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望北鬥

2020-08-04 中國青年報
舉頭望北鬥

故宮午門星軌。視覺中國供圖

編者按

2020年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北鬥,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鬥七星信仰,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接星空與人間,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

---------------

北鬥星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由7顆星組成。《春秋運鬥樞》云:「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天)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因七星排列形狀曲折,酷似飲食器具鬥勺,且位於北天,「居陰布陽,故稱北鬥」。其中第一至第四星為「魁」即鬥身,第五至第七星為「杓」即鬥柄,「合而為鬥」。

確定季節、推斷月份、導航方向

北鬥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北鬥七星信仰是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

距今一萬年前的內蒙古翁牛特旗白廟子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發現有早期北鬥七星巖畫。距今6500多年前的山東莒縣凌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過刻有北鬥星鬥形的陶器,用7個圓圈象徵七星。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河南濮陽西水坡墓葬遺址中,發現有蚌殼堆積塑造的三角形與兩根人脛骨組成的北鬥形象,蚌塑三角形代表鬥身,脛骨代表鬥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大量拜祭北鬥的記載。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發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上更有彩繪的北鬥天象圖。

北鬥星成為古人最早的膜拜星宿,與其確定季節、推斷月份、導航方向的功能密不可分。

《史記·天官書》有言:「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北鬥七星隨著不同季節的變換,出現在天空的不同方位,其鬥柄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一周,就是地球公轉一年,四季交替一周期。古人便依據七星旋轉規律和黃昏時分鬥柄指向確定春夏秋冬、釐定二十四節氣等時令——這就是我國古代天文曆法中經常提到的「鬥建」。

據《鶡冠子·環流》記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鬥柄運於上,事立於下;鬥柄指一方,四塞俱成。」我國最早的曆法夏曆《夏小正》就是以北鬥星為準,確定節侯。葛兆光先生認為,《夏小正》《鶡冠子》等書中皆記載了古人以鬥柄建時的方法,說明北鬥在古代建時系統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確定四季的基礎上,古人把北鬥星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一周的天空劃為十二等分,以天幹命名,用「招搖」星即鬥柄端處的第七星「搖光」的指向確定月份。「招搖」指向十二天幹的寅位為正月,「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

北鬥七星是古人觀察農時、管理農事的重要依據。《逸周書·周月解》有「(一月)鬥柄建子,始昏北指,陽氣虧,草木萌蕩」的說法。《尚書·舜典》中有舜即位後「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的記載,《史記》對此的解釋是「北鬥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尚書大傳》曰「七政,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意即舜通過觀察北鬥七星運行規律,勘定節序,判分寒暑,辨別四季輪換,帶領民眾安排農業生產等事務。

北鬥七星接近北天極,終年常顯不隱,在北方夜空中非常容易辨識,由此成為夜間指示方向的重要參照坐標。《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言,「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鬥極則寤矣。」

掌握人間陽壽,主控世人富貴

因北鬥七星能釐定時節、導航方向,古人逐漸賦予其掌管天下眾生富貴壽夭命運的神性。古人認為北鬥是宇宙的中心,藏布元氣,繁衍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隨北鬥鬥柄的指向而變換,北鬥在信仰世界中成為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消災度厄之力,民間由此把北鬥稱為「延壽司」。

大約漢末三國時期成書的《三輔黃圖》中,記有西漢時長安百姓「就北鬥星辰求長命」的習俗。東漢桓靈之際,辭賦家趙壹才華橫溢,傲視權貴,遭遇黨錮之禍被株連,幸得友人解救才免於一死,感嘆朋友搭救之情如「收之於鬥極,還之於司命,使幹皮復含血,枯骨復被肉」。據東晉幹寶《搜神記》記載,三國管輅曾言,「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北魏大臣崔浩在父親病重時,「夜在庭中仰禱鬥極,為父請命,求以身代,叩頭流血」。明朝《三國演義》小說中,諸葛亮為興復中原,點七星燈,踏罡步鬥,祈禳北鬥延壽,也源自北鬥主控生死壽數的信仰觀念。

在古人的觀念中,北鬥除掌握人間陽壽,還主控世人富貴。在天樞、天璇等名字外,古人給北鬥七星另取了7個別名,「第一曰破軍,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祿存,第六曰巨門,第七曰貪狼」。從七星名稱上看,北鬥操控著官員仕途上的福祿、將軍戰場上的勝敗等。

七星之中,尤以二星武曲、四星文曲最為百姓津津樂道,人們認為名臣名將多為兩星下凡。《水滸傳》開篇《引首》言宋仁宗朝「文有文曲,武有武曲」,說的「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徵西夏國大元帥狄青」,二人一文一武輔佐仁宗打造清平之世。

給帝王打上北鬥印記

人間最能操控世人富貴命數的,莫過於皇帝。天上星辰萬萬千千,都隨北鬥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有「眾星拱北鬥」之說,所以北鬥又和帝王有深度關聯。

在古人的天文信仰中,北極星為帝星,北鬥七星自然為天帝之車。《史記·天官書》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的說法,意即北鬥星是天帝的座車,由它的轉動帶動眾星運行。《漢書·五行志》曰「北鬥,人君象」,可以出號布政,控御四方。故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下令建造專門祭祀北鬥的祠廟。

在古代天人感應的政治氛圍中,給帝王身上打上北鬥神秘印記的做法,既增強了帝王的神聖性與權威性,也給制約皇權留下了很大的操作餘地。

古人認為,「北鬥有七星,天子有七政」。北鬥七星的明暗變化,可以作為君主德行好壞的象徵、國家治亂興衰的預示。《白虎通義·封禪》有「(皇帝)德至天則鬥極明,日月光,甘露降」的說法;《史記正義》言,「鬥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祿行,不然,反是」;《開元佔經》也保留了古人「七政星明者,其國昌;不明者,其國有殃」「北鬥星明,王者治」「王者逆道,則北鬥不明」等觀點。

古人甚至將這種天象政治學細化。《詩緯含神霧》曰「七政星不明,各為其政不行」,北鬥七星中每一星不明,都代表著天子在某方面履職不力,德行有虧。《孝經援神契》言,「天子不事祠名山,不敬鬼神,則鬥第一星不明;數起土功,壞決山陵,逆地理,不從諫,則第二星不明;天子不愛百姓,則第三星不明;發號施令,不從四時,則第四星不明;用樂聲淫泆,則第五星不明;用文法深刻,則第六星不明;不省江河淮濟之祠,則第七星不明」。這就要求天子根據北鬥七星各星的明暗,反思施政得失,順應天道,刷新政治,具體就是多行敬天順民、從諫如流、不勞民力、關愛百姓、不奪農時、清心寡欲、執法平恕、慎罪恤刑、興修水利等仁政。天象政治學雖然是荒誕的,但在古代制約君權上有著特殊的正面作用。

古人以北鬥喻君,鬥柄由此獲得權柄之含義。天子所在京城的建築布局,也往往模仿北鬥之形,使京城位於天地之中,以彰顯天子權威,同時祈求得到上天庇護,實現江山萬年、長治久安。

西漢長安城即是如此,其北城牆西北段蜿蜒曲折,形如北鬥;南城牆中部突出部分和東段曲折如南鬥,後人便認為長安城設計藍圖是對北鬥星圖的模仿,模擬「鬥在天中,周制四方」之義。加之渭水環繞長安,恰好對應天上銀河位置,所以長安城又有「鬥城」之名。《三輔黃圖》有言,「(長安)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鬥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鬥城』是也」。

北鬥所擊,不可與敵

正因古人的信仰世界賦予七星如此多的功用,北鬥又成為力量的象徵。《淮南子·天文訓》曰:「北鬥所擊,不可與敵」,認為北鬥鬥柄所指之處得到上天庇佑,所向匹敵,無法抗衡。早在先秦時,軍隊就將北鬥畫在戰旗上,求天意護佑。秦漢時期軍隊出徵前,都要舉行祭祀北鬥儀式,藉助七星神力鼓舞士氣,確保出師大捷。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秋,漢朝徵討南越,「以牡荊畫幡日月北鬥登龍,以象太一三星,為太一鋒,命曰『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武帝告禱太一神後,將畫有日月、北鬥、登龍的戰旗交於太史,在作戰時指向所伐之地。是年冬,南越國滅,其地劃為大漢九郡。

中國古代對北鬥七星的信仰,無疑發軔於其定明四季節氣、辨明東西南北的功能。在天上北鬥與地上人間的關係互動中,人們掌握了以北鬥七星為代表的星辰運動規律,把無序變為有序,將天象變幻轉換為人世圖景。

從釐定節氣到指引導航,從掌控壽數富貴到神化限制皇權,從規劃都城到克敵制勝,北鬥七星廣泛影響了華夏先民的生產生活,深刻參與了華夏信仰文化的生發生長,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博士)

吳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舉頭望北鬥 - 中國青年網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隨北鬥鬥柄的指向而變換,北鬥在信仰世界中成為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消災度厄之力,民間由此把北鬥稱為「延壽司」。大約漢末三國時期成書的《三輔黃圖》中,記有西漢時長安百姓「就北鬥星辰求長命」的習俗。
  • 北鬥與林草「緣來已久」
    2020年7月31日,是全球「舉頭望北鬥」的日子,北鬥三號的建成、開通,讓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北鬥」,成為連接中國人民對星辰遙想和現代科技運用最完美的詮釋,開啟了中國衛星導航科技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
  • 冬至:舉頭望昴宿,低頭吃餃子
    舉頭望昴宿,低頭吃餃子。
  • 北鬥定位已成,為什麼手機還是用的GPS?並非是「騙局」,望周知
    北鬥定位已成,為什麼手機還是用的GPS?並非是「騙局」,望周知從去年開始,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了眾多新問題,網友們也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到了我國自主開發的各項技術。也就是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眾所周知,想要在地球周圍的特定軌道準確部署衛星,並且為人類提供更精確的全球導航和定位服務,是一項非常龐大和艱難的工程。好在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於去年宣布北鬥導航系統即將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
  • 99首與月亮有關的經典詩詞,花前月下,舉頭望明月時總會用的上!
    其次是象徵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鄉,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第三是把月亮當成愛的象徵,美好的象徵。54、〔唐〕白居易《村夜》: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55、〔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56、〔宋〕蘇軾《記承天寺夜遊》: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 智匯望兵石 閃亮科技會
    情燃航天夢智匯望兵石◆ 首席設置,望兵石展區不容錯過◆全區首屆中小學科技教育大會開幕啦!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11月10日區首屆中小學科技教育大會隆重召開大會主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望兵石學校展區以航天夢與科技創新相互交融,驚豔亮相A:你有沒有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B:當然啦!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趣解漢字「望」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生期冀,這個期冀,就匯聚在一個「望」字上。後來又在眼睛的右邊添上了一個月形,「望」變得浪漫而深沉,直接表達出月夜遙看遠方、思念家中親人的情愫。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類充滿思念情愫和別離愁緒的詩作,是否就是「望」的詩意表達呢?字形演變中,因著不同年代人們所處場景、心緒和認知的差異,「望」字的構件難免有一番「舊去新來」的替換或訛變。
  • 詩賀北鬥聯網
    編者按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自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2020完成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 6股望受益
    04月21日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發射4顆北鬥二號區域組網備份星,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北鬥二號全球組網系統,形成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能力。   據新華社4月21日消息,「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22顆北鬥導航衛星。
  • 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戰略研究啟動 北鬥概念望爆發
    對此,中國衛星(600118)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苗前軍近日指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目前呈現出大北鬥、大應用、大優勢、大產業、大格局五大態勢。  就產業而言,北鬥引領激活了很多剛性需求,不同領域和不同行業應用北鬥出現了新的產業格局,是當之無愧的戰略新興企業的旗艦。苗前軍表示,中國大力推動北鬥發展,大力推廣應用北鬥終端,引領了整個產業格局發展。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至理名言,看完真長見識!
    舉頭三尺有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是一句關於道德規範的俗語。當一個人在做違反道德的事情時,他以為別人都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常人沒看見你做什麼,可天上有神明,可能就在你的頭上,你的一言一行神明都看得一清二楚,你還敢做壞事嗎?用這句俗語來警示那些有不好念頭的人,要嚴於律己,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
  • 舉頭望明月,有無「微生物」?
  • 北鬥收官之星,直奔蒼穹!北鬥核心產業鏈公司將蓄勢待發
    天上七星畫北鬥,地面一柱撐南天。今天老研和大家一起聊一下北鬥。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3個可應用於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老研認為隨著本次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部署的全面完成,北鬥衛星導航產業鏈的公司也有望進入全球服務的新階段。
  • 北鬥三號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 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北鬥三號據悉,與全站儀精測手段相比,北鬥慣導小車的測量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範圍的擴大,相關概念股也有望受益。那麼,北鬥導航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舉頭吟詩,低頭吃飯,餘下浮一大白
    by 薩特舉頭吟詩,低頭吃飯,餘下浮一大白夏至的儀式感,突兀地從早晨開始。暴雨暫歇的溼熱,瀰漫沾染著植物的碧綠。從女貞低矮的樹叢,悠然的麻雀被疏忽而至的喵星人撲倒,它們幾乎沒有戰爭,就被蟬聲的轟鳴掩飾了。天地微妙變化,人間漫未知,夏至時,宋人張耒靜默這季節瞬息,鬥轉星移,默坐付忘言。類似《夏至》一詩的唏噓,風輕雲淡,一唱三嘆,毫無轉折迂迴。
  • 望星空燦爛,猜宇宙起源
    偉大如佛陀在黎明時睹明星而見性成佛;卑微如螻蟻奔波覓食之餘或許也曾仰望過星空,暫時獲得安寧;浪漫如詩人更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探尋世間真理的科學家更是對星空充滿遐思……我們普通人誰又沒有仰望過星空發出驚嘆和遐想呢?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以比其它多些思考:這宇宙是如何產生的呢?茫茫星海有沒有邊際呢?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其它星球上有沒有外星人居住呢?
  • 北鬥七星有多大?離地球有多遠?
    目前正值初春,北鬥七星在夜晚很早就升起來。當我們望向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顆排列成勺子狀的明亮星星,那就是北鬥七星。通過北鬥七星,還很容易找到不遠處的北極星。那麼,北鬥七星都叫什麼?就像夜空中絕大多數肉眼可見的星星那樣,北鬥七星也是恆星,它們都能通過核聚變來發出光和熱,而且都比太陽更大。但我們在地球上無法感受到北鬥七星的熱量,看起來比太陽小很多,這是因為這些恆星與地球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數十萬倍。
  • 26載鏖戰,北鬥逆襲成功亮劍
    北鬥項目,意味著強大的中國精度,可實現釐米級的導航定位服務能力,測試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 北鬥項目,意味著中國的自強不息,再一次徹底打破美帝的技術封鎖,以26年的奮鬥拼搏超越美國40年的科技積累,北鬥基本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
  • 最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教你如何免費使用?
    前不久,隨著我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的升空,我國已正式宣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號系統」組網成功! 這也象徵著我國自己的導航正式「睜開了眼睛」!可以向全球開放性的提供授時,定位服務。也許我們平時生活中不太注意⚠️ 其實,「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早已悄悄融入了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現在的最新國產手機幾乎都支持這個導航系統。那是因為手機的處理器中集成的定位晶片包含了「北鬥」服務,而這筆北鬥授權使用費,晶片廠商早已幫我們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