發育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CMA是先天性異常和神經發育性疾病產後診斷的一線檢測技術,並被證明在產前診斷中也是一項有價值的診斷技術。CMA可用於未經培養的DNA樣本,包括從CVS和羊膜腔穿刺術中獲得樣本,因此較核型分析的檢驗周期更快。
  • 超聲界「偵探」 成都醫生發現早孕期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異常
    楊澤萱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9月25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進行了一場胎兒醫學多學科(MDT)會診,超聲科、重症產科、小兒神經科、小兒心臟科、放射科、產前診斷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齊聚,目的是幫一位準媽媽小A進行科學評估胎兒健康情況。
  • 【醫療科普】胎兒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產前超聲檢查是胎兒產前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但是醫學上的每一種檢查方法都不是萬能的。超聲檢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足,需要其他檢查方法加以完善,胎兒磁共振成像(MRI)是超聲檢查的一個重要輔助檢查方法,已成為胎兒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手段。胎兒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 一文讀懂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
    近年來開展的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cell-free fetal DNA,cff DNA)檢測這一新技術對診斷胎兒染色體異常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對原有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技術的有效補充。本文摘取《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技術規範》中重要內容給大家做要點介紹。
  • 唐氏篩查vs無創胎兒DNA檢查Vs羊穿的糾結
    選擇越多,糾結也就越多 單單是篩查就有早孕期篩查,中孕期篩查,早中孕期聯合篩查,二聯,三聯或四聯篩查,在早中孕期聯合篩查方案中還有:Integrated, Continuous Combined, Contingent, Sequential各種組合,除了血清學指標以外,還可以再加上超聲軟指標的檢查。
  • 【醫療科普】產前診斷方式那麼多,高風險孕媽如何科學選擇?
    產前診斷是什麼?產前診斷主要是通過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等手段在產前對胎兒做出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的診斷。通過產前診斷,儘早發現胎兒的嚴重畸形,進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終止妊娠以儘量減少對孕婦身體及心理的創傷。
  • 胎兒心臟彩超,為什麼別人不需要做?
    懷孕的時候去做大排畸檢查,因結果幾個超聲醫生聚在一起討論我的超聲結果,這個場面可把我嚇壞了,只覺得腦子嗡嗡的,只記得醫生最後和我說,「再去做個胎兒心臟彩超吧,明確一下。」 因為我是學醫出身,馬上明白了醫生的用意。
  • ACMG:胎兒外顯子組檢測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
    本文轉載自「華大醫學」微信公眾號。2020年1月8日,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 (ACMG) 權威發布了胎兒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該指南針對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在產前的應用場景、檢測策略、報告周期、報告變異範圍、檢測前後的遺傳諮詢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及指導建議。今天,小編將給大家詳細解讀這份最新的國際指南。
  • nt檢查是什麼 nt檢查竟有這麼多意義
    nt的臨床意義1、nt測量是早孕期超聲篩查的重要內容nt的檢查就是篩選早期胎兒的異常,並通過影響方法來進行觀察。近幾年的臨床nt檢查,對胎兒的影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胎兒頸部的厚度增加,那麼胎兒異常的可能性也會增加,nt的增厚就預示著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1.3   家系全外顯子組測序   WES可高效、無偏倚地對受檢者基因組功能基因編碼序列的遺傳變異進行檢測,不但測序面廣,還可能檢出未知的致病基因。2020年1月,ACMG發布了胎兒外顯子組測序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建議對核型和CNV檢測結果正常的超聲異常胎兒,可以提供(一個家庭)3人組全外顯子組測序(Trio-WES)。
  • 懷上雙胞胎,一個胎兒有問題怎麼辦?
    劉女士不死心,多方打聽,來到了湖南省婦幼保健院胎兒醫學中心進行諮詢。接診的胎兒醫學中心雷瑩娟醫生給劉女士複查了四維超聲,分析結果:一個胎兒為腦膨出,提示胎兒神經管缺陷;另一個胎兒NT增厚,也有5-10%染色體異常或結構畸形的可能。雷醫生建議劉女士先做羊穿產前診斷,查看兩個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基因方面的異常。
  • 胼胝體缺失的產前診斷及預後的研究進展
    摘要胼胝體缺失(ACC)是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異常之一。1/3的ACC患兒可明確病因,其已知的病因以遺傳學異常為主。ACC在產前可通過超聲或MRI檢查診斷,患兒可合併顱內、外異常,遺傳學檢測可幫小部分患兒明確病因。
  • 珠海這家產前診斷中心來幫你
    日前,中大五院產前診斷中心正式揭牌。產前診斷是指在胎兒出生前應用各種方法對某些先天性畸形或遺傳性疾病作出診斷,防止具有嚴重遺傳病、智力障礙以及先天畸形胎兒的出生。 該中心致力於保障母嬰安全,降低出生缺陷率。
  • 掌握四維彩超的最佳時間,更有利於胎兒畸形篩查
    四維彩超是超聲檢查的一種,除了一般彩超的功能外,還可以進行胎兒頭面部立體成像,可清晰地顯示眼、鼻、口、下頷等狀態,可協助醫生直接對胎兒先天畸形進行診斷,包括表面畸形、內臟畸形和頭面部畸形,能確定胎兒在子宮中的精確位置。此外,四維彩超還在這些功能的基礎上加上時間維度參數,可以實時觀察胎兒動態的活動圖像。
  • 孕婦智商只有28還存在基因突變,腹中胎兒留還是流?
    小劉的妻子懷孕後,因先天性智力低下,被作為重點篩查對象推薦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胎兒醫學門診就診。 「第一眼就覺得該孕婦神色怪怪的,於是更仔細地觀察,憑經驗覺得並不簡單,下決心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為了孕婦也為孩子。」接下來,楊立偉如偵探般想方設法去破解這個秘密,卻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現狀與未來
    產前產後一體化診療模式以及胎兒宮內治療技術的開展通過胎兒時期的幹預從源頭上降低了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其它如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內膜炎、腦血管意外事件、其它內科基礎代謝性疾病等併發症也對未來的診治提出了挑戰。現對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發病率及流行病學、肺動脈高壓和終末期心力衰竭等併發症以及產前產後一體化診療模式和胎兒宮內治療進行論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