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學重大事件!中國有兩個大計劃安排上了
《自然》網站近日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科學領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包括中國的嫦娥五號奔赴「廣寒宮」執行月表採樣返回任務、中國的「火星一號」等多款探測器摩拳擦掌奔赴火星、大型對撞機夢想升級等等。展望05阻止氣候變暖迎來關鍵時刻2020年8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發布一份針對地球工程科學和技術的重要報告。地球工程方法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措施包括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阻擋陽光來阻止全球變暖等。
-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學事件 宇宙探索精彩紛呈
圖片來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 2019年即將過去,我們除了總結過去一年的悲歡得失,也應抬頭遠眺新一年的星辰大海。《自然》雜誌網站近日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科學領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包括中國的嫦娥五號執行月表採樣返回任務、「火星一號」等多款探測器相繼奔赴火星、大型對撞機夢想升級等。
-
2020年科學大事件展望
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程師和技術員們把探測車發動機控制總成裝備到火星2020號探測車上,2019年4月29日。(圖片來源:NASA和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2020年將見證人類真正意義上對火星的入侵,包括三個著陸器在內的多個太空飛行器將朝著這顆紅色行星駛去。
-
【點石成金】《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巴金《寒夜》今日熱點「《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是,論文開放獲取,推倒「付費牆」。由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研究資助者組織的為期兩年的學術論文開放獲取「S計劃」有望取得成效。從2021年1月份開始,他們資助的研究工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可以被免費閱讀。這可能意味著科技期刊訂閱的終結。
-
《自然》期刊公布:2020年值得期待的科學事件
2019年,人類在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繼續提升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人類的科學腳步是不會停止的,接下來的2020年,人類還有哪些科學探索值得期待呢?最近,《自然》期刊發表了他們總結的幾大科學事件,將會引起全世界人的關注,咱們一起來看看吧。火星探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對於火星的探索了。
-
科技|《科學》展望2020年即將發生的科學大事件
近日又展望了2020年將會發生的重大科學事件,其中包括火星探索計劃、國際氣候會議、培育人-動物雜交體等。1、火星探索計劃2020年,包括3個著陸器在內的幾艘太空飛行器將會向火星進發,美國宇航局將會發射名為「Mars 2020」的探測器,旨在收集火星上的巖石樣本、並在未來任務中將所採集的樣本送回地球,同時該探測器還將配備一架小型、可拆卸的無人機。
-
英國《自然》雜誌評出2016年度重大科學事件
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近日公布了其評出的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除了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學發現外,中國在航天、氣候變化以及基因技術領域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也被《自然》雜誌認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6年較受矚目的科學事件當屬引力波。
-
《自然》:2020年科學事件盤點—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 National Infection Service 日前,《自然》盤點了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讓2020年成為科學史上非凡的一年。而除了這一最受關注的災難性事件,在科學和研究領域仍有許多其他有價值的進展,比如太空探索、室溫超導體等。
-
《自然》盤點2020年科學事件
》盤點了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讓2020年成為科學史上非凡的一年。而除了這一最受關注的災難性事件,在科學和研究領域仍有許多其他有價值的進展,比如太空探索、室溫超導體等。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日本設定了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同樣以2050年達到碳中和為目標的歐盟,則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短期排放新目標。
-
《自然》展望明年最值得關注科學事件:各新冠疫苗效果更明朗
回顧過去,科技創新發展照亮前行的路;展望未來,世界於我們仍充滿未知數。百舸爭流,奮楫向前,科學探索永不止步。在明年的科技日程表上,有哪些「大事件」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下是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的預測。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他將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包括重回《巴黎協定》等計劃。
-
《科學》雜誌展望2020年十大科學頭條
據新華社華盛頓1月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學》雜誌2日刊文展望了2020年可能成為頭條的十大科學新聞,中國建造全球首臺E級超算機、「基因剪刀」技術發布臨床試驗結果等入榜。這一權威學術刊物預測,中國有望在2020年建造出世界第一臺E級超算機。E級超算機即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是國際上高端信息技術創新和競爭的制高點。美國、日本和歐盟均在推進各自的E級超算開發計劃。在生物技術領域,中美不同團隊分別進行的多項使用「基因剪刀」技術CRISPR治療癌症等疾病的臨床試驗有望發布結果。
-
英媒盤點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中國嫦娥四號任務等入選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近日刊文盤點了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探訪小行星「龍宮」以及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等入選。另外,《自然》還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
《科學》:展望2021熱點科學事件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但是世界上各領域的科學家仍繼續致力於實現重大裡程碑式的突破或啟動新的項目。值此新年之際,《科學》預測了2021年熱點科學事件,它們有望成為頭條新聞的研究領域和相關政策。
-
2020年可能改變世界的科學大事
2020年伊始,我們展望新年即將發生的一系列科學大事。這些更複雜、更前沿的科技,雖然看起來距離遙遠,說不定卻蘊藏著改變人類命運的潛力。 寂寞火星 熱鬧非凡 2020年,向火星進發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科學探索之一。隨著最新一個「火星衝日」的到來,多個國家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
近70年來中國自然地理與生存環境基礎研究的重要進展與展望
導 讀 《近70年來中國自然地理與生存環境基礎研究的重要進展與展望》一文是《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發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而特邀的學科發展綜述論文, 文中自然地理學各分支學科和方向的進展由陳發虎、傅伯傑等相關學科的領軍科學家完成
-
《自然》預測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12月22日,《自然》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後,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仍是繞不開的話題。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經明確表示,要重建美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的領先地位,包括讓美國重回《巴黎協定》。
-
《自然》發布2020年值得關注的十大科學事件:火星年來臨 新一波...
12月20日,《自然》雜誌發布了2020年值得關注的十大科學事件,其中提到了明年火星探測將迎來空前熱鬧時刻;繼今年4月首張黑洞照片被曝光後,一波有關銀河系中心黑洞照片將來襲……
-
李蘭娟張永振入選《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人物
》公布了包括中國流行病學家李蘭娟和中國病毒學家張永振在內的影響2020年科學事件的十大人物,這十人由《自然》從重大科學事件中選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的這一年裡,《自然》從全球選出了參與2020年最重大科學事件的幾位人物。」
-
科學網—《自然》預測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本報訊 12月22日,《自然》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後,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
2020年即將發生的重大科學事件,火星入侵加速,組建超級對撞機
2020年NASA計劃將配備一架可分離的無人駕駛飛機飛往火星,隨後還會進行多項探測任務,這只是未來一年對這顆紅色行星的幾次飛行任務之一。火星迎來探測熱潮2020年我們將看到一次真正的火星入侵,包括三個著陸器在內的幾個太空飛行器前往這顆紅色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