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課是重點!在強調一下,是重點!所以要認真預習,課堂上認真學習!
重點1:重力的概念和特點
重力我們不陌生,平時也聽到很多。首先我們要提到一個概念,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指的是宇宙間萬事萬物都互相吸引,也就是說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的力就是萬有引力。所以說地球與地球上的一切物體也都相互吸引,那麼我們就稱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G表示。
重力理解起來不難,但是有三點需要注意。第一,普遍性,地球上所有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第二,與引力的不等性,一般情況下都小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第三,重力是非接觸力,即使不與地球接觸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像飛機飛鳥等。
重點2:重力的大小
利用上節課所學的彈簧測力計進行重力的測量,測量方法就是在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質量不同的物體。實驗室裡有鉤碼,砝碼差不多,能被勾起來,有一定的質量。
結果在測量過程中,科學家又發現了一個恆等式:質量越大重力越大,且比值等於9.8.那我們就和密度的定義一樣,用g表示質量與重力的比值。g=m/G=9.8N/kg,那麼G=mg,其中G代表重力單位N,m代表質量單位kg。
這個是重點,因為打通了力和質量的關係。
重點3:重力的方向
知道重力的方向,你就知道為什麼蘋果會砸到牛頓了。
通過實驗我們得到結論,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重點4:重心
想讓硬幣立起來我們很容易辦到,大師要想讓筷子橫放到指尖上,需要找到一個特殊點。或者是其他的物體,我們想讓他們放在手指上,似乎都要尋找到一個特殊點。那這個特殊的點是什麼呢?這個時候我們就引出了重心的概念。
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個點上,這個重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所以我們要了解常見的物體的重心,作圖題易錯點。對於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體的中心上。如圖所示:
我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重力的符號是G,所以在作圖題中。重力的示意圖向下,然後標識G來表示物體的重力,上圖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