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兩岸已走上互助互惠道路

2020-11-27 搜狐網

  中新社福州8月28日電 (記者 孫賢迅)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28日在福州說,兩岸已經從對峙的狀況走上互助互惠的道路。他盼望未來所有的華人都能結合競爭優勢,以創新的思維,進軍全球市場。

  林豐正當日在第六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發表演講時特別強調,兩岸和平發展是目前兩岸中國人的主流民意,誰都沒有辦法阻擋這個潮流。他表示,希望兩岸中國人用共同的智慧,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努力,讓兩岸和平發展。

  林豐正說,從2005年4月29日連戰主席和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達成兩岸和平發展的五項願景舉措開始,兩岸關係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尤其是在五項願景的架構之下,國共兩黨舉辦了六屆兩岸經貿文化活動,總共達成了超過100項共同結論的建設事項,對兩岸的同胞都有很大的意義。

  他說,得到大陸善意的回應,海基會跟海協會很快就恢復了協商,到現在已經召開了五次協商會議,總共達成了14項共同協議、一項共同聲明,其中包括兩岸的旅遊、空運、海運、郵政、食品安全管制、金融合作、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司法互助、陸生來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等議題,都已經獲得了具體的成果。

  他特別指出,兩岸直航、開放大陸地區的人民到臺灣觀光旅遊,對於深化兩岸經貿交流的貢獻尤為顯著。

  林豐正說,值得我們欣慰更值得我們重視的是海協會、海基會所討論的議題範疇,已經從經濟合作的範圍擴展到社會以及民生合作的議題。兩岸如果能夠繼續本著互信互諒、善意、互惠、和平雙贏的原則營造一個長期穩定的關係,將為兩岸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榮景。

(責任編輯:趙婷)

相關焦點

  • 【哀】臺前防長義烏人蔣仲苓去世,曾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回義烏祭祖
    陳以信表示,馬英九肯定蔣仲苓的忠誠與長期支持,已致電家屬表示哀悼與慰問。2003年辭副主席,改任中評委主任【海峽人物】一身爭議始終反「獨」在朱立倫(祖籍義烏)首度出任國民黨副主席(2008年)之前,已有一位義烏人當過國民黨副主席——他就是蔣仲苓,在連戰主掌國民黨時擔任過副主席,而之前,他是李登輝任內的「防長」。
  • 臺學者:國民黨應團結縫合兩岸統一時間歧異
    對此,高雄市「臺日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日本「自由亞洲協會」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慶洲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期盼中央委員選後的國民黨能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正道,凝聚全黨團結,盡力縫合兩岸邁向統一的時間歧異所衍生的紛擾。
  • 國民黨前副主席:韓國瑜是國民黨的寶 多幾個這樣的人黨就起來了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考試院」前院長,國民黨前副主席關中發表新書關中認為,國民黨要再起,靠的不是錢而是理想與號召,他以「韓流」為例,強調哪有用什麼錢?他表示韓國瑜是國民黨的一塊寶,應該好好保護韓,「今後多幾個像韓的人,國民黨就起來了嘛」。  關中在新書發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若韓國瑜再出來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或是任何職務,他會支持嗎?關中坦言,以後的事情他不知道。
  • 兩岸和平發展知識競賽題庫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上海市委員會
    91.近年來,反映眷村生活的影視作品不斷問世,下面哪幾部作品是反映眷村生活的(ABCD)A、《籬笆外的春天》     B、《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C、《光陰的故事》        D、《寶島一村》(三)是非題92.兩岸「三通」應遵循「一個中國、直接雙向、互惠互利」的原則。 答案:對93.
  • 蔡英文促兩岸對話,國民黨:從邊境管制不再有歧視開始
    今天是2021年元旦,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午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談話時聲稱,只要北京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對此,國民黨隨後發新聞稿回應,首先肯定蔡英文對於疫情受控後,兩岸能逐步恢復正常交流的承諾,以及增加理解、減少誤解的期盼,但蔡也應該逐步兌現自己的承諾,希望可以從邊境管制不要再有歧視開始。
  • 丟掉「九二共識」,國民黨還拿什麼和蔡英文鬥?「新」兩岸論述將使...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不久前,作為國民黨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兩岸論述報告終於出臺。但此論述一出,特別是關於「九二共識」的部分,僅將其看做一個「歷史事實」,引發各方質疑和國民黨內的持續反彈聲浪。雖然現任主席江啟臣表示該論述只是草案,未來將廣泛徵詢各界和基層意見,但各方已有明顯反應。6月23日,在現任黨主席邀請幾位前主席參加的宴會上,連戰、馬英九、吳敦義都因對「新」兩岸論述有意見而未出席。洪秀柱、朱立倫雖短暫出席,但也提出個人的不同意見。
  • 提議中國國民黨改名的「立委」又喊「兩岸斷絕」,網友:上次被批的...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等臺媒10月20日報導,曾提議去掉國民黨黨名中「中國」二字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今(20日)又宣稱,如果對岸連「中華民國」都不承認,「那兩岸斷絕就好了,有什麼好講的」。此言一出,隨即引起島內網民批評,有人諷刺說「上次說要改名被批評還不夠嗎?」還有人說此舉是「要利用『中華民國』這個皮搞『獨臺』」。
  • 臺灣選舉與兩岸的關係?學者:「自轉」與「公轉」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次選舉的結果是臺灣民眾在臺灣內部政治上,對國民黨這些年施政情況的一個綜合反映。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作比進行解讀:這場選舉是臺灣的「自轉」,而「公轉」則是兩岸關係發展,「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巨大成果,不僅使兩岸民眾受益,對地區和平也是一個重大貢獻。
  • 國民黨把統派當蟑螂 美國不會派軍隊到中國作戰
    國民黨把統派當蟑螂 統派可考慮放棄投票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毛鑄倫、副主席王曉波等兩位統派代表人物日前相繼病逝,統盟21日舉行追思會。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在會中表示,國民黨將統派視為蟑螂,但到了選舉時又想要統派的票,未來統派應該和國民黨談條件,如果國民黨做不到,那我們寧願投廢票。
  • 「挺吳派」再批洪秀柱:若洪連任國民黨就要關門
    (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被問到洪秀柱做得好不好 吳敦義:去問問她的副主席【被問到洪秀柱做得好不好 吳敦義:去問問她的副主席】【吳敦義神通廣大獲取新黨員個人資料? 郝陣營質疑選舉公平】國民黨新黨員卻收到吳敦義文宣,郝辦感嘆神通廣大。
  • 國民黨「立委」喊話蔡英文,兩岸若開戰,臺灣會輸光光!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蔡英文一直在試圖使兩岸對立,對此國民黨表示擔憂。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只要兩岸打起來,臺灣就會輸光光。這實際上是對蔡英文的警告,現在民進黨當局甘願當美國的附庸,甚至為了能刺激到北京想方設法的和美國籤訂貿易協定。
  • 民進黨沒烏鴉,國民黨沒鳳凰!
    要從國民黨追究起,作為百年老黨,在臺灣獨大40年,國民黨的威權與醬缸文化深植臺灣,即使轉型為選舉政黨,舊文化、老習氣卻如DNA般纏繞不去。國民黨人習慣簇擁強人,聽從指示、服從領導,不習慣溝通思辨與承擔,一旦強人消失,就像繼承龐大遺產的富二代,只顧著爭吵分家產,不思承擔重責、擴大家業。
  • 「慢點·觀察」和蔡英文繼續過招 國民黨誰來扛大旗?
    3月7日,敗選後的國民黨將選出新主席。這場選舉,關係到國民黨未來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也關係到兩岸關係的走向。而高喊了多年改革口號的國民黨,更是到了內憂外患、必須「浴火重生」的關頭。受疫情影響,候選人江啟臣和郝龍斌,都無法舉行任何現場造勢活動,因此投票率很可能左右這次選舉。
  • 國民黨「立委」:美國政權交接期是兩岸危險期,敏感時期臺當局不應...
    【環球網報導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8日報導,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新任美國總統,政權即將交替,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若是政權交接過程不順利,美國內政不穩恐無暇顧及外務,是兩岸爆發衝突的危險期。她認為,在這樣的敏感時期,臺當局不應主動挑釁大陸。
  • 網絡互助平臺壁虎互助聯姻360金融,與網際網路巨頭是共生關係
    平靜已久的個人大病救助行業再起波瀾。記者從壁虎互助獲悉,360金融已於日前完成了對壁虎諾言籌的併購。打開原諾言籌的網址,現已直接跳轉至360大病籌,壁虎諾言籌的公眾號也已遷移至新帳號360互助,該帳號的運營主體北京愛心海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360金融集團旗下子公司。360金融搭建「籌款+互助」場景業內人士評論稱,這起併購有兩層含義。
  • 吳曉玲:農村金融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未來方向
    但是農行的商業性和農信社的合作性,在這些問題上怎麼妥善處理,我認為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道路。 從1984年要求農信社走「恢復三性」的道路,這一輪是2003年開始,就是說中央銀行花了1600億央行票據來幫助農信社擺脫歷史的包袱,輕裝前進更好地為農村服務,當初確定的方向還是希望農信社走合作金融的道路。但是三十年地實踐,我的結論是夢碎合作。 為什麼呢?
  • 中共中央臺辦介紹連戰率國民黨團訪問大陸情況
    2005年5月3日(星期二)下午4時,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在希就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來大陸訪問一事作介紹,並答記者問。以下為答問實錄: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連日來,境內外媒體對此次訪問進行了大量的連續的報導。
  • 巫永平:蔡英文需謹防走「緩獨」路線 兩岸未來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5月20日上午,新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發表時長30分鐘的就職演講,對於這份臺灣新當局準備已久的講話內容,環球網記者特別採訪了研究臺海領域的著名學者,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