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望北鬥 - 中國青年網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故宮午門星軌。視覺中國供圖

編者按

2020年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北鬥,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鬥七星信仰,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接星空與人間,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

---------------

北鬥星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由7顆星組成。《春秋運鬥樞》云:「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天)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因七星排列形狀曲折,酷似飲食器具鬥勺,且位於北天,「居陰布陽,故稱北鬥」。其中第一至第四星為「魁」即鬥身,第五至第七星為「杓」即鬥柄,「合而為鬥」。

確定季節、推斷月份、導航方向

北鬥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北鬥七星信仰是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

距今一萬年前的內蒙古翁牛特旗白廟子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發現有早期北鬥七星巖畫。距今6500多年前的山東莒縣凌陽河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過刻有北鬥星鬥形的陶器,用7個圓圈象徵七星。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河南濮陽西水坡墓葬遺址中,發現有蚌殼堆積塑造的三角形與兩根人脛骨組成的北鬥形象,蚌塑三角形代表鬥身,脛骨代表鬥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大量拜祭北鬥的記載。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發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上更有彩繪的北鬥天象圖。

北鬥星成為古人最早的膜拜星宿,與其確定季節、推斷月份、導航方向的功能密不可分。

《史記·天官書》有言:「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北鬥七星隨著不同季節的變換,出現在天空的不同方位,其鬥柄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一周,就是地球公轉一年,四季交替一周期。古人便依據七星旋轉規律和黃昏時分鬥柄指向確定春夏秋冬、釐定二十四節氣等時令——這就是我國古代天文曆法中經常提到的「鬥建」。

據《鶡冠子·環流》記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鬥柄運於上,事立於下;鬥柄指一方,四塞俱成。」我國最早的曆法夏曆《夏小正》就是以北鬥星為準,確定節侯。葛兆光先生認為,《夏小正》《鶡冠子》等書中皆記載了古人以鬥柄建時的方法,說明北鬥在古代建時系統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確定四季的基礎上,古人把北鬥星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一周的天空劃為十二等分,以天幹命名,用「招搖」星即鬥柄端處的第七星「搖光」的指向確定月份。「招搖」指向十二天幹的寅位為正月,「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

北鬥七星是古人觀察農時、管理農事的重要依據。《逸周書·周月解》有「(一月)鬥柄建子,始昏北指,陽氣虧,草木萌蕩」的說法。《尚書·舜典》中有舜即位後「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的記載,《史記》對此的解釋是「北鬥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尚書大傳》曰「七政,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意即舜通過觀察北鬥七星運行規律,勘定節序,判分寒暑,辨別四季輪換,帶領民眾安排農業生產等事務。

北鬥七星接近北天極,終年常顯不隱,在北方夜空中非常容易辨識,由此成為夜間指示方向的重要參照坐標。《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言,「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鬥極則寤矣。」

掌握人間陽壽,主控世人富貴

因北鬥七星能釐定時節、導航方向,古人逐漸賦予其掌管天下眾生富貴壽夭命運的神性。古人認為北鬥是宇宙的中心,藏布元氣,繁衍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隨北鬥鬥柄的指向而變換,北鬥在信仰世界中成為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消災度厄之力,民間由此把北鬥稱為「延壽司」。

大約漢末三國時期成書的《三輔黃圖》中,記有西漢時長安百姓「就北鬥星辰求長命」的習俗。東漢桓靈之際,辭賦家趙壹才華橫溢,傲視權貴,遭遇黨錮之禍被株連,幸得友人解救才免於一死,感嘆朋友搭救之情如「收之於鬥極,還之於司命,使幹皮復含血,枯骨復被肉」。據東晉幹寶《搜神記》記載,三國管輅曾言,「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鬥過北鬥。所有祈求,皆向北鬥」。北魏大臣崔浩在父親病重時,「夜在庭中仰禱鬥極,為父請命,求以身代,叩頭流血」。明朝《三國演義》小說中,諸葛亮為興復中原,點七星燈,踏罡步鬥,祈禳北鬥延壽,也源自北鬥主控生死壽數的信仰觀念。

在古人的觀念中,北鬥除掌握人間陽壽,還主控世人富貴。在天樞、天璇等名字外,古人給北鬥七星另取了7個別名,「第一曰破軍,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祿存,第六曰巨門,第七曰貪狼」。從七星名稱上看,北鬥操控著官員仕途上的福祿、將軍戰場上的勝敗等。

七星之中,尤以二星武曲、四星文曲最為百姓津津樂道,人們認為名臣名將多為兩星下凡。《水滸傳》開篇《引首》言宋仁宗朝「文有文曲,武有武曲」,說的「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徵西夏國大元帥狄青」,二人一文一武輔佐仁宗打造清平之世。

給帝王打上北鬥印記

人間最能操控世人富貴命數的,莫過於皇帝。天上星辰萬萬千千,都隨北鬥七星圍繞北極星旋轉,有「眾星拱北鬥」之說,所以北鬥又和帝王有深度關聯。

在古人的天文信仰中,北極星為帝星,北鬥七星自然為天帝之車。《史記·天官書》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的說法,意即北鬥星是天帝的座車,由它的轉動帶動眾星運行。《漢書·五行志》曰「北鬥,人君象」,可以出號布政,控御四方。故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下令建造專門祭祀北鬥的祠廟。

在古代天人感應的政治氛圍中,給帝王身上打上北鬥神秘印記的做法,既增強了帝王的神聖性與權威性,也給制約皇權留下了很大的操作餘地。

古人認為,「北鬥有七星,天子有七政」。北鬥七星的明暗變化,可以作為君主德行好壞的象徵、國家治亂興衰的預示。《白虎通義·封禪》有「(皇帝)德至天則鬥極明,日月光,甘露降」的說法;《史記正義》言,「鬥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祿行,不然,反是」;《開元佔經》也保留了古人「七政星明者,其國昌;不明者,其國有殃」「北鬥星明,王者治」「王者逆道,則北鬥不明」等觀點。

古人甚至將這種天象政治學細化。《詩緯含神霧》曰「七政星不明,各為其政不行」,北鬥七星中每一星不明,都代表著天子在某方面履職不力,德行有虧。《孝經援神契》言,「天子不事祠名山,不敬鬼神,則鬥第一星不明;數起土功,壞決山陵,逆地理,不從諫,則第二星不明;天子不愛百姓,則第三星不明;發號施令,不從四時,則第四星不明;用樂聲淫泆,則第五星不明;用文法深刻,則第六星不明;不省江河淮濟之祠,則第七星不明」。這就要求天子根據北鬥七星各星的明暗,反思施政得失,順應天道,刷新政治,具體就是多行敬天順民、從諫如流、不勞民力、關愛百姓、不奪農時、清心寡欲、執法平恕、慎罪恤刑、興修水利等仁政。天象政治學雖然是荒誕的,但在古代制約君權上有著特殊的正面作用。

古人以北鬥喻君,鬥柄由此獲得權柄之含義。天子所在京城的建築布局,也往往模仿北鬥之形,使京城位於天地之中,以彰顯天子權威,同時祈求得到上天庇護,實現江山萬年、長治久安。

西漢長安城即是如此,其北城牆西北段蜿蜒曲折,形如北鬥;南城牆中部突出部分和東段曲折如南鬥,後人便認為長安城設計藍圖是對北鬥星圖的模仿,模擬「鬥在天中,周制四方」之義。加之渭水環繞長安,恰好對應天上銀河位置,所以長安城又有「鬥城」之名。《三輔黃圖》有言,「(長安)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鬥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鬥城』是也」。

北鬥所擊,不可與敵

正因古人的信仰世界賦予七星如此多的功用,北鬥又成為力量的象徵。《淮南子·天文訓》曰:「北鬥所擊,不可與敵」,認為北鬥鬥柄所指之處得到上天庇佑,所向匹敵,無法抗衡。早在先秦時,軍隊就將北鬥畫在戰旗上,求天意護佑。秦漢時期軍隊出徵前,都要舉行祭祀北鬥儀式,藉助七星神力鼓舞士氣,確保出師大捷。

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秋,漢朝徵討南越,「以牡荊畫幡日月北鬥登龍,以象太一三星,為太一鋒,命曰『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武帝告禱太一神後,將畫有日月、北鬥、登龍的戰旗交於太史,在作戰時指向所伐之地。是年冬,南越國滅,其地劃為大漢九郡。

中國古代對北鬥七星的信仰,無疑發軔於其定明四季節氣、辨明東西南北的功能。在天上北鬥與地上人間的關係互動中,人們掌握了以北鬥七星為代表的星辰運動規律,把無序變為有序,將天象變幻轉換為人世圖景。

從釐定節氣到指引導航,從掌控壽數富貴到神化限制皇權,從規劃都城到克敵制勝,北鬥七星廣泛影響了華夏先民的生產生活,深刻參與了華夏信仰文化的生發生長,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博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舉頭望北鬥
    視覺中國供圖編者按2020年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北鬥,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鬥七星信仰,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接星空與人間,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
  • 北鬥與林草「緣來已久」
    2020年7月31日,是全球「舉頭望北鬥」的日子,北鬥三號的建成、開通,讓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北鬥」,成為連接中國人民對星辰遙想和現代科技運用最完美的詮釋,開啟了中國衛星導航科技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篇章。
  • 冬至:舉頭望昴宿,低頭吃餃子
    舉頭望昴宿,低頭吃餃子。
  • 智匯望兵石 閃亮科技會
    情燃航天夢智匯望兵石◆ 首席設置,望兵石展區不容錯過◆全區首屆中小學科技教育大會開幕啦!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B:五個版塊:科學·航空、北鬥·航空、創客·航空、藝創·航空、無土栽培·航空本屆科技大會,我校正是以「情燃航天夢 智匯望兵石」為主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中國的未來會成為什麼樣子?青年強則國家強 這堂課的主角是北鬥...
    近日,杭州師範大學理學院副教授、「師大青博」講師團成員胡潭高,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中國為什麼一定要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題,給160餘名師生講了一節生動的「思政課」。 課堂實錄30多萬人參與自主研發神器夜幕垂簾,華燈初上,杭師大恕道報告廳座無虛席。
  • 北鬥定位已成,為什麼手機還是用的GPS?並非是「騙局」,望周知
    北鬥定位已成,為什麼手機還是用的GPS?並非是「騙局」,望周知從去年開始,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了眾多新問題,網友們也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到了我國自主開發的各項技術。也就是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眾所周知,想要在地球周圍的特定軌道準確部署衛星,並且為人類提供更精確的全球導航和定位服務,是一項非常龐大和艱難的工程。好在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於去年宣布北鬥導航系統即將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
  • 中國青年網招聘公告
    中國青年網創辦於1999年5月4日,是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之一,國有骨幹網絡文化傳媒企業,是全國最大的面向青少年提供信息服務的綜合性門戶新聞網站,團中央官方網站。中國青年網擔負著黨中央交付的在網上凝聚引導青少年的政治任務、團中央交付的引導青年健康成長的公益任務。
  •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
    按照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服務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滿足國際民航組織相關性能要求。 地基增強服務。 利用移動通信網絡或網際網路,向北鬥基準站網覆蓋區內的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
  • 中國科協第332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辦
    11月11日-12日,以「航空信息網絡顛覆性技術前瞻」為主題的中國科協第332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唯實國際交流中心舉辦。該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同濟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協辦。論壇執行主席由我會四名會員聯合擔任,分別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杜文博副教授,中組部青年千人入選者、同濟大學嚴鋼教授,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向榮副教授和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西北工業大學劉準釓教授。
  • 99首與月亮有關的經典詩詞,花前月下,舉頭望明月時總會用的上!
    詠月詩在中國詩歌中佔有獨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說是古代詩人最偏愛的一個意象。首先是象徵團圓,以月圓比喻人的團圓,以月缺比喻人的離別 ,最經典的非蘇軾的《水調歌頭》莫屬: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網信e點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在哪?
    北鬥導航系統對我市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可謂意義重大。當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國之重器,其好處不僅僅如此——▲ 北鬥導航衛星組網示意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00年,我國首先建成北鬥導航試驗系統,成為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魯網網評:用奮鬥致敬「北鬥精神」
    2020-08-05 11:04 來源:魯網「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宣示,中國北鬥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玉京群帝集北鬥,或騎騏驎翳鳳凰」,閃耀星空、開放兼容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背後是一代代航天人用披荊斬棘、不懈奮鬥的艱苦歷程孕育的「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北鬥精神。我們在為祖國強大感到驕傲自豪的同時,更應該看清肩上的責任,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用奮鬥致敬「北鬥精神」。 砥礪家國情懷,書寫奮鬥新篇章。
  • 「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青年「航天人」講述動人「航天夢」
    人民網 林曉麗攝人民網福州9月20日電(林曉麗)9月19至20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除了學術報告外,在20日的論壇上,7位航天傑出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給福建高校的學生們帶來了7場關於航天人成長的主題演講。「航天人」馮文婧十年前剛從高校碩士畢業後,就投入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發工作中。
  • 中國北鬥衛星打造天地「兩張大網」
    2018年是中國北鬥衛星組網的「大年」,今年已發射了6顆北鬥三號衛星,還將在年底前發射10多顆北鬥三號衛星,以便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服務。除了加快編織天上那張逐漸覆蓋全球的北鬥衛星網絡之外,為了更好地將高精度時空信息應用在社會各個層面,中國正在著力打造一張可以實現釐米級、毫米級定位精度的地基增強網。
  • 中國北鬥閃耀全球,廿載追「星」,一「網」情深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此開啟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因北鬥而生,伴隨北鬥而長。北鬥星通,也從最初的20餘名員工、60萬註冊資本發展為今天的近6000名海內外員工,資產規模60億元,業務和人員分布於中國、歐洲、北美洲的國際化集團公司,成為北鬥衛星導航應用行業的佼佼者。
  • 給珠峰量「身高」 中國「北鬥」上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此次珠峰測高將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測量是重要一環,並以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數據為主。
  • 專家:北鬥系統≠北鬥地圖 地圖好壞與手機有關
    原標題:北鬥地圖不等於北鬥系統 地圖好壞與手機有關 據媒體報導稱,北鬥地圖APP將於5月1日正式上線。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北鬥系統科學家徐穎對此回應稱,此APP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沒有直接聯繫,二者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大家不要被名字迷惑。並且,地圖軟體到底好不好用主要取決於其它的因素。
  • 「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20日閉幕
    記者 林瑞琪 攝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葉欣童20日,為期兩天的「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福州閉幕。在當天舉行的「成為——傑出航天青年說」論壇上,中國宇航學會青年科學家俱樂部正式宣布成立,致力於打造一支宇航領域有創新活力和影響力的青年科學家隊伍。
  •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
    在國際上有一個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俱樂部,有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鬥COMPASS。在北鬥系統廣泛應用之前,我們的手機、汽車大都使用GPS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美國GPS幾乎佔了壟斷地位。GPS是個好東西,對人們生產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汽車和手機導航就非常重要,人們告別了在紙制地圖上找路的歷史。
  • 北鬥地圖APP將上線好不好用看手機 北鬥系統不等於北鬥地圖
    ­  據媒體報導稱,北鬥地圖APP將於5月1日正式上線。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北鬥系統科學家徐穎對此回應稱,此APP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沒有直接聯繫,二者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大家不要被名字迷惑。並且,地圖軟體到底好不好用主要取決於其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