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人可以直接穿牆嗎?如果可以體現的是波動性還是粒子性?

2021-01-07 網易

2021-01-03 16:46:58 來源: 宇宙時空

舉報

  圖 針對勢壘的電子波包。注意右邊的暗點表示隧道電子

  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會相當的複雜和有趣,結論可能很難讓人想像:如果人可以穿牆,那麼體現的是一種波動性而非粒子性。

  簡單來說,如果把人想像成粒子,那麼他無法穿越牆的勢壘;當把人想像成波動時(存在波峰波谷等),那麼人才有可能利用波動的現象穿越牆的勢壘(像蕩鞦韆一樣),到達對面。

  

  圖 通過勢壘的量子隧穿現象(可以想像成一個波動狀的人穿牆),該圖可以直觀看出波動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下面將從專業的角度解讀。

  問題核心概念之量子隧穿效應

  人如果可以穿牆的話,那麼一定是量子隧穿效應在「作怪」。

  

  量子隧穿效應屬於量子力學領域,是研究在量子尺度上發生事情的一門科學。這個過程不能被直接感知,它的大部分理解都是由微觀世界塑造的,因此經典力學無法充分解釋。

  為了理解這種現象,我以兩種現象進行比較:障礙物之間移動的粒子和試圖在山坡上滾動的球。量子力學與經典力學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式存在不同:

  經典力學預測,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克服障礙的粒子將無法到達另一側。因此,沒有足夠能量來越過山丘的球將會向下滾動。或者,缺乏穿透牆壁的能量,它會反彈(反射),更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小球會將自己埋入牆內(吸收)。

  然而在量子力學中,這些粒子可能以非常小的概率隧穿到另一側,從而穿過障礙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球」可以從周圍環境中借用能量穿過牆壁或「翻山越過」。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量子力學中物質的處理具有波和粒子的特性。對這種二元性的一種解釋涉及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該原理定義了對粒子的位置和動量如何精確同時知道的限制。這意味著沒有解決方案的概率恰好為0(或1)。意味著小球位置的計算被視為1的概率時,其速度可能接近無窮大。因此,給定粒子在中間屏障的相對側存在的概率是非零的,這樣的粒子將出現在另一側,且其相對頻率與該概率成比例。

  

  圖 量子隧穿效應效應仿真結果

  

  結論

  本文以題主所問引出量子隧穿效應,並解釋人如果穿透牆壁體現的何種特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人類能否實現穿牆?理論上可以?量子力學的強大之處!
    文/濤聲依舊人類能否實現穿牆?理論上可以?量子力學的強大之處!經典力學適用於宏觀世界和低速領域,在經典物理學這個領域當中,一個橡皮球無論如何也不能直接穿過牆壁,到達牆壁的另一側,它會在接觸牆壁的瞬間被反彈回來,但是我們試想一下,牆壁的組成也是由無數個粒子組成的,如果我們把橡皮球縮成粒子那樣的大小,那麼它是否就能穿過了呢?
  • 可怕的量子力學:人可以穿牆而過嗎?需要多長時間?
    文/行走天涯可怕的量子力學:人可以穿牆而過嗎?需要多長時間?什麼是量子力學?和牛頓先生曾經提出的經典物理力學有著非常根本的區別。量子力學也就是說物體發生瞬移,幾乎是體現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程度。小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有看過一部童話故事,講的是茅山道士,有個人想要拜師學藝,為的是去學習穿牆之術,這個人是不懷好心的,因此最終並沒有成功的穿牆之術!
  • WiFi信號可以穿牆而可見光卻不能—是真的嗎?
    被「打碎」彎散的wifi信號又會通過其它途逕到達手機,就給我們造成了穿牆而過的假象。 2、可見光的物理學定義為:能刺激人的視覺的電磁波。它的頻率範圍在39000~86000GHz之間,波長:0.7微米~0.4微米,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x108米/秒。
  • 為什麼光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
    在物理學中最神奇的一個事實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從光到電子再到原子,都同時表現得既像粒子,又像波,你可能聽說過這些關於物理學的怪事,薛定謂的貓,擲骨子的上帝,超距作用,所有這些事情都遵從一個事實,任何事物都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這聽起來可能很瘋狂,看看你的四周,你可以看見水中的水波和石頭當中的顆粒
  • 真的可以實現穿牆術嗎?一算嚇暈了
    不管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外星人所呈現的是擁有很高的文明程度,掌握極為先進的科技,上天下地,無所不能。外星人不僅可以下地,穿牆術也是一流,那麼,作為只擁有血肉之軀的人類,可以實現所謂的穿牆術嗎?乍一看,人類想實現穿牆無疑是天方夜譚,而且已有的現實也表明似乎穿牆不能辦到。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實現穿牆術了嗎?即便不是人類穿牆,微小的粒子穿牆也不能實現嗎?
  • 真的可以實現穿牆術嗎?一算嚇暈了-穿牆術,物理,隧道效應,量子力學...
    不管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外星人所呈現的是擁有很高的文明程度,掌握極為先進的科技,上天下地,無所不能。外星人不僅可以下地,穿牆術也是一流,那麼,作為只擁有血肉之軀的人類,可以實現所謂的穿牆術嗎?乍一看,人類想實現穿牆無疑是天方夜譚,而且已有的現實也表明似乎穿牆不能辦到。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實現穿牆術了嗎?即便不是人類穿牆,微小的粒子穿牆也不能實現嗎?
  • 可怕的量子力學:人真的可以穿牆而過嗎?需要多長時間?
    曾經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個人找到茅山道士想拜師學藝,而這個人其實是心懷鬼胎的,他想學穿牆之術,然後利用這個去做壞事,當然了最終肯定是沒有學成,這個故事提到的穿牆之術真的存在嗎?這在很多人看來只能在科幻電影才能實現了,事實上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人是真的可以穿牆而過的。
  • 量子力學中的穿牆術,速度有多快?
    有一個人最多只能翻越高2米的牆,把這個人困在4米高圍牆的院子裡,從經典力學的角度講,這個人不會翻牆逃出這個院子。在量子世界中,將一個粒子困在勢壘(相當於高牆)之間,儘管粒子的能量低於勢壘的高度,粒子仍然有一定的機率穿越勢壘逃出去,就好像有一個無形的隧道可以供穿過似的。
  • 神秘的量子隧穿效應,居然讓粒子學會了穿牆術~
    在中國古老法術之中,穿牆術可以說是出現頻率較高的法術了,如今也廣泛存在於各種魔術之中,記憶猶新的就是,大衛科波菲爾當年橫穿長城。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是不可能會穿牆術的,魔術中的穿牆術都是障眼法。不過,在微觀世界裡,粒子們卻真的會穿牆術,而這就是著名的量子隧穿效應。
  • 光是波還是粒子?量子力學如何闡釋波粒二象性
    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這是一個曾經爭執了上百年的問題,有人認為光是波,有人認為光是粒子。到了20世紀初,這兩種理論已經完全背道越走越遠,並且都各自堅信自己的理論才是唯一正確的。究竟是波還是粒子,大家決定用一個實驗來證明,即雙縫幹涉實驗。
  • 電影中的「穿牆而過」有機會變成現實嗎?量子物理有答案
    電影中的「穿牆而過」有機會能變成現實嗎?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穿牆而過」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並不發生在我們宏觀世界,而是在原子尺度的微觀世界裡。「天賦異稟」:是波也是粒子在經典物理中,一個粒子如果想要去「山」那頭,只能是翻山越嶺。而在量子物理中,它完全可以從山腳下打個隧道穿越過去,這個過程稱之為「量子隧穿」。
  • 光到底是什麼嗎,波粒二象性可以同時出現!
    李傳鋒說,對於光的定義,科學界有多種說法,如最初牛頓的粒子說,到惠更斯的波動說,直至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說。李傳鋒說,現在對光的理解可歸結為「玻爾的互補原理」,即光具有「波」與「粒」二象性,波動性和粒子性這兩種屬性既對立又互補,一個實驗中具體展示哪種屬性取決於實驗裝置。
  • 人能不能穿牆而過?這要從微觀世界說起,穿牆術與隧穿效應
    這麼說吧,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穿牆而過的,但在理論上又非絕對不可能,想要弄清其中的奧秘,必須要從微觀世界說起,在微觀世界中有一種現象,叫做隧穿效應。通常所說的穿牆術指的就是一個人在牆的一邊,然後穿越一道牆壁且保證牆壁的完好無損,之後出現在牆的另一邊的行為。在現實世界之中,不僅是人,任何宏觀世界的事物都無法實現對實物的穿越嗎?
  • 【自動保存】無悖論真實光物理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無疑...
    光物理的粒子性由牛頓實驗的肯定,波動性則由惠更斯的實驗肯定。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悖論存在至今已有四個世紀;當然是因為沒有認識到真實的光物理,沒有認識到真實光速不變的物理,沒有認識到麥克斯韋的波速形成於能夠產生電磁現象的光傳輸媒質的物理,這媒質的電磁屬性是怎樣決定了電磁波波速就是光速的物理!當然也就沒有認識到光物理的無悖論波粒兩象性的真實物理!
  • 是波還是粒子?
    他認為光是從光源發出的許多粒子,這樣就可以合理解釋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等現象。但這卻無法解釋兩束光交叉相遇後為什麼不會阻礙彼此的傳播等現象。這些科學家各執己見,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來說服彼此,直到與他們同時代的物理學家惠更斯提出了較為完整的理論——光波動說。
  • 高中物理:光的粒子性
    (3)入射光照到金屬上時,光電子的發射幾乎是瞬時的(t<10—9秒)。(4)當入射光頻率大於極限頻率時,光電流的強度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金屬中的自由電子,由於受到晶格正離子的吸引,必須從外部獲得足夠的能量才能從金屬中逸出。按照經典的波動理論,光的能量是由光的強度決定的,而光的強度又是由光波的振幅決定的,跟頻率無關。
  • 量子世界中,粒子是如何穿「牆」而過的?
    且莫要沮喪,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穿牆而過」是可以實現的,只不過並不發生在我們宏觀世界,而是在原子尺度的微觀世界裡。「天賦異稟」:是波也是粒子在經典物理中,一個粒子如果想要去「山」那頭,只能是翻山越嶺。而在量子物理中,它完全可以從山腳下打個隧道穿越過去,這個過程稱之為「量子隧穿」。為什麼微觀粒子可以「穿牆而過」?
  • 量子隧穿效應,真實存在的粒子穿牆術,這是怎麼做到的?
    ,只有在神話故事中才可以,但是在微觀世界中這就不是一個絕對了哦!量子隧穿效應,在量子物理學的世界中,微觀粒子可以穿越障礙物,就算粒子的能量不足,這個機率也非常大,我們的科學家把這種粒子運動的現象叫做量子隧穿效應。量子隧穿效應的具體由來!
  • 波粒二象性的諾獎史:光的粒子性要多久才被認可?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普朗克黑體輻射公式比維恩公式更具普適性,愛因斯坦在普朗克公式的基礎上再次進行統計計算,最後得出結論認為,既需要波動性,又需要黑體輻射腔所表現出的粒子性。1909年,在普魯士科學院的一次研討會上,愛因斯坦演示了他的計算過程,試圖說服普朗克和其他在場的人,將光看做是一連串獨立粒子也是必要的。
  • 讓人匪夷所思的雙縫實驗,難道人的意識真可以影響微觀粒子?
    其實雙縫實驗的過程非常簡單,分為三個部分:1、一個可以發射單電子的儀器,它需要保證在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電子被發射出去,2、能阻擋電子運動的屏障,在這個屏障上有兩條平行的縫隙,這個帶有兩條縫隙的屏障需要保證在任意時刻,只能有一個電子通過其中的任意一條縫隙,3、一個感應屏,這個感應屏可以探測出電子通過縫隙之後的最終位置。雙縫實驗最初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實電子的波粒性,也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