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林:用一把剪刀詮釋「工匠精神」

2021-01-09 網易新聞

走進王德林老師的「富春剪紙社」,你一定會被那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所吸引。作品《新富春山居圖》以紅色彰顯恢弘的氣勢,《西湖十景》《江南依舊》以黑色沉澱歷史的厚重,《農耕鏡像》以五彩的套色傳遞新時代的時尚元素……優美的構圖,精緻的剪刻,讓人驚嘆,如此精美的作品需要何等功力。

王德林,桐廬富春江初級中學教師。他在三尺講臺上用一把剪刀剪出異樣的精彩,2017年獲桐廬首屆「十大工匠」稱號。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的尋覓

王德林老師從小愛好繪畫,1975年,16歲的他作為知青下放到原來的金西公社從事農耕。艱苦的生活沒有磨滅一顆對繪畫的痴心,他利用空閒時間潛心學習,刻苦描摹。生活的艱辛永遠不會成為有志者的絆腳石,相反他把這段生活磨礪成了一塊堅實的墊腳石,藉助它攀向金碧輝煌的藝術殿堂。

機會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1985年,返城後的王德林因為有很好的繪畫水平,被當時的水電部第十二工程局富春江指揮部子弟學校錄取為美術老師。後來子弟學校和富春江初級中學合併,他就一直在富春江初級中學任教,從事初中美術教育工作,在三尺講臺上用他的熱情傳遞繪畫的五彩世界。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桐廬縣開始重拾傳統文化,加大了對剪紙藝術的支持和開發力度,於是王德林老師乘勢而上,把自己擅長的繪畫與剪紙相融合,陶醉於「一把剪刀,一方紅紙」的又一片天地。這一剪就是27年餘。「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一張普通的紅紙,一把小剪刀,一把小刻刀,輕輕地剪,緩緩地刻,一剪一刻,紙屑遊走紛飛間,迷人的山河美景已躍然紙上,淳樸熱情的民俗風貌已迎面而來,生動傳神的遠古神話已娓娓道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的探索

「不敢越雷池一步並不是工匠精神。」剪紙是一項民間傳統藝術,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不創新,很難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於是,王德林老師開始探索剪紙的新道路。

探索新路:繪畫與剪紙相融。《妝》用傳統的「團花」技法剪出了古時銅鏡的華麗,運用簡單的白色線條勾勒出裸身少女的柔美,作品的黑底套色與「少女」部分的白色鏤空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於是,這幅作品在桐廬第二屆「神州風韻」剪紙大賽數千幅作品中脫穎而出,以其獨特的創作理念和強烈的視覺衝擊獲得金獎,也因此坐上了全國「十大神剪」的寶座。

獨特創新:剪紙也可flash。王德林老師介紹說,剪紙作品製作成動漫的過程比較複雜,首先是要把剪紙作品拍成數碼照片,然後輸入電腦,再運用圖片處理軟體,將剪紙作品上的每個場景元素分割開來,最後再把這些場景元素利用動漫製作軟體進行製作。一般一幅剪紙作品製作成動漫,需要2至3個星期。目前王德林老師已經完成了《大暑》、《后羿射日》《京杭大運河》等一系列flash剪紙作品。他製作的這些動漫作品還在網際網路「閃客帝國」的網站上進行播放,這種鮮活的表現形式,深受大眾喜愛。

創新之路:剪紙融入日常生活。把剪紙做成團扇,做成油紙傘,做成花籃花瓶……剪紙走進生活,成為生活的日常,讓剪紙藝術裝點生活,點亮生活。不斷地創新,王德林老師的剪紙之路綻放出異常迷人的光彩。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的堅守

王德林老師作為桐廬剪紙界的名人,他所在的富春江初級中學也借勢以剪紙特色教育為抓手,成為名副其實的剪紙特色學校。

學校以《王德林剪紙作品集》、《剪紙》作為教材,三個年級均開設剪紙校本課程,學生每周一節剪紙課,做到課堂上人人學,人人會,課後還可以到剪紙社團進一步學習。此外,學校的文化建設中處處體現剪紙特色,包括信箋紙、筆記本、校園文化長廊、剪紙陳列室、剪紙系列文化布置等,形成了學校全體師生人人學剪紙,人人會剪紙的良好氛圍。

目前,富春江初級中學在王德林老師的帶動下,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剪紙特色學校,被浙江省文化廳授予首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稱號。

近年來,該校師生獲得的榮譽更是不勝枚舉。

(原標題:王德林:用一把剪刀詮釋「工匠精神」)

本文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鐵路「工匠精神」在絲路古道傳承
    採訪團一行走進銀川工務段和銀川電務段,實地探訪堅守在絲路古道上的鐵路工匠達人,體驗鐵路專家高精技術。在這片絲綢古道,「塞上」寧夏,一大群普通鐵路職工堅守在這裡,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匠人精神、職人精神。
  • 2017考研英語作文範文:工匠精神
    審題及提綱   圖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奮力打磨寶劍的工人,這把劍上寫著「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而磨刀石上則寫著「工匠精神」,加之圖畫的標題,我們可清晰得知圖畫所要揭示的寓意,即:中國企業需發揚「工匠精神」,這樣才能變「中國製造」為「中國質造」,使中國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行文時可考慮圍繞「工匠精神」這一主題詞展開論述,同時應注意聯繫實際。
  • 弘揚工匠精神 成就中國「智」造
    原標題:弘揚工匠精神成就中國「智」造 「『連鋼創新團隊』的工匠精神、拼搏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力量。」在看完「連鋼創新團隊」的故事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半導體量子點量子晶片研究方向帶頭人郭國平給記者發來了這樣一段文字。
  •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我省首個勞模工匠主題展館...
    青島市勞模工匠展示館位於青島市上海路6號青島工人文化宮院內,總面積約2100平方米,包括序廳、尾廳和工業之基、品牌之都、工匠之城三大主題展廳以及勞動體驗區等主要區域,主要展示了郝建秀、許振超等98個勞模工匠和以援鄂抗疫英雄為代表的8大勞模群體先進事跡,並編印了《勞動鑄魂》主題畫冊,拍攝《我和我的時代》主題影片,深入闡釋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踐行工匠精神 綠城廣木作聯袂新加坡BF打造青島深藍中心
    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於創新的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弘揚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
  • 對話美的工匠:何為中國式「工匠精神」
    南方網訊 「工匠精神」這個詞從亮相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起,立即躋身網絡熱詞。中國式工匠精神是什麼?在強國林立的國際市場中,面對瑞士、日本等公認的「工匠精神」先進國家,中國應該拿出怎樣的核心競爭力?
  • 求是網評論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系統闡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南寧嶺南牙科:弘揚工匠精神,踐行責任擔當
    關於工匠精神的詮釋,百度百科是這麼收錄的: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講究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執著的堅持和追求。南寧嶺南牙科就是這樣一家弘揚工匠精神,用匠心、匠魂去做牙齒的牙科,他們鑽研技術,深化醫德醫風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技術控」的創新與突破種植牙技術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歐洲開始臨床應用。從2005年到2009年,嶺南牙科創始人潘蛟南到韓國、以色列、德國等國家學習研究先進的種植牙技術。「就像建房子一樣,要地基好才行。
  •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新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折射著各行各業一線勞動者的精神風貌,為各個專業領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精神動力。近年來,「科研人員、企業家也應有工匠精神」的說法非常普遍,工匠精神日益成為各行各業從業者共同遵守的職業信條和行為操守。開啟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貢獻智慧。執著專注。
  • 工匠精神是金融產業的金字塔尖
    ) 什麼是「工匠精神」?
  • 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憑啥獲諾貝爾化學獎
    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呢?北京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德國馬普病原學研究所教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獲得了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研發出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CRISPR / Cas9「基因剪刀
  • 榮獲「匠心技術獎」 奧克斯「工匠精神」的底氣來自哪?
    據了解,「人民之選匠心獎」評選旨在表彰踐行工匠精神、在產品質量提升上取得卓越成績的企業品牌。 有關分析認為,「人民之選匠心獎」堪稱業界品質風向標,奧克斯獲得本次人民之選匠心獎「匠心技術獎,不僅是對奧克斯創新、品質的肯定,也是對所有秉承中國匠心精神的企業的肯定。 近三年,奧克斯在產品品質、創新上的投入比重日益加強,累計投入超30億元。
  •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姑娘上樓房,花剪響噹噹,這一個窗花呀……」「一剪上石榴花呀,二剪上牡丹花呀,三呀剪上那枝那呀麼那枝花……」田俊堂嘴裡哼著民歌小調,手中剪刀飛舞,三下兩下就能剪出一幅活靈活現的藝術品。田俊堂是會寧縣甘溝驛鎮田坪村的農民,或許一技傍身的緣故,成天和莊稼地打交道的他卻有著一口細聲細語的腔調,腦後束著長長的馬尾。
  • 小夥自製全自動捕鳥器,僅用一把剪刀,結果令人大開眼界
    相信一些住在農村的小夥伴都會製作一些小陷阱來捕捉一些小動物之類的,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農村小夥竟用我們生活日常中的剪刀,做出了一個驚人的小作品,那麼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可以看到小夥準備很多材料,其中包括剪刀,鋼釘和皮筋,也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接著把皮筋栓在了剪刀握把只見,需要保證能迅速閉合的作用。然後用鐵絲把剪刀固定在地面上,再在前面一個小木架,可以看到按壓下木棍後,剪刀就會自動閉合,最後在街道上綁上一根,毛線來作為捕捉工具,這個陷阱就大功告成了。
  • 「雙童吸管」:22年詮釋「工匠精神」
    22年只專注一根吸管,「工匠精神」可以說在「雙童」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事實上,20多年前,「雙童」其實和很多吸管企業一樣,也追求薄利多銷,以量取勝,和跨國企業合作,出口量達到了百分之八九十,甚至還做起了刀、叉、勺子、塑料杯。是什麼令它改變?產能越來越高,利潤卻越來越薄,企業陷入惡性循環是誘因;一根頭髮絲、幾根牛皮筋讓「雙童」在開發日本市場「翻跟頭」,則成了導火線。
  • 用匠心詮釋東方豪華 雷克薩斯九州工廠
    而一家坐落在東方的豪華汽車品牌,正好詮釋了什麼叫工匠精神,它就是雷克薩斯。話不多說,現在請跟我走進雷克薩斯九州工廠,開啟一段匠心之旅。  之所以選擇九州工廠,是因為這裡自2000年起,已五次獲得J.D. Power全球工廠品質「白金大獎」(Platinum Plant Quality Award,2000/2001/2011/2016年/2017年)。
  • 張傳超:「工匠精神」是供給側改革的「新動能」
    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報告裡,立即引起了委員代表和網民的熱議。1月份李克強總理在一次會議上提到,中國製造了世界上最大產量的鋼鐵,卻造不出一粒小小的原子筆「珠珠」。看似簡單的「珠珠」刺痛了總理的心,也刺痛了全體國民的心。我們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工業體系,卻在很多產品上面嚴重依賴進口,為何?
  • 傳承工匠精神 守望教育初心
    他敢為人先衝在前、不遺餘力幹在前,用平凡鑄就非凡,用匠心守望初心,他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更是學生心裡當之無愧的技能大師……——題記1993年,作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首批「雙證書」畢業生的李建國入職天津職業大學,紮根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第一線,一幹就是26年。
  • 南京:氣象觀測預報員秀出絕活展現工匠精神
    11月19日下午,由江蘇省南京市總工會、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五批「南京工匠」選樹啟動儀式暨氣象觀測預報員入圍選手絕技絕活競賽(展示)活動在南京市溧水區氣象局舉行。自2016年以來,南京市總工會確定在全市每年選取10個行業工種,用10年時間選樹命名100名「南京工匠」。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屆,40名「南京工匠」脫穎而出。從他們身上,折射出南京工人階級的志向和胸懷,體現了創新創造、追求卓越的南京城市精神。來自南京氣象行業的10名選手參加氣象觀測預報員絕技絕活競賽(展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