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寬鬆的幹細胞醫療產品政策的利弊

2020-11-23 騰訊網

撰文│廖聯明

編輯│陳圓圓 鄭天慧

審校│湯紅明

作 者

廖聯明 副研究員

福建醫科大學協和醫院中心實驗室副研究員。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幹細胞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細胞與幹細胞雜誌》和J Cellular Immunother雜誌常務編委、《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編委、《醫藥經濟報》國際新藥研究信息特約撰稿人。主要從事臨床科研設計的教學和間充質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研究 8 項,發表 SCI 論文 100 多篇,其中幹細胞相關的臨床研究論文發表在Bone Marrow Transpl、Leukemia、Diabetes、JAMA、J Clin Oncol、Cytotherapy等。

2012年,因對「體細胞重編程技術」的研究,時任京都大學教授的山中伸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這使得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於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抱有極大的期望,2012年12月,他承諾10年內投資1100億日元(約10億美元)用於發展再生醫學,作為振興日本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

為加速臨床應用,真正實現幹細胞的經濟價值,促進企業發展,安倍宣布了兩項法規,試圖改變幹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緩慢的狀況。這兩項可以說是對醫療產品「鬆綁」的法規就是《再生醫學安全法案》和《藥品和醫療器械法》。

《再生醫學安全法案》(the Act on the Safety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SRM)發布於2014年11月。該法案只要醫院及診所能夠證明他們擁有由衛生、勞動和福利部認證的細胞處理設備,然後由獨立審查委員會通過提案並得到衛生部的認證,那麼就可以允許醫院及診所在不經過常規藥物有效性試驗的情況下使用這項細胞療法(表1)。

表1 《再生醫學安全法》註冊產品分類

*註冊治療的數量截至2019年6月

在此項法案發布前,已有很多不合規的診所通過醫療旅遊行業獲利。支持這項法案的人員表示,這項法案可以確保所有運營中的細胞治療診所都是在厚勞省完成註冊的,具備一定的開展業務的資質,且細胞療法註冊制度更利於政府管控。但也有持反對態度的專家,如神戶理研所的Doug Sipp表示,ASRM的註冊具有誤導患者的可能,畢竟註冊不代表該診所的治療方案就真的安全有效,若以此來吸引患者接受治療,可能會讓患者陷入風險。

例如,位於東京的診所Avenue Cell Clinic,表面上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家水療中心,該診所的官網上特別指出其已在ASRM完成註冊。截止2019年9月,至少有10名患者已經在這家診所完成脂肪來源幹細胞的輸注,以治療或延緩神經退行性疾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客服代表在電話中透露,每次治療大概花費150萬日元,50-70%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診所每年服務不同適應證的患者約1,000名。

為了確認幹細胞治療ALS的可行性及有效性,Nature的記者採訪了5名再生醫學領域的科學家,他們表示目前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幹細胞可以治療ALS,甚至有理由認為幹細胞治療對於ALS不起作用。對此質疑,Avenue Cell Clinic的代表拒絕了Nature的正式採訪,並聲明診所是按照ASRM的要求來運營的。

除了對幹細胞治療的有效性及效果驗證方面的擔憂,外界對於ASRM關於幹細胞療法的註冊也十分在意。幹細胞療法在ARSM上註冊需要委員會進行資格審核,委員會由5-8人組成,成員包括細胞生物學家、再生醫學領域專家、臨床研究及細胞培養方面的專家,此外還需要律師、生物倫理學家和生物統計學家的參與,並且還制定了相關政策,規定利益相關人員不可以作為委員會成員,防止相關診所走捷徑。即使看起天衣無縫,但依然有人去「鑽空子」,「貨比三家」後選擇對自己產品註冊有利的第三方委員會進行審核。目前日本政府也在思考應對之策,以保證註冊程序的嚴格和規範。

儘管如此,日本國立健康科學研究所的Yoji Sato依然認為日本目前的幹細胞療法註冊體系還是優於美國。他引用了佛羅裡達州兩名患者在接受未經證實和批准的幹細胞治療後失明的案例來進行論證,由於沒有完善的法律來規範幹細胞治療,美國FDA花了四年時間通過法律來阻止公司提供不靠譜的治療手段。如果在日本,對於沒有得到委員會批准的診所,警察可以對相關涉事人員進行逮捕。

安倍政府在2014年實施的另一項重要政策是《藥品和醫療器械法》(the 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Devices Act)。根據該法案,一家公司可以獲得有條件的批准,在全國範圍內銷售該種療法長達7年之久,條件是在7年期間必須收集療效數據,其費用由保險體系承擔。與ASRM不同的是,申請單位需要提供小樣本臨床試驗的療效數據。截止2019年9月,日本有條件地批准了3項療法: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心臟疾病、肢體重症缺血性疾病。

但是根據該政策,有條件批准所需的臨床試驗與以往相比明顯減少,科學界對此頗為憂慮。國際幹細胞研究協會2016年的一份報告稱,在小規模的臨床試驗基礎上給予市場批准,可能會放鬆對療效的評估,降低了人們對該領域的科學標準信任感。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士講述了他接受一項名為HeartSheet的細胞療法的經歷。該療法用於治療慢性心臟病,是將患者大腿上提取的肌肉細胞移植到受損的心臟上,以達到治療目的。該技術的發明人之一、日本大阪大學的外科醫生Yoshiki Sawa告訴這名男子,他很適合接受這項治療。然而在完成這項治療之後,該男子認為自己的症狀並沒有得到改善,甚至覺得病情有所加重。術後9個月,他出現了呼吸急促,並被診斷為心臟衰竭。術後一年多,他被告知病情趨於嚴重,需要心臟移植。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該男子的狀況是接受細胞治療導致的,但是依然在他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據了解,參與HeartSheet療法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僅7名,這讓人們對於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的類型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知之甚少。

關於這項政策,爭議最大的就是保留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必要性。常規的藥物臨床試驗必須具備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但日本政府認為用於證明療效的試驗設計不應該總是要求對照組接受安慰劑或傳統療法。衛生部代表Shinji Miyamoto辯稱臨床試驗中的假手術以及安慰劑對照將給患者帶來潛在危害,對於受試患者是不公平的,可能引發倫理問題。

針對2019年5月銷售的脊髓損傷治療藥物STR01(Stemirac),日本的幾位著名科學家認為不該被批准上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心臟病專家表示,安倍內閣過於激進,迫切需要一兩個科學領域的成功案例。

儘管日本目前的細胞治療政策還存在很多漏洞,但是他們還是試圖將其再生醫學政策推廣到其他國家。2019年3月日本衛生部發布的一項5年計劃,旨在宣傳日本對於再生醫學產品的監管模式,培養公眾對於日本監管機構的信任,並向國外推廣這一模式。

誠然這些努力也產生了作用。中國臺灣在日本的基礎上起草了一項再生醫學產品的條件批准制度,韓國也批准了一項類似於日本的制度。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幹細胞生物學家Patricia Murray表示,英國的某些民眾對於採用日本模式抱有很大的熱情,但是她認為,日本現行的管制模式過於鬆懈,容易讓某些公司鑽空子,向消費者兜售虛假療法。

同時,日本對於細胞療法的先行先試也給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帶來挑戰。美國FDA長期以來受到來自企業及患者團體的壓力,希望FDA採取更類似日本的監管模式。對此FDA生物製劑評估和研究中心的主任Peter Marks在2019年5月的醫學新聞會議上作出回應,他肯定了他的團隊希望推出新的治療方法,他們只是想明確新療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為日本在幹細胞生物學及再生醫學領域的佼佼者,Yamanaka在放鬆管制的問題上保持了相對的沉默。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致力於將幹細胞治療推向臨床的Yamanaka研究所不願意匆忙完成臨床試驗。Yamanaka認為幹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要儘可能考慮雙盲,儘管對於某些細胞療法來說執行起來難度較高,但是科學家應該盡最大努力使試驗結果客觀和科學。

面對市場上充斥的細胞療法,很難知道哪些值得信任。儘管如此,從長遠來看還是應該對細胞療法保持信心,外界的質疑和批評也將鞭笞行業的發展,促使細胞療法的監管更為嚴格,市場運營更加規範。

相關焦點

  • 日本「寬鬆教育」——真相與思考
    日本、韓國、臺灣、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成功政策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借鑑。但是去年日本文部省對「寬鬆教育」政策的改革,引起了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熱議,在傳播較為廣泛的觀點中,認為日本的「寬鬆教育」對日本造成了種種惡果,是失敗的教育改革政策,這也成為了部分人反對「減負」的理由。事實如何呢?這篇文章將為你理清。背景:日本為什麼要提出「寬鬆教育」?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幹細胞醫療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北京市...
    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地。未來幹細胞的研究仍有大量的投入資金需求,不能單純依靠國家基金促進研發推廣。未來國家政策會積極推動社會資本與醫學研究相結合,引入社會資本支持幹細胞相關研究。自2015年第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啟動後,幹細胞醫療重點專項研發計劃至今已連續3年獲得中央財政撥款扶持。
  • 日本的「寬鬆教育」失敗了嗎?
    可以說,推行「寬鬆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經濟界對日本教育提出的要求。  接下來我談談對「寬鬆教育」的看法。  第一,「寬鬆教育」是根據日本社會的要求來決定的,並非出於對孩子的考慮。也就是說,「寬鬆教育」是出於成人的考慮來決定的改革。如果制定「寬鬆教育」政策時考慮孩子的情況,可能會有反對的聲音。  第二,「寬鬆教育」存在過度減量的問題。日本的教育就像鐘擺一樣搖擺不定。
  • 幹細胞治療:醫療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專利家族增長速度的快慢和技術本身是否存在突破性進展通常與當下幹細胞研究水平或相關政策有關。20%左右;幹細胞增殖、幹細胞誘導分化技術及產品研發屬於中遊產業,其主要業務模式為以幹細胞產品製造或通過向醫院提供幹細胞技術體系並收取技術服務及技術使用權轉讓費獲得收益,專利數量佔比41%;各類幹細胞移植、藥物篩選及治療美容業務屬於下遊產業,主要包括一些開展幹細胞治療的醫療機構和製藥企業,專利數量佔比39%。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寬鬆規模史無前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各大央行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會議更是透露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主基調將貫穿明年,並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未來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來臨尚需時日。
  • 日本從7月提供人類再生醫療的胚胎幹細胞
    日本從7月提供人類再生醫療的胚胎幹細胞 時間: 2018-05-23 16:08  來源: 環球網   編輯: 希文 昨日專家透露稱關於日本京都大學儲存用於人類再生醫療的胚胎幹細胞(ES細胞)並向研究機構和製藥公司提供的業務計劃,實際可能在7月前後將提供。
  • 快訊:國家衛健委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還將支持浙江省建設重離子質子放射治療中心,支持浙江省開展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創新政策試點。國家將通過相應的政策及資金支持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旨在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臨床診療中心、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基地、高水準的科研創新和轉化平臺、高效率的健康管理體系和高水平的醫院管理高地。根據合作協議,共有8個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浙江。
  • 首個完全批准的幹細胞治療產品Temcell將在日本上市銷售
    2016年2月16日/生物谷BIOON/--期待已久的幹細胞時代即將降臨在我們身上。在幾十年的期待、炒作和失望之後,大家應該向世界上首個得到完全批准的大規模生產的幹細胞產品Temcell打下招呼。裝有7200萬個活的人幹細胞的Temcell產品即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在日本上市銷售,用於治療器官移植物攻擊宿主細胞的病人。
  • 20年幹細胞政策全回顧!(上)
    近年來,中國也逐漸意識到發展幹細胞領域的重要性,對幹細胞及轉化研究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今天小編帶您一起回顧一下近20年來我國在幹細胞領域上的重要裡程碑及政府發布的利好政策。 2009年11月為貫徹落實《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做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審核和臨床應用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衛生部組織制定了《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管理規範(試行)》,這項規範為技術審核機構對醫療機構申請臨床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進行技術審核的依據,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師開展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的最低要求
  • 2020年國內幹細胞相關政策匯總
    明確自貿區內可開展跨境遠程醫療等臨床醫學研究,區內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幹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支持開展免疫細胞、幹細胞等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 2020年9月 科技部等部門 《關於推動我國細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 CSC | 關於中國的胚胎和幹細胞研究的倫理與政策思考
    然而,對人類胚胎幹細胞(hESC)的研究,在倫理和政策上一直都有爭議,主要是因為研究過程涉及使用和破壞人類胚胎,包括引起廣泛國際討論的基因編輯。爭議點在於胚胎是否具有與人類相同的道德地位,這在很多國家都存在爭論 。
  • FDA發布全面再生醫學政策框架:涉及CAR-T療法及幹細胞基因療法
    於此同時,幹細胞療法也有重磅進展。11月9日,幹細胞基因療法使一位7歲的交界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JEB)患者全身約80%的皮膚獲得重建,且皮膚功能完全正常。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2017年8月28日,美國FDA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發表了關於確保對幹細胞和再生醫學適當監督的新政策措施和執法努力的聲明,預計今年秋季發布一份全面的政策框架,更清晰地描述這一新領域的路線規則。
  • 幹細胞臨床研究政策放開有望加速 上市公司將分享萬億元市場蛋糕
    為規範並促進我國幹細胞臨床研究,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共同組織制定了《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近日,兩部門披露了關於徵求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意見的函。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此前暫停任何幹細胞領域的申報項目的禁令有望放開,幹細胞產業尤其是治療領域即將迎來春天。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出國看病、出國就醫越來越便利,不少人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將目光投向海外醫療。說起海外醫療,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日本,日本作為鄰國,醫療成熟。
  • 日本完成首例再編程幹細胞異體移植術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他們與神戶市立醫療中心中央市民醫院等機構合作,3月28日將異體iPS細胞培養成的視網膜細胞移植到一名60多歲男性右眼中。患者患有滲出型老年黃斑變性,這一老年性疾病由視網膜中的黃斑區退化引起,早期症狀為視力下降,晚期則表現為視野中心出現暗點、視物模糊,嚴重者會失明。
  • 未經驗證的療法:狂飆5年,日本幹細胞治療之亂象
    ▎學術經緯/報導 2012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憑藉在幹細胞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摘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桂冠。舉例來說,今年6月,美國的「幹細胞診所」迎來當頭一棒:FDA宣布將取締那些濫用患者信任,但安全性和療效都沒有得到驗證,有時甚至會危害患者的療法。 但日本的做法則有所不同。
  • 日本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積極研究 謹慎應用
    新華網東京10月27日電 綜述:日本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積極研究謹慎應用——規範生物技術發展專題報導之四  新華社記者張可喜  人類胚胎幹細胞又被稱為「萬能細胞」。它能被培養為人類的幾乎各種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在醫學和生物學上具有巨大潛力,因而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在這一領域,世界性的研究開發競爭正在迅速展開。
  • 河北政策:開展幹細胞應用研究試點!支持幹細胞健康美容等相關業務!
    2019年11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中明確:開展幹細胞應用研究試點。支持北戴河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石家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細胞製備中心、細胞存儲中心建設及臨床研究試點,鼓勵醫療生物資源收集與儲存的進一步開放,開展第三方細胞質量檢驗檢測服務,推動幹細胞製品標準化建設,發展標準化流程、規模化生產、中心性供應、統一化監管的新型幹細胞產業發展模式。
  • 大火起來的新基建,將成為幹細胞儲存加碼前行的一味藥引
    據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基建質量(包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基礎設施)評分為77.9(百分制),在141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6位,低於日本(93.2分,第5名)、美國(87.9分,第13名)等發達國家。新冠疫情給醫療行業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和挑戰,隨著新基建的面世,醫療行業迎來了發展的窗口期。
  • 什麼是幹細胞?為什麼它們如此重要
    這也是日本目前在不斷研究臨床的方向。目前的療法有效嗎? 2016年發表於細胞幹細胞的研究僅在美國就有570個這樣的診所。他們為從運動損傷到再生治療等提供幹細胞療法。美國FDA對自體組織來源的細胞治療範圍規範相對寬鬆,主要是強調儘可能少的對組織細胞進行加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