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星人:西琴的楔形文字翻譯錯誤

2020-12-04 四月十一隻貓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是近東古文明研究領域專家、學者。所著的《地球編年史》系列的第一本書《撒迦利亞·西琴的第12顆行星》可能是在歷史頻道的《遠古外星人》系列等節目中,古代太空人理論愛好者們最受歡迎的作品。

然而,像麥可·海瑟博士這樣的學術史學家對西琴作品的批評並沒有那麼流行,因此似乎並不為人所熟知或理解。有一種傾向,認為它是「主流」,似乎這本身會使對西琴作品的批評無效。

在《遠古外星人揭秘》一書中,作者考慮了基於「遠古外星人」系列的對遠古太空人理論的批評。海瑟博士這樣的古代符號語言學者對西琴作品中楔形文字翻譯的批評,是確定少數派對西琴的批評是否合法的主要依據。

其中有三個要點需要考慮:

蘇美爾文學中的阿努納奇(Anunnaki),

蘇美爾天文學中阿努納奇和尼比魯(Nibiru)連接;

蘇美爾納魯神話的文學風格,阿努納奇和歷史。

蘇美爾文學中的阿努納奇

根據牛津大學保存的蘇美爾文學電子語料庫,「阿努納奇」至少出現在182行蘇美爾文學中。雖然他們在蘇美爾文獻中被稱為神,但在阿努納奇和尼比魯星球之間沒有任何參考或聯繫。

尤其是,蘇美爾人自己並不相信阿努納奇是尼比魯星球的後裔,該星球每3600年繞軌道運行一次。西琴對阿努納奇和尼比魯的引用似乎是蘇美爾天文學和文獻的扭曲,一旦尼比魯根據蘇美爾天文學的實際情況被理解,這種扭曲就變得更加明顯。

蘇美爾天文學,阿努納奇和尼比魯連接

木蘭碑包含蘇美爾人的天文知識。在這塊石碑上,尼比魯被認為是蘇美爾人所知道的7顆行星之一,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太陽和地球。因此,尼比魯不是蘇美爾人第12顆行星的名字,而是他們已經識別和觀測到的7顆行星之一。尼比魯這個詞的意思是一個交叉點,在春分點期間可以與任何行星聯繫在一起。它不被認為是冥王星之外的另一顆行星,因為蘇美爾人最後觀測到的行星是土星。

西琴引用VA243圓柱體作為證據,證明蘇美爾人擁有12顆行星的知識。然而,仔細一看,這枚海豹的銘文根本不是指第12顆行星的神,而是根據標準的蘇美爾人圖像描繪了一個恆星星座。

日月星辰

蘇美爾人用不同的符號來描繪恆星和太陽,而VA243圓柱體上使用的符號是由一顆恆星所表示的一個星座的符號,它被構成該星座的其他恆星所包圍。它並不是太陽被太陽系其他行星所包圍的一個象徵,正如西琴所說,它構成了12個行星。因此VA243圓柱體不支持尼比魯作為第12顆行星的存在,更不用說阿努納奇是從這顆行星來到地球的。

因此,如果西琴在蘇美爾語文本中對構成其理論基石的各個方面有如此錯誤的看法,那麼問題仍然在於他所依賴的詳細理論的來源是什麼?蘇美爾納魯神話的文學風格,阿努納奇和歷史。西琴可能已經能夠把他的理論讀入蘇美爾語的文本中,在蘇美爾語文本中隨機地單獨引用阿努納奇,脫離其原始敘述的語境。

一旦我們意識到蘇美爾文學中存在一種被稱為「納魯」的流派,其中匿名作者使用虛構的故事來複述重要的歷史事件,以便作為蘇美爾官方宣傳的一種形式來推進特定統治者的議程,這一點就很重要了。

一個很好的例子可能是巴比倫建立後創造的埃努瑪伊利什,蘇美爾人的傳說在蘇美爾文明開始的時候就被重新書寫,把馬爾杜克神(Merodach)放在頭上。儘管這些故事是以文字敘述歷史的,但實際上是虛構的。西琴可能隨機選擇了特定的納魯語文本,並把它們作為歷史敘述,斷章取義。

這將是特別容易做到的,即使是一個真正的錯誤,因為蘇美爾人納魯文本,他是從現在自己作為文學史,而不是他們。驗證西琴對這些文本的解釋的唯一方法是,是否作為地球編年史系列的一部分提供了引文和參考文獻。

沒有這樣的引文和參考文獻,因此,假設西琴引文中描繪實際歷史的文本是有問題的,因為納魯文本是虛構的,但以當時的文學風格寫成了歷史。

為其撰寫這些文本的古人會明白,這些文本是虛構的,旨在為某一特定主題提供信息,例如吉爾伽美什關於人類死亡的史詩。西琴在《末日》和《人類之神的戰爭》中用一個明確的例子來解釋歷史和聖經事件,例如亞伯拉罕和上主之間的契約,在這一背景下,神與神之間的阿努納奇戰爭,巴比倫的崛起,阿努納奇的離去和他們的歸來,是一個被明確認為是古代納魯小說的題材,但西琴在他的書中引用它作為文學史,即使作家和古人自己都知道這是小說。

西琴要麼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部古代小說,要麼選擇不承認,因為這與他書中的論點不符。古人自己可能理解並接受這些納魯作品更多的是為了他們所呈現的潛在主題,而不是為了傳達所需的宣傳信息而使用的虛構場景。

因此,在地球編年史中,我們看到了許多來自各種古代蘇美爾語文本的阿努納奇參考文獻,但這些文獻不在原始的上下文範圍內,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追溯到蘇美爾語的來源。這樣,西琴就可以自由選擇任何一個阿努納奇的參考文獻,只要它們包含了某種符合他的假設的阿努納奇神的行為的參考文獻,就有助於構建他的複合敘事。

然而,在原始文本的背景下,這些「神的行為」完全可以歸因於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場景,甚至被蘇美爾人自己視為說明性小說。由於這個原因,很難接受西琴的作品作為蘇美爾語文本的準確反映,沒有能力參考西琴使用的原始來源。

歸根結底,西琴的《地球編年史》反映了一個關於人類和文明的地外起源的強大思想。然而,儘管這一想法可能很有吸引力,但在理解阿努納奇、天文學和神話的過程中,蘇美爾語的文本本身可能並不支持西琴用來構建它的各種元素。

只有為他所使用的原始文本提供參考資料,才能保存西琴的古代航天員理論,這樣我們才能理解西琴是否在其實際的古代語境中對其進行了解讀。如果沒有這一點,我們將看到一個吸引人的敘述,但實際上可能是一個有選擇的結構,將單獨的引語和古老的思想串在一起,形成一個似乎是連貫的思想,實際上是西琴自己想像的產物。

到最後,我們國內可以通過國外蘇美爾語文本的電子語料庫,為自己閱讀原文並下定決心。當人們可以自己看原始蘇美爾材料並得出自己的結論時,沒有必要把對西琴理論的批評看作是一種「攻擊」。

在這樣做的同時,記住古代文學體裁也很重要,因為理解納魯文學把虛構的歷史敘述作為文學事實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古人所知所辨的文體依然活躍在現今的漢語體系與國人的思維之中,因此,我們很容易接受那些外文書寫的西琴作品,進行批判理解。

相關焦點

  • 外星人遠古時期來過地球?古文明的記載讓人深思
    不僅僅是遺蹟,考古學家們還在遺蹟中發現了大量瑪雅文明留下的記載,不過由於他們的文字是一種獨特的象形文字,所以迄今為止只破解了三分之一的內容,還有大量記載等著我們去翻譯。是遠古時期來到地球的外星人?其實確實有這個可能。
  • 疑似外星創造的人類文明,達爾文VS西琴
    撒迦利亞·西琴(Zecharia Sitchin,1920年7月11日-2010年10月9日),近東古文明研究領域專家、學者,主張外星生物創造論,畢生致力於研究近東古文明與人類起源的聯繫,並著有一系列暫時無法被目前科學說所證實的科學、編年史作品共七冊,稱為《地球編年史》一.楔形文字
  • 人類文明的火種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世界上三種最古老的文字有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國的甲骨文。而這三種文字之中,最古老的又屬蘇美爾的楔形文字,正是由於楔形文字的產生,世界歷史有了正式的記錄,楔形文字的發現被視為世界歷史的開端。 楔形文字由左到右橫著寫,每個筆畫都是由粗到細,像木楔一樣,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著有《巴比倫法的人本觀——一個關於人本主義思想起源的研究》《巴比倫與亞述文明》《人性的啟蒙時代——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與思想》《巴比倫古文化探研》等著作、譯作十餘部。本次講座分為六個部分,以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為主要考察對象,深入探討了文字起源與文明的關係。
  • 科學證明科學並不科學 人類才是外星人
    提到這個理論,我們就要提到一個美國的學者,他叫西琴,他寫過很多書,他這個書合起來叫地球編年史,有興趣的可以去讀一下。他認為地球上的人就是外星人創造的。,現在地球上發掘出來的人類最古的文明叫蘇美人,蘇美人居住在現在伊拉克南部,伊拉克南部以前叫美索不達米亞,大概距今6500萬年,蘇美人在那個時候就創造了楔形文字,就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蘇美人擅長壁畫,還擅長雕塑。
  • 人文課堂|《愛在西元前》提到的楔形文字,是他們創造的!
    人文課堂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愛在西元前》這首歌充滿著異域風情和遠古文明的歌詞創作方式《愛在西元前》提到,古巴比倫王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是用楔形文字記錄下來的。但是,你可知道,這楔形文字並不是古巴比倫創造的,而是早於古巴比倫兩千年的蘇美爾人發明的。蘇美爾人不僅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創造了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和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那麼,遙遠的蘇美爾人如何開創了兩河文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兩河文明,又叫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最早的城邦文明,隱藏在楔形文字背後中堪稱恐怖的蘇美爾文明
    導語:在人類發明文字之後,人類記錄歷史,交流思想就不再藉助結繩記事這種單調而簡單的方式了。而是採用書寫出來的文字。而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不同地區的人們,和民族都有創造出獨特的文字。像象形文字,古漢語文字,等。其中在人類文明早期,兩河流域中也就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平原上就誕生了一種神秘的楔形文字。
  • 科學界的重大發現, 推翻了進化論, 原來人類是外星人創造的!
    所以,與其說是神創造了地球上的生靈,不如說是外星人把外星生物帶到了地球,讓其在地球上生存繁衍。關於外星人創造地球上的生物這一說法呢,也並非筆者一人之遐想,其實這個說法一直備受很多人的追捧,最早提出這個「外星生物創造論」的人是美國的一個學者,名叫西琴。
  • 史學巨著《劍橋古代史》《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翻譯工程惠澤國人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這兩部史書巨製迄今尚無除英文之外的其他語種譯本,中譯本的翻譯和最終出版,將打破這種局面。近日,記者就這一重大工程的相關情況專訪了首席專家武寅研究員。    問:《劍橋古代史》和《新編劍橋中世紀史》迄今尚無英文之外的譯本,中譯本的翻譯工程為什麼直到現在才開始啟動?
  • 三本古代文書說明外星人曾經拜訪過地球
    這三本古代文書都描述著類似的故事自從古代人類開始記錄了他們所見到的東西就一直存在著了。雖然主流學者堅決反對這想法,但數百萬人如今堅信外星人曾經拜訪過人類。據了解,這些被稱為上帝的外星人曾經也幹涉過人類文明的演變和發展過程,而更有趣的是,有許多古文書似乎也支持著這個有爭議但頗受歡迎的理論。
  • 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創造的,古代的印度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
    文字是文明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有了文字,人類知識才能記錄下來,得以在空間和時間上廣為傳播。當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城邦時,他們就發明了文字。開始是一種象形文字,後來為書寫方便而演變成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兩河流域使用了幾千年之久。在文字的書寫方式上,他們以溼軟的泥板為文字載體,用一根小木棒或蘆葦杆在上面斜壓上一些筆劃組成文字。因為這些筆劃都呈楔形,故稱楔形文字。
  • 達觀數據:文字的起源與文本挖掘的前世今生
    最早出現的文字共有四種:楔形文字、聖書文、瑪雅文、甲骨文。公元前2500年,西亞地區的居民們開始用蘆葦稈在泥板上寫字,因書寫的痕跡形狀像楔子,後人稱為楔形文字。「庫辛石板」被認為是迄今人類文明最早發現的文字,它由楔形文字刻寫:290086單位大麥37個月庫存庫辛。現代翻譯為「在37個月間,總共收到29086單位的大麥,由庫辛籤核」。
  • 人類才是外星人?科學證明進化論是傳說
    所以科學界也出現一些新的推論和學說,我今天就來說一下「外星生物創造論」人類是外星人製作出來的!我們先來看一段視屏視頻加載中...這個視頻給我們展現了以前達爾文沒有辦法發現的內容,從這個視頻信息來看,自然進化要想做到這些幾乎就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人類是被製造出來而非進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