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自然界最偉大以及最成功的之處,就是演化出了死亡,儘管在我們看來,死亡過於殘忍。
為什麼不能永生?
在仙俠劇中,經常會出現壽與天齊的角色,他們動不動就是在天地初開之際誕生,然後不老不死地活到了現在。但如果仙俠劇的編劇稍微有些科學常識,就知道沒有死亡的個體就會導致比死亡更殘忍的事件發生。
比如:如果人類不會死亡,那麼當人類的後代越來越多時,此時地球上的能量就無法滿足這些人們的生存。所以人們不僅會出現饑荒,還會出現因搶奪糧食而導致的戰爭、屠殺等。
另外,人類的社會秩序也無法維持,農民無法種地,商人無法經商,人類之間無法繼續團結合作。這是因為當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人類非常容易發生暴動,這也是為什麼每當災年來臨時,古代就會爆發農民起義的原因。
除此之外,在很多神話中,會將仙人們描寫成無欲欲求,也就是說仙人們為了保證自己長生不老,不再生育後代,這樣雖然解決了能量問題,但其實這是把自己置於滅絕的邊緣。原因是因為地球環境並不是亙古不變的,地球的溫度,土壤成分,氣候類型,植被種類等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如果仙俠劇的仙人們真的從天地初開之際就誕生,這意味著它們已經活了45億多年,而且在此期間它們還經歷過幾百度的高溫,也經歷過寒冷到把地球都冰封了的大冰期;既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又經歷過無數次的生物小滅絕;既經歷過無氧時期,又經歷過有氧環境。
然而我們知道,想要適應這些環境,需要演化出不同的身體器官來適應,而這些器官無法在同一種生物上出現。比如:人類的身體器官能夠適應有氧環境,但卻無法在無氧時期存活。這意味著如果人類不生育後代,只依靠個體的「永生」,用不了多久,人類就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變化而死亡。所以仙人們也無法憑藉一具肉身來實現永生。
生物想要「永生」,就必須要具備自我複製功能,而自我複製就是生育。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生物在自我複製時還必須要不那麼精確,這樣就會有一批基因突變的出現,等到未來環境突變時,其中一些基因突變能夠適應環境的物種則會被保留下來,其他的個體將會被淘汰。而這些被保留下來的物種繼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會演化成另一種物種。
地球生物就是憑藉著這項本領,才能從生命誕生之初一直延續到現在,從未發生多中斷事件。
死亡的意義
對我們來說,死亡的發生總是令人難過,但在自然界面前,死亡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我們知道,對於生物而言,沒有什麼比傳宗接代更重要的事情了。然而自然界中的能量是有限了,為了提高種群中的幼崽存活率,一些衰老個體的死亡能夠節約一部分能量,這部分能量就可以使幼崽更好地活著。
比如:雄性寬度袋鼩交配之後就會死亡,它們死亡之後,雌性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能量來源,不能能滿足自我需要,還能夠滿足胎兒所需的營養。
正因為死亡能夠顯著提高幼崽存活率,所以這一機制被自然選擇保留了下來。等到生物不具備生殖能力時,通常就到了衰老時期,而衰老個體的身體機能會下降,將會因天敵捕食、或者是無法捕獵而死亡。
人類之所以在衰老之後仍能存活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因為人類屬於群居生活,並且人類屬於高效獵手,能夠有多餘的能量贍養老人。事實上,不光是人類,科學家還發現劍齒虎也會贍養失去戰鬥能力的個體,科學家曾經發現一個劍齒虎化石,該化石顯示它生前遭遇重傷,失去了捕獵能力,但它依然存活了1-2年左右,這意味著種群中的其他個體為它提供食物。
雖然人類或者其他動物已經可以延長衰老個體的生命,但我們卻無法阻礙死亡的發生,而之所以會出現死亡,本質上也是為了更好地延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