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直轄」慧萬千——寧夏沙漠小城轉型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

2021-01-08 瀟湘晨報

新華社銀川1月4日電題:黃河遠上智雲間,數據「直轄」慧萬千——寧夏沙漠小城轉型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磊、李鈞德、楊穩璽

千百年來的中衛印象,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悲愴蒼涼,或是「戈壁灘上硒砂瓜,中寧枸杞甲天下」的農產豐饒。這個位於我國西部內陸腹地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沙漠小城,向來被描繪為一幅「傳統農耕文明」圖景。

沙漠小城如何衝破地域藩籬,實現高質量發展?自2013年起,中衛市將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確立為「一號工程」,化先天「短板」為獨到「優勢」,不斷搶抓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基建」等重大機遇,交出了一份「無中生有」「彎道超車」的創新答卷。中衛市委書記何健說:「中衛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聚、從聚到興,走出了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高精尖產業的嬗變之路,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東數西移」:沙漠小城雲起時

黃河和戈壁在天際匯成一線,遠山送來的寒風呼嘯而至。蒼涼過後,坦途兩側赫然出現一座座現代化工業園區,園區旁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在強烈冬日下格外「絢爛」。

內陸腹地、荒山戈壁、強烈日照、刺骨寒風……這些看似制約經濟發展的短板,卻成了中衛市因地制宜發展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的獨有優勢。「內陸腹地等區位特性確保機房安全,荒山戈壁開發後可提供充沛土地資源,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是機房冷卻的天然稟賦……」中衛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局長馮旭說,中衛綜合優勢突出,落戶的數據企業PUE值低至1.1,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作為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PUE值越小,說明電能使用率越高。中衛市能夠實現的PUE值,對高耗能的數據中心有著巨大吸引力。從亞馬遜到美利雲,從三大運營商到美團、阿里,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至沓來。

走進美利雲中衛數據中心儲存機房,只見一排排伺服器機櫃裡,密密麻麻的硬碟不斷閃爍著綠色微光。「風冷系統最高可降溫達到十多攝氏度。」數據中心運維工程師張亞挺說,採取多段過濾方式的中心風冷系統還能起到加溼、吸附粉塵等作用。

「『東數西移』,即在中衛修建數據中心作為東部數據的備份節點,或在這裡存儲一些不經常使用的『冷數據』。」馮旭舉例說,中國移動(寧夏)數據中心已成為國家信息中心設立的國家電子政務「一主三備」西部雲備份節點。

「東數西儲」:數據躍動雲天暖

寒風凜冽,難掩中國移動(寧夏)數據中心園區內的工地熱火朝天。「在建工地計劃為美團超算中心。」中國移動寧夏中衛分公司總經理薛凱說,該中心項目規劃分五期,總投資130.45億元,建成後可提供2萬個機架、40萬臺伺服器的承載能力。

「相比『東數西移』,『東數西儲』這一『進階』會儲存一些要經常調用的『熱』數據,比如外賣軟體上的地區餐飲門店信息,視頻網站上的資源等。屆時我們用手機電腦查找瀏覽的信息,可能會從全國各地匯總到中衛調取,再返回到你那裡。」中衛市雲計算和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李彬說。

數據躍動雲天暖。當前中衛市已建成亞馬遜合作數據中心、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美利雲等一批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西部雲基地伺服器裝機能力達到50萬臺。數據不再「沉睡」,也為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造福中衛市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中衛市科技館內,「稱克論淨」等城市環衛治理格外吸睛。「每平方米灰塵不超過5克,垃圾落地不超過5分鐘。」展館講解員馬子涵說,中衛市環衛管理已實現了「人在幹、天在看、雲在算」,「環衛雲」App可以對環衛部門15個責任區數百個責任點和責任人進行有效管理,提升工作和管理效率40%以上。

「東數西算」:新基建「直轄」正崛起

在2020年12月16日舉辦的雲天大會上,國家(中衛)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正式揭牌,這是繼杭州、深圳後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的又一國家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試點。

「如果說過去中衛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數據郊區,那獲批國家(中衛)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後,中衛就一躍成為網際網路交換『直轄市』。」中衛市市長李曉波說,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將實現「一點接入,全網連通」,是重要的網間互聯基礎設施,也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新基建」。

「在兩年試點期內,工信部鼓勵中衛重點在運營模式、管理機制、監管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試。」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隋靜說,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將有利於提升寧夏網絡層級,促進數據跨網、跨區域流動,提升西部地區雲計算產業實力。

「新基建『直轄』優勢將成為開展『東數西算』的良好機遇。」李彬說,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可以理解為大型交通樞紐,所有接入的運營商和網際網路企業,都會在中衛進行交換互聯。

「東數西算」正崛起。當前,寧夏正在奮力打造電子信息等九大產業,以正在加速建設的中國移動(寧夏)數據中心二期一階段項目為例,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西北首個GPU集群超算數據中心,直接帶動區域「超級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邊緣計算」融合、應用與發展。(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河遠上智雲間,數據「直轄」慧萬千——寧夏沙漠小城轉型發展雲...
    新華社銀川1月4日電 題:黃河遠上智雲間,數據「直轄」慧萬千——寧夏沙漠小城轉型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產業觀察新華社記者王磊、李鈞德、楊穩璽千百年來的中衛印象,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悲愴蒼涼,或是「戈壁灘上硒砂瓜,中寧枸杞甲天下」的農產豐饒。這個位於我國西部內陸腹地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沙漠小城,向來被描繪為一幅「傳統農耕文明」圖景。
  • 黃河遠上智雲間 數據「直轄」慧萬千
    原標題:黃河遠上智雲間 數據「直轄」慧萬千   千百年來的中衛印象,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悲愴蒼涼,或是「戈壁灘上硒砂瓜,中寧枸杞甲天下」的農產豐饒。
  • 寧夏人的驕傲!中國沙漠矽谷、雲計算第一城竟是中衛
    雲計算助力沙漠小城中衛產業升級"天上不見鳥,風吹石頭跑",曾是中衛市的真實寫照,用來描寫中衛常年被風沙侵襲的場景,就是這樣一座沙漠小城藉助雲計算的東風完成了產業升級。2013年對中衛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中衛將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確立為"一號工程",並且規劃建設了西部雲基地。
  • 【焦點】探秘「內蒙古雲計算大數據創客中心」
    記者了解到,本次論壇以「雲計算時代的創業與創新」為主題,解讀大數據行業熱點,探討未來趨勢,探尋產業合作機會,推動大數據在電子商務、城市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對於頤高和林格爾縣雲計算大數據創客中心來講,也將持續加力大數據平臺開發,服務每一個創新企業與團隊,幫助中小企業不斷成長。」頤高集團董事長翁南道說道。
  • 2020雲天大會|俞大鵬:中衛雲計算產業將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
    俞大鵬發表演講。人民網 高嘉蔚攝 俞大鵬表示,中衛立足自然資源稟賦,「無中生有」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點沙成「金」、借「數」轉型,成功地將黃沙戈壁變為創新發展新熱土,雖然存在著發展不足的問題,但也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更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比如,建設西部雲基地(寧夏)一體化大數據中心被寫入寧夏「十四五」規劃,銀西高鐵、中蘭客專的開通,都將為中衛今後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華為靖江雲計算數據中心上線
    他說,靖江是一座以製造業見長的產業城,市政府把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加快推動「企業上雲」,引導企業向「網際網路+智能製造」「雲+智能製造」轉型。靖江是一個溫馨美麗的融合區,作為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我市正加速規劃布局智慧城市建設,設立數據管理機構,加快推進政府部門數據遷移整合工作,實現政府管理協同一體的大跨越。
  • BSA |軟體聯盟:為產業持續發展與企業順利轉型不懈努力
    這一年,BSA|軟體聯盟繼續將全球最佳實踐陸續引入中國,與成員公司合作,密切關注並支持中國的軟體產業和企業發展,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適應改革創新時代的新商業環境。   今年,BSA|軟體聯盟發布了兩份重要報告,在政策方面全力支持技術創新,並對為行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2017梅州·大數據大會暨廣東省雲計算應用推廣會在梅州舉行
    大會還發布廣東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以國家級雲計算基地為目標傾力打造的「飛翔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園」規劃藍圖。   讓大數據成為帶動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雲計算推動網際網路應用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改變了IT產業格局。智能科技和物聯網的發展、大數據和雲計算的結合正在成為新的技術「風口「。
  • 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CSDN現場報導】第六屆中國雲計算大會於2014年5月20-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大會立足實踐,以國際化的視野,幫助與會者了解全球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從應用出發,探討交通、醫療、教育、金融、製造、數字娛樂等行業領域的實踐經驗;並通過技術專場、產品發布和培訓課程等方式,深度剖析雲計算大數據的核心技術。
  • 3+20+30 山東公布首批大數據產業發展載體名單
    中國山東網1月3日訊 (記者 姜瑞麗)  記者從3日上午山東省經信委召開的發布會獲悉,近日,山東確立培育的首批大數據產業發展載體名單出爐,共3+20+30個,即3個山東省大數據產業集聚區、20個山東省大數據重點骨幹企業、30個山東省大數據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
  • 內蒙古自治區雲計算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
    同時,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有利於加快轉變內蒙古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輸出模式,為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戰略支撐。發展內蒙古雲計算產業,將有力推動通信運營商和其他第三方數據中心向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商轉型,推出面向不同需求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和平臺服務。以雲計算服務平臺為載體整合資源,培育雲計算龍頭企業,打造雲計算服務集群,形成內蒙古在大型數據中心運行維護服務業領域的專業優勢。
  • 定位大數據產業發展方向
    推進貴陽綜保區、貴安綜保區一體化發展,探索融合發展新機制。」因此,如何推動貴陽—貴安新區一體化建設,利用各自產業基礎與政策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與深度融合,對於促進兩地經濟的高質量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收集存儲」與「數據分析」。首先,數據的收集與存儲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基礎。大數據實質是對海量信息進行收集與存儲,形成一個容量巨大的信息庫,並從中提取有用的資源。
  • 慧安金科入選《2020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圖譜》
    近日,數據猿發布《2020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圖譜1.0》,慧安金科被選為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典型性代表,入選該圖譜金融行業應用細分子項。此次數據猿推出的《2020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圖譜》旨在用媒體的方式與力量,盤點尋找出本年度中國數據智能產業具有突出市場表現,且極具商業合作價值的典型性代表企業。
  • 擁抱數據浪潮,引領未來風向|2019大數據產業峰會圓滿落幕
    隨後來自阿里巴巴產品專家郭華、星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季錢飛、聯通大數據公司高級技術總監李大中、東方金信數據研究院院長付威、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陳凱、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王妙瓊蒞臨本次論壇並進行了精彩演講,同時與會者圍繞當前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產品進行了探討。此外,在該論壇上,來自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王卓針對第八批大數據產品能力評測進行了深入解讀。
  • 江西上饒鍛造大數據產業生態鏈
    1200多家大數據企業在此匯聚成鏈,串起上饒發展新「美景」。5年前,地處贛東北的上饒成為全國唯一兩條高鐵十字交匯的設區市,渴望在「高鐵時代」尋找產業轉型的突破口。「2015年9月,市黨政代表團前往貴州省貴安新區考察大數據產業後認為,上饒具備發展大數據產業的基礎條件,因此提出了發展大數據產業的設想。」
  • 智慧城市數據驅動 飛翔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園發布
    2017梅州·大數據大會暨廣東省雲計算應用推廣會日前在廣東梅州舉行,該大會由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由梅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用友(集團)、廣東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廣東省雲計算產業聯盟、中國電信聯合主辦。
  • 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區域發展與發展趨勢分析,全國大數據發展逐步...
    2020年8月,直屬於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集團)發布了《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白皮書(2020年)》,白皮書聚焦基礎環境、產業發展、行業應用三個大數據發展關鍵領域,形成了由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30餘項三級指標組成的中國大數據區域大數據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
  • 星雲大數據:打造福建省大數據龍頭企業 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2018年,福建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居全國第6位,信息服務應用和網際網路普及率居全國第4位,信息技術產業、產業數位化、信息基礎水平居全國第6位;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42萬億元,佔GDP近40%,增速居全國第2位。
  • 計算機行業:從數據的生命周期看大數據發展
    大數據的本質是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將整個大數據產業依據數據處理周期劃分為數據源、數據管理與數據應用三個環節。從海外發展現狀來看,高附加值、工具化的企業值得關注。1)首先,數據的所有權和隱私保護是容易被市場忽視的基礎問題。
  • 飛翔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園以國家級基地為目標
    大數據大會暨廣東省雲計算應用推廣會將在廣東省梅州市舉行。該大會由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由梅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用友(集團)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廣東省雲計算產業聯盟、中國電信聯合主辦,旨在推進廣東省大數據與雲計算應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