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後一隻「斑鱉姑娘」,到底怎麼死的?

2020-12-04 觀察者網

據瀟湘晨報4月16日報導,國內已知的唯一一隻雌性斑鱉,4月13日死亡。這個星球上最孤獨的動物——目前全球僅存的斑鱉只剩下3隻,遭遇了「災難性的損失」。

工作人員將蘇州動物園中的斑鱉抬出。圖片來自瀟湘晨報

雌性斑鱉的死亡,留下的諸多疑問,暫時均未得到明確的回答。事件中的蘇州動物園、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SA),面對諸多媒體的採訪,均語焉不詳。

或許等到確切的答案還需要時間,但這場長達11年的物種拯救行動,留下的疑問不能成為懸案。

是不是一定要進行人工授精?多年來,「斑鱉姑娘」為何不能回到長沙生態動物園?既然在最後一次人工授精時,「斑鱉姑娘」一開始的身體狀態良好,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情況急轉直下,並最終死亡?記者於14日、15日多次聯繫蘇州動物園及WCS兩棲爬行動物項目協調員,對於國內已知唯一雌性斑鱉死亡一事,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斑鱉的死亡

在記者的多次聯繫中,蘇州動物園及WCS兩棲爬行動物項目協調員基本都以「暫不接受採訪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蘇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給予記者的回覆是「斑鱉項目有專門的團隊(工作組)在負責,我們能說的消息都已經發布在網上了,暫時說不了什麼」。WCS兩棲爬行動物項目協調員呂順清回復了記者的簡訊,他表示「現在還特別傷心難過,腦子一片空白,無法回答任何問題。待心情平復後,會給大家一個說明的。」

網友較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90多歲的「斑鱉姑娘」,在經歷了最後一次人工授精後,究竟發生了什麼。究竟是怎樣的原因,導致了它最終的死亡。看來暫時得不到確定的答案。

4月15日,記者了解到,長沙生態動物園的專家團隊及相關工作人員已經於14日晚、15日上午分兩批趕赴蘇州,了解事情的具體原因以及最新進展。該園表示:「一切回應都等死因結果出來再進行。」

中外專家團隊對雌性斑鱉開展第五次人工授精。圖片來自瀟湘晨報

是不是一定要走人工授精這條路

2008年5月6日,長沙動物園的雌性斑鱉安全運抵蘇州動物園。同年,斑鱉夫妻就已經有過交配,雌鱉也產下過100多枚卵,但是沒有一個是受精卵。

2009年的4-7月進行了多次合籠交配,雌鱉先後在池邊的沙灘上產下4窩卵。據說在這些卵子中發現了受精卵的存在,但是人工孵化不到一周時間,在胚胎發育初期時便已死亡。但是根據2016年6月本報對WCS兩棲爬行動物項目協調員、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呂順清的專訪,他的回答是「經Geraldkuchling博士(TSA專家,澳大利亞西部大學龜鱉繁殖學教授)檢測,8年來沒有受精卵出現。」

2010年5月到7月間,斑鱉產過3窩卵;2013年,也產卵3窩,每窩都是63枚。同樣,均未能成功孵化。

自然繁殖屢告失敗,轉而選擇人工授精了。從2015年5月至2019年4月,先後進行了五次人工受精,但均以失敗告終。

事實上,為斑鱉人工授精,並非沒有反對者。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龜鱉專家組專家聞丞一直對「將斑鱉進行人工授精」持反對態度。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感慨,「早晚會出事。」

聞丞說,給斑鱉進行人工授精需要麻醉、採血樣,取精、電擊相關程序。「這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應急預案,相比哺乳動物,斑鱉的生理節奏更加緩慢,這意味著出現意外的徵兆也不會像哺乳動物這樣明顯,一旦出現意外情況,會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知名科普博主花蝕,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命科學動物學方向畢業後,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相關工作,從五六年前起,開始關注斑鱉這一物種。花蝕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大型龜鱉類物種人工授精技術並不太成熟,因此,此次針對雌性斑鱉的人工授精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在做。」在花蝕看來,承擔這項工作的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SA)、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方,與中國動物園協會、蘇州動物園方在前4次人工授精都失敗的情況下再次對雌性斑鱉進行人工授精,是一個特別大膽又有擔當的行為,但可能在技術上有一些問題。「雄性斑鱉年紀較大了,想趁早,他們或許有這樣的考慮」。花蝕認為,「人類已知的最後一隻雌斑鱉之死茲事體大,這次無論只是賭輸了,還是真有問題,希望有客觀的調查。」

對於斑鱉我們了解的太少了

業界較為統一的一個共識是,我們對斑鱉這個族群了解的太少了。甚至於,那隻死亡的雌性斑鱉究竟來自何地,暫時也無定論。

「我們對斑鱉的生態、行為學、遺傳等方面研究並不全面,基礎工作沒有做到位,說實話,離拯救一個物種所需要的知識差得太遠。」聞丞說,「根據現在看到的一些報導,受精卵曾經有,只是比例很低,孵化過程中胚胎發育到一周左右就死了。」聞丞有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雌性來自紅河流域,那它和長江斑鱉的遺傳分化水平可能達到了亞種以上,受精卵比例低可能是由於生殖隔離。而如果是紅河斑鱉,那受精卵孵化所需要的溫度有可能在35至36℃,甚至更高。因為已知的紅河斑鱉集中產卵的乾熱河谷在繁殖季節溫度極高,幾乎總是高於35℃的。照此標準,蘇州動物園此前孵化時設置的溫度是不是太低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人類這場長達十餘年拯救斑鱉的行動,以失敗告終。雌鱉的死亡不僅使科研工作者對斑鱉失去了更多了解的機會,僅存的已知雌性個體所攜帶的海量生物學信息也會隨之消失。「整個過程鬧得很累,很揪心。」聞丞感到很遺憾,「如果我們花10年的時間去做斑鱉生態學、遺傳學和野外保護所需的基礎研究工作,結局是否會不同呢?」

一直接不回家的「斑鱉姑娘」

「斑鱉姑娘」是在2008年送往蘇州動物園的。有網友問,如果這11年間,「斑鱉姑娘」回到了長沙生態動物園,結局是不是會不一樣?

當然,這是一個略微帶著情緒的疑問。不過,繞開是與否的答案,另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斑鱉姑娘」總是難以回到「娘家」?

按照最開始的原計劃,2009年9月雌斑鱉就要返回長沙,但為了繼續嘗試,長沙動物園並沒有提出接回。2014年5月5日,本報也報導過《遠嫁蘇州6年未孕80多歲的斑鱉姑娘今年回長》,當時稱長沙生態動物園(長沙動物園2010年搬遷後改名)決定在當年10月前把雌斑鱉接回長沙。

但是根據2007年9月籤署的斑鱉合作繁殖研究計劃,這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SA)與兩地動物園共同合作的項目,又有中國動物園協會在其中協調,能不能接回並非一方可以決定。

當時蘇州動物園方面在接受採訪時回應:目前沒有接到長沙方面任何要將斑鱉接回的消息,即使長沙生態動物園想要接回也要經過相關部門組織的同意,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死亡的「斑鱉姑娘」最終將如何安置?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鄧學建表示,對於斑鱉這種嚴重瀕危的動物,一般會製作成動物標本。製作標本一般會有兩種方法:一個是整個用福馬林浸泡起來,做成一個完成的動物標本,進行永久保存。另外一種方式是進行解剖,將它的器官、骨骼、皮膚分別做成不用的標本,可以更好展示它的內部結構,它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或者是生殖系統。這種方式操作起來會難度大一些,更複雜一些。

離去的「斑鱉姑娘」留下了太多的疑問。比如我們到現在都不能確切知道,斑鱉存活的最大年齡為多少?也比如,這場長達十多年的拯救斑鱉行動,究竟因為什麼原因而宣告失敗。

相關焦點

  • 全人類的失敗:最後一隻母斑鱉死了
    這裡,就是斑鱉展區,全世界已知斑鱉個體的一半,都生活在這裡。說是一半,其實也就2隻。是的,全球已知的斑鱉個體只剩4隻。2隻在中國,目前都生活在蘇州;2隻在越南。越南的斑鱉中,有一隻發現於今年年初,發現的方法頗為曲折:科學家懷疑有個湖泊裡有斑鱉,於是採集湖水,在水中找到了極微量的斑鱉DNA,微弱又明確,於是確認了這第4個個體的存在。
  • 最後一隻母斑鱉死了,這是全人類的失敗
    這裡,就是斑鱉展區,全世界已知斑鱉個體的一半,都生活在這裡。說是一半,其實也就2隻。是的,全球已知的斑鱉個體只剩4隻。2隻在中國,目前都生活在蘇州;2隻在越南。越南的斑鱉中,有一隻發現於今年年初,發現的方法頗為曲折:科學家懷疑有個湖泊裡有斑鱉,於是採集湖水,在水中找到了極微量的斑鱉DNA,微弱又明確,於是確認了這第4個個體的存在。
  • 最後一隻母斑鱉死了,這是全人類的遺憾,也是全人類的失敗!
    那隻母斑鱉死了,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的母斑鱉死了,人類一隻最後一隻母斑鱉死了。現在,人類已知的斑鱉還剩3個個體,1個雄性身在蘇州上方山,另2個不明性別的個體在越南野外。我們不知道這個物種還有沒有救。4月13日下午,全世界唯一一隻已知的雌性斑鱉因人工授精發生意外,經過近24小時搶救無效後死亡。目前,全球斑鱉僅剩三隻,其中蘇州動物園是一隻雄性斑鱉,另外兩隻在越南,性別不詳。「當天(4月12日)下午6點多鐘,該雌性斑鱉甦醒了過來,但很快就發現雌性斑鱉身體出現異常,於是專家團隊立即對其進行搶救。」中國動物園協會總工程師劉農林說。
  • 「斑鱉姑娘」死亡前究竟發生了什麼?
    國內已知的唯一一隻雌性斑鱉,4月13日死亡。這個星球上最孤獨的動物——目前全球僅存的斑鱉只剩下3隻,遭遇了「災難性的損失」。(點擊連結詳見早前報導)雌性斑鱉的死亡,留下的諸多疑問,暫時均未得到明確的回答。
  • 從長沙「遠嫁」蘇州10餘年後,最後的「斑鱉姑娘」走了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月紅 4月13日下午1時20分,蘇州,一隻雌性斑鱉的離世牽動了世人的神經。 這隻雌性斑鱉90多歲,曾是長沙動物園最老的「居民」,三湘都市報曾多次報導過它。90歲,對於最大年齡超過160歲的斑鱉來說,還是個可以叫「斑鱉姑娘」的年紀。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後的「斑鱉姑娘」。
  • 中國最後一隻雌斑鱉:傳宗接代太難了
    珍惜物種斑鱉,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後一隻雌性斑鱉在人工受孕過程中發生意外,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2019年4月13日,中國唯一的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園死去。 這隻斑鱉姑娘,已經活了90多年。 當天,她剛進行完準備良久的人工授精手術。
  • 世界上最後的斑鱉姑娘:我們所知道的她的一生
    生前,它沒有名字,只有一個來自種群的稱呼:斑鱉。90 歲,對於最大年齡超過 160 歲的斑鱉來說,還是個可以叫姑娘的年紀。我們就叫它斑鱉姑娘好了。它離世的影響,就源於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後的斑鱉姑娘——目前全球已知存活斑鱉僅剩三隻: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不知性別)。這個種群已經面臨滅頂之災。斑鱉姑娘。
  • 最後的斑鱉 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
    原標題:最後的斑鱉:中國僅存兩隻,雌性個體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4月13日13:20,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本文圖片@蘇州日報「臉上像被狠狠揍了一拳。」知名科普作者@花落成蝕寫道。
  • 最後的斑鱉什麼梗怎麼回事 什麼是斑鱉 斑鱉中國僅存兩隻
    [海峽網]最後的斑鱉:中國僅存兩隻,雌性個體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臉上像被狠狠揍了一拳。」知名科普作者@花落成蝕寫道。但人工授精操作與斑鱉的死亡原因等情況有待進一步披露。「其實之前就覺得會滅絕(它沒有了棲息地,也沒有了種群)。但是一隻只地死,真像一錘錘砸下來。」13日晚,@花落成蝕 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我現在特別傷心,沒辦法回答任何有關斑鱉的問題。」
  • 最後的斑鱉是怎麼回事?最後的斑鱉新聞斑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
    最後的斑鱉是怎麼回事?4月13日,一隻90多歲的雌性斑鱉在蘇州不幸去世。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目前全球斑鱉僅剩三隻了: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不知性別)。
  • 我國最後一隻斑鱉,堪稱水中「大熊貓」,傳宗接代很困難
    中國最後一隻斑鱉,堪稱水中大熊貓,傳宗接代太難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眾所周知,烏龜的種類是比較多的,要說最為珍貴的一種的肯定就是斑鱉了,現在全世界只有三隻,在我國境內就存在著一隻,被稱之為水中大熊貓。
  • 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斑鱉接受人工授精,它會滅絕嗎?
    蘇州動物園工作人員正在抓捕雌斑鱉上岸接受人工授精(源自蘇州日報)據了解,2008年5月,長沙斑鱉姑娘「遠嫁」蘇州,與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斑鱉聯姻。很可惜,這次的自然交配沒有成功。2015年5月,蘇州動物園首次對斑鱉夫婦進行了人工採精、授精,這在全球尚屬首例,然而這次也沒有如願成功。
  • 人類已知最後一隻雌斑鱉之死
    這是驚鴻一瞥被幸運擊中的觸感,花蝕在微博上如是說,「我的運氣只夠看到一隻雄性斑鱉,另一隻雌性斑鱉沒有賞光,留下了遺憾」。「對於整個斑鱉物種來講,就是完蛋了,雖然滅絕的陰影一直在人們的心頭籠罩,但雌性斑鱉目前的年齡還算比較年輕,至少還抱著些許希望。」
  • 中國最後一隻雌斑鱉在蘇州去世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雌性斑鱉4月12日接受人工授精後陷入昏迷,經過近24小時的搶救後,於4月13日下午1點20分不幸離世。「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目前斑鱉僅剩三隻: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未知性別。」園方相關負責人說。
  • 特別報導 | 中國最後一隻斑鱉
    2019年4月12日,在準備為兩隻斑鱉做人工授精手術時,雌斑鱉隔著頭套突然張口攻擊,咬傷了他的手。呂順清是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非營利性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斑鱉項目負責人。那是他們團隊第五次嘗試為斑鱉人工授精。在術前的檢查中,兩隻斑鱉的理化指標和超聲波都顯示良好。為了確保手術成功,專家團隊還在三隻雄性和兩隻雌性大型亞洲鱉上預演了流程。
  • 中國最後的斑鱉:唯一一隻雌性個體,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
    全球已知存活僅4隻,其中蘇州動物園1隻、越南同莫湖1隻、越南宣漢湖1隻,但不久前,有消息稱,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進行人工受精時死亡,世界上僅剩3隻,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
  • 斑鱉姑娘蘇州產蛋56枚 8月底可能孵出後代(圖)
    資料圖片:斑鱉姑娘2007年在長沙曾產卵    長沙晚報訊(記者 劉軍)   昨日,長沙動物園相關負責人透露,遠嫁蘇州的「斑鱉姑娘」今年已產下56枚鱉蛋。如果這56枚蛋中有受精卵,令人期待已久的小斑鱉將在今年8月底出殼。但其中到底有無受精卵,目前還不清楚。     去年產蛋百枚卻無崽     長沙動物園的「鎮園之寶」斑鱉是去年5月遠嫁蘇州的。當時到蘇州才兩天,它就與蘇州動物園的「老公」圓了房,並交配多次。令人遺憾的是,這隻母斑鱉去年一共產下100多枚蛋,但無一孵出幼崽。
  • 第五次人工授精失敗 我國最後一隻人工飼養雌性斑鱉去世
    原標題:第五次人工授精失敗 我國最後一隻人工飼養雌性斑鱉去世 記者 周曉青 攝 雖經24小時奮力搶救,4月13日13:20,從長沙遠嫁而來擔負交配重任的雌性斑鱉,還是在第五次人工授精過程中不幸去世。蘇州動物園僅剩的110多歲的雄性斑鱉,也成了國內唯一一隻人工養殖的斑鱉。雌性斑鱉的離世,讓為繁衍斑鱉而不停奔波努力的整個團隊感到無比遺憾和悲傷。
  • 傳宗接代好難,中國乃至世界唯一的母斑鱉死了,目前全球僅剩2隻
    不知道你聽說過斑鱉嗎,也不知道打開這篇文章的你對斑鱉有多少了解,但是今天筆者都有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要告訴你,即2019年4月13日13點20分,我國目前唯一的一隻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園人工受精時死亡。為什麼說這是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呢?因為斑鱉太珍貴了,全世界都沒有幾隻呢。
  • 百歲斑鱉有望8月產子---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本報5月19日訊 2008年,長沙生態動物園一隻雌性斑鱉遠嫁蘇州,與蘇州動物園的一隻雄性斑鱉共同承擔起繁衍後代的重任。但7年過去,這對「夫妻」始終還是沒有傳來「好消息」。記者今日從長沙生態動物園了解到,今年5月6日,國內外專家已經為斑鱉實施了人工授精手術,順利的話,最快八九月份小斑鱉有望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