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語對中國人來說如此困難?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沒有之一

2020-12-06 百家號

在美國版知乎上面看到一個很好的問題「為什麼英語對中國人來說如此困難?」

高贊回答:

英語與中文完全不同。

首先,英語會強調名詞,而中文會強調動詞。

以這些句子為例:

我是素食主義者。

你是個很棒的舞者。

他能照出來很棒的照片。

但如果你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你會注意到這不是我們說話的方式。這三句話應該是:

我吃素。(我吃素食。)

你舞跳得很好。(你跳得很不錯。)

他拍的照片很棒。(他拍攝的照片很棒。)

希望這能為您提供英語與中文的不同之處: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構建句子。從根本上說,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同。當談到複雜的句子時,這種差異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導致模糊甚至誤解。

誤解

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至少在我的理解中,為什麼AI仍然不能很好地處理英語到中文翻譯任務。他們的翻譯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是原生的或流利的。

記住,這只是英文和中文之間的許多差異之一。其他差異包括基於筆畫的字符和基於字母的單詞,語音,習語和俚語等。

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學習英語意味著採用一種截然不同的心態。我相信英語(甚至是印歐語)會說人們學習中文。他們會發現中國人很難像英語一樣。

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中國人都學錯了英語。英語作為我們必須參加的考試的一部分來到我們這裡。考試被稱為CET(大學入學考試),或CME(大學入學考試),我更喜歡稱之為。該考試不包括口語或聽力(在大多數省份)部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學生的聽說能力往往很糟糕的原因。

為了獲得高分,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我們可以節省的英語時間。改變思維方式以提高英語技能成為一種奢侈。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必須為考試做。我們大多數人沒有時間閱讀英文書或看英文電影。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教科書和其他考試材料。

別誤會我的意思,這些材料還不錯。只有這麼多中國學生選擇記住一切,以便他們能夠在考試中發現類似的模式,因為這是他們在時間限制下的最佳選擇。

考試結束後,無論我們獲得什麼分數,我們都會上大學,英語在這裡不太重要。在大多數學院和大學,如果你不是英語專業,你所要做的就是通過CET-4或CET-6(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這兩項測試與CME英語測試類似。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將你的英語技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你必須做的不僅僅是準備CET測試。

如果你選擇記住所有東西,這就是它開始變得混亂的地方。因為你必須發展自己的學習技能,而不是以艱難,直接的方式去做。許多人不會這樣做,或者根本沒有足夠的動力。這也是為什麼對於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他們的英語技能在參加CME時達到了頂峰。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原因。這些只是我能想到的最明顯的兩個。

相關焦點

  • 「媽媽,我為什麼要學英語?」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問你:「媽媽,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啊?英語太難了。」 你會怎麼回答? 家長們,請把這些下面這些道理耐心地說給孩子聽。
  • 泰國人喜歡問我,中國遊客英語都很差,為什麼你的英語這麼好?!
    最近一段時間,我在清邁旅居。什麼叫旅居?簡單來說,就是在清邁生活了一小段日子,不為趕熱門景點,只為感受這裡的慢生活。也因為住的時間長,所以認識了一些當地朋友。在出國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英語不太好,當我去過幾個國家旅行後發現,我的英語是真的不太好。
  • 矽谷的中國人為什麼會輸給印度人?-虎嗅網
    即使沒有官癮,開發領導潛力與作為一個普通人實現個人成長,這兩個目標幾乎完全一致。正如上面第二條指出的,領導並不一定擁有領導力。壞領導我們見過,但我們也見過好的領導和領導行為,不能因為幾個歪瓜裂棗就否定領導力。
  • 你為什麼學不好英語?主要是這三點沒有做到!
    最大的問題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偏科十分嚴重,數學、英語這兩門是偏科最為嚴重的學科,一般情況下,女生害怕數學,男生惱怒英語。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偏向記憶、背誦型。為什麼你學不好英語,主要是這幾點沒有做到!一,提不起興趣,從內心抗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做任何事情,最主要的就是要感興趣,這樣才可能事半功倍。
  • 正能量英語 ▏中西愛情婚姻觀對比:為什麼中國人總是因為物質主義而分手?
    我朋友的這個故事使我想起了我自己在歐洲那幾次失敗的感情經歷。我第一個男友離我而去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感覺」,和第二個男友分手是因為,我覺得太年輕無法保持認真的關係。但是在我兩段戀情中,感覺(或是沒有感覺)都是導致分手的主要原因。
  • 中國人為什麼學不好英語?英語方向人工智慧創業,千億潛力市場
    從小學到初中,再從高中到大學,中國人學了十幾年英語,裸過了四級,險勝了六級,可一遇到插座、蛋黃、大風之類的生活常用詞,卻怎麼都想不起。是中國人詞彙量不夠?還是其實沒學對?這四個單詞的意思你想起來了嗎?為什麼我們總是記不住單詞?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回憶一下,小時候是怎麼學習漢語的。你一定對這樣的場景有印象——父母會指著一個蘋果對你說:「蘋果,這是蘋果。」即便你此時的語言能力很低,但在這個場景下,卻很容易理解交流的內容。可我們是如何學英文的呢?
  • 漢語拼音中沒有fai,為什麼中國人還會念Wi-Fi裡的Fi?
    Q:只會普通話的中國人,漢語拼音中明明沒有fai的組合為什麼還會念Wi-Fi後面的Fi?有不少的回答認為這個問題非常搞笑,提出的說法包括「我們會接觸到外語」,「人可以模仿不熟悉的讀音」等等。但是,我提一個問題大家思考。很多中國人,甚至是旅居國外多年操流利的英語的人士,仍舊把 that 讀作 zat 或 tsat,相應的很多南亞和東南亞的人士把 that 讀作 dat。在這裡「我們會接觸到外語」、「人可以模仿不熟悉的讀音」這兩條為什麼就不起作用了呢?實際上,題主的這個問題,並不搞笑,我覺得寫一個學士學位論文是足夠了的。
  • 中國人,像傳銷一樣學英語
    圖/圖蟲創意 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擁有如此高漲的英語學習熱情,也從未有過一個國家的人為學英語付出如此多的代價。從改革開放到今天,四十年過去了,英語還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人。 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都是錯誤答案。
  • 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代替了勺子?美版知乎提問,網友回答亮了
    關於我們的餐具,在國外的問答論壇美版知乎上就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代替勺子?剛才我們也說道,勺子依然是我們餐桌的一種餐具,它並不像刀叉被筷子完全代替,在我們餐桌上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使用率上,勺子在我們餐桌上顯然沒有像西方人那樣依賴勺子,原因我們之前說過,這和食物有關,以及和其他餐具有關。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可是,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唯一至高無上者,中國人也從來不盲目受任何一位神明的奴役。雖然中國人民平時也會敬畏他們,但並沒有讓他們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神在中國人心中只是一個精神寄託、一種嚮往。 而且更多時候,中國人民沒有單純依靠神來幫助他們,而是憑藉自己的力量,靠著"人定勝天"的信念去解決問題和困難。
  • 中國人,像搞傳銷一樣學英語
    從未有過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擁有如此高漲的英語學習熱情,也從未有過一個國家的人為學英語付出如此多的代價。從改革開放到今天,四十年過去了,英語還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都是錯誤答案。
  • 知乎高贊回答: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學英語方法?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在當今社會,英語還重要嗎?  點讚第一的回答是——英語可以差,但你的口語一定要好!  你記住了1萬個單詞、將語法書倒背如流、英語成績名列前茅、英語證書一大摞。  但你的口語差,看見老外張不了口,說話吞吞吐吐、詞不達意,沒有人會認為你的英語好,升職加薪永遠沒有你的份。
  • 漢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
    漢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國際化,中國也走向國際,跟國際接軌。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語言,除了漢語就是英語,從小學就開始學習,以至於現在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學習英語,這也是早教的重要課程。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什麼?可能覺得英語日語等等很多外語都非常難學。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最難學的語言竟然是漢語。
  •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面孔的我去做臥底,會特別方便 | 黃泓翔
    但是在厄瓜多的中國企業沒有與這些組織對話。為什麼呢?因為其實我們中國人雖然走出去了,但很多時候對當地、對國際的理解並不足夠。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到一個國家做項目,這個國家的政府支持了不就完了嗎,為什麼我還要去跟這些民間組織溝通呢?
  • 誰是更好的程式設計師:中國人還是印度人?
    作為一個印度人,我認為中國人是更好的程式設計師,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你無法忽視了這一點。Anonymous匿名這不是泛指,而是基於我的觀察。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印度程式設計師,我見過一些來自印度的優秀程式設計師,他們滿懷激情和自豪地編寫代碼,同時我也看到一些程式設計師為了生存而編寫代碼。
  • 外國網民: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老外回答亮了
    當然在習俗上也有明顯區別,比如我們吃飯請客都是請客一方支付飯錢,而在外國人的飲食習俗了並沒有這麼一說。在國外的問答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中國人吃飯有哪些不成文的規定?」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是怎麼說的,一些外國人的回答亮了。有外國人說道:「在吃中餐的時候,中國人更樂於將食物分享。大家可以在一個盤子裡吃菜,但他們碗裡的食物卻不是分享的,這可能是一碗米飯或者一碗麵條。」
  • 英語補習班如此盛行,英語的重要性真有那麼高嗎?讓我來解析一下
    英語和數學一直都是學生們補習的熱門科目,主要是在於這兩科滿分高而且很容易拉分這兩點。語文雖然也是150分,但是120分以上就是高分了,差一點的也能考個一百零幾。而且120分以上很少,不像英語數學最高分甚至能拿滿分。
  • 為什麼勤勞的中國人學不好英語?
    根據《北京晚報》統計,學習英語的中國人超過了4億,全國用於英語培訓的花費高達300億每年,加入一個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到大學畢業一共要學16年,按一年300天,每天兩個小時計算,那麼一共學習了9600個小時。這麼長時間學習英語,為什麼我們還是認為自己的英語不夠好?
  • 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
    我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但課下大家都用英語和我交談以下是Quora讀者的評論:Kevin D. Aslan, Entrepreneur, Author, PodcasterYou have to play the language war.
  • 看完這些,與英語無緣的我閉嘴了
    小學時期非常不理解學校的科目編排,身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學習英語這門學科。語文是國語,數學是生活必需,那麼英語是啥?當然說出這種話的人肯定是英語不好的同學了。沒錯,我就是那個英語極差的同學。語文數學課腦袋高高昂起,到英語課腦袋耷拉著,根本不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