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異鄉,經常倍感羈旅孤寂,心中也會不經意地泛起絲絲波瀾。時而憔悴地漂泊、時而無奈地行吟,孤孑的身影更顯得枯槁。不過好在累了,就可以回家休息,因為家是溫暖的懷抱,也是安全的港灣。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在想家時,就可毫不猶豫地背起行囊,回到朝思暮想的故園。北宋的蘇軾多年貶謫生涯,雖然他可以隨遇而安,但畢竟人生地不熟,諸事不便。
晚唐的李商隱四處奔波,也是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妻兒,心中的悲苦更是無人可訴。下面介紹李煜的一首詞,字字含悲,最後10字令人心碎。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李煜是南唐後主,他精通書法、工於繪畫,更在音律和詩文方面造詣非凡。李煜的詞作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和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中主李璟及馮延巳的影響。
李煜的很多作品與夢相關,他的前期作品記夢,多寫離愁別緒,後期作品裡的夢境,又基本上與故國相關。詞人難忘故園,於是引發對人生如夢的感慨。
這首詞起句就縱論人生,也令人深思。雖然人世間愁恨難免,但後主的愁恨卻與眾不同,他身為階下囚,永遠也無法回到故園,記憶中的一切,唯有夢中才能重見。而夢醒後卻都是一場空,除了雙淚垂,別無他法。
他之所以認為「銷魂獨我情何限」,都是與之前進行對比。曾經衣食無憂、經常及時行樂,而今俯首帖耳、寄人籬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最能感知。
接下來作者抒寫夢回故國的痛苦,詞人還依稀記得,在一個晴朗的秋天,他曾與一些同伴一起登高,那時的天空湛藍、流水清澈,身邊的美人也那般嫵媚可愛。
如今高樓空無一人,後主自己也不能隨意地攀登。他希望可以在樓上遠眺故國、追憶故鄉,哪怕是只看見故鄉的一草一木,心中也感到一絲欣慰。
可是群山阻隔、雲霧迷茫,如果沒有一雙千裡眼,哪裡能看見遠方的故園!無可奈何中,詞人悲切地發出一聲哀嘆,「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嬌柔的愛妃早已不在身邊,貼心的僕人也遠他而去,那些經常縈繞在耳畔的歌管絲弦,也終於杳無聲息。
更讓他難受的是,自己的親人也一個個相繼離去,天人相隔的痛苦雖然不是初次嘗到,此時此刻卻猶感痛心。最後兩句更是令人心碎,一個「空」字,抒寫了多少失意和愁苦;而一個「夢」字,又寄寓了多少辛酸和委屈。
李煜的這首詞語言通俗、情感深沉,短短的八句話,既有感慨、追憶,也有無奈、悲苦,更跨越時空地感染了無數讀者。後主思念故國之慟,並非每個人都能想像出來,正如李煜自己所寫,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
詞人可以只愛美人、而忘記江山,曾經歌舞昇平、醉生夢死,如今萬事成空、紅塵若夢,才悔恨交加、淚流不止,但那些失去家園的百姓們又有誰去憐惜?
當繁華落盡時,才懂得當初的璀璨綻放是多麼值得珍惜。希望後主不止感到自己的悲劇,也能夠體會到南唐百姓們的不幸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