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NASA在最後一次嘗試聯繫機遇號無果後,被迫宣布這臺在紅色星球連續工作15年的火星車壽終正寢。消息傳出,世界各地關注機遇號的網友懷著沉痛的心情,緬懷機遇號的逝去。
科學記者Jacob Margolis在推特上披露,機遇號在席捲火星的沙塵暴襲來之前,發給地球的最後一句話是,「天黑了!我快沒電了!」(My battery is low and it’s getting dark)
在孤立無援的火星,太陽就是機遇號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如今連這個希望也將化為泡影,火星車心中的絕望和無助可想而知。
機遇號最後的遺言一經傳出就迅速引爆網絡,紐約每日新聞、美國廣播公司和未來主義科學等新聞媒體紛紛轉載。十幾年來,人們對這臺高爾夫車大小的機器人傾注了無數情感。在很多人心中,火星車號已經不僅僅是個冷冰冰的機器人。
機遇號的感人經歷不勝枚舉:不被看好的90天任務被它硬生生延長到14年半;原本指望它開640米就夠了,結果愣是以每秒1釐米的龜速在火星跑下一個馬拉松,最終創下45.16公裡的外星球表面行駛裡程紀錄。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機遇號在高光表現背後卻忍受著數不清的病痛,各種機械故障、快閃記憶體失靈和部件老化不時困擾著火星車——機遇號幾乎是以一個病魔纏身的老邁軀體硬撐到現在。
2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火星探測漫遊車(MER)」項目經理John Callas表示,這是艱難的一天,我們不得不和機遇號說再見。儘管它是一個機器人,但此刻我們的心中仍然有種難以言喻的哀傷。
NASA在推特上透露了發送給機遇號的最後一條信息:
致將90天探索任務延長到15年的機器人:你在過去和現在都是我們心中千載難逢的「機遇」。安息吧,火星車!你的使命已經終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Jim Bridenstine表示,正是由於機遇號以及它背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所做的開創性工作,未來的人類太空人才有可能實現登陸火星的偉大目標。
在沙塵暴肆虐的火星,機遇號很快就會被塵土掩埋,它最後停留的地方會出現一個小小的沙丘,猶如火星車安息的墳墓。也許未來某一天,當人類最終實現移居火星的偉業後,人們會在這座沙丘前樹立起一座墓碑,以此銘記機遇號孤獨、漫長和艱辛的15年火星之旅。
宇宙往事-專注科學科普|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