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逄觀星|他把鏡頭對準普通人,100張照片定格山東人抗疫瞬間

2020-12-03 齊魯壹點

【小逄觀星】

拒絕遺忘,定格瞬間

——觀攝影家錢捍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 逄春階

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可我們開始遺忘了。忘記了庚子年初的焦慮和恐懼,忘記了防控的緊張與不安,忘記了白衣戰士含淚的目光。口罩儘管還戴著,已成了一種裝飾,而不是防止傳染的必須。小區門口測體溫,也是走形式,測溫槍還沒出數字,就已收回去。怎麼這麼快就忘了呢?好了傷疤忘了疼。6月13日,《面對:錢捍抗疫生活影像日記》攝影展在山東省美術館開展了,錢捍拍攝的一幅幅圖片,喚起了還沒走遠的記憶。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策展人陳小波一語中的:「中國人善忘,很多大歷史中的人的處境、人的悲傷很快就會忘記。所以需要記錄,需要留下來。優秀的攝影者儘可能地記錄他經歷的事,多年以後這些瞬間能夠幫助人們回憶。若沒有圖像記載、沒有文字的記載,這場疫情也很容易被忘掉。所以特別感謝以不同方式記錄這場疫情的攝影師們,感謝錢捍。」

遺忘是一種本能,如果不遺忘,陳穀子爛芝麻,一大堆,都裝在腦子裡,腦子也很累。但是對一些影響人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人們的身心受到傷害的歷史瞬間,不能忘記,尤其不能選擇性遺忘。不但不能遺忘,還要強化記憶,銘記它,只有銘記,才會避免悲劇重演。比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或深或淺地影響著每一個人。多年以後,這場疫情,就會淡出人們的視野。若沒有視頻、圖像、文字的記載,這場疫情就像沒發生一樣。

錢捍一直保持著清醒,他睜大眼睛,捕捉著一個個瞬間。他忘記了年齡,躲避著危險,每天拍,不停地拍,手機、相機成了他身上的一個器官。有一次我跟他出去拍攝,他戴著護目鏡,後來我知道,護目鏡質量不大合格,但他認真戴著。上公交車,我沒帶身份證,就在顛簸的車廂裡歪歪扭扭地登記信息,錢捍眼疾手快,暗下快門,記下了我的狼狽。他說,這才是真實的顛簸中的你。

這次攝影展的策展人楊明先生很用心,他把展覽的標誌設計成口罩造型。每一幅圖片的背景都是一個口罩,圖片說明牌,也是口罩造型。這就是現實,口罩無處不在,這幾十天口罩已經長在了我們嘴上,形影不離。有的人甚至恐懼到睡覺都戴著口罩。

專程來看展覽的著名報人、攝影理論家楊浪先生為攝影展的口罩造型點讚:「在我們共同的生活經歷當中找到人們的共情點。口罩就是這個事件的一個共情點。」

好多人看了錢捍的攝影展說,我手機裡也拍了不少,但是拍了也就拍了,有的留著,有的刪掉,隨拍隨扔。隨扔隨拍,拍著隨意,也就無思考,不珍惜。而錢捍不,他留心,他在乎,他反思,他整理,顯示出一個職業攝影人的素養。他有把零碎的信息捏合成一個整體的能力。

錢捍的攝影展,像漣漪,是一圈一圈慢慢放大的。一開始是客廳、廚房、臥室、陽臺,慢慢地到了樓下、小區,再後來到了理髮店、商場、藥房、機場。他身在有限的空間裡,但心在市外、省外、國外。有對自己身邊生活的觀察,更有對人類命運的關懷。封閉的環境並沒有封住他飛翔的心。他腦子裡轉著好多奇奇怪怪的念頭,像旋渦,然後平靜,又是一圈圈漣漪。

錢捍是個容易激動的主兒,有時在凌晨,有時在深夜,每當拍到滿意的片子,就發我分享,掩飾不住拍攝的興奮。他根本不像一個六十七歲的老兵,我們年齡差一旬,但他的心態比我還年輕。為了拍到山東隊從湖北歸來的珍貴鏡頭,他事先備足了功課,做了好幾套方案。我當時在武漢,他提前兩天就詢問我們到達濟南的時間,詢問隊員狀況。我一下飛機,就看到了錢捍端著相機在拍。與年輕人比賽,體力上無法拼,拼得是智慧。

誰能想到,剛在機場拍攝醫療隊歸來,又連夜趕到齊河拍攝解除隔離的醫療隊回家。誰也沒安排他,他是沒事找事,自己給自己下命令:「老錢,咱走!」錢捍就用鞭子趕著錢捍跑起來。

錢捍把鏡頭對準了普通人,100張照片,100個故事,定格了山東人抗疫的珍貴歷史片段。從平民視角切入,以圖敘事,不煽情,冷靜、客觀,平靜訴說。錢捍說:「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每個平凡人都是英雄,我就想向抗疫的普通人致敬。」

拒絕遺忘,定格瞬間。老錢真棒!

【「小逄觀星」是中國作協會員、大眾日報逄春階老師的專欄,每周一期,關注熱點文化現象,文章可讀耐讀,這一品牌欄目已經堅持了十六個年頭,是山東省新聞名專欄。】

相關焦點

  • 100多萬張照片,這位「打工人」用相機給東莞建了個成長「博物館」
    「我希望自己的照片,能系統、全面地呈現製造業農民工的常態生活,所以關注照片的歷史價值、檔案價值、時間價值、記錄的深度和連貫性」首發:1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鄧瑞璇100多萬張照片,這位「打工人」用相機給東莞建了個成長「博物館」20年前一開始學習攝影,佔有兵就將鏡頭對準了和自己一樣的打工群體
  • 小逄觀星|紀錄片《同心戰「疫」》熱播:我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有熟悉的面孔,他們是鍾南山、張定宇、張伯禮、陳薇、杜斌、焦亞輝等等;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但陌生的面孔裡,我也看到了熟悉的姿態,那是逆行的姿態,透著堅毅和從容。看不見的敵人,看得見的戰線。有戰線,就有戰士的身影。紀錄片展現最多的是白衣戰士無畏的身影,厚厚的防護服下看不見他們的面容,但能看見他們的名字。
  • 《善良的天使》:將鏡頭對準普通人 講述有溫度的故事
    柯文思將鏡頭對準普通人,通過一個個平凡的故事探討中美關係的未來。柯文思表示:「這部電影一定會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A 英國導演一圓30年的「中國夢」柯文思從事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創作40餘年,獲得過4次奧斯卡提名、2座奧斯卡獎、16座艾美獎。1981年,年輕的柯文思入職美國廣播公司。
  • 【金秋十月】飽覽祖國大好風光 哪些瞬間的美好留在鏡頭裡?
    【金秋十月】飽覽祖國大好風光 哪些瞬間的美好留在鏡頭裡?有人追尋詩和遠方;有人享受家人團聚;有人奔波在脫貧一線;有人忙碌在建設工地;有人開啟逛吃節奏;有人徜徉在書海中-----在多姿多彩的假期生活裡,人們用照片記錄假期中最難忘、最開心、最幸福的那個瞬間。今天我們洗出來了3張照片,一邊給您說照片,一邊給您講講照片背後的故事。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在蔣永慶的鏡頭裡,東方白鸛、小鴉鵑、震旦雅雀、斑魚狗、烏灰鶇、黑頸椋鳥、黑翅長腳鷸、蒼鷺等都是揚州首次記錄到的鳥種。  在講座中,蔣永慶最先展示的鳥類是白鷺。而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故事:2011年,正在瘦西湖拍攝的蔣永慶,眼前突然出現一群白鷺,迎風嬉戲。驚訝之餘,蔣永慶欣喜萬分,立即拿起相機,連續摁下快門,一張張藍天碧水白鷺圖定格。
  • 智慧型手機鏡頭秒變顯微鏡,瞬間放大400倍,隨身攜帶玩轉微觀世界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無論是像素還是AI處理技術都是非常出眾的,再加上各種美顏及濾鏡的效果,使用手機拍出的照片都是非常棒的。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是使用手機來自拍或者拍風景,卻忽略了微觀世界的美。比如,普通人拍出的雪花是這樣的。而微觀世界的雪花卻是這樣的。
  • 鍾南山這張刷屏照片的真相,更讓人心疼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時,鍾南山院士有一張奔赴武漢時在列車上小憩的照片,讓很多人心疼84歲的他疲憊奔波。最近他的秘書透露,其實當時鐘院士根本沒睡著,而是在思考。閉目十分鐘後,他說著「我想到了」,又補充了幾條對疫情的初步研判。
  • 定格「野狐捕鼠」精彩瞬間,中國攝影師國外奪金獎
    中國攝影師包永慶憑藉一張「野狐捕鼠」照片,奪得2019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稱號。據介紹,這張照片拍攝於青海省祁連山。包永慶說,為了捕捉這一精彩瞬間,他在田野裡潛伏了幾個小時。其實,照片中的土撥鼠早就發現了狐狸的存在,並且向夥伴示警,但狡猾的狐狸躺在那兒一動不動,土撥鼠漸漸放鬆警惕。
  • 100張關於宇宙的照片
    100張 有關宇宙 月球上的人類痕跡△在月球上拍攝的地球△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唯一一件藝術品△攝影師Andrew拍攝的月亮合集 火星上的冰淇淋△火星上的冰湖——科羅列夫隕石坑大個頭、內心熱烈的土星△外表看來靜止不動,但其實內心的「急流」裡超高速地移動著△過亮的金星使得人類對他的觀測一直存在困難表面粗糙,難以追逐的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 彗星登陸一顆彗星所拍攝的照片但遠遠看去的彗星也依舊很美
  • 15張被人懷疑PS過的照片 但它們是100%真實的
    雖然我們中的許多人使用相機和攝影藝術來捕捉我們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但是,我們在網絡觀看的諸多照片中,我們卻很難以分別其真假。 比如咚咚今天收集的15張因看似不真實而遭受網友懷疑PS的照片,但事實上都是真實的。 1、袋鼠犬
  • 《最美的時光》:波形圖描繪起伏人生,親子照定格幸福瞬間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波形圖」,無論低谷還是高峰,曾經的任何一種經歷都是歲月的饋贈。如果用一張圖總結自己目前為止的人生,你會怎樣繪製?此外,父母與子女拍攝的創意親子照溫馨又快樂,很多觀眾表示也要帶父母去拍照,讓幸福永遠定格。
  • 被攝影師成功抓拍到的,9張讓人哭笑不得的「倒黴」照片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一些倒黴的事,讓自己非常的生氣和沮喪,然而可能更加倒黴的,就是整個過程都被攝影師拍攝到,成為了作品發布到網上之後,引起更多人的討論,這的確是非常糟糕的,當然,這樣的瞬間也並不是想拍就能拍到的,還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和運氣,那麼根據這方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被攝影師成功抓拍到的
  • 愛因斯坦吐舌頭的照片,是PS的嗎?其實背後另有緣由!
    愛因斯坦吐舌頭的照片,是PS的嗎?其實背後另有緣由!說到愛因斯坦很多人都肅然起敬,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為人類所做出的貢獻是數不勝數的。時至今日,有很多的科學理論研究,都是建立在愛因斯坦的學術之上的,就比如人類對於黑洞和蟲洞的研究,目前我們也已經證實了黑洞確實是存在的,並且拍攝下了關於黑洞的第1張高清照片。對於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在很多人的心中,這都是一個比較嚴謹的人,但是愛因斯坦他的真實生活情況和我們想像中的卻截然相反,愛因斯坦並沒有那麼嚴肅,而是一個非常滑稽的人。
  • 定格之變!高考是一面鏡子,照片折射時代的變遷(組圖)
    隨著科技的進步,「記錄者」手裡的工具正在發生變化,前些年數位相機、DV上陣,如今只用手機就能搞定,每位家長和學生的手機相冊裡都有不同的高考瞬間。本報梳理十幾年來的高考照片,變的是手裡的記錄工具,不變的是定格的瞬間。
  • 水花濺起瞬間神奇照片:牛奶滴落水面宛若人形
    她之所以選擇牛奶滴,是因為牛奶下落速度相對於水慢,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記錄下精彩瞬間。牛奶滴和水中添加了食用色素,使水花濺起時的效果顯得更為壯觀。  科裡認為這張圖中的濺起的水花好似一個小人待在水面上。  3. 微距鏡頭拍下神奇照片微距鏡頭拍下神奇照片    科裡是4個孩子的母親。
  • 《一呼百應》:真情演繹的抗疫故事,是平凡,更是真實的偉大
    01.沒有人天生是勇者,迎難而上為自己,更為他人電影的男主演是李濱,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很熟悉,沒錯,因為他就是那部經典電視劇《魔幻手機》的主角。在本片中,他演出了自己作為普通人的脆弱一面,也更加淋漓盡致地演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偉大的一面。
  • 盧白子:鏡頭裡的平山巨變
    長城網訊 (記者楊日明 商棠 袁立朋 付曉磊 劉飛 趙娜 見習記者李皓)一個人、一架相機、10萬多幅照片,46年初心不改,46年隻身行走平山,只為記錄家鄉每一個精彩的瞬間。他28幅圖片獲國際大獎,210幅圖片獲國家級獎勵,他被中國攝影家協會稱為「農民攝影家」,翻開他的作品集,便走進了革命老區平山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之中。西柏坡紀念館廣場。
  • 她用鏡頭記錄警營動人故事!早安!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警營裡的攝影創作達人她將鏡頭對準身邊的戰友用鏡頭記錄和謳歌戰友們的感人故事王菊萍(右)與同事探討攝影技巧。詹王地 攝人物簡介王菊萍,女,1964年8月出生,浙江省麗水市公安局蓮都分局刑事偵查中心刑事科學技術室警務技術四級主任,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公安攝影協會理事。
  • 長焦的精彩 佳能100-400mm行攝鯨灣港
    對很多攝影愛好者而言,一支好的長焦鏡頭是不可或缺的利器,能夠讓攝影師輕而易舉地拍到難以接近的主體,例如飛行的鳥類、遠處的動物等等,但長焦攝影對於器材與技巧都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想得到理想的照片也並非易事。
  • 30張讓人既興奮又害怕的宇宙照片,人類太渺小了…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沒有繫繩子進行太空漫步的太空人布魯斯·麥克坎德雷斯二世,畫面中的他離太空飛行器距離大概100米。朱諾號太空探測器鏡頭下的木星表面月球需要放大才能看見哈勃太空望遠鏡對準天爐座其中的一小塊似乎空白的區域拍攝三個月後得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