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號發現火星地殼內部深層區域奇特巖石

2020-11-23 騰訊網

本圖是「馬奎特島」的真彩色視圖,拍攝於2010年1月6日。「機遇」號全景照相機通過不同的濾光器進行曝光,然後再對三次曝光的結果進行組合而得到本圖。

本圖是「反彈巖石」的人工色調合成圖。圖片顯示的是它被巖石打磨工具打磨後的情形。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宇航局「機遇」號火星車近日在火星上發現了一塊奇特的巖石。科學家們認為,這塊巖石應該來自火星地殼內部深層區域,對它的研究將有助於發現火星內部結構的秘密。

科學家們將這塊巖石命名為「馬奎特島」。「馬奎特島」顏色呈暗黑色,體積不會比籃球大多少。「機遇」號是在火星表面的一個平原上發現這塊奇特的巖石的。「機遇」號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學教授史蒂夫-斯科雷斯介紹說,「在化學成份和特性方面,『馬奎特島』與我們已知的火星巖石或來自火星的隕石都完全不同。這是『機遇』號在最近很長一段時期內所發現的最酷的事物之一。」

「機遇」號與「勇氣」號雙子火星車於2004年登陸火星以來,已經在火星表面漫遊了六年多,而它們最初的設計壽命僅僅為90天。目前,「勇氣」號已陷入火星表面的沙地之中動彈不得,兩個車輪已損壞。但是,「機遇」號目前仍可在火星表面自由漫遊。

在總共11英裡(約合17.7公裡)長的旅行中,「機遇」號此前只發現了另外一塊與「馬奎特島」大小相似的巖石。這塊巖石被命名為「反彈巖石」,它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從一個遙遠的隕坑中彈出的。根據對它的化學成份的分析,科學家認為它與另一塊墜落到地球的火星隕石非常相似。

「馬奎特島」上粗糙的紋理和玄武巖成份表明,它是由熔化的巖石慢慢冷卻而形成的,這樣才使得晶體有時間生成。這些特徵意味著,「馬奎特島」極有可能來自火星地殼的深處,絕對不是形成於火星表面。科學家解釋說,火星表面形成的巖石冷卻的速度都比較快,而且通常都擁有較精細的紋理。斯科雷斯認為,「它來自地殼內部的深處,而且距離發現地比較遠。但是,它的出處究竟有多深,距離究竟有多遠,我們目前暫時無法估計。」

相比之下,「機遇」號與「勇氣」號雙子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發現的其它玄武巖石塊則擁有完全不同的紋理和化學組成。最初,科學家們認為「馬奎特島」可能是一塊隕石,但是它的鎳含量卻比「機遇」號所發現的其他隕石明顯低得多。此外,「馬奎特島」的鎂含量卻比典型的火星玄武巖要高得多。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科學家拉爾夫-吉列爾特認為,「在另一個著陸點,可能還有『馬奎特島』巖石的碎片。目前,我們對這塊巖石的研究仍處於早期的分析階段,我們將發現關於這塊巖石的更多秘密。」吉列爾特是「機遇」號機械臂上阿爾法粒子X射線分光計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機遇」號研究項目組科學家們利用火星車上的巖石打磨工具將「馬奎特島」被風化的表面打磨掉,使其露出真正的巖體。科學家設計這個打磨工具就是為了探測火星內部的巖石。這是「機遇」號打磨的第38塊巖石,也是最硬的一塊,但不是最後一塊。「機遇」號還將繼續這樣的打磨和探測。這個巖石打磨工具由美國紐約「蜜蜂自動化太空飛船機械公司」所製造,也由該公司負責操作與管理。該公司項目負責人喬安納-科恩表示,「對於這塊巖石,我們對它的打磨深度將比較保守,因為我們要確保它將來能夠有效地打磨『機遇』號可能遇到的更堅硬的巖石。」

儘管「馬奎特島」非常迷人,但是「機遇」號不可能停留太長時間只為研究它。「機遇」號已於1月12日離開「馬奎特島」,它正在前往一個更大隕坑的路上。這個隕坑名叫「奮進」隕坑,科學家認為該隕坑可能擁有更大的科學研究價值。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機遇」號火星車項目主管邁克-塞伯特介紹說,「我們已經在路上。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裡,如果一切順利,我們將取得更多進展。」(彬彬)

[責任編輯:pennyhuang]

相關焦點

  • 「機遇號」發現源自火星深層內核的巖石(圖)
    「機遇號」發現來自深層內核的巖石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宣稱,「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一塊獨特的巖石,它含有的鎂成分要高於普通的火星玄武巖,這塊巖石可能來自火星深層內核。同時,它將揭示關於火星內部構成的新秘密。
  • NASA「洞察號」傳來火星內部「情報」:地殼或分三層
    @科技日報 12月16日消息,綜合《自然》《科學》雜誌15日最新報導,NASA「洞察號」探測器傳來火星內部「情報」:火星的地殼可能由三層組成。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內部,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火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這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項重大發現。
  • NASA「洞察號」傳來內部「情報」:火星地殼或分三層
    綜合《自然》《科學》雜誌15日最新消息,NASA「洞察號」探測器傳來火星內部「情報」:火星的地殼可能由三層組成。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內部,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火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這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項重大發現。
  • 探索火星上都有什麼?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帶你了解
    而在火星上,它們能保存幾十億年至今。地球熾熱的地核產生的熱量,推動地殼板塊進行水平運動。這種水平的地殼運動,不停地改變地球的表面形態。火星的半徑是地球的一半,質量為地球的11%。因此,火星無法生成足夠的熱來支持大規模的板塊構造。它也沒有足夠的重力維持厚厚的大氣層,從而無法在地表儲蓄足夠的熱量,來維持液態水流動。
  • 再見,機遇號!回憶機遇號火星探索史錄!
    期間科學家寄希望於火星上濃烈的風塵能夠吹走機遇號太陽能板上的灰塵,結果並不如人所願,持續長達8個月的呼喚並沒有得到機遇號的一點回音,科學家不得已宣布機遇號已經徹底沉寂。勇氣號和機遇號這兩輛火星車都是2003年發射到這顆紅色星球的,被統稱為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索火星車。這對孿生火星車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執行任務期間,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科學發現。
  • 「機遇」號仔細端詳火星巖石「藍莓果」(組圖)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10日宣布,「勇氣」號火星車當天在火星表面行走了21.2米,打破了美國「旅居者」號火星車於1997年創下的單日在火星表面行走7米的紀錄。「旅居者」號火星車當年是在「火星探路者」飛船探測計劃中創下日行7米的紀錄的。
  • 「洞察號」:火星地殼或分三層
    這是科學家首次直接探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內部,將有助於研究人員揭開火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  這是「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一項重大發現。數據顯示,火星地殼也分層,厚度為20公裡或37公裡,是兩層還是三層,具體取決於地震波的反射是否準確跟蹤到地幔的頂部。
  • 日學者發現火星地表有斷層 可能由地殼運動造成
    東方網3月13日消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丸山茂德13日說,他和同事分析美國「機遇」號火星車發回的火星表面照片後發現,火星地表存在斷層。丸山茂德說,根據斷層的規模推測,火星地表歷史上可能有類似地球的板塊結構,板塊移動導致頻繁的地殼變動,也就是說火星過去可能和地球更加相似。這一研究成果,15日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召開的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上發表。
  • 好奇號:火星曾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一個由美國、法國、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對「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紅色行星上或許曾經存在過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結構。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描述了「好奇號」火星車探測過的20個火星巖石樣本,並論述了為什麼他們認為這顆行星的歷史和人們之前想像的不太一樣。
  • 機遇號火星發現粘土礦物:或曾存中性水環境
    這裡是奮進號隕坑西部邊緣,圖像的拍攝時間是2012年12月16日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長壽的機遇號火星車近日在火星上發現一處含有水成礦物的地點,這處地點的含水歷史可能要遠比科學家們此前的設想更加豐富。該項最新研究所追蹤的是由在火星運行的軌道器所探測到的礦物成分。軌道觀測顯示在機遇號所在的「奮進」隕石坑內部分布有多種粘土礦物成分。
  • 火星像個夾心蛋糕「洞察」號獲得行星內部結構數據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本報訊兩年前,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希望從那些遙遠的地震和土壤洩露的深層熱量中收集火星內部結構的線索。事實證明,火星有它自己的「想法」。
  • 火星曾具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原標題:火星曾具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火星上多樣的巖石   科技日報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王小龍)一個由美國、法國、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對「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紅色行星上或許曾經存在過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結構
  • 「機遇號」火星車的發現之——火星的過去可能的確有生命?
    那麼,全副武裝的它到底在之後的任務中會有什麼發現呢?接下來的幾期,我們就為大家一一講述!開局不利要知道,「機遇號」火星車在踏上前往火星旅途的開始就命運多舛,先是正式發射升空就推遲了整整5次,直到原定計劃的一到兩個月後才成功發射升空。當時運載「機遇號」火星車的德爾塔-2運載火箭(來源:NASA)但你以正常發射了往後就萬事大吉了?
  • 又有新發現?機遇號發現火星上存在水的新證據
    美國發射的第三個火星探測器,原本設計使用壽命僅有90天的它目前已經在火星工作了14年之久,近日它又在火星上有了新的發現。 日前,機遇號在Perseverance Valley山谷附近拍攝的一張火星景觀圖像,顯示出「巖石條紋」(rock stripes)。
  • 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
    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就像一個三層蛋糕所以本著聖誕的精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員剛剛公布了一張火星內部組成的圖片,它看起來像一個三層蛋糕。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為研究火星外殼下麵包房狀的組成提供了數據,該著陸器為科學家們發回了除地球外另一顆行星的首次地質解剖。
  • NASA機遇號在火星上有三大發現,火星存在生物?科學家:心思縝密
    文/丁簡NASA機遇號在火星上有三大發現,火星存在生物?據說NASA機遇號在火星上有三大發現,到底是哪三大發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1.火星藍莓在2004年NASA機遇號剛剛登陸火星時,就在登陸地點發現了藍色圓球狀物質,這個發現引起了科學家的推測,有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鐵物質構成的物體,有科學家認為是火星地質所引起的。
  •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奇特外星人?全副武裝、隱隱挑釁地球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奇特外星人?全副武裝、隱隱挑釁地球導語:好奇號是專業的火星探測器,給人類帶來了很多的火星知識。之前好奇號在火星拍攝到了驚人的照片,乍一看去就像是武裝外星人一般。好奇號在火星發現奇特外星人好奇號在火星上面發現了特別的就像是裝甲外星人一般的士兵,它似乎在遠遠潛伏著觀察者周圍的情況,甚至於就好像在看著好奇號一般,這讓有些人比較害怕
  •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奇特外星人?全副武裝隱隱挑釁地球
    導語:好奇號是專業的火星探測器,給人類帶來了很多的火星知識。之前好奇號在火星拍攝到了驚人的照片,乍一看去就像是武裝外星人一般。
  • 火星沙塵暴肆虐!天問一號火星車會重蹈美國「機遇號」覆轍?
    」死於火星沙塵暴火星是距離地球較近的一顆巖石星球,由於其表面環境相對沒那麼惡劣,因此成為航天大國開展行星科學研究的理想之地。它們分別是1972年前蘇聯的「火星3號」,1997年美國「火星探路者」,2004年的「機遇號」和「勇氣號」,2008年美國的「鳳凰號」,2012年的「好奇號」,以及2018年的「洞察號」。
  • 「好奇」號發現火星巖石中存在氮化物
    「好奇」號發現火星巖石中存在氮化物 2015-03-26 科技日報 李玥 【字體:日前,美科學家分析「好奇」號火星車之前收集的樣本,發現了火星巖石中存在氮化物的證據。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也進一步支持了這顆貧瘠乾旱的紅色行星可能曾有適合生物居住環境的觀點。   雖然行星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有機碳,但我們也知道氮在生命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論文第一作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行星地球化學家珍妮佛·斯特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