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2021-01-09 和訊網

《點石成金》由浙江大學財稅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匯集每日財訊商情,邀請專家深度點評,配合財經小知識和延伸閱讀,為您呈現有態度、有價值的新聞。

每日金語

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恆的星,烏雲制掩不住它的光芒。——巴金《寒夜》

今日熱點

「《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是,論文開放獲取,推倒「付費牆」。由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研究資助者組織的為期兩年的學術論文開放獲取「S計劃」有望取得成效。從2021年1月份開始,他們資助的研究工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可以被免費閱讀。這可能意味著科技期刊訂閱的終結。這個計劃是由數位化技術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決定的。閱讀科學文獻無須付費,將打破橫在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面前的藩籬,改善科研人員之間的關係,有利於研究成果交流,促進科學技術研究合作。

90歲仍在工作!日本這位女性成「世界最高齡辦公室文員」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12月28日,現年90歲高齡的日本女性玉置泰子,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齡辦公室文員」。玉置出生於1930年。從1956年至今,作為辦公室文員,她在同一家企業連續工作了64年。玉置先後從事了會計、總務等工作,現在依然在電腦上使用excel等軟體從事文員工作。玉置表示,自己能夠長年堅持工作的秘訣是:「一天一天的積累,在不知不覺中就有了收穫」。

點評:90歲高齡仍然能夠從事正規的職業,說明人的能力具有巨大的潛力。個人是如此,全人類也是如此。但是,人類發展的軌跡證明,人類能力再強,也必須與地球友好相處。為此,有學者提出了地質學新紀元——「人類世」的概念。自260萬年前以來,地球處於第四紀,包括更新世(The Pleistocene)和全新世(The Holocene)。從一萬多年前直到現在是全新世。人類就生活在這個時期。由於工業革命,人類成為主導的地質學因素。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認為,人類已不再處於全新世,而是已經到了「人類世」(The Anthropocene)的新階段。最近,聯合國開發署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的題目是《下一個前沿:人類發展與人類世》。該報告提出:「隨著人類和地球進入一個全新的地質年代,即人類世或人類紀,現在所有的國家都應重新設計各自的發展道路,為人類給地球施加的危險壓力負起責任,做出改變。」研究人類世不僅是地質學家的任務,也是包括人類學家在內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專家應該關注的課題。

《自然》展望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據科技日報報導,在明年的科技日程表上,有哪些「大事件」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下是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的預測: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各新冠疫苗效果會更加明朗。論文開放獲取「S計劃」,推倒「付費牆」。胚胎論壇「14天規則」更新。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進入「決勝時刻」。火星將變得更熱鬧。翹首以盼!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發射升空。脈衝星將助力探測引力波。英國「脫歐」帶來未知數。

點評:這條新聞所說,造福人類一直是科學的本義。《自然》雜誌對2021年科技發展的預測,體現了人類發展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如應對氣候變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該雜誌把「論文開放獲取,『S計劃』,推倒『付費牆』」作為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之一。由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研究資助者組織的為期兩年的學術論文開放獲取「S計劃」有望取得成效。從2021年1月份開始,他們資助的研究工作發表的學術論文可以被免費閱讀。這可能意味著科技期刊訂閱的終結。這個計劃是由數位化技術的開放性和共享性決定的。閱讀科學文獻無須付費,將打破橫在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面前的藩籬,改善科研人員之間的關係,有利於研究成果交流,促進科學技術研究合作,讓科學造福人類。有報導說,2019年,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列世界第二。在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中國有4所大學進入前十,分別為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中國在科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上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更應該在論文的開發和共享上拿出新舉措,實現科技論文免費閱讀。

官方:鼓勵電商平臺建立爭議解決與補救機制

據中新經緯報導,12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市場監管總局鼓勵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建立便捷的爭議解決與補救機制,及時處理消費者質量安全糾紛。從事網上銷售消費品活動的生產者及其他經營者應當自覺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守法經營,提供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消費品,不得銷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交易的消費品。

點評:作為新型商業銷售方式的組織者,電商平臺應該對參與本平臺的銷售商加強管理。在數位化技術時代,經濟活動的核心內容是信息的流動和傳播。在網際網路上,買賣雙方不能面對面溝通,實現交易的關鍵因素是商品信息。銷售方要推銷商品,必須詳細介紹商品信息;消費者在網上購物,首先關注的是電商平臺頁面對商品的介紹信息,根據信息決定購買與否。全面、真實地介紹商品是銷售商的責任,也是電商平臺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然而,商品介紹信息往往存在缺陷。例如,缺少對商品使用安全的說明。信息不全會導致消費者與銷售者之間的交易糾紛。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推動商品銷售,需要從兩方面下功夫。一是生產者和其他經營者應當建立和完善網上銷售消費品的缺陷信息收集核實和分析處理制度。二是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該建立爭議解決與補救機制,及時處理消費者質量安全糾紛。一些電商平臺的交易糾紛機制曾經有效地保護了消費者利益。但是,持之以恆地堅持交易糾紛機制的有效運轉仍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510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自然》預測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12月22日,《自然》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後,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仍是繞不開的話題。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經明確表示,要重建美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的領先地位,包括讓美國重回《巴黎協定》。
  • 科學網—《自然》預測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本報訊 12月22日,《自然》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後,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 《自然》展望明年最值得關注科學事件:各新冠疫苗效果更明朗
    回顧過去,科技創新發展照亮前行的路;展望未來,世界於我們仍充滿未知數。百舸爭流,奮楫向前,科學探索永不止步。在明年的科技日程表上,有哪些「大事件」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下是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的預測。明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關鍵之年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明確表示,他將採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包括重回《巴黎協定》等計劃。
  • 《自然》展望2021最值得關注的科學大事件,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近日,《自然》雜誌發表相關文章,列舉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並認為氣候變化和新冠疫苗將是明年影響科學研究的兩大重要主題。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榜上有名。
  • Nature發布: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新年伊始之際,Nature發表評論員Holly Else文章,預測了2021年科學界最值得關注的十件事。新冠病毒「偵探」之旅世界衛生組織12月16日表示,由10國組成的醫療專家組將於2021年1月份前往武漢,查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來源。該小組包括流行病學家、病毒學家和公共及動物健康研究人員。
  • 《自然》預測2021年最值得關注科學大事件!這幾個都跟中國有關→
    回顧過去,科技創新發展照亮前行的路;展望未來,世界於我們仍充滿未知數。百舸爭流,奮楫向前,科學探索永不止步。在下一年的科技日程表上,有哪些科學上的「大事情」最值得我們關注呢?以下是近日英國《自然》網站發表的預測。
  • Nature:2021年,這些事最值得關注
    》繼對影響2020年的科學事件進行盤點後,又預測了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2021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經明確表示,要重建美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的領先地位,包括讓美國重回《巴黎協定》。各國計劃在已推遲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就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作出新一輪承諾。這將是自2015年《巴黎協定》籤署以來首次進行這樣的調整。
  •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學重大事件!中國有兩個大計劃安排上了
    《自然》網站近日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科學領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包括中國的嫦娥五號奔赴「廣寒宮」執行月表採樣返回任務、中國的「火星一號」等多款探測器摩拳擦掌奔赴火星、大型對撞機夢想升級等等。這個全球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將於2020年5月在布達佩斯召開理事會特別會議,討論決定歐洲粒子物理戰略規劃的更新事宜,巨型對撞機是其中一部分。LHC將於2021年5月重啟。來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撞機,全長27公裡。
  • 《自然》期刊公布:2020年值得期待的科學事件
    2019年,人類在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繼續提升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人類的科學腳步是不會停止的,接下來的2020年,人類還有哪些科學探索值得期待呢?最近,《自然》期刊發表了他們總結的幾大科學事件,將會引起全世界人的關注,咱們一起來看看吧。火星探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對於火星的探索了。
  • 《自然》展望2020年重大科學事件
    新華社倫敦12月2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20日在線發表文章,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文章首先關注的是航天探索。2020年,多個國家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 《自然》展望2020年科學事件 宇宙探索精彩紛呈
    圖片來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  2019年即將過去,我們除了總結過去一年的悲歡得失,也應抬頭遠眺新一年的星辰大海。《自然》雜誌網站近日為我們梳理了2020年科學領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包括中國的嫦娥五號執行月表採樣返回任務、「火星一號」等多款探測器相繼奔赴火星、大型對撞機夢想升級等。
  • 「點石成金」2021年世界經濟有望走向復甦
    來源:中新經緯編前語從2021年起,《點石成金》改為周刊。中華文化講究精要。正如南朝劉勰所說:「隨事立體,貴乎精要。」精要就是刪繁就簡。唐朝的沈括說:「見簡即用,見繁即變,此乃通術也。」本周新聞熱點本周,多家機構預測2021年世界經濟有望走向復甦。這將取決於資本能否「脫虛入實」。
  • 《科學》:展望2021熱點科學事件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但是世界上各領域的科學家仍繼續致力於實現重大裡程碑式的突破或啟動新的項目。值此新年之際,《科學》預測了2021年熱點科學事件,它們有望成為頭條新聞的研究領域和相關政策。
  • 《自然》:2021年,這十大科學事件不容錯過!
    幾種新疫苗的有效性將在2021年初變得更加明晰。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製藥公司Novavax和強生公司開發的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與輝瑞-BioNTech公司和Moderna公司生產的基於RNA的疫苗相比,前者可能更容易分發,後者的三期試驗結果已經發布,但必須在非常低的溫度下儲存。截至《自然》發稿時,輝瑞的疫苗已經在一些國家獲得了緊急使用授權。
  • 新冠疫苗效用初顯,火星將迎中國「訪客」……預測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年。年的科學出版領域值得關注,包括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荷蘭科學研究基金會在內的20多個組織表示,從明年1月開始,他們資助的研究工作發表的學術論文可立即免費閱讀。這項被稱為S計劃的論文開放獲取計劃可能意味著期刊訂閱的終結,並允許任何人閱讀科學文獻。
  • 2021這些科學事件值得期待!《科學》《自然》雜誌分別發布對世界...
    圖/視覺中國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一場疫情給世界帶來了許多改變。然而,科學的步伐依舊堅定前行,讓人們在疫情中看到了希望。踏入2021年,科學之光能否照亮人類通往未來的路途? 最近, 《科學》和《自然》雜誌分別預測了今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大事件。它們有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科學大發現,有的則交織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挑戰。
  • 阿里巴巴國際站生態鐵軍點石成金祝夢想成真
    點石成金,感恩客戶的信任和支持,感恩阿里巴巴邀請擔任2020阿里巴巴深圳大區「數字營銷大賽總決賽」和閩汕大區「全球營銷官-新外貿人達人賽總決賽」兩大重大賽事的導師和評委,點石成金也獲得國家高新企業認證、誠信示範單位等多個榮譽,11年一直在追夢的路上,祝福您也同樣夢想成真.....
  • 2021投資展望:這七大板塊值得關注!
    所以,同樣,現在去制定2021年的策略,同樣不設定目標,因為市場的走勢實在是太不可預測,縱然我在2020年做對了很多次,但我做的最大的最對的預測,就是重倉中國了,同樣,2021年,繼續重倉中國,心無旁騖。(一)機會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率先復甦和自身實力的提升,人民幣繼續升值是大概率的事情,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2020年,受新冠疫情這一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衝擊,全球產業鏈突發性中斷,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蕩,全球經濟斷崖式下跌。各國大都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寬鬆政策予以應對,並積極推進復工復產進程,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速逐漸觸底回升。IMF在10月《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增速為-4.4%,較6月預測的-4.9%略有上調。
  • 2021這些科學事件值得期待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一場疫情給世界帶來了許多改變。然而,科學的步伐依舊堅定前行,讓人們在疫情中看到了希望。踏入2021年,科學之光能否照亮人類通往未來的路途?  最近, 《科學》和《自然》雜誌分別預測了今年最值得關注的科學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