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能讓魚離開水後5天不死的辦法,可有人說太過殘忍

2020-12-04 鋤禾園農事

在幾年前,鋤禾園小編就曾經介紹過在福建沿海的老漁民那裡,流傳著一種傳統的弓魚技法。目前,這一「弓魚」技法,已經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種傳統的弓魚方法,可以讓新鮮的鮮魚,經過「弓魚」處理,在冬天至少多活4-5天,夏天多活1-2天,並且在多活的這些日子中,還能對魚肉中摻雜的淤泥味道進行有效的去除。

有句老話講「魚兒離不開水」,不論是海鮮還是河鮮,只有鮮活才能保證能吃到最原始的最鮮嫩的味道。不過,我們不論是從集市裡買來的魚,還是自己垂釣或者捕撈來的魚,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經死掉了。總不能強求讓您提著一個水桶去買魚吧,這太不現實了。

其實早在元朝末期,在福建的建甌,就有人將離開水的魚捆綁成為「弓形」,不僅有利於來往路途上的運輸,同時還提高了魚的存活時間。這種「弓魚」的技法也並沒有失傳,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不過這聽上去有點不符合常理,因為魚是需要在水中呼吸的,離開了水的魚,怎麼能維持那麼久的呼吸呢?這就要了解一下魚的呼吸器官----魚鰓了。魚鰓由鰓弓、鰓耙和腮絲組成。魚在水中的時候,魚的腮絲之間是相互分離的,這樣可以保證和水的接觸面積得到最大化。當水流過魚嘴之後,通過腮絲的時候,腮絲中的血液流動方向恰好與水流方向相反,這樣腮絲就剛好與水中的溶解氧發生了一次氧氣交換。在水中,魚鰓的氧氣交換效率是最高的。

那麼離開水之後的魚呢?腮蓋就幾乎處於閉合狀態了,腮絲因為沒有了水流的經過,讓魚本身的黏液漸漸黏連在了一塊,這樣腮絲就和空氣的接觸面小了,氧氣的交換效率也就低了,魚在空氣中的生存就成了問題。

我們都知道,魚在離開水面後,都會猛烈地搖動尾巴,拍打地面。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重新回到水裡,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多次「張嘴」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可是這樣的劇烈活動不僅消耗了本身不多的能量,還讓魚鰓處於了一種缺氧的狀態裡,很多魚離開水後,很快就死掉了。

那「弓魚」為什麼能讓魚多活好幾天呢?

第一,弓魚之後,魚的運動量小了,這樣自身消耗也就小,耗氧量也相應小了許多。

第二,弓魚之後,魚嘴和魚尾用一根線牽引,這樣魚嘴就會一直處在張開狀態,魚嘴張開,魚鰓也就打開了,這樣魚鰓和空氣之間的接觸面積就大了,能讓魚最大程度的吸收空氣中的氧氣。

不過,也有人說,弓魚的做法雖然延長了魚的壽命,但是這種做法也讓魚忍受了太多的不必要的痛苦,十分的不人道,對此,您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這裡有一種能讓魚離水活五天不死,並且不用水電、冰箱的方法
    但是如果有一種既能讓魚不死,能過夜還能保鮮,並且不用水不用電更不用冰箱的法子,你想了解不?——能夠使魚一天不死的弓魚法南方沿海尤其是福建地區很流行一種活魚保鮮方法,經過處理後的活魚,在冬天可以存活至4-5天,而夏天則可以存活1-2天,在最酷熱的天氣裡,活過夜是沒問題的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的發現,似乎被很多人喜愛,但是,關於翻車魚的死法,網友們真是想法很獨特,在他們看來,翻車魚的死法都是萌萌噠的,但是其實一點事實依據都沒有,而且據觀察,所謂的翻車魚死法太殘忍了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其實並不會那樣死亡。麼叫翻車魚?翻車魚的名字由來
  • 生命力頑強的魚,離水一周不死能在陸地上爬行,我國南方很常見
    魚生活在水裡,離不開水,這已經成了自然不過的常識,還曾一度成為土味情話,比如「我離不開你,就像魚離不開水」等等。在大自然中,確實大多數魚是離不開水的,但是總有一些要顛覆你的認知,比如喜歡到路上或草坪上散步的過山鯽。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這條龐然大物重達1.5噸,長達2米。據報導,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是世界上形狀最奇特的魚之一,它們的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印尼漁民發現翻車魚後,試圖將它放歸海中,但最終還是不幸身亡。翻車魚呈銀色,有著粗糙的皮膚紋理。
  • 為什麼有人會說「魚餓不死」?
    魚怎麼可能餓不死呢?這個理論純屬瞎說,不瞞各位,我就親手餓死過一條小鯽魚。以前在農村,我吵著要養一隻貓或者狗,我爸媽不同意,他們說:「先給你養一條小鯽魚看看,一個月後還能活,就讓你養一隻小狗。」那會我天真的以為魚在水中真的餓不死,結果一個月不到,小鯽魚就餓死了。此後,我爸媽經常對我說:「魚都養不好,還養什麼貓狗,先顧好自己」。
  • 意外懷孕後,這種做法對胎寶寶太殘忍,希望你沒做過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女性在意外懷孕之後,因為自己暫時還不想要孩子,或者說自己正在事業的上升期,如果現在就要孩子的話,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事業,因此也會把孩子打掉。不管是何種原因做過流產手術的女性,你們可有曾想過那些被宣判死亡的小嬰兒嗎?
  • 魚離開水會死,那它到底是憋死的還是缺水而死的?
    這個問題乍一看,答案很簡單,魚離開水當然是缺氧窒息而死的。但是,這並不絕對,有的魚離開水並不是缺氧而死的,而是被乾死的。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地看一下魚的呼吸方式。在呼吸時,魚通過將腮部的腮絲全部展開增加與水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溶解氧的獲取量,以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求,這就是魚的呼吸。離水後的魚是怎麼死的?離開水後,大多數魚是缺氧而死的。而導致缺氧的因素有兩個。
  • 非洲最強「不死魚」,離開水5年不死,人類或可得到「不死秘籍」
    眾所周知,我們都知道魚是生活在水裡的,如果魚離開水太久那麼必死無疑。不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還真有這麼一種魚,就算是離開水長達5年的時間,一直生活在乾旱的土地當中也能保證自己不死。並且這種魚只要讓它再一次恢復水域環境,它只需三秒的時間就能夠重新「復活」,它就是史上最堅強的非洲肺魚。
  • 世界最強「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後立馬復活
    我們都知道,魚類都是必須生活在水中的,如果他們離開了水,那麼這也就表明,他們的生命已經達到了終點,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上,就有這麼一種「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3秒後立馬復活,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的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它就是肺魚
  • 世界上最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後可以復活
    世界上最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後可以復活放飛心情去旅行,旅途有你更精彩,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以來都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就像魚兒離不開水。可是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一種離開水也可以活下來的魚,這種魚被稱為世界上最頑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3秒後立即復活,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誰說魚離開水不能活?這個方法可以讓離水之魚存活2小時
    對於養魚、做魚生意、愛釣魚、愛吃魚的這四類農民朋友們來說,如何才能讓魚離開水了之後不死、讓魚保持新鮮、讓魚吃起來口感好,這三點應該算是你們最關心的事情了吧。魚離不開水是我們所一貫認知的,基本上魚離開水後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死掉變質,但有一種方法,可以使魚離開水之後照樣活下來,且冬天能活4~5天,夏天能活1~2天,而且還能去除魚肉的汙泥味。這個方法就是:「弓魚」,是福建省建甌市處理魚的一種獨特的地方傳統工藝,據說已經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世界上最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3秒後立馬復活
    世界上最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3秒後立馬復活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向來都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對於魚類而言,離開了水就意味著死亡,可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世界上最頑強的殭屍魚,曬成魚乾,5年不死,入水三秒後立馬復活。這種殭屍魚的名字叫做非洲肺魚,即便是脫離了水,也能夠生活,與正常的魚類不同,既有魚鰓又有肺,在水中的時候,依靠著魚鰓進行呼吸。
  • 盤點:會被水淹死的魚,缺水也能活4年,這還是魚嗎?
    導讀:眾所周知,水跟魚就像是人跟空氣一樣密不可分。魚要是離開了水就像是人掉海裡一樣,生命已經開始倒數計時,但是每個物種裡似乎都有一些異類。你敢相信,竟真的有魚可以離開水好幾年都不會死亡,甚至還可能被水淹死。
  • 被縮頭魚蝨寄生後的魚,一旦縮頭魚蝨離開,魚會死嗎?
    雖然縮頭魚蝨是一種特別常見的半寄生蟲性生物,但是它卻並不會放過任何一次可以寄生的機會,而且它的寄生高度比較統一,基本全部都是在魚類的身上,當它在完成寄生之後,也會做一個重要的動作,大部分都會挑選一些中等體型的魚類,有時候會出現在魚的表皮,有時候會出現在魚的口腔內,當它還是幼體時,就會在水裡面不斷的隨波逐流
  • 為啥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第二天死了?把這操作做到位,提高存活率
    觀賞魚經過長途運輸後到家,魚友立刻迫不及待將其拆開。隨隨便便過了一下水就倒進魚缸裡面。但是第二天起來一看,新魚已經躺在魚缸底部一動不動的了。新魚到家後如何處理對於新手魚友來說還是個問題。稍微有點小插曲,沒弄好就只能等著撈死魚。這幾乎是每個魚友入坑後都經歷過的事情。
  • 去野釣,水裡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料,這3個小竅門能讓魚立馬吃食!
    很多釣友反映,有時候野釣時明明看到水裡有魚,拋餌後,魚就是不咬鉤!簡直氣死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怎麼解決這些魚不開口吃餌料的問題快速上魚呢?今天講講3個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這種一般都是打窩子打得太重口味了的原因,不外乎2個原因: 1)窩料的味道做得味道太濃了,能把魚從遠處誘過來,但是誘過來後又被燻到不想吃你得窩料了。
  • 非洲肺魚被稱史上最強「不死魚」,可離開水5年不死!
    我們都知道魚生活在水裡。魚離開水的話會死的。但是,世界上的事無奇不有,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魚,就算離開水有5年的時間,一直住在乾燥的土地上自己也不會死。而且,這條魚遇到水域環境,3秒便可「復活」,這便是史上最強的非洲肺魚。
  • 不良商販往水裡加柴油,快死的魚又活蹦亂跳
    他回憶,半個月前,他到甌海潘橋丁腰菜市場買菜時,發現菜市場外的路口有個魚攤,價格很便宜。「我買了一條8斤重的白鰱,只要50多元,看起來活蹦亂跳的。」詹先生把活魚提回家,發現這條白鰱已經「一動不動」。詹先生切下半條白鰱和豆腐一起燉給家人吃,「我們吃出很重的柴油味,差點吐出來,整鍋魚都倒掉了」。第二天,詹先生找到那個魚攤討說法。
  • 我的世界:MC遊戲中3種殘忍的死法,最後一種迷你玩家都不敢看!
    我的世界中有些死法真的是很殘忍的,特別是新手的時候,死的次數也多,而且都是千奇百怪的,那些死法,殘忍又奇葩。今天我們就來說下MC遊戲中3種殘忍的死法吧,最後一種迷你玩家都不敢看!第1種殘忍的死法,好不容易找到了遺蹟然後就死了。
  • 世界上有一種魚被吃了一半都不知道,更沒有死
    生命很容易死去,每一種生命都害怕死亡,不願面對,地球孕育五彩紛飛的生命是它最大的驕傲,生命缺少過多的營養物質都會死去,缺血過多也會死去,更有甚者被比自己強大一點的生物攻擊也會死去,生命是脆弱的,擁有智慧的人類也害怕死亡,這不,現在人類正想著各種辦法消除死亡,獲得永生的力量,但是研究多年人類沒有人類突破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