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西昌有山文昌靠海攜手共念「山海經」

2020-12-04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特派記者 胡續發

  

  「今年底,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將具備衛星首發條件,預計明年初執行首發任務。」在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分組審議時,省人大代表、文昌市委書記裴成敏透露。

  「嫦娥五號將於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3月1日,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和三號總指揮顧問、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在京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這兩條消息,令海南人歡欣鼓舞、滿心期待,而對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州長羅涼清———一個看似和海南少有關聯的領導幹部來說,他也百感交集。

  海南的文昌和四川涼山的西昌,聯繫的紐帶就在於航天事業,它們都是航天城。

  

  

  

  「西昌和文昌,名字裡都有個昌字,就像一對兄弟,現在因為衛星發射事業,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我認為,文昌的航天設施規劃可以做得更好。」

  

  「西昌和文昌,名字裡都有個昌字,就像一對兄弟,現在因為衛星發射事業,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今天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羅涼清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作為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航天城這張響亮名片,隨著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一次次成功發射,聲名也隨之遠播。然而,為了適應航天事業的發展,國家選定文昌作為新的衛星發射基地,今後西昌基地只作為應急發射之用,並與文昌基地形成一定的互補關係。

  「航天事業令人嚮往,多年來,我們的航天遊很火。」羅涼清介紹說,西昌航天遊開放程度高,遊客可以到發射場車間、發射架參觀,旅遊產品比較成熟,旅遊等級今年有望提升到4A級,每年到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參觀的遊客約150萬人次。以「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為例,西昌市旅遊局統計顯示,發射前後參觀人數多達4萬餘人次,直接收入4000多萬元,間接收入近1億元。

  正是航天工程這項偉大事業,把海南和西昌前所未有地密切聯繫了起來。「我們對海南的認知程度大大提升。」在羅涼清看來,和西昌航天城相比,文昌基地和航天主題公園還在建設,可以規劃得更好,做得更好。

  「這幾年,涼山州包括西昌市,越來越多人首選海南作為旅遊目的地,為什麼?」羅涼清說,一來海南本身有一流的旅遊資源,二來衛星發射基地在文昌建立,涼山人對衛星揮之不去的感情使得他們很想來看看新的發射場。

  

  

  

  「涼山的山區風景秀麗,是夏季旅遊避暑勝地,海南有碧海藍天,冬季氣溫宜人,兩地旅遊資源有很強的互補性,雙方合作空間很大。」

  

  涼山州最近組織考察團專程來到海南,考察海南旅遊業發展狀況,此行給涼山州方面留下深刻印象。「我們感覺,海南和涼山旅遊資源都很豐富,有互補的條件,合作空間很大。」羅涼清感慨地說。

  單從旅遊資源來說,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絢麗多彩,山區風景秀麗,是夏季旅遊避暑勝地;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陽光沙灘、碧海藍天,尤其是冬季氣溫宜人,兩地資源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和互補性。

  「我們可以攜手合作,優勢互補,共同念好『山海經』,讓更多遊客在山與海間盡享歡樂。」羅涼清表示,當前兩地旅遊合作尚停留在旅行社等民間層面,下一步可以請兩地旅遊管理部門多聯繫、多合作,形成良好的協作機制,實現旅遊發展互利共贏。比如,建立一種旅遊資源的分配共享機制,遊客如果冬天不願去涼山,可以通過建立合作機制、通過旅遊資源的分配,把遊客吸引到海南來過冬;反之,如果遊客夏天不願去海南,可以把遊客吸引到涼山去避暑。

  (本報北京3月6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之南的薩瓦那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非洲大草原,如今已成為國人最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這種被稱為「稀樹草原」的壯美景色,吸引著全球一波又一波的旅遊愛好者。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稀樹草原,就在海南島的西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珍稀瀕危植物知多少?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植物資源尤其令人嘆為觀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今天開唱
    本報海口12月20日訊 (記者習霽鴻)2019年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將於12月21日正式開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汽、海礦蓄勢衝刺IPO
    記者從海南省金融辦獲悉,我省海南海汽、海南礦業兩家企業正在IPO排隊,海南海汽已率先發布申報材料。  根據海南海汽IPO申報稿,海南海汽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計劃募資近4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旅遊客運項目、班線客運車輛更新項目。其中,旅遊客運車輛項目投資總額為1.81億元,用於購買300輛旅遊客車,擴充公司目前的旅遊客運車輛規模,項目建設期為3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大博士在文昌養出了海葡萄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文昌市龍樓鎮的海葡萄實驗基地,一串串「長」在網板上的海葡萄「泡」在養殖池裡。  「海葡萄也被稱為『綠色魚子醬』,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他命礦物質。」來自海南大學海洋學院的博士方再光向記者講解。  「海葡萄發源於日本,大約4年前,我曾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港灣發現不可食用的總狀蕨藻,像海葡萄這類可食用的蕨藻很難在南海海洋環境中自然生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自貿區FT帳戶業務漸入佳境
    本報海口4月18日訊(記者王培琳 通訊員任爵一 鄧昕)海南日報記者4月18日從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獲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杓鷸雖小「地位」卻高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5月5日,海南觀鳥會「鳥友」dima(網名)在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昌明村附近的一處瓜菜地裡拍攝到小杓鷸的視頻。這是海口首次發現小杓鷸記錄。  小杓鷸屬於鴴形目鷸科的涉禽,體長30釐米左右,是體型最小的杓鷸。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範南虹  蘇世華,省第三屆十大專利發明人,養有近兩萬隻食蟹猴,他把它們調教得機智靈活,溫馴乖巧,是當之無愧的「美猴王」。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但是,並不是說只要能養出來,就可以做實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數字報-風吹浪打漁歌歡
    海南漁歌  承載族群文化交融  海南漁歌是海南人民在長期的海洋生活中形成的,同時也是在廣泛吸收國內其他地區漁歌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有學者的研究指出:「文昌的『噯哩調』《怨氣歌》,儋州的『調聲』漁歌《破船歌》同臺灣漁歌《補破網》相近;崖縣(三亞)『調聲』《情願下海嫁魚蝦》在情調上使人想起了福建省閩南水域地區漁歌《拿餌歌》。」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 袁鋒  目前,我省已建立各級以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或涉及溼地的自然保護區共26處,但受各種條件限制,一些保護區只能停留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冷門的肉食小動物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計思佳  10月3日,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發表了一篇名為《海蝽科在中國的首次記錄及新種羚羊礁海蝽的描述》的論文。該論文將一種新的海生昆蟲——羚羊礁海蝽,帶到世人面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旗艦動物」儒艮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有一種海洋動物,讓全世界的水手從古至今都深深懷念,衍生出了無數動人的童話故事
  • 海南日報:就近看病 更有「醫」靠
    見到海南日報記者,李文珍主動擼起袖子,亮出手腕上的創口。「創口就像針眼一樣小,術後恢復得也很快。」她說,能不出縣城就完成這樣的手術,「過去想都不敢想。」去年,李文珍突發心痛,去到海口市就醫,醫生便通知她需要做手術。考慮到在海口接受手術醫療成本高,報銷比例相對較低,親人照顧也不方便,她便一拖再拖。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魚乾,一口鹹香鴻運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曉君  編者按  家在海島,海貨的豐富自不必說,大海是一個慷慨的給予者,源源不斷地提供美味。有人好的是「一口鮮」 ,於是享受美味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從一燈如豆到萬家燈火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從一簇篝火到一盞油燈,從一根蠟燭到一顆電燈泡,昏黃的燈火搖曳升起,被照亮的一方天地裡升騰著溫熱的氣息,照明技術的變革與普及過程飽含著時代變遷的生動印跡。
  • 海南日報數字報-鯨落萬物生
    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海南日報記者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松海,為大家講解鯨落的二三事。  什麼是鯨落  生於海、死於海、反哺海,鯨落為深海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  萬物的生存,有賴於生態循環系統。海洋生物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