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宇航局(NASA)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上月與地球失去了聯繫,失聯前,它拍攝了在火星上的最後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
這幅令人難以置信的360度全景圖顯示了「機遇號」在恆心谷的最終落點。
美國宇航局在探索火星表面多年後與「機遇號」失去了聯繫,這為未來的任務打下了基礎。
去年6月,一場沙塵暴覆蓋了它的位置。在經過幾次與地球恢復聯繫的嘗試後,NASA在6月10日收到了「機遇號」的最後一次通訊。
它傳回了這顆紅色行星令人驚嘆的360度全景圖。「機遇號」於5月13日至6月10日拍攝了這幅全景圖,由354張獨立的圖片組成。
機遇號項目經理約翰·卡拉斯說:「這最後的全景圖體現了機遇號探測器完成了多麼非凡的探索和發現任務。」
「機遇號」太陽能漫遊者的「光輝之旅」任務被譽為星際探索中最成功、最持久的壯舉之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上個月說:「正是由於『機遇號』等探測器的開創性任務,我們勇敢的太空人將有一天踏上火星表面。」
「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第一個腳印的一部分將屬於『機遇號』的工作者和一輛不顧一切、以探索之名做出如此多貢獻的小型漫遊者。」
它的科學發現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火星的地質和環境,為未來機器人和人類前往火星惡劣環境的任務奠定了基礎。
濾光片可以接收波長為753納米(近紅外)、535納米(綠色)和432納米(紫色)的光。
由於「漫遊者」號在沙塵暴來臨之前沒有時間用綠色和紫色的濾光片記錄下這些位置,所以有幾張圖片仍然是黑白的。
經過8個月的努力,美國宇航局發出了1000多條指令,試圖恢復與「機遇號」的聯繫,但最終都失敗了。2019年2月13日,NASA宣布「機遇號」在火星上的任務完成。
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項目堅持使用「洞察號」著陸器和「好奇號」探測車。「洞察號」於去年11月著陸,目前剛剛開始科學調查,而「好奇號」探測車已經對蓋爾隕石坑進行了六年多的探測。
即將到來的2020年探測車任務將首次與歐洲航天局的ExoMars探測車一起尋找火星上過去微生物生命的跡象。
(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內容僅供茶餘飯後談資,如有侵權及任何問題,請聯繫小編處理【微信號:jing073646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