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迅醫學CSO關永濤博士專訪:胎兒濃度與NIPS新進展

2020-12-01 網易新聞

「產檢」,是每位孕媽媽及其家庭都不能忽視的兩個字。從孕期疾病預防到健康管理,從遺傳病篩查到三級防控,科學技術的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寬度和廣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呵護著我們的健康。但臨床可選的方案越來越多,相關的疑惑也隨之增加。恰逢第四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我們邀請到優迅醫學首席科學官(CSO)關永濤教授,針對近年來廣受臨床與大眾關注的NIPS(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與我們一道聊聊其中的小玄機。

【專家簡介】

關永濤,優迅醫學首席科學官(CSO),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美國愛達荷大學數學系博士,統計遺傳學家,十年以上生物信息分析及遺傳統計學學習及工作經歷。主要研究方向為通過統計學和算法的開發分析基因組學大數據。關教授領導其團隊曾參與結構化的單倍型變異的模型、設計DNA測序分析計算工具、貝葉斯方法和它在遺傳關聯分析及haplotype變異的統計模型等重大項目。其帶領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的基於貝葉斯理論的NIPS新算法,發表於《Genetics in Medicine》,是近年來唯一NIPS方法學的重大革新類文章。

4月11日,關永濤教授參加第四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並作報告

婦產科在線:縱觀整個市場,業務涉及到NIPS的公司比比皆是,請問關老師,您認為NIPS與其他的產前篩查方式相比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熱度呢?

關永濤教授:染色體遺傳病是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在NIPS上市前,如果在產檢中發現胎兒頸部透明帶(NT)和唐氏篩查這兩項檢查出現異常,需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進行確診。羊穿本身帶有一定風險性,可能引起孕婦宮內感染導致流產。相較之下,NIPS僅需要採取孕婦靜脈血,通過DNA測序和生物信息分析,便可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規避了風險。

如果胎兒NT和唐篩的結果是高危,我建議孕婦先做NIPS,因為前兩者的統計功效遠不如NIPS。如果NIPS也是高危,再做羊水穿刺。應該說,NIPS已經完美融入了當前的產檢臨床體系,同時具有無創、精準、安全、快速等優點,已經得到臨床和大眾的充分認可。

婦產科在線: 在您的報告中我們看到您一直稱NIPS,與我們所習慣的NIPT有所區別,您為什麼會習慣這樣稱這項技術呢?

關永濤教授:我們都知道NIPT是指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無創產前檢測;而NIPS是 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無創產前篩查。在這裡我是想強調screening,也就是篩查。篩查不是也不能取代檢測。檢測,比如羊穿取了胎兒DNA跑晶片,直接檢測胎兒DNA,最準;但取胎兒DNA是侵入性的。NIPS從孕婦外周血裡提取的游離DNA多數來自母體,少數來自胎兒,來自胎兒的佔比叫胎兒濃度。胎兒濃度過低時,NIPS的統計功效減弱。我們的數據顯示有2-5%的孕婦胎兒濃度偏低或過低。胎兒濃度低就容易產生假陰和假陽。所以孕婦在收到陽性篩查結果後,必須要經過檢測核實和遺傳諮詢才能決定是否終止妊娠。不能依據NIPS的篩查結果直接終止妊娠。

婦產科在線:前面您一直提到胎兒濃度,它對NIPS檢測來說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嗎?

關永濤教授:胎兒濃度是指孕婦血液中胎兒的游離DNA的佔比。NIPS的每個樣品都是孕婦和胎兒游離DNA的混合物,準確定量胎兒濃度可以從三個方面提升NIPS的檢測效能。

首先當胎兒濃度極小的時候,可以報告無結論(no-call),直接建議患者去進行產前診斷,從而降低假陽性機率。

第二點是準確定量胎兒濃度可以使諸如克氏症候群、特納症候群,和XYY症候群等性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更容易被檢出。

第三,胎兒濃度加入貝葉斯模型後將大大提升NIPS效能。常規的Z檢驗只能推斷染色體含量與零假設的差異,而引入胎兒濃度,我們能得到「準確」的備擇假設。換言之,對於假定的三體,或者微缺失、微重複,我們知道染色體劑量的期望值,可以更準確的判別胎兒DNA是否異常。

所以說準確估算胎兒濃度對NIPS檢測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實際上,美國ACMG建議胎兒濃度在篩查報告上要清晰可見。

北京優迅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

婦產科在線:據我們所知,一些孕婦在進行NIPS檢測時會由於沒有獲得結論而被醫生要求再次取血,您如何看待這種做法呢?

關永濤教授:顯示無結論的時候,最好先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基於目前的數據我認為,如果「無結論」是由於胎兒濃度過低造成的話,不建議孕婦在短期內進行二次抽血重檢。現在行業上普遍會要求孕婦進行二次取血重檢,但這忽略了胎兒濃度的一個變化規律:在孕20周前,胎兒濃度每周增加一般不超過千分之一,隔周重複採血不會有很大差異。

當然,如果是由於試劑問題、樣本溶血或其他非檢測因素影響導致的胎兒濃度低的話,隔周二次採血重做是沒有問題的。

婦產科在線:在您的報告中展示了優迅公司許多近期的成果,那麼這些成果對臨床有哪些提示呢?或者說您對臨床醫生有什麼建議嗎?

關永濤教授:首先我們希望臨床醫生可以意識到,準確知曉胎兒濃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臨床判斷。胎兒濃度高,PPV(陽性預測值)和NPV(陰性預測值)都會高,篩查結果更可信。

第二就是我剛才提到過的,NIPS是一種篩查,臨床醫生和孕婦應該接受假陰性和假陽性都是不可避免的。選擇測序深度高的產品是降低假陰假陽的關鍵。

第三個我重申測度深度越高,篩查的準確性就越高。所以我們建議孕婦去做NIPS Plus,因為它的測序深度要比NIPS高很多。

另外我們希望孕婦和臨床醫生接受「no-call」這種合理的結果。對於由於胎兒濃度過低導致的「no-call」,應該建議孕婦去做羊穿,因為研究發現胎兒濃度過低往往伴隨著更高的染色體三體的風險。

婦產科在線:上面我們與關老師聊了很多關於NIPS的話題,也聽您提到了NIPS Plus。優迅醫學去年推出的優馨安?NIPS Plus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一經上市便引起了眾多關注,它與市面上其他的NIPS產品相比,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關永濤教授:雖說NIPS已經是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技術了,但是優迅一直以來仍很重視NIPS的研發工作。2016年,我們參加了科技部「十三五」出生缺陷相關的重點研發計劃,在那之後不斷努力提升產品,直到去年優馨安?NIPS Plus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上市。

相較於其他產品,NIPS Plus在算法和檢測範圍上都有所升級。現在的NIPS產品普遍都採用主流的Z檢驗方法,檢測結果會有灰區尷尬。2017年,我們提出了一種通過性染色體作為胎兒DNA濃度先驗計算貝葉斯因子的方法,顯著的提高了NIPS算法水平。經過兩年的研發,我們開發了一種通過常染色體數據直接定量胎兒濃度的方法,突破了單個女胎樣本的胎兒濃度無法用性染色體得到的局限。知道胎兒濃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NIPS Plus的統計功效,極大降低假陰假陽。

除此之外,在檢測範圍、測序深度等方面,NIPS Plus也有所提升,是目前最全面的NIPS微缺失/微重複篩查產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NIPS Plus是目前國內產前篩查領域中第一個重點關注胎兒智力障礙相關區域的檢測。

優馨安?NIPS Plus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產品

婦產科在線:從您的介紹來看,優馨安?NIPS Plus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可以準確檢測小片段的染色體異常疾病,這算是一個比較亮眼的突破。最後問一個孕媽媽會比較關注的問題吧,如果經過NIPS Plus檢測發現結果呈陽性,一般我們會建議她們怎麼做呢?

關永濤教授: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話,我們建議孕婦一定去做羊穿進行驗證,不能不做驗證直接終止妊娠。我在這裡再次強力推薦我們公司的NIPS Plus,因為測序深度高,又有輔助白細胞測序幫助胎兒濃度定量,對於染色體三倍體,NIPS Plus的統計功效比NIPS要高出很多,同時又能檢出更多的智力障礙相關的微缺微重。這個其實之前我們公司是有一些相關案例的。比如說去年7月,我們的優馨安?NIPS Plus檢出了一位孕婦懷有的胎兒在智力缺陷相關區域中存在高風險,也就是說胎兒出生後會有智力障礙,後來通過臨床羊水晶片驗證,證實我們的篩查正確。孕婦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引產。可以設想,如果當時這個孕婦只是選擇了普通的NIPS而不是NIPS Plus,那麼這個寶寶的出生會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困擾及傷痛。

通過與關老師的交流讓我們對胎兒濃度和NIP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次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也祝願優迅在未來可以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

本文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付曉萌_NB7161

相關焦點

  • 貝勒醫學院楊亞平教授來訪優迅醫學,共話NGS機遇與挑戰
    3月20日,貝勒醫學院遺傳學實驗室二代測序(NGS)部門主任楊亞平教授應邀到訪優迅醫學進行學術交流。
  • 盛會PMIO China 2018上海召開,優迅醫學暢談CTC助力精準醫療
    大會分為「細胞治療論壇」及「精準醫學論壇」兩大論壇,共設置「精準醫學前沿技術與研究成果」、 「腫瘤免疫治療與大數據」、「液體活檢技術的創新與臨床應用」等6個專題分會場。優迅醫學腫瘤產品總監杜蓉受邀參加此次峰會,為大家帶來了精彩報告,並出席液體活檢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專場的討論環節。
  • 一文告訴你,NIPS 2017有多火爆 | 附PPT、視頻、代碼大總結
    這個領域是尚沒有人的經驗可以借鑑,因此沒有常見的方式來衡量分離程度,DeepMind提出了改進ß-VAE和新分離程度的度量方法。、Vikram Adve連結:http://learningsys.org/nips17/assets/slides/dlvm-nips17.pdf •系統性機器學習系統和機器學習系統——Jeff Dean連結:http://learningsys.org/nips17/assets/slides/dean-nips17.pdf
  • 中科院大氣所在氨氣濃度觀測和幹沉降研究中取得進展!
    過去十幾年,衛星觀測到全球主要農業區的氨氣柱濃度呈現上升趨勢,但近地面氨氣觀測資料在區域尺度上較為缺乏。我國氨排放量大,空間分布不清晰,來源存有爭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團隊於2007 年引進義大利被動擴散吸附技術,並在華北地區組建了10 個站點的研究網絡,長期開展氨氣濃度及乾濕沉降觀測。2015 年,該團隊博士潘月鵬將研究網絡擴展到全國不同下墊面類型的53 個站點。
  • 義大利醫學博士談幹細胞在肺纖維化的前沿應用
    5月26日,一項新的研究由《幹細胞轉化醫學》發表,義大利布雷西亞尤金尼亞·門尼研究中心(CREM)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首次展示了從人羊膜收集的幹細胞如何能夠減緩肺纖維化中疤痕的進展。這項臨床研究可以為肺部致命疾病找到新的治療方法。
  • 產前診斷Kypros Nicolaides 尼古拉德斯團隊介紹——關注胎兒醫學的發展
    Kypros Nicolaides 尼古拉德斯, 1953年出生在賽普勒斯,帕福斯。他以其熟練的操作而聞名, Rodeck-Nicolaides團隊近期發表了一些關於胎兒鏡技術廣泛應用的重要文章,比如Rh同種免疫研究、胎兒水腫和胎兒宮內發育遲緩以及胎兒血液和組織採樣用於胎兒單基因缺陷的診斷。Charles Rodeck教授離開後, Nicolaides成為 哈裡斯胎兒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 氫醫學新進展:治療胰腺炎的分子基礎
    氫氣治療疾病的分子基礎一隻是氫氣醫學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也一直沒有非常理想系統的研究。本研究提供了一種研究模式,首先利用細胞損傷模型,確定氫氣治療效果的基礎上,利用蛋白組學技術篩選氫氣治療胰腺細胞損傷的相關蛋白,並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確定這些改變,最好利用動物模型進一步驗證細胞學研究中的分子變化特徵。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王博士曾任職賽諾菲中國研發中心總裁和亞太地區轉化醫學負責人。王博士有著新藥研發、臨床醫生和創業者的多元背景。 編者按: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迄今全球已感染超過1400萬人,並造成60多萬人死亡。過去的幾個月裡,新冠疫情已給世界公共衛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工業界和學術界正以不同的方式來尋找方案,以解決這一最緊迫的公共衛生需求。
  • 專訪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學軍教授
    如果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科金生物與寶欣醫學首席科學家文學軍教授,他或許會這麼回答:投身於偉大的再生醫學科研事業,破解與生命相關的關鍵問題,為保障國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而奮鬥終生。日前文學軍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揭示最新科研進展。  問:作為一名再生醫學領域的專家,針對幹細胞技術的開發做了哪些相關研究以及它的意義是什麼?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
    精準醫學大會」上正式發布,該標準致力於NIPS篩查基因組病的遺傳諮詢和報告的標準建設,以規範推進我國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的臨床應用。為此,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遺傳病分會主導,全國36家省級產前診斷中心參與,50名業內專家參與一起撰寫了此次《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高通量測序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病技術標準》。該團體標準的出爐,將有助於技術的全流程臨床規範應用細節達成技術層面的共識,為無創產前篩查技術更好的服務更廣大的孕婦群體,為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起到積極作用。
  • 歐陽應斌博士:賽業生物科技技術副總裁專訪
    生物探索有幸在第四屆DNA和基因組活動周上採訪到專訪賽業生物技術副總裁歐陽應斌博士,了解VectorBuilder在線載體構建工具的功能。 以「紀念DNA雙螺旋結構發現60周年」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南京國際DNA和基因組活動周邀請到了國內外基因領域的著名專家、諾貝爾獎得主、世界各國科學院士等參會,精英薈萃,規模空前。
  • 【大咖雲集】《婦產科超聲臨床與進展》培訓班開班第二輪通知
    在胎兒介入超聲方面,師從Charles Rodeck教授.同時擔任:英國胎兒醫學基金會(FMF)主管,ISUOG理事會常委 FETAL DIAGN THER副主編,ACTA OBSTET GYN SCAN副主編,Prenat Diagn編委.
  • 山東省第十三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成功召開
    2019年7月20日-21日,由山東省醫學會主辦,山東省醫學遺傳與優生學會、淄博市婦幼保健院承辦,銀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山東省第十三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暨遺傳病診斷及產前診斷新技術研討會在山東淄博順利召開。
  • 新冠疫苗和抗體藥物研究有何進展?專訪清華醫學院教授張林琦
    新冠疫苗和抗體藥物研究有何進展?專訪清華醫學院教授張林琦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2020-04-07 15:23
  • 類器官新突破,利用人類幹細胞可從胎兒前腸中再生多個器官
    近日,《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發表了兩項關於類器官的新研究,是類器官的重大突破。近日,一隊來自辛辛那提兒童醫學中心和日本的科學家報告了他們的發現,這些發現將對新一輪更複雜的類器官發育至關重要。他們的發現推動了利用人類幹細胞從胎兒前腸來培養器官,這些器官包括氣管、食道、胃、肝臟、膽囊、膽管和胰腺。辛辛那提兒童研究所類器官發育主任、該研究的資深作者亞倫·佐恩(Aaron Zorn)表示,「通過對小鼠胚胎的單細胞分析,我們定義了控制間充質細胞發育的複雜信號網絡,這些間充質細胞形成了對器官功能至關重要的平滑肌和成纖維細胞組織。
  • 齊聚中西 過度醫療明思見日 縱橫九屆 胎兒醫學錦繡未來
    點擊查看 2019年5月25日,上海松江,第九屆中國胎兒醫學大會第二日精彩繼續。大會開設「產前超聲和宮內治療專場」和「產前遺傳專場」,帶來7個不同專題的演講內容,全程座無虛席,大會持續升溫。
  • 阿里動物園新物種或為「迅犀」新製造平臺
    驅動中國2020年9月15日消息 昨天下午,多家媒體爆料稱,阿里巴巴將在9月16日推出保密3年的新業務。還有多家媒體收到「9月16日阿里巴巴動物園,有新動物出沒」的神秘邀請函,邀請函上一隻梅花型的動物腳印引起外界猜測。如今,這隻梅花型動物腳印的真面目逐漸清晰。
  • 懷孕1~10個月,胎兒發育變化全過程!想「修煉成人」還得過四關
    新生命的孕育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細微的精子、卵子結合成受精卵,來到子宮內著床、發育,十個月之後就變成一個萌寶寶呱呱墜地,讓人禁不住感嘆生命的奇妙。那麼,懷孕1~10個月,在這280天的時間裡,受精卵是如何發育成長為小寶寶的呢?
  • 以醫學架設中日交流橋梁——專訪日本糖尿病專家飯塚陽子博士
    為了了解如何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以及中日兩國在相關醫學方面能夠展開哪些合作,近日,人民網專訪了曾多次赴中國進行糖尿病義診的日本著名糖尿病專家飯塚陽子博士。 緣生中國,情系中國 飯塚陽子目前就職於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糖尿病及代謝內科,從事糖尿病臨床、研究及教學已二十多年。 這位日本著名的糖尿病專家,還與中國有著深厚的緣分。
  • 胎心監護不過關,為什麼胎兒吸氧之後胎心監護就能過?原因很重要
    經常有一些孕媽媽在做胎心監護的時候不過關,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都會認為胎兒缺氧,醫生也一般都會叫去吸氧,吸氧過後在做胎心監護,如果胎心監護過關了,孕媽媽也就放心了。吸氧之後做胎心監護是不是自欺欺人?以前有個同事,破水了去醫院待產,做胎心監護時也不過關,醫生建議剖腹產,可同事卻不相信醫生,非要順產,寶寶出生之後有輕微缺氧,送去兒科住了一個星期院,產婦出院了,寶寶卻還在醫院,這得多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