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幅令人驚嘆的火星全景圖展示了美國宇航局「機遇號」最後的安息之地。
這張照片是漫遊車在29天的時間裡拍攝的354張獨立照片。今年早些時候,「機遇號」完全關閉,並被NASA宣布「死亡」。
被稱為「恆心谷」的荒涼火星景觀是「機遇號」漫遊車最後看到的東西,現在成了它的墓地。
5月13日至6月10日,「機遇號」全景相機(Pancam)提供了354張獨立圖像,構成了這幅全景圖。
全景圖結合了三種不同的全景相機濾鏡的圖像,這些濾鏡允許光線集中在753納米(近紅外)、535納米(綠色)和432納米(紫色)的波長上。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 「機遇號」項目經理約翰·卡拉斯說:「這最後的全景圖體現了我們的「機遇號」探測器完成了如此非凡的探索和發現任務。」
「在中心的右邊,你可以看到奮進隕石坑(Endeavor Crater)的邊緣在遠處升起。」
「就在它的左邊,漫遊車的足跡開始從地平線上向下延伸,迂迴曲折地向下延伸,那是我們的科學家想要近距離觀察的地質特徵。」
「最左邊和最右邊是恆心谷的底部和奮進隕石坑的底部,一塊原始的,未被探索的,等待著未來探險者的地區。」
圖片:被稱為「恆心谷」的荒涼火星景觀是「機遇號」最後看到的東西,現在成了它的墓地。5月13日至6月10日,漫遊車全景相機拍下的354張獨立圖像,構成了這幅全景圖
NASA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機遇號」預計無法持續15年,但指出它為人類了解火星的地質和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未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機器人和人類任務奠定了基礎」。
經過8個月的努力,發送了1000多條指令,試圖恢復與「機遇號」的聯繫,NASA於2019年2月13日宣布「機遇號」任務完成。
隨著「機遇號」探測器的死亡,NASA 2003年7月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計劃也隨之結束。
「勇氣號」在2011年結束了它的生命,一年前它陷入了沙漠,與地球失去了聯繫。
NASA科學任務局副局長託馬斯·祖布臣在2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站在這裡,懷著深深的激動和感激之情,我宣布『機遇號』任務已經完成,火星探測任務也完成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這裡發生的驚人的工作,它改變了我們對這顆紅色星球的理解。」
被親切地稱為「Oppy」的火星探測器遠遠超出了運營它團隊的預期。
按照設計,它只能在火星上工作90天,在此期間,它將飛行1000米。
但不知怎麼的,Oppy在著陸這顆紅色星球後存活了14年半,它突破了自身極限,航行了近30英裡,重塑了我們對火星的理解。
它經受了多年的極端溫度和輻射,但最終在今年春天遇到了極大的災難,當時一場沙塵暴包圍了火星,遮住了太陽。
事實證明,這對「機遇號」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因為它完全依賴太陽能來驅動它的儀器。
為了讓這位機器人地質學家甦醒過來,研究員們在八個月的時間裡發出了1000多條恢復指令。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