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首先,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要從生命的起源開始講起。特物兔兒知識有限,目光淺薄,只能粗略地描述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觀點只代表自家之言,如有偏頗,還望諒解。
「房子是一個0,金錢是一個0,事業是一個0,而健康是那個1,沒有1,你的生命就一文不值了 」這個廣泛而雞湯的說法我想大家都聽過。身體的健康等同於生命的意義嗎?我並不這樣認為。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健康也好,不健康也罷,對生命意義的影響微乎其微。健康≠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不是淺顯的「健康」二字就能概括的。
所有人都將面臨死亡,每個人都會被時間所遺忘,消失在宇宙中。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或是名人,牛人,有錢人,爭權奪勢,或是苦心研究,可是這些到最後又有什麼意義呢?反正人都得死。什麼也帶不走。貢獻≠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不僅僅表徵在「貢獻」上。
為什麼還要活著呢?或者是為什麼還要努力、拼命地活著呢?不論是金錢、名譽、權力、健康、性,最終都將失去。金錢、名譽、權力、健康、性≠生命的意義,生命原有它更深的意義等待我們去挖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聖經》,聖經傳道書充滿了懷疑和煩惱,若與整卷聖經相比較,給人一種奇異的印象,似乎它吐露了對世界的苦惱。這種感覺是一種什麼感覺呢?像是一個歷經「富貴榮華」的智者,一點一點剝去塵世的浮華、抹去現實幻影,將最人世間真實的本質講給你聽的感覺。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虛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傳道書 1:2-11
現代人大都追求的金錢、名譽、權力、健康和性,所羅門早已享受。但是,正如所羅門所言,這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作為經歷這一切的人,勸勉後人當在神裡面恢復終極的盼望。
所羅門並沒有作為一個站在高高的講臺上的偉大的講道者,乃是懷著迴轉離開罪的羞愧難當之心,謙卑地向我們展現了真正的生命之道。一味追求生命的意義,不如將注意力轉回到生命本身。
大自然很神奇,生命也很神奇,人們不需要懂得母豬的產後護理也能吃上豬肉,不需要了解生命的起源也應對生命保持敬畏。植物不知道自己被什麼所照耀也能茁壯成長,人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也可以過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