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點金——古代煉丹術與化學成就

2020-12-05 路之意

煉丹術也叫鍊金術或點金術,是我國古代封建統治者為追求「長生不死」而煉製丹藥的一種方術。這種方術起源於戰國時代,發展於秦漢魏晉。晉代的葛洪,是一個「窮九丹之秘術」的著名煉丹家。他總結了前人的煉丹理論,也總結了本人的實踐經驗,寫出了《抱樸子》這部完整的煉丹術著作,記載了當時煉丹術中的不少化學成就。

葛洪和《抱樸子》。

葛洪(公元281—361年)號稚川,丹楊郡句容(今江蘇句容)人。少年時家貧,但他好學不倦,自己親自砍柴賣錢買紙墨,夜間寫書誦習。更好尋書問義,遍覽典籍,因而以儒學和好「神仙導養之法」知名。他的從祖父葛玄,在孫吳時從學於方士左慈,號曰「葛仙公」,把他的煉丹秘術傳給學生鄭隱。葛洪又從鄭隱那裡學得煉丹術,後來又拜廣東南海太守鮑玄為師,學習道家的神仙之術,並和鮑玄的女兒結了婚,承襲了鮑玄的道學,並「兼綜練醫術」。他曾參加過西晉鎮壓石冰起義的活動,但他「不論功賞」,曾到洛陽「欲搜求異書以廣其學」。

他在青年時就從師學習煉丹秘術,年老時為了煉丹又「老而忘倦」。為了煉丹,他「謝浮榮而捐雜藝,賤尺寶而貴分陰」,取得了重大的化學成就,受到了世人的稱頌。他「以年老,欲煉丹以祈遐壽」,到廣州羅浮山煉丹,並繼續著書立說。他自號「抱樸子」,意思說自己是個樸實的人,他寫的主要著作也叫《抱樸子》。

《晉書》的《葛洪傳》說葛洪

「博學洽聞,江左絕倫」,「精辯玄賾,析理入微」

學識廣博在當時的江南是無人可比的。精通玄妙的煉丹秘術,說理細緻入微。他的《抱樸子》書,分為《內篇》和《外篇》。《外篇》五十卷,主要講儒家的應世之道。《內篇》二十卷,主要講道家的「內學」,也即論述煉製金丹、仙藥等煉丹術。這部書和東漢煉丹家魏伯陽寫的《周易參同契》,同是世界上最早的重要煉丹術著作。

我國古代煉丹家燒丹(丹砂)鍊汞(水銀)的目的是迷信的荒誕的,它所依據的許多理論是唯心主義的;但他們的理論有一部分是對的,特別是他們的採藥、製藥、煉丹實踐活動提供了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研究的機會,在自然科學特別是在化學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成就。

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的理論,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煉丹鍊汞所依據的基本理論。葛洪繼承和發展了這一理論。他說:

「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認為物質變化是自然界的規律,一切物質都可以變,在適當的條件下金銀也可以用其他別的物質變成。所以他說:「何嫌金銀不可以異物作成乎?」《抱樸子·內篇》中的《金丹》、《仙藥》、《黃白》等篇,就是敘述這些物質變化的。《金丹》篇主要是敘述用無機物質煉出所謂長生的「仙丹」的。《仙藥》篇主要是論述植物性的「五芝」(指長在枯樹上的一些肥大的菌類)可以延年益壽。《黃白》篇主要是講所謂人造黃金和白銀。其中所講的一些無機物質的化合、變化等理論是合乎化學原理的、科學的。

《抱樸子內篇》更詳細地記述了前人和葛洪自己煉丹的方法和技術,記載了他們觀察到的許多化學現象和所取得的科學成就。

一、火法煉丹的成就。

中國古代煉丹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火法。

這種方法,是帶有冶金性質的無水加熱法,大致包括煅(長時間高溫加熱)、煉(乾燥物質的加熱)、炙(局部烘烤)、熔(熔化)、抽(蒸餾)、飛(又叫「升」,即升華)、伏(加熱使藥物變性)等法術。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叄同契》中已講到這種火法煉丹,稱為「火記」。這本書中有《火記》六百篇,但已失傳,無法查考其內容如何。而《抱樸子內篇》中卻有所記載。

煉丹術最早常用的藥品材料是丹砂、汞、鋁、硫等。丹砂就是紅色硫化汞。南京東晉王氏墓中曾出土二百多粒丹丸,大小如綠豆。根據化驗,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煉丹的方法一般就是火法。紅色硫化汞一經火燒加熱就會分解出汞,汞和硫黃化合就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加熱使它升華,就又恢復紅色硫化汞的原狀。所生成的汞,是金屬物質卻呈液體狀態,圓轉流動,容易揮發,顯得神奇。煉丹家想利用它製成具有神奇效用的「還丹」,即所謂「神丹」。秦漢以來的煉丹家想製成「神丹」,反覆煉丹,對汞的變化十分熟悉。西漢時的《淮南萬畢術》一書中就說:

「丹砂為頓(汞)。」

東漢的《周易參同契》一書描寫了汞容易揮發和容易同硫黃化合的特性,也指出它在丹鼎(化學反應器)中升華後「赫然還為丹」的情況。《周易參同契》用詩和隱語的形式說:

「河上奼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將欲制之,黃芽為根。」

這裡的「河上奼女(少女)」,指的是汞(水銀);「黃芽」是指硫黃。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水銀受熱就升華,但遇到硫黃則化合成硫化汞(丹砂)而固定下來。葛洪的《抱樸子內篇金丹篇》又更明確地說:

「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就是說,天然的紅色硫化汞(丹砂)受熱就分解出水銀,水銀和硫黃不斷加熱又變成紅色的硫化汞。這就說明當時既可以用天然紅色硫化汞(丹砂)製成水銀,又可以用人工方法製成人造紅色硫化汞(丹砂)。這是人類最早用化學合成法製成的與天然物質完全相同的人造物質,是煉丹術在化學上的一項偉大創造。

汞的一個特性,就是能和其他金屬生成「汞齊」即汞的合金;而汞齊蒸去汞以後,又可重得那種金屬。古代煉丹家們早已對汞的這種特性,對汞和其他金屬形成汞齊的作用,有所研究,有所發現。晉代以前的煉丹家已認識到汞和其他金屬形成汞齊的作用,並製成了鉛、錫等金屬的汞齊。西漢的《淮南子天文訓》說:

「明鏡」要「粉之以玄錫」。

所謂「玄錫」就是鉛汞齊,古代用作制銅鏡的拋光劑。東漢的《周易參同契》說:

「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華,轉而相親,化為白液,凝而至堅。」

說的就是汞和鉛形成鉛汞齊的作用。「太陽流珠」指的是汞(水銀),「金華」指的是鉛。這首詩說的是水銀和鉛可以製成固體的鉛汞齊。當時對鉛和它的化合物也很有研究。

漢代以前,已知用鉛製造化妝用的顏料鉛粉。這種鉛粉最早叫「粉錫」,也叫「胡粉」。所謂「胡粉」就是「糊粉」,即「和脂以糊面」之粉。它是鹼性碳酸鉛。《周易參同契》說:

「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就是說鉛粉遇到赤熱的火頭就被還原為黑色金屬鉛。當時已知鉛粉中含有鉛,鉛粉遇到熱,鉛就放了出來。晉代除用鉛製造鉛粉之外,還用它製備黃丹,即四氧化三鉛。《抱樸子內篇黃白篇》說:

「鉛性白也而赤之以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為鉛。」

這裡所說的「丹」是指「黃丹」、「鉛丹」(或叫「廣丹」)。這是說金屬鉛受到強熱可以變成赤色的黃丹即四氧化三鉛,黃丹被炭火還原又能分解出鉛。

在冶金方面當時也可能有一些發明創造。

《周易參同契》中認為

「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

《抱樸子內篇黃白篇》說:

「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藥,煉人身體,故令人不老死。」

因為煉丹家們認為服用金、銀礦物之類「不朽」的物質可以使人的血肉之軀也同樣「不朽」,所以他們設法用人工方法煉製藥用的金銀。漢代以來,就有煉製黃金的記載。《抱樸子內篇黃白篇》記載葛洪的老師鄭隱曾對葛洪說過他曾與左慈在廬江銅山自造過「黃金」,並記載了一些製造金、銀的故事。如華令思起初投藥成銀,後又投藥成金;李根煎鉛、錫造銀;程偉妻投藥於汞成銀,等等。還說金、銀可以用「異物」作成,「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作黃金。說明當時已經能用銅、鉛、汞等賤金屬按不同比例煉成了若干種黃色或白色的合金,即人造的「黃金」、「白銀」。這種鍊金活動,直到宋代還在進行。

二、水法煉丹的成就。

煉丹家一方面用火法把金石藥煉成固體的丹,另一方面也用水法把金石藥溶解成為液體。他們在溶解金石藥的長期實踐中,對水溶液中的複雜化學反應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許多化學知識。煉丹術大叢書《道藏》洞神部眾術類記載了古代煉丹的《三十六水法》,保存了晉代以前煉丹家溶解三十四種礦物和兩種非礦物的五十四個方子。《抱樸子內篇金丹篇》也記載了許多同類的丹方。這些古方,說明當時水法煉丹處理藥物有好多種方法。

一般說來,用水法製備藥物需要準備華池,即盛有濃醋的溶解槽(或用、盆之類代替),醋中投入硝石和其他藥物。硝石古稱「消石」,因為它能「消化七十二種石」,在古代煉丹中十分重要。它在酸性溶液中提供硝酸根離子,起類似硝酸的作用,可以溶解許多金屬和礦暢。這種在醋酸中加入硝石,也就是把酸鹼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統一起來加以運用,在化學史上是一種創造。《抱樸子內篇金丹篇》中有「金液方」,說只要把黃金連同藥物封在華池中靜置一百天。就會慢慢溶解而「成水」。在當時能溶解黃金、出現溶解金的方法,這是化學史上的一項巨大成就。

水法煉丹的另一重要發現,是水溶液中的金屬置換作用。

古代煉丹家有金屬互相「轉化」的理論。西漢的《淮南萬畢術》中曾經記載: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抱樸子內篇黃白篇》說:

「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外變而內不化也」。

「曾青」是一種美麗青色的硫酸銅。這就是說,當時已經觀察到鐵和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起置換作用、生成金屬銅的現象。

結束語:

古代的煉丹術是化學的原始形態,是近代化學的先驅。它所用的實驗工具設備和藥物成為化學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物質設備。它所取得的化學成就也為近代化學奠定了基礎。中國的煉丹術起源很早,到了晉代日益發展。葛洪是當時著名的煉丹家,成了我國煉丹術中承前啟後的煉丹人物。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贈李白》的詩中說自己「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葛洪的煉丹成就和著作,對中國唐宋以後的煉丹,對阿拉伯的煉丹,都起了重大影響。

相關焦點

  • 西方的鍊金術誕生了化學,中國的煉丹術呢?
    是不是和現在的化學很像。而五行學說沒有氣態,卻多了金屬態(金)和有機態(木),使其更關注生命。理論基礎的差異讓同一目標分化出了兩條道路。當中國人發現,將丹砂加熱後可分解出水銀,水銀又可與硫生成黑色物質(硫化汞),再經加熱就又恢復成丹砂(紅色硫化汞)。這對古人來說實在是太奇妙了。
  • 西方鍊金術與中國煉丹術的區別 | 短史記
    古代中國的煉丹術也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黃白術」,即通過藥劑作用,將鉛、錫等變為黃(金)、白(銀)之物。煉丹家葛洪說,「真人作金,自欲餌服之致神仙,不以致富也。」意即,通過「黃白術」煉出的黃金,是為了服用成仙,而不是發財致富。
  • 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與中國古代鍊金術,化學以鍊金術的原始形式出現
    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與中國古代鍊金術,化學以鍊金術的原始形式出現嗨,大家好。我是嚴格。雖然煉丹術不能得到長生不老的靈丹仙藥,但是迷信中的煉丹術卻是化學科學的起源,使古代人們的化學知識得到了提高和豐富,這也是煉丹術沒有料到的。
  • 長生不老的追求,誤打誤撞成就了偉大的化學
    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使得古人開始拿出各種各樣的「藥品」放入煉丹爐中,至少也是因為這樣那樣的欲望驅使,才使得這個古代的鍊金術士打開了化學世界的大門。煉丹爐中國古代的術士,對於這方面有著自己的一套專業術語,「丹」,也就是「丹砂」,這這就是中國古代的方士的術語之一,原來是代指把硃砂放入爐火當中進行反覆的燒制煉化,想用這种放來來製作出傳說中的「長生不老」丹藥,也就是古人口中的
  • 煉丹家的「化學知識課」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搜尋引擎輸入「焰色反應」首先顯示的是一道曾經困擾過無數小同學的選擇題 焰色反應到底是化學變化or物理變化來著???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煉丹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首推葛洪他曾在羅浮山煉丹數十年總結了不少煉丹經驗化學知識
  • 中國古代神秘的鍊金術,推動了西方化學以及醫藥學的發展
    我們知道在我國的古代有很多的神醫,比如說唐朝傑出的醫學家、藥物學家孫思邈,他不僅知識淵博而其醫術精湛,被歷代人民尊稱為神醫。他的名著《千金方》,裡面有6500多種首藥方論,可以說是中國的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孫思邈不僅精通醫術而且他還精通煉丹之術。
  • 化學是變化的科學,讀完列子,才知道化學在古代並非煉丹那麼簡單
    「化學」這個學科的名字,我自幼就特別喜歡。化,變化也。不同的物質之間能相互轉化,實在有意思。那麼我國古代有化學嗎?講什麼內容?老師說,古代化學和道家有關,和煉丹有關。聽起來,古代化學實在過於神秘,是玄而又玄的內容,於是興趣不了了之。但是,古代化學的神秘色彩總是帶動我的好奇,古人在化學方面到底都研究了哪些內容?
  • 趣話葛洪:給屠呦呦啟示的先哲,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
    仰仗父祖的庇護,葛洪度過了一段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劇本正常地向前推演,葛洪將按部就班的接受優質的教育,然後倚仗強大的家族聲望出任官職。可以一切在葛洪十三歲那一年戛然而止。這一年,葛洪的父親去世。失去了頂梁柱的葛家一天天滑向貧瘠的境地。就像寬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因為不可抗因素而不得不改行泥濘小道。
  • 葛洪的足跡 - 天眼新聞
    葛洪山脈沿東西走向蜿蜒,屹立在海岸上,被譽為「東南第一峰」。山腳,海霧迷茫;山中,霧氣縹緲;山頭,雲霧籠罩。據說,清晨和傍晚霧氣會更大。正午的霧氣稀薄,如久遠的時光,在眼前恍惚著。東晉時的葛洪正被一場霧驅趕著,從山腳一步步邁向山顛。霧,忽東忽西,籠罩現實,呈現另一種理想。葛洪穿過雲霧追逐他的理想。葛洪的理想是弘道倡醫,煉丹製藥,修身養性。
  • 低級騙術煉丹術,是怎麼在名牌大學裡混吃混喝的
    在化學知識匱乏的古代,汞、金銀、硫化物是丹藥的常用配方,硫化物中毒帶來的短暫亢奮感、恍惚感,讓很多煉丹術士誤以為是仙丹靈驗——今天看來,他們才是「嗑藥」的先鋒。很多人以為,這種迷信邪術早就消失了。其實,晚清至今一百多年,煉丹術一直沒有斷絕,而且以新的面目存活著,也因此發生了許多有趣故事。
  • 何為「鍊金術士」古代最厲害的「鍊金術士」是誰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的「鍊金術」,就是一些「鍊金術士」所做的事情,也稱「煉丹術」,還稱金丹術、點金術、黃白術等。這些「鍊金術士」不是把不是金子的東西變成金子,而是把一些有藥理性的東西,如一些自然礦物等物品,經過一定的鍊金方法進行熔煉,變成治病、保健或延年益壽的丹藥之類的物品,所煉成功之物通常稱為「丹藥」「仙丹」(如太上老君的藥爐裡就盛產此物),所以此法也有「點石成金」之美譽。
  • 緣起青蒿素、葛洪與羅浮山
    延伸閱讀:葛洪紀念館開館迎客▲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陳竺,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廣東省政府副省長藍佛安,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共同為葛洪雕塑揭幕
  • 古代煉丹的意外收穫
    古代埃及人對生與死有獨特的理解,就建造了神秘的金字塔來安葬法老。因為發現了物質轉化的奇妙,埃及人發明了鍊金術。在華夏,有來自遠古的三皇五帝的記載,光是黃帝的騎龍升天傳說就讓後代神往。但這些記載都沒有一個系統的理論支持,「煉丹術」補充了相關不足。古代的煉丹有一套系統的理論,也有一些很意外的收穫。煉丹,分煉內丹和煉外丹兩種。內丹術就是講究龍虎胎息,吐故納新,相當於高深的氣功修煉吧,能讓人飛天長生的稱為修仙道。
  • 古代長生不老藥是如何煉製的?人真的能長生不老么?
    中國古代,希望通過服食丹藥而長生不老的人特別多,那麼真有這種「不老仙丹」嗎?根據古書《山海經》中記載,堯、舜、禹等帝王皆過百歲,他們都食用過"視肉"、"聚肉"。東晉道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是古人認為的長生不老仙藥。東晉昇平三年(359年),這個時期正是煉製金丹及士大夫階層倡導『服食』盛行的時代。『服食』就是『服石』,就是服用一種所謂能長生不老的丹藥。」「長生不老仙丹」究竟由什麼成分組成?
  • 京航教育化學特刊 |第01期:化學的發展史
    (二)煉丹和醫藥化學時期:約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學被煉丹術、鍊金術所控制,為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徵富貴的黃金,煉丹家和鍊金術士們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驗,而後記載、總結煉丹術的書籍也相繼出現。
  • 2021北京事業單位科技知識考點: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一、天文學1、中國古代的天象記錄2、中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3、渾儀和簡儀——中國古代測天儀器的成就4、中國古代的曆法成就5、中國古代的宇宙理論二、數學1、十進位值制、籌算和珠算2、出入相補原理3、割圓術和圓周率4、劉徽割圓術5、
  • 鍊金術與煉丹術,你不知道都有
    煉丹術所用的藥物同化學的產生有關,關於藥物方面,化學史家袁翰青曾根據煉丹文獻作出一個不完全的統計,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在內,總共約有六十多種。當然、這統計還不夠完整,因為不僅植物性、動物性藥物沒有列入,即使單從金石藥來看,恐怕也不止這六十多種。
  • 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天文科技成就
    它是張衡學以經世濟事的具體發揮之一;同時也凝聚了上古中國歷代天文學的成就。古代中國天文科學的成就在中國的神傳文化中,天文科學是很早熟的科學,它和中國的政治思想是一脈相通的。那麼中國古代的太史令除了目測天文,可有什麼輔助儀器以了解天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