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深度研究:如何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

2020-11-23 騰訊網

導讀

2020年不僅是特斯拉發展歷程的轉折點——這一年特斯拉進駐中國上海,打造出全球成本最低的Model 3,2020年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轉折點——在補貼環境下經過3年的「蒙眼狂奔」、需求遭遇瓶頸,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開始讓更多一般消費者接受新能源汽車,巨大的中國車市消費潛力正在激活,中國新能源車企也迎來了收穫期。

1、特斯拉硬核在哪裡?

Model3 上市至今,穩坐新能源最暢銷車型寶座,單車型在新能 源市場份額達 13.5%,ModelY 有望超越 Model3,將在提升特斯拉銷量的同時,加 速行業電動化的進程。特斯拉創立僅 17 年,卻憑一己之力撼動了已有百年歷史的 汽車行業格局,加速了汽車由內燃機驅動向電驅動的轉型,引領著汽車行業科技化 的變革方向。

我們認為,特斯拉的硬核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卓越的電池系統和完善的充電樁 布局解決電動車痛點;2.領先的智能網聯化水平為用戶帶來顛覆性體驗;3.商業模 式革新,打造汽車產業新生態。

2. 特斯拉硬核之一:電池系統卓越充電樁布局較為完善

購買電動車的人在擔心什麼?

特斯拉推出第一代 Roadster 及 ModelS/X 時,電動車更多的是超跑、性能車的象 徵,消費者關注的是特斯拉科技範的造型和加速性能。當前消費者在購買電動車時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續航裡程(34.2%)、充 電便利性(電裝密度+充電時間,26.2%)和價格(24.5%),而電池系統是影響電 動車續航裡程和成本的關鍵,也是特斯拉電動車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2.1 電池材料:高能量密度 低成本

從特斯拉已發布的車型來看,特斯拉電池技術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9-2012 年 Roadster 和 ModelS 車型。搭載的 18650 圓柱形電池, 採用 LCO(鈷酸鋁)+石墨的方案,成組後 PACK 能量密度 120Wh/kg。

第二階段:2012-2018 年二代 ModelS 和 ModelX 車型。依然搭載 18650 圓柱形 電池,但是正負極材料改為 NCA(鎳鈷鋁)+碳矽方案,負極材料由石墨負極切換為 碳矽負極,單體能量密度和 PACK 能量密度分別提升至 250Wh/kg、150Wh/kg,二 代電池的成本由 190 美元/kWh 逐步降低至 160 美元/kWh。

第三階段:2018 年至今 Model3/Y 車型,電池系統呈現多元化趨勢。特斯拉電池改 由松下、LG 化學和寧德時代共同提供,其中松下和 LG 化學提供 21700 電池,寧 德時代提供磷酸鐵鋰電池(LFP)。

從 18650 到 21700,特斯拉電池組 PACK 能量密度一直處於領先優勢。特斯拉是 最先將圓柱形鋰電池應用到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公司,圓柱形鋰電優點包括能量密度 高、卷繞工藝成熟、自動化程度高、成本相對較低等。

電池成本顯著低於市場水平,率先達到 100 美元/kWh 關鍵點。特斯拉 Model3 使用的圓柱形鋰電池 21700, 工藝成熟、適合大規模量產,在保持能量密度全球領先的前提下,於 2020 年率先 達到 100 美元/kWh 的關鍵成本,領先行業 6 年左右。

電池衰減少、續航有保證。根據早期的 ModelS 和 ModelX 行駛數據顯示,特斯拉車輛裡程達到 15 萬英裡時,大部分車輛的電池容量衰減不到 10%。

電池材料技術全球領先,前沿布局實現技術持續迭代。乾電極壓實密度更高,可使電芯能量密度提升至 300Wh/kg 以上,超級電容有助於 提升電池的循環使用壽命。2020 年 9 月 22 日,特斯拉將在「Battery Day」上宣布 其在在電池研究上的最新成果,有望再次推動動力電池技術的革新。

2.2 BMS(電池管理系統)

特斯拉先進的 BMS 技術,是它卓越電池系統的重要保障。Model3 的電池組由四 個比例不同的模組,共 4416 顆 2170 電芯組成。然而,由於每顆電芯自身的差異, 以及所處的位置不一容易造成散熱不均,只要一節電芯過充或過放,整個電池組就 會出問題,因此 BMS 在電池系統裡的地位甚至比電芯本體還高——它佔據了一套 電池組總成本的 30%左右。

實現對超過 7000 節電池的有效管理,BMS 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充分驗證。特斯拉在每個電池片上,均設置有 BMB (Battery Monitor board)即電池監控板,用以監控每個電池磚的電壓和溫度。在整個電池包上,設置有 BSM(Battery System Monitor),用以監控整個電池包的工作環境。

整車熱管理助力,電池溫控更加精準、節能。Model3 在整車熱管理系統中增加了 一個熱管理控制器,通過一個四通閥實現了整車熱管理系統和電池溫控系統的串並 聯。通過整車熱管理系統的串並聯協調, 特斯拉電池溫控系統實現 2℃以內的溫差控制,極大提升了電池系統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

2.3 充電樁和快充技術解決充電便利性問題

電動車的裡程焦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滿電狀態下的續航裡程和充電便利性,當 前亟待解決的應該是充電便利性問題。原因是:1.得益於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當 前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已達到 400-600 公裡,與燃油車接近;2.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 池能量密度繼續大幅提升的空間有限,且會帶來安全問題;3.充電便利性是解決電 動車裡程焦慮的根本途徑。充電便利性包括兩個方面:充電站的密度及分布、充電 時間。

車子賣到哪,充電樁就建到哪。截止至 2019 年底,特斯拉已經在全球 1716 個地 方,建設超級充電站 16000 餘座,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亞太及澳洲地區,這些 地區也是特斯拉電動車的主要銷售地。在中國國內,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數量超過 300 座,覆蓋 140 多座城市,超過 15000 個超級充電樁投入運行,已經編製成了一 個非常密集的充電網絡。

特斯拉第三代超級充電樁最大充電功率可達 250kW,相比第二代超級充電樁 (120kW)提升一倍。以 Model3 長續航版為例,使用第三代超級充電樁 5 分鐘可 行駛約 120 公裡。在車輛導航去超級充電站的路上,電池會提前加熱,以確保插上充電槍頭時直接進入快充狀態,理想狀態下用戶平均充電時間約可減少 50%。

快充也省錢。特斯拉充電樁在充電功率和充電費用上都要優於國內其他廠家,特斯拉在充電服務上的綜合價格要低於其他廠家,特斯拉承諾永遠不以超級充 電為盈利點。

3. 特斯拉硬核之二:智能網聯遙遙領先

3.1 特斯拉汽車的靈魂-全自動駕駛

最被信任能實現自動駕駛的公司。美國在線汽車銷售平臺 Autolist.com 在 2018 年 和 2019 年分別調研了 1326/1650 位車主,特斯拉均成為最被信任能實現自動駕駛 的公司。

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 Autopilot 自推出至今歷經三代,實現了從硬體到軟體、晶片 的全方位升級。

2014 年推出 HW1.0,搭載 Mobileye Q3 晶片,實現全速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 緊急制動、變道輔助、自動泊車等 L2 級別功能,是全球最早推出高性能自動駕駛 的車企。2016 年-2017 年推出 HW2.0 和 HW2.5,傳感器層面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 傳感器都進行了更新,感知能力大幅增強,搭載英偉達 Drive PX2 晶片,算力也得到一定提升,實現了部分 L3 級別功能。

2019 年推出 HW3.0,核心改動為使用自研 FSD 晶片替代英偉達 Drive PX2,算力 提升 21 倍,已基本實現 L3 級別自動駕駛功能。2022 年 HW4.0,晶片使用 7 納米工藝打造,預計算力可達 HW3.0 的 3 倍。

自研晶片,掌握核心競爭力。目前無論傳統汽車廠商還是造車新勢力均以採購第三 方晶片為主,特斯拉是唯一一家自研晶片的汽車廠商。自研 FSD 晶片使得特斯拉在核心技術領域擺脫了第三方供應 商的束縛,有利於促進其在自動駕駛上技術上的持續迭代升級。

低成本、低功耗、高算力。因為是自研晶片,特斯拉採用了完全定製的獨享方案, 很多在其他晶片中集成的功能被弱化或去掉,使得晶片同時具備低成本、低功耗、 高算力的特點。1.簡化邏輯控制和指令集,將資源集中在計算方面,在大幅提升算力的同時有效控制能耗。根據特斯拉公布數據,HW3.0系統算力達到 144TOPS,能耗 72W,與 HW2.5 相比算力提升 21 倍之多,能耗卻僅升高了 25% 2.通過複雜化軟體的方法來簡化硬體,HW3.0 成本比 HW2.5 系統 下降 20%。

FSD 系統晶片具有冗餘備份,雙倍安全。當一顆晶片出 現問題時,另一個晶片可以完全接管,獨立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正常運行,為了安全,特斯拉還設計了冗餘的電源、重疊的攝像機視野、各種向後兼容的連接器和接口。特斯拉宣稱,FSD 系統的故障率非常低,甚至比人失去意識的可能性還要低一 個數量級。

使用現有用戶數據訓練,數值上遠超其他廠商。自動駕駛神經網絡算法的訓練離不 開大量的數據,特斯拉通過 Autopilot 的影子模式直接採集用戶的行駛數據,採集裡 程已達 22 億英裡,其他自動駕駛企業中採集裡程數最多的 Waymoo,僅有 1000 萬 英裡數據。

2020 年 7 月 9 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馬斯克在會議上宣布,特斯拉 將在今年完成 L5 級別自動駕駛基本功能的研發工作,並且特斯拉的 L5 級自動駕駛 系統會更加安全。特斯拉高算力、低功耗、高度安全的自動駕駛晶片,以及成熟的 自動駕駛算法,是特斯拉實現 L5 自動駕駛的關鍵。

3.2 汽車 EEA 重構,OTA 帶來顛覆性體驗

特斯拉是首用 OTA 的汽車廠商。特斯拉是第一家將OTA應用到汽車上的公司,使 得汽車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可以在線升級。截止 至 2020 年 6 月,特斯拉共進行較大版本的 OTA 升級 61 次,且近幾年來升級速度 明顯加快,升級內容涉及動力系統、座艙娛樂系統、車身電子域、底盤域和自動駕 駛域。

汽車 OTA 具備三大基礎功能:1.全新功能導入:全新功能逐步激活和導入;3.交互界面、 交互邏輯等優化,主要是座艙娛樂系統。2.潛在問題改善:低成本軟體故障解決、軟體風險應 急響應、安全漏洞修復。

截止至 2019 年,特斯拉的所有 142 次更新裡,涉及到潛在問題改善 11 次,涉及 到全新功能導入 67 次,涉及到交互界面優化 64 次。特斯拉通過 OTA 升級,降低 了汽車召回概率,為用戶帶來持續迭代的新鮮體驗,也增強了用戶粘性。

特斯拉重構汽車 EEA(電子架構),域控制器為汽車的 OTA 提供無限可能。傳統汽 車一般使用分布式電子電器架構,整車上的大部分零部件如發動機、車窗、車燈等 都由獨立的 ECU 進行控制,隨著整車電氣系統複雜化,導致分布式架構軟硬一體, 整車企業並沒有權限去維護和更新 ECU,因此無法通過後續 OTA 升級解決問題。

特斯拉域控制器,ECU 高度集成,實現軟硬體解耦。在 HW3.0 系統中,特斯拉將 整個 EEA 架構分為三大部分:CCM(中央計算模塊)、BCM LH(左車身控制模塊)、 BCM RH(右車身控制模塊)。其中中央計算模塊整合了 ADAS 系統和信息娛樂系統,同時負責外部連接和車內通信系統的域功能,左車身和右車身控制模塊負責剩餘的車身與便利系統、安全系統和部分動力系統。特斯拉通過重構汽車 EEA,將控 制算法集成到三個模塊 ECU,實現了汽車電子軟硬體的解耦,為 OTA 提供無限可 能。

域控制器之所以能夠取代分布式控制器成為汽車電子電氣的變革方向,主要因為以 下幾個優勢:

硬體層面:減少 ECU 數量,整合算力;控制器對執行器統一調度,增強整車功能 協同。

軟體層面:軟硬體解耦,為 OTA 提供無限可能,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通信層面:域控制器採用高速乙太網替代 CAN 總線,提供高實時、高帶寬的數 據傳輸功能,為自動駕駛系統海量傳感器數據傳輸提供可靠保障。

因此,域控制器是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之一,除特斯拉外,博世、大眾等 也在積極布局域控制器技術。

4. 特斯拉硬核之三:商業模式革新打造汽車產業新生態

4.1 垂直整合,減少中間商賺差價

汽車行業已有百年歷史,經過演變形成了龐大的汽車產業鏈,包括零部件供應、整 車製造、整車銷售、汽車維修、汽車金融、二手車、汽車租賃等,在這個產業鏈中 供應商、整車廠、經銷商、二手車市場、租賃市場等各司其職,共同構建汽車產業 生態。

特斯拉布局全產業鏈,實現和用戶的雙贏。整車製造在全產業鏈中僅貢獻 15%的利 潤,針對傳統車企製造和服務分開,僅賺製造環節的利潤,特斯拉則布局全產業鏈, 服務貫穿全生命周期,預計價值量可達製造環節的 3-4 倍。特斯拉用戶也能享受到產業鏈整合後的讓利,實現特斯拉和用戶的雙贏。

4.2 營銷模式、渠道模式革新

營銷模式:少廣告、費用低。特斯拉的營銷模式中廣告很少,但是提起特斯拉,我 們都會想到豪華車、科技範、明星 CEO 馬斯克,這說明了特斯拉營銷模式的三條 主線:1.通過超跑 Roadster、豪華車 ModelS/X 奠定品牌形象;2.通過產品發布會、 行業會議等途徑介紹特斯拉電動化、智能網聯化上的技術優勢,佔領消費者心智; 3.明星 CEO 馬斯克時常「語出驚人」,自帶流量、免費廣告。

渠道模式:直營店引流、線上直銷。在傳統售車渠道中,整車廠批發車輛給經銷商, 由經銷商招攬客戶並在 4S 店內完成付款和提車,特斯拉採用的是線下體驗、線上 付款的網際網路模式,並且提供7天退貨保障,與當前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渠道較為類似。特斯拉體驗店內建有動力系統的展示平臺,可以讓客戶感受特斯拉電動系統 的強大動力,並支持客戶定製專屬車型。

4.3 軟體創收,車企盈利新模式

特斯拉的軟體收入由 3 塊業務產生,分別是車聯網功能、在線系統升級(OTA)和 全自動駕駛(FSD)。

1. 車聯網功能。特斯拉宣布從 2020 年起,針對 18H2 之後銷售的車輛(ModelS/X/3) 收取 9.99 美元/月的費用才可提供在線網絡功能。2.全自動駕駛功能(FSD)。全自動駕駛是特斯拉軟體服務的核心產品,也是特斯 拉汽車的靈魂。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可以選擇激活 FSD 功能,並且後續可 以通過 OTA 持續升級自動駕駛能力。3. OTA 付費升級。特斯拉 OTA 可以實現對動力系統、座艙娛樂系統、自動駕駛系 統、車身電子系統、底盤系統的在線升級,在不改變車輛硬體的條件下提升車 輛的整體性能,給客戶帶來持續迭代的新鮮體驗,但是部分 OTA 需要付費才能 升級。

FSD 的營業收入主要與三方面因素相關:汽車銷量、激活率、單價。

1. 汽車銷量。特斯拉憑藉其卓越的三電系統、領先的自動駕駛、持續迭代的智能 網聯,已經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共同喜愛,穩居新能源汽車龍頭,全球市佔率 持續擴大。2. 單價。隨著 FSD 功能的日趨強大,其單價已從 2019 年初的 5000 美元上漲到 現在的 8000 美元,2025 年保守估計在 12000 美元以上,而馬斯克更是認為 FSD 終極版的價格至少是 10 萬美元。3. 激活率。特斯拉 FSD 系統的激活率主要取決於功能的完善程度。特斯拉的 FSD 系統自推出以來,硬體上經歷了 HW1.0-HW3.0 的持續更新,自研晶片算力大 幅提高,系統成本顯著低於競爭對手,最新一代 7.0nm 工藝晶片的 HW4.0 也 將於 2022 年到來。

2025 軟體創收 216 億美元,汽車銷售業務營收佔比 18%。到 2025 年將貢獻 216 億美元營收,佔汽車銷售業務總營收的 18%, 2020 年到 2025 年 FSD 業務收入的 CAGR 達 63.2%。因軟體業務的銷售成本幾乎 為零,營收的大部分都可轉化為淨利,因此軟體收入將成為特斯拉盈利的主要來源。

FSD 訂閱付費模式。FSD 訂閱服務可以進一步降低消費門檻,提高 激活率,同時在訂閱的商業模式下,每輛激活的 FSD 車輛都將為特斯拉提供持續 的現金流。假設 2021-2025 年共銷售新車 700 萬輛,2025 年有 80%用戶訂閱 FSD 功能,屆時的訂閱服務費將達到 67.2 億美元/年。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特斯拉銷量不及預期;產業政策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 鋰電設備企業深度綁定行業龍頭
    記者 宋維東  汽車業,新能源汽車持續滲透,動力電池廠商紛紛擴產。業內人士表示,鋰電池企業擴產將為鋰電設備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深度配套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的鋰電設備公司將獲得更大發展。  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進一步下降,新能源汽車將不斷強化性能和使用成本優勢,有望迎來快速滲透期。這對鋰電池全產業鏈都是重大發展機遇,未來5至10年鋰電設備都將是受益板塊。  公安部交管局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92萬輛,佔汽車總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萬輛,增長29.18%。
  • 特斯拉、蔚來市值第一!新能源汽車:泡沫還是革命
    7月2日,特斯拉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值攀至2,080億美元,而豐田當時的市值為2,030億美元,特斯拉成為成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11月18日,海外機構發布了2020年汽車企業市值排行榜,排名在第一的是美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市值高達3990.5億美元,甚至超過了豐田、奔馳、大眾等知名百年老車企市值之和。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擠入第四名,蔚來汽車緊隨其後,列第六名,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均進入前25榜單。
  • 新能源汽車系列四:李想的理想,成為中國的特斯拉?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10月9日國常會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要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10月2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35年燃油車全部為混動。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成為主流產品。
  • 剛剛,國常會通過新能源汽車重要規劃,四大舉措助力!龍頭股已頻創新高
    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增長點。隨著該規劃的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迎來發展新機遇。近期,新能源汽車板塊正在成為一條重要投資主線,相關龍頭公司股價已創新高。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同時,標普指數委員會根據對公司的定量和定性研究,以決定是否將之加入其中。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已經連續五個季度盈利,符合加入標準。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淨利潤達到1.43億美元,總營收87.71億美元,被評為史上最好財報。而高盛分析師今日在報告中稱,隨著股票市場的整體反彈,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後,特斯拉股價有望繼續大幅增長。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為什麼幹不過特斯拉
    反觀,特斯拉、寶馬新能源、奔馳等進口車型,充電標準協議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私自修改。從這一點上,我真的感覺國人對缺少遵守規則的精神。在我看來,新能源汽車最不值得買的是北汽新能源。這貨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搭載的車載充電機頻繁出現問題。而且一點網際網路基因都沒有。純粹是為了政策的產物。北京市為了支持北汽新能源,政策限制只有純電動汽車才可以享受號牌資源,混動雖然能上綠牌,但是和燃油車一樣需要搖號。結果北汽依然是扶不起的阿鬥。帝豪EV有一批車次採購的車載充電機質量問題也頻繁出現。
  • 回看2020,新能源汽車如何「乘風破浪」?
    特斯拉一直有計劃推出完全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業務,未來,特斯拉車主的車輛閒置時還可以通過Robo-Taxi業務來獲取收益。如何理解特斯拉的連續降價?張永偉副理事長認為,電動汽車價格下行是一個必然趨勢。伴隨著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成本的繼續下降,電動汽車肯定會越來越便宜。2021年上市的新車型會越來越多,「過去是造好車不容易,明年賣車會更不容易。」
  • 新能源汽車行業細分領域龍頭股全梳理,建議收藏!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遊三個環節。上遊產業主要是以鋰、鈷、鎳、石墨、稀土等為代表的原材料供應鏈;中遊產業是以鋰電池、電機及電控等零部件為主的生產鏈,其中最重要的鋰電池產業鏈又可以分為電解液、正負極材料、隔膜、結構件、電池組裝等細分領域;下遊產業則主要是整車和充電樁的生產及運營。
  • 特斯拉Model Y大獲成功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
    特斯拉Model Y遭消費者搶購的背後所透露出的行業發展趨勢,顯然是值得所有車企特別是咱們中國品牌車企深思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下面咱們就來詳細分析!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分析:擁抱大時代,把握三主線
    ■主線一:海外放量,產業鏈龍頭迎歷史機遇。2021 年,全球電動車都將進 入發展快車道。以大眾、PSA 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 正在聯手顛覆百年汽車工業。在以往 歷次工業革命中,汽車都是技術進步的重要應用載體。以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為依託的新一 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未來將引發全球汽車產業深刻變革。當前,新能源、新材料及 5G 等 新技術正帶動以綠色、智能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突破,新能源汽車正在與能源、交通、信息 通信等領域關鍵技術加速融合。
  • 特斯拉(TSLA.US)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新能源汽車的...
    截至27日美股收盤,特斯拉(TSLA.US)公司股價上漲了11.76美元,報收於585.76美元,漲幅2.05%。數據顯示,特斯拉公司市值達到5552億美元,而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US)市值為5430億美元。特斯拉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美國市值第六大公司。
  • 寧德時代:做對了哪些事,才成為今天的鋰電池龍頭?
    近期,寧德時代進入特斯拉供應鏈,計劃20年7月1日開始供貨,為期2年。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已經鎖定,是走對了哪幾步,才成就了其霸主地位?從中也可以看出比亞迪、國軒高科、堅瑞沃能是如何被寧德時代甩在身後的。
  • 新能源汽車專題報告:領跑者特斯拉的崛起
    1、公司概覽:全球電動汽車龍頭車企1.1 公司簡介特斯拉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主要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以及儲能設備。2003 年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共同創立,取名特斯拉,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並將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的帕羅奧多。
  • 科達利電池結構件龍頭 深度綁定國內前十大電池廠商
    本報告導讀: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景氣周期,公司作為鋰電池結構件龍頭,是國內前十大動力電池廠商核心供應商,未來成長可期。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102.70元。投資要點:首次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102.70元。
  • 自主品牌大敗局,新能源汽車需要「換」道超車 || 深度
    2007年,它成立於以色列,主打換電模式,由於其成功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時間長、續航裡程短等迫切問題,很快成為新能源車領域新寵,受到國際風投的熱烈追捧,被媲美為「汽車屆的手機運營商。」為什麼選擇新能源汽車呢?一方面,從全球格局看,環保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相對於汽車尾氣排放量超標,給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的傳統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同時,從消費者的性價比方面考慮,新能源汽車也在逐漸釋放著優勢。
  •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票有哪些?新能源汽車龍頭股票一覽
    10隻新能源汽車  概念股發布年報業績預告  11月以來,新能源汽車依舊保持著上漲動能,新能源汽車指數11月累積上漲9.87%,跑贏同期大盤(4.75%)。根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11月以來,有29隻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獲得北上資金的增持。
  • 新能源汽車板塊向好:多重驅動力助推 圍繞三方面布局
    分析人士指出,在歐洲市場電動化汽車提速,特斯拉國產化超預期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作為全球優質製造資產的價值開始凸顯。同時,德國在電動車計劃上動作頻出,繼德國政府宣布電動汽車補貼提升50%並延長至2025年底後,大眾汽車宣布未來五年戰略規劃,寶馬集團擴大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採購額。渤海證券行業研究指出,國際車企正在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戰略,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加速發展。
  • 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歷史與未來
    今天筆者與您探討由馬斯克領導的特斯拉-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歷史與未來。特斯拉的發展歷程首先,需要澄清一點的是,特斯拉並非馬斯克所創立,而是由矽谷工程師馬丁·艾伯哈德與馬克·塔彭寧合夥成立於2003年7月。在公司創立初期,二人靠著自己的積蓄維持團隊運作,但在僅有數人的人力加之資金的匱乏使得研發舉步維艱。隨後,2004年4月,特斯拉不得不開始A輪融資。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蔚來超越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特斯拉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美國市值第六大公司。目前美股市值前五的公司分別是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Facebook,市值分別為19822、16272、16033、12108、7913億美元。事實上,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持續拉升,從年初的80美元/股,漲至當前的近600美元/股,年度漲幅已經達600%。
  • 新能源車如何分類及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深度解讀?
    隨著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及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新能源車普及推廣正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焦點,也帶動了一大批新能源車企的快速成長,如美國的特斯拉颳起了電動汽車的旋風,蘋果和谷歌也都開啟了智能汽車計劃,在國內掀起了蔚來、小鵬、樂視和百度等網際網路造車運動,更有格力董明珠孤注一擲的投資珠海銀隆,也同樣把眼光放在新能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