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號」在火星上停留15年後失聯,360度全景圖記錄其最終落點

2021-02-15 探索自然界

導語:美國宇航局(NASA)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上月與地球失去了聯繫,失聯前,它拍攝了在火星上的最後一張令人驚嘆的照片。


這幅令人難以置信的360度全景圖顯示了「機遇號」在恆心谷的最終落點。

美國宇航局在探索火星表面多年後與「機遇號」失去了聯繫,這為未來的任務打下了基礎。

去年6月,一場沙塵暴覆蓋了它的位置。在經過幾次與地球恢復聯繫的嘗試後,NASA在6月10日收到了「機遇號」的最後一次通訊。

它傳回了這顆紅色行星令人驚嘆的360度全景圖。「機遇號」於5月13日至6月10日拍攝了這幅全景圖,由354張獨立的圖片組成。

機遇號項目經理約翰·卡拉斯說:「這最後的全景圖體現了機遇號探測器完成了多麼非凡的探索和發現任務。」

「機遇號」太陽能漫遊者的「光輝之旅」任務被譽為星際探索中最成功、最持久的壯舉之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上個月說:「正是由於『機遇號』等探測器的開創性任務,我們勇敢的太空人將有一天踏上火星表面。」

「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第一個腳印的一部分將屬於『機遇號』的工作者和一輛不顧一切、以探索之名做出如此多貢獻的小型漫遊者。」

它的科學發現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火星的地質和環境,為未來機器人和人類前往火星惡劣環境的任務奠定了基礎。

濾光片可以接收波長為753納米(近紅外)、535納米(綠色)和432納米(紫色)的光。

由於「漫遊者」號在沙塵暴來臨之前沒有時間用綠色和紫色的濾光片記錄下這些位置,所以有幾張圖片仍然是黑白的。

經過8個月的努力,美國宇航局發出了1000多條指令,試圖恢復與「機遇號」的聯繫,但最終都失敗了。2019年2月13日,NASA宣布「機遇號」在火星上的任務完成。

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項目堅持使用「洞察號」著陸器和「好奇號」探測車。「洞察號」於去年11月著陸,目前剛剛開始科學調查,而「好奇號」探測車已經對蓋爾隕石坑進行了六年多的探測。

即將到來的2020年探測車任務將首次與歐洲航天局的ExoMars探測車一起尋找火星上過去微生物生命的跡象。

(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內容僅供茶餘飯後談資,如有侵權及任何問題,請聯繫小編處理【微信號:jing073646 】,謝謝。)

相關焦點

  • 機遇號送回最後一張火星360全景圖
    機遇號送回最後一張火星360全景圖去年一場巨型火星風暴徹底鎮壓了機遇號探測器,在數千次喚醒失敗之後,非常傷心的NASA完全放棄了,因為覺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且也是徒勞的, 「機遇號」的15年職業生涯已經結束並成為歷史了,然而在沉默之前,機遇號給了地球人類最終的360度全景火星照。
  • NASA「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拍下的最後一張火星全景圖
    2003年7月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了「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歷時201天後,「機遇號」於2004年1月25日安全軟著陸火星表面。NASA原計劃「機遇號」在火星上最多工作90天,幸運的是「機遇號」的「機遇」非常不錯,在著陸火星後已經運作了2605天之久。
  • 14年!機遇號火星車行走45千米,打破記錄,這5111天是怎麼度過的
    2019年2月,最後一次呼喚結束之後,機遇號永遠消失在了火星上,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而這14年以來,機遇號一直是火星甚至人類行星探索領域的傳奇。其是目前為止,運行時間最長的火星車。勇氣號早在2010年就已經功成身退,而機遇號卻一直磕磕絆絆堅持到2018年,行駛了45610米,在14年的探索中,總共傳回了約21萬多的圖片,其中包括15張360度彩色全景圖,取得了許多裡程碑式的成就。機遇號於2004年1月降落在火星表面的,直徑約為22米的老鷹撞擊坑內。
  • 機遇號失聯8個月後,NASA正式宣布它死了,火星探索15年精彩回顧
    174公斤重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於2003年7月7月發射升空,2004年1月25日在火星的子午線平原表面安全著陸,自此開始了它長達15年的孤獨探索旅程。現在讓我們對機遇號過去15年的光輝探索進行一下回顧。
  • 「好奇號」探測器再度傳回火星360度全景圖
    「好奇號」探測器再度傳回火星360度全景圖 (1/1)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失聯的前4天,機遇號傳回最後一張火星圖片,畫面異常清晰
    失聯的前4天,機遇號傳回最後一張火星圖片
  • 14年!機遇號火星車行走45千米,打破記錄,這5111天是怎麼度過的
    2019年2月,最後一次呼喚結束之後,機遇號永遠消失在了火星上,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而這14年以來,機遇號一直是火星甚至人類行星探索領域的傳奇。其是目前為止,運行時間最長的火星車。2003年,勇氣號和機遇號兩個雙胞胎火星車發往火星,最初設計壽命僅僅是90個火星日,預計行程為1000米。
  • NASA展示了「機遇號」發射的最後一張火星「全景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透露,其現已退役的火星探測器「機遇號」在這顆外星星球死亡前,向NASA發送了最後一張美麗的全景照片。這張照片代表了對漫遊者任務的深刻總結;這是一幅詳細的全景圖,結合了它馬拉松旅程的最新軌跡和它永遠無法觸及的沙漠,「機遇號」本不打算運行得那麼久。 短短90天的時間最終變成了整整15年,在火星的沙灘上打滾,拍出的照片就像一個完全忘記了退休生活的遊客,這張360度的照片是去年5月在「玉兔」最後的棲息地拍攝的。
  • 沉默之前,火星機遇號傳回最後一張全景圖,畫面異常清晰!
    沉默之前,火星機遇號傳回最後一張全景圖,畫面異常清晰!作為太陽系中八個行星之一,火星是一種陸地行星,它的軌道類似於地球,因此,許多科學家都深信不疑,火星很可能會有生命。然而由於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較遠,科學家們只能使用探測器代替人類來探索火星。
  • 火星地表360度全景圖
    2016年4月4日下午三點左右,宇航局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上的桅杆攝像機(Mastcam)拍攝到了這幅360度全景圖,這是記錄好奇號自2012年8月著陸以來沿線地質和地貌背景和細節的長期活動的一部分。這張照片結合了1302號火星日期間由馬斯卡姆的左眼相機拍攝的數十張照片,羅孚團隊成員稱之為「瑙克魯夫高原」的位置位於蓋爾環形山內的下夏普山。前景和中間距離顯示了一個地質場景,主要是一個精細分層的古代砂巖沉積物的侵蝕殘餘。著陸後,探測器穿越了由水成沉積巖(泥巖和粉砂巖,早期為礫巖)構成的地形,其中一些含有粘土等礦物質,證明了古代水的存在。
  • 火星地表360度全景圖
    2016年4月4日下午三點左右,宇航局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上的桅杆攝像機(Mastcam)拍攝到了這幅360度全景圖,這是記錄好奇號自2012年8月著陸以來沿線地質和地貌背景和細節的長期活動的一部分。這張照片結合了1302號火星日期間由馬斯卡姆的左眼相機拍攝的數十張照片,羅孚團隊成員稱之為「瑙克魯夫高原」的位置位於蓋爾環形山內地下夏普山。前景和中間距離顯示了一個地質場景,主要是一個精細分層的古代砂巖沉積物的侵蝕殘餘。
  • 機遇號勇氣號在火星雙雙甦醒(圖)
    機遇號、勇氣號雙胞胎火星車模擬圖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春天正在火星南部降臨,美國宇航局的兩個老火星車竟然再度慢慢甦醒過來!然而由於此時北極地區已漸進深秋,「鳳凰」號著陸器已經「凍僵」宣告探測使命結束。
  • 美藉助「好奇」號火星車製成火星360度全景圖
    新華網華盛頓6月19日電,對火星感興趣的人現在可滿足一下眼癮了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高點拍攝360度全景照片
    近日,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在迄今攀爬的火星最高點進行了拍攝,圖中呈現的是火星諾克盧福高原。
  • 機遇號傳來一張火星全景圖,並說了最後一句話!
    機遇號傳來一張火星全景圖,並說了最後一句話!火星可謂是除了地球,我們最熟悉的一顆行星了,火星從太陽的位置排第四,因為它屬於類地行星,因此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人類的下一個家園的行星,火星和地球之間的位置並不接近,由於環境惡劣不可能直接送人上去,我們就必須發射探測器來偵察火星。
  • 機遇號辛苦探索火星多年,為何最終與地球失聯,杳無音訊?
    「機遇號」還在塹壕中發現了鹽水的痕跡,在火星土壤表面上還發現了小球粒,其反射光的亮度明顯大於此前在表面發現的小球粒,至於它形成的原因科學家也不明確。另外NASA表示,「機遇號」和「勇氣號」兩個火星探測器所處位置的土壤中可能都含有少量的水與鹽形成鹽滷,它們可以在極低的溫度下保持液態。
  • 機遇號辛苦探索火星多年,為何最終與地球失聯,杳無音訊?
    2004年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在火星表面登陸,並降落在比原計劃亨利撞擊坑偏東25km的老鷹撞擊坑,之後「機遇號」便展開了對火星的探索,據悉「機遇號」著陸的火星平原含有豐富赤鐵礦。「機遇號」還在塹壕中發現了鹽水的痕跡,在火星土壤表面上還發現了小球粒,其反射光的亮度明顯大於此前在表面發現的小球粒,至於它形成的原因科學家也不明確。
  • NASA曝光火星全景圖:全方位再現「機遇號」最後的安息之地
    今年早些時候,「機遇號」完全關閉,並被NASA宣布「死亡」。被稱為「恆心谷」的荒涼火星景觀是「機遇號」漫遊車最後看到的東西,現在成了它的墓地。5月13日至6月10日,「機遇號」全景相機(Pancam)提供了354張獨立圖像,構成了這幅全景圖。
  • 機遇號勇氣號在火星雙雙甦醒
    機遇號、勇氣號雙胞胎火星車模擬圖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春天正在火星南部降臨,美國宇航局的兩個老火星車竟然再度慢慢甦醒過來!然而由於此時北極地區已漸進深秋,「鳳凰」號著陸器已經「凍僵」宣告探測使命結束。 「勇氣」號在一處被稱作「本壘板」(Home Plate)的高原北邊度過漫長的寒冬後,今年10月它順坡爬上高處,以便獲得更多陽光。在火星的另一側,「機遇」號於8月底從「維多利亞」隕石坑裡爬出來,它已經在第一個月向更大的隕石坑——「奮進」隕坑(Endeavour)行進了12公裡。
  • 服務14年失聯8個月後,火星探路先鋒「機遇號」被宣告死亡
    記者 | 田思奇作為星際探索中最成功、最持久的壯舉之一,美國宇航局(NASA)機遇號探測器在探索火星表面15年後宣告結束。2018年6月,一場嚴重的火星沙塵暴導致機遇號與地球的通信暫停。它還在登陸點發現赤鐵礦,並為地球傳回超過21.7萬張照片,其中包括15張彩色全景圖。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丁說:「正是在『機遇號』這樣的開拓性任務之上,我們勇敢的太空人將有一天會在火星表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