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叄拾而立#話題的第五篇原創文章
很多時候,我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意義存在什麼之中呢?」
我最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生命的意義是存在死亡當中的!
前兩天看到一篇講關於焦慮的文章,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當你遇到任何煩惱的事情,如果你可以站在5年的時間維度上,去審視它,那它一般都不會成為讓你煩惱的鎖事。
如果5年的維度,還會讓你思考這個煩心事。
那就選擇10年的維度再去思考呢?或者生命結束的維度呢?
一旦到了生命的終點,所有一生經歷的事情,看起來都不再是那麼的舉足輕重重,這個時候的我們往往會去思考自己的一生,做了哪些值得紀念的事情 ,或者會問自己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生命的意義是在死亡之中的,真的不假!
脫離了死亡去看待生命,那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很多時候,轉換角度思考,可以讓我們更加理解事情的意義。如果你可以長生不老,那麼你還會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嗎?
我想應該不會,那時候我們有揮霍不完的時間,當我們做錯了事情,或者感覺自己浪費時間了,我們依然會毫無顧忌,反正生命無限長。
沒有終點的旅途,會讓我們失去目標感。沒有終點的文章,會又臭又長。沒有終點的任何事,都會讓過程變得越來越乏味。就像你嘴巴裡面的口香糖,越咀嚼越是沒有味道。
因為有了死亡,所以萬物才會不斷的繁衍。
病毒的終極目標,就是不斷的自我複製,延續自己的RNA。樹木會開花結果,讓鳥兒把自己的種子帶到更遠的地方,為了是再長出一片森林。麻雀唧唧咋咋吸引配偶,是想著繁衍出更加優秀的後代。這一切都是為了物種的延續。
物種的延續是個體生命的周而復始,是這些周而復始才形成了每個時代人的百味人生。後者才有機會翻閱歷史,去體驗前人的生命意義。
因為有了死亡,人們才有親情和愛情。
死亡和繁衍相伴,繁衍的行為構成了愛情和親情框架。大部分個人的生命意義,往往就是愛情和親戚。
因為有了死亡,人們才會在美好的年輕歲月著重發力。
生命的意義,幾乎都存在年輕美好的歲月之中。因為大家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老去,死亡。所以都努力在年輕的歲月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因為有了死亡,人們才會在歲月的長河中,駐步回望,思考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在駐步回望中才能發現的 。戰場上瞬間死亡的士兵,是沒機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的。越是接近死亡的人,越是會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不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是我知道它存在死亡之中。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多了一條尋找生命意義的路。
幫我點一下在看可以嗎?
就在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