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節氣的習俗風俗 穀雨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如何養生

2020-11-30 閩南網

  帆得樵風送,春逢穀雨晴。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明日(4月20日)我們將迎來「穀雨」節氣。

穀雨是什麼意思

  穀雨,意為雨生百穀,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個時節,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滿是暮春美景。

  白居易在《春日閒居三首》中寫道:「陶雲愛吾廬,吾亦愛吾屋。屋中有琴書,聊以慰幽獨。是時三月半,花落庭蕪綠。舍上晨鳩鳴,窗間春睡足。」意象唯美,意境閒適。詩中所說的「鳩鳴」便是穀雨時節的重要物候。

穀雨節氣的習俗風俗

  1、禁殺五毒

  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2、漁家流行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3、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4、喝穀雨茶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闢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

  5、穀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

  6、穀雨祭祀文祖倉頡

  「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

  7、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方,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

穀雨三候指的是什麼

  一候萍始生:穀雨之日,萍水始相逢。

  二候鳴鳩拂其羽:穀雨後五日,鳴鳩拂其羽。鳩即布穀鳥。鳩鳴預示著春天即將結束,此時田野裡到處迴蕩著它「家家種穀」的呼喚。

  三候戴勝降於桑:再五日,「戴勝降於桑」。「戴勝」又稱雞冠鳥,此時落於桑樹,蠶將生之候。

  在古代,人們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戴勝降於桑。三候的意思是穀雨後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聲聲鳴叫,在田野裡提醒人們要開始播種,進而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是蠶寶寶將要生長的信號。

穀雨時節如何養生

  1.合理增減衣物:氣溫雖然轉暖,但早晚仍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2.過敏體質的人要少與過敏源接觸: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減少戶外活動。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祛溼保健:穀雨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會讓人體由內到外產生不適反應。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溼的環境,溼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患有各類關節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也容易在該節氣誘發。

  所以穀雨養生要注意祛溼,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溼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蔔、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4.少吃燥熱物

  春季應選擇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包括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蒲公英等,這些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的作用。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暮春時節,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誘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5.晨起喝杯水

  暮春氣候覆雜,不過絕大多數地區都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會隨之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一夜春眠之後,人體內水分消耗較多,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喝水量以250毫升為宜。

相關閱讀:

  2018穀雨是幾月幾日具體什麼時間幾點:4月20日11時12分

  穀雨是什麼意思 節氣中穀雨的3層含義與美好寓意祝願

  穀雨節氣簡訊微信朋友圈祝福語30條

原標題:明日穀雨| 雨生百穀 遇見最美暮春色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立秋是什麼意思啊吃什麼養生對身體好 由來與古代傳統習俗
    ­  立秋一般發生在每年的8月7日或者8日,從這之後就進入陰盛陽衰的時候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你知道立秋養生吃什麼,吃什麼對身體好,以及它的由來與習俗嗎?立秋是什麼意思啊立秋吃什麼養生對身體好­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
  • 寒露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具體時間 寒露節氣詩短句與習俗介紹
    ­  2018年10月8日,寒露節氣就會到來。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被劃分為三個物候,而寒露三候也有不同的意思,且因為這個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又是悲秋的時節,所以古人留下了很多經典詩句,大家一起了解下吧。寒露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節氣進補吃什麼傳統食物風俗習慣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穀雨養生要防神經痛
    穀雨,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5度。公曆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前後為穀雨節氣。穀雨,有「雨水生百穀」的意思,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12度以上。
  •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時間:2019-12-21 18: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節氣有哪些飲食習俗? 馬上就要進入12月份下旬了,而在12月22日也將會要迎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那就是冬至。
  • 小雪是什麼意思?小雪有哪些習俗?
    「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繫,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    二、小雪有哪些習俗
  • 秋分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秋分是24個節氣之一。時間是2020年秋分是9月22日的21點30分,農曆八月初六。秋分是什麼意思?一般公眾很難理解太陽在北、南、交叉區運動的時間、速度和方向的天文理論。現在,讓我們簡單聊聊。那通常秋分還有什麼風俗呢?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時間:2019-12-22 23: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9冬至幾月幾號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南北方,冬至普遍都一個習俗那就是吃餃子,在民間傳言,吃餃子於人的耳朵有關。
  • 如何用英文表達中國二十四節氣!
    一些民間節日習俗也與這些節氣相關,成為社區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知識在家族和學校中傳承。提起二十四節氣,小U的第一反應就是:夏至吃涼麵、冬至吃餃子……曾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小U:是不是每個節氣都有相應的美食呢?當二十四節氣與美食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反應?
  •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 夏至節氣有什麼習俗及如何飲食養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19年夏至節氣是6月21日。夏至節氣的帶來,代表著夏日越來越長,進入炎熱的夏季。那麼,夏至過後氣候會有哪些變化?夏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氣之一,關於夏至節氣有哪些農諺習俗?夏至節氣,普通老百姓該如何飲食養生呢?2019年夏至時間:6月21日 農曆2019年五月十九夏至習俗禁忌有哪些?
  •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 小暑三候指什麼內容意思 小暑節氣後天氣有多熱如何養生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正如諺語所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那麼小暑三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把小暑分成三候呢?小暑三候是指什麼內容  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 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來了 這些習俗和養生知識快收好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氣候由熱轉寒,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的說法。那麼,杭州是否會出現降溫?「霜降」有哪些習俗?這時節要如何養生?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視覺中國供圖 圖文無關對於杭州人來說見到初霜也許還早「霜降」節氣有天氣漸冷
  • 秋分到,俗語「春祭日,秋祭月」什麼意思?秋分節氣有啥習俗呢?
    摘要:秋分節氣到,「春祭日,秋祭月」是啥意思?秋分有哪些習俗?文/農夫也瘋狂9月23日,就要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了。這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古人將立秋作為秋季的開始,而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穀雨是什麼意思?2017年穀雨是幾月幾日是哪一天
    穀雨是什麼意思?2017年穀雨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4月20日5時27分,穀雨至。①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②「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後,氣溫迅速回升,雨量增多;③此時節,春花開滿枝頭,楊花柳絮飛舞,過敏體質的人需做好防護;④南方摘茶,北食香椿,漁民祭海,共賞牡丹。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冬月)十六,冬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標誌著冬天的來臨,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同時,冬至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一陽節」或「亞歲」。此外,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的日期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冬至具體是什麼含義,有什麼習俗?為什麼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節氣驚蟄是什麼意思驚蟄的含義解釋
    驚蟄的怎麼讀:  【拼音】:jīng zhé  【解釋】:1.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曆3月5,6或7日。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春雷始鳴,蟄伏過冬的動物驚起活動,故名。2.指經過冬眠被春雷驚醒的蟲豸。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日至長而影至短,夏至有雨三伏熱
    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90°時,約在芒種節氣之後15天,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6月20、21、22三天之中,2018年6月21日為今年夏至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