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診斷Kypros Nicolaides 尼古拉德斯團隊介紹——關注胎兒醫學的發展

2021-01-20 胎兒醫學陳敏

Kypros Nicolaides 尼古拉德斯, 1953年出生在賽普勒斯,帕福斯。 曾就讀於倫敦國王學院醫學與牙科醫學院,畢業後不久,於1980年加入該學院婦產科,作為Stuart Campbell教授和Charles Rodeck博士的第一助手主要從事胎兒鏡技術操作方面的研究。他以其熟練的操作而聞名, Rodeck-Nicolaides團隊近期發表了一些關於胎兒鏡技術廣泛應用的重要文章,比如Rh同種免疫研究、胎兒水腫和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以及胎兒血液和組織採樣用於胎兒單基因缺陷的診斷。

Charles Rodeck教授離開後, Nicolaides成為 哈裡斯胎兒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哈裡斯胎兒醫學研究中心位於國王學院醫院內,在Philip Harris先生和出生權益慈善組織的捐贈下於1984年成立至今。該中心已經成為一個對胎兒進行診斷和治療重要的研究及臨床中心。該中心進行的研究經費不是由國家衛生服務部門資助的,主要來源於各界的捐贈。這是英國第一個胎兒醫學中心。他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和教學計劃,使國王學院醫院成為了重要的胎兒醫學中心,吸引了數千名醫生到此訪問。

Nicolaides放棄了胎兒鏡,開始追求從胎盤臍帶插入點進行全血血液採樣的技術研究,即「臍帶穿刺」。該技術最初是由法國Fernand Daffos在1983年率先提出,但Nicolaides完善了單一的手術操作方式,並對胎兒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學的許多方面展開調查研究,例如胎兒血氣分析、酸鹼性;胎兒血氣和都卜勒的相關性;胎兒新陳代謝;胎兒內分泌學;胎兒免疫學;糖尿病妊娠中胎兒血液學和生物化學。1992年Kypros 與來自法國的訪問醫生Yves Ville聯手發表了第一篇關於對嚴重雙胎輸血綜合症患者進行內鏡下雷射治療的文章。

他在產前診斷的研究涵蓋領域廣泛,包括產前超聲檢查,細胞遺傳學研究和都卜勒等。他的部門中的許多研究人員通過努力向他學習,不久也聞名於世。他在1986年描述的脊柱裂存在容易辨識的「檸檬徵」和「香蕉徵」,並使其成為該疾病診斷的最重要的超聲影像學特徵。他的研究是關於胎兒畸形和胎兒染色體缺陷與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之間的關係,這些仍然是該項目最重要的數據。1992年,Nicolaides開始了一系列關於早孕期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的研究,該項研究他進行了8年,並且該項目研究結果改變了產科,並在世界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實施該項檢測。Nicolaides親手策劃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培訓項目,涉及了英格蘭南部20個地區的醫院,並且親自訪問每個部門,親自監督測量超聲檢查的培訓。 他曾在搜集了各位超聲醫生最新的檢測平均值及標準差後建立了質量控制標準。隨後,他將篩選研究中心擴大到超過52個國家中超過500個中心。

Nicolaides教授是執著的人,他對科學真理的追求,並不會對其政治地位有任何提高。他參與撰寫了超過1000篇期刊文章和超過40本書籍及專著。1996年,他成立了胎兒醫學基金會,由來自全世界的演講者及代表組成國際小組進行規範化課程培訓。他設立了一項關於胎兒醫學的培訓證書,該證書已成為歐洲及其他國家最重要的胎兒醫學認證。每年有來自46個國家的300名報考者參加胎兒醫學基金會組織的考核。 作為一名令人敬畏的老師,他的學生和同事都欣賞他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 1999年,他被國際婦產科超聲協會授予Ian Donald金獎。

廣醫三院產前診斷預約電話:020-81292221

想了解更多胎兒醫學,產前諮詢請關注陳敏醫生微信號gh_621cf3523822,

想獲得更多健康生活諮詢和養生健康信息關注健康生活微講堂微信號gh_708f7071b912

以上圖片及部分內容來自網絡,以及參考文獻經整理後發表。


相關焦點

  • ACMG:胎兒外顯子組檢測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
    本文轉載自「華大醫學」微信公眾號。2020年1月8日,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 (ACMG) 權威發布了胎兒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指南,該指南針對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在產前的應用場景、檢測策略、報告周期、報告變異範圍、檢測前後的遺傳諮詢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及指導建議。今天,小編將給大家詳細解讀這份最新的國際指南。
  • 一文讀懂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
    近年來開展的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cell-free fetal DNA,cff DNA)檢測這一新技術對診斷胎兒染色體異常具有較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對原有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技術的有效補充。本文摘取《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技術規範》中重要內容給大家做要點介紹。
  •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高通量檢測方法可以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拷貝數變異測序(CNV-seq)、基因包(gene panel)測序、全外顯子組測序(WES)、全基因組測序(WGS)以及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全球化資料和信息共享,共同促進了侵入性產前診斷近年的快速發展。
  • 什麼叫產前診斷?有何意義
    什麼叫產前診斷?有何意義    作者:佚名   2006-12-19 我想說兩句   字體: 產前診斷又叫宮內診斷
  •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_產前檢查_超聲_影像科_醫脈通
    產前超聲檢查是篩查胎兒結構畸形、降低出生缺陷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從產前超聲檢查指南更新、新技術應用及遺傳學超聲等方面闡述產前超聲發展狀況。 1.美國超聲醫學會於1986年發布了第一版產科超聲指南,其中對於中晚孕期超聲重點關注的內容是胎兒數量、羊水量和生物學測量,尚未要求對胎兒解剖結構進行檢查。隨著產前超聲檢查人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超聲技術的不斷進步,胎兒超聲檢查也越來越精細,產前超聲檢查規範、指南也在不斷更新。
  • 胎兒醫學專欄|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孕期超聲篩查及產前診斷結果分析(CHD、NT、CMA、母兒結局)
    【摘  要】目的 探討早孕期規範化超聲篩查在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中的臨床意義。早孕期採用規範化超聲篩查方法,觀察胎兒心臟位置、心尖指向、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三血管氣管切面等以發現胎兒CHD,並測量頸項透明層(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對NT增厚、早孕期超聲篩查發現CHD,以及早孕期超聲篩查未見異常而中孕超聲篩查發現CHD的病例進行追蹤隨訪,記錄妊娠結局及新生兒1歲內的生長發育情況。
  • 齊聚中西 過度醫療明思見日 縱橫九屆 胎兒醫學錦繡未來
    產前超聲與宮內治療專場專題3:產科醫生與超聲醫生的對話專題4:超聲小結構異常的產前診斷及諮詢專題延續了本次胎兒醫學大會「過度治療」的主題,通過系統回顧分析既有的循證醫學證據,解答當下產前「過度醫療」的常見問題。
  • 產前檢查、產前篩查、產前診斷,三項檢查都是孕檢,有何不同呢?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我們一般都聽過產前檢查,孕期檢查,可能一些細節上來檢查,我們都歸為孕期的檢查。
  • 【經典重讀】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因為在現有的研究報導中,這部分研究對象雖然數量比較少,入選的指徵標準也不同,但array-CGH 技術檢出的重大致病性結果都很明顯。無論產前診斷指徵是什麼,在常規核型分析結果提示正常的樣本中,array-CGH 技術能夠額外檢出3.6%的遺傳病,如果產前診斷指徵是胎兒超聲結構異常,那麼檢出率將提高到5.2%[25]。
  • 染色體微陣列分析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NICHD研究中發現,在超聲結構正常且核型正常的胎兒通過CMA檢出的有臨床意義的異常的發生率為1.7%(1/60)。綜合5個產前CMA研究的數據,在因為孕婦高齡而進行介入性產前診斷的3151例病例中,CMA檢出傳統核型分析所無法檢出的異常率為0.5%。
  • 紅杉資本領投產前診斷公司Natera
    7月1日,該公司對外聲明,已經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了擬IPO 1.75億美元的招股書,以每股17-18美元的價格發行1000萬股票。Natera公司主要是通過檢測孕婦的外周血液來診斷胎兒的異常,此外公司也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腫瘤診斷方式——基於癌症患者的腫瘤循環DNA(ctDNA)的活體檢驗。Natera在2014年的含稅收入為1.59億美元,淨利潤500萬美元。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
    基於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和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聯合安諾優達等行業內相關單位共同起草的《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高通量測序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在「PMC2020精準醫學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致力於NIPS篩查基因組病的遺傳諮詢和報告的標準建設,以規範推進我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的臨床應用。
  • 445期-2:【整合】紅杉資本領投產前診斷公司Natera,欲對抗羅氏和illumina
    位於美國加州的Natera公司是一家新興的致力於產前診斷領域的基因檢測公司,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融資融資5500萬美元。Natera公司的技術介紹Natera公司主要是通過檢測孕婦的外周血液來診斷胎兒的異常,此外公司也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腫瘤診斷方式——基於癌症患者的腫瘤循環DNA(ctDNA)的活體檢驗。Natera在2014年的含稅收入為1.59億美元,淨利潤500萬美元。
  • NGS在臨床的現狀與未來,無創產前檢測誕生10年的新思考
    這裡聚集了國內最領先的遺傳診斷專家,還聚集了上百位臨床醫生以及醫學生。無疑,這裡正在進行的是一場醫學盛會!這是由西南醫院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中心主辦,重慶婦幼衛生學會生育健康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產前診斷中心、西南醫院婦科產前診斷中心協辦,並由華大基因承辦的第六屆胎兒發育異常、產前診斷與宮內治療學術會議暨基因組學技術在臨床生育領域的臨床應用研討會。
  • 無創DNA產前檢測
    「侵入性」的產前檢測方法而言,其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對母親外周血中的胎兒游離DNA(cell free fetal DNA,cffDNA)進行「非侵入性」產前檢測,開闢了產前檢測的新篇章,有效補充了現有的產前篩查、產前診斷體系。
  • 優迅醫學CSO關永濤博士專訪:胎兒濃度與NIPS新進展
    從孕期疾病預防到健康管理,從遺傳病篩查到三級防控,科學技術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寬度和廣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呵護著我們的健康。但臨床可選的方案越來越多,相關的疑惑也隨之增加。恰逢第四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我們邀請到優迅醫學首席科學官(CSO)關永濤教授,針對近年來廣受臨床與大眾關注的NIPS(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與我們一道聊聊其中的小玄機。
  • 胼胝體缺失的產前診斷及預後的研究進展
    由於產前諮詢的結果將影響孕婦終止妊娠的決定,現為進一步提高臨床醫師對ACC的認識,本文總結了關於ACC產前診斷和預後的研究進展。二、ACC的產前診斷在國外,產前診斷ACC後的終止妊娠率可高達60.7%~65.0%,ACC也是妊娠24周後引產胎兒與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常見原因之一。法國的1項研究發現,當開始告知產前諮詢的夫婦「80%的單純型ACC患兒有不錯的預後」之後,單純型ACC胎兒母親的終止妊娠率下降了17%,而總的ACC終止妊娠率下降了7%。
  • 珠海這家產前診斷中心來幫你
    日前,中大五院產前診斷中心正式揭牌。產前診斷是指在胎兒出生前應用各種方法對某些先天性畸形或遺傳性疾病作出診斷,防止具有嚴重遺傳病、智力障礙以及先天畸形胎兒的出生。 該中心致力於保障母嬰安全,降低出生缺陷率。
  • 【醫療科普】產前診斷方式那麼多,高風險孕媽如何科學選擇?
    隨著產前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產前對胎兒出生缺陷的診斷率越來越高。但目前有很多的檢測手段,相信很多孕媽比較困惑,這麼多的診斷方法,究竟應該如何選擇呢?產前診斷是什麼?產前診斷主要是通過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等手段在產前對胎兒做出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的診斷。通過產前診斷,儘早發現胎兒的嚴重畸形,進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終止妊娠以儘量減少對孕婦身體及心理的創傷。
  • 產業的崛起:從產前診斷到腫瘤檢測,基因測序開啟預防治療新時代
    近百萬缺陷新生兒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負擔,完善和普及產前診斷有極大必要。然而我國每年接受產前染色體異常診斷的產婦不到20萬人次,這一方面是因為羊水穿刺、絨毛活檢、臍靜脈穿刺等技術的操作難度大,對檢測醫生的專業技能要求高,只有高等級醫院才能提供;另一方面有創性的檢測對孕婦和胎兒都存在一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