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垃圾分類等AR應用,讓生活更便捷!

2021-01-12 VRPinea媒體

與VR追求的沉浸體驗不同,AR更多追求的是虛擬與現實的深度融合,兩者也因此有了區別。VR技術更多地用來構建一個沉浸式的虛擬世界,而AR技術則將虛擬帶入現實,為生活服務,這也讓AR較之VR更貼近生活。

近期AR生活應用動態盤點

2019年以來,AR方面動作頗多。硬體方面,多款AR眼鏡公布,包括nreal light AR眼鏡、vivo AR眼鏡等;應用方面,微信推出的AR營銷小程序曾強勢刷屏,導航方面的動態亦不少(關於AR導航,VRPinea曾對其有過詳細介紹:《蘋果、谷歌、高德……都在搞的AR導航,你還沒試過?》,感興趣的讀者請自行點擊藍字閱讀)。而近期的AR應用更是動態頻頻,且愈發開始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YouTube AR試妝服務正式開啟

不久前,谷歌正式在旗下視頻平臺YouTube上開啟了AR試妝服務。坐擁百萬粉絲的洛杉磯化妝師Roxette Arisa在其美妝視頻中首先試用了這一服務。

谷歌表示,YouTube的AR濾鏡將結合機器學習技術,為不同顏色的皮膚提供逼真的口紅試色效果。而FameBit這一平臺則為播客與平臺提供對接渠道,保證相關品牌口紅色號顏色的準確。

Within推AR兒童教育體驗《Clio’s Cosmic Quest》

AR內容工作室Within此前曾推出了一款名為《Clio’s Cosmic Quest》的AR兒童教育體驗,這款體驗是Within此前推出的AR教育應用《Wonderscope》的一部分。

《Clio’s Cosmic Quest》講述了一個小行星對抗宇宙惡霸的故事。兒童需要在這款體驗中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小行星。《Clio’s Cosmic Quest》經由ARKit開發,並將場景涵蓋在整個房間中。為防止兒童觸碰牆壁或者家具導致受傷,體驗為兒童提供了邊界保護功能。

在體驗過程中,兒童可通過朗讀體驗提供的文本推動故事進展。在測試期間,該體驗還曾幫助一名自閉症兒童開口朗讀。

Replay AR藉助LBS技術,用AR再現昔日場景

不久前,iOS平臺上推出了一款名為Replay AR的LBS AR照片應用。這款應用能夠幫助用戶通過AR照片回顧曾在某地發生過的事情。

在使用這款應用拍照時,Replay AR會自動記錄拍照時的GPS信息以及指南針信息,並加以保存。當下次用戶再度返回此地時,便能夠以AR的方式重新回顧當時的場景。這些AR照片將保存在雲端,只要開放權限,任何人都可以在某一地點「看到」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QQ推出AR垃圾分類活動,助力環保

不久前,騰訊旗下聊天軟體QQ聯合美團外賣「青山計劃」推出了「QQ-AR掃垃圾,知分類」活動。用戶可以掃描小龍蝦、一次性餐盒、一次性餐具以及塑料瓶等物品,自動識別垃圾類別,從而在扔垃圾時熟練掌握垃圾分類的正確姿勢。

這並非是QQ首次將AR技術應用在公益之上。今年4月份,QQ還曾和LA MER聯合發起「掃一撈一,海洋減塑活動」。2018年,QQ亦曾與長隆合作推出「AR瀕危動物園」項目。

義大利家具品牌Natuzzi開設AR零售店

最近,義大利家具品牌Natuzzi 在美國紐約的麥迪遜大道推出一家AR零售店,該門店藉助了AR技術進行商品展示。前往體驗的消費者能夠在Natuzzi提供的AR系統和應用中,通過微縮的3D房間建模進行預覽和展示,並自由定製自己喜愛的家具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者結束體驗後,店家還會將其定製的家具組合轉換成一個360°全景視頻,並發送至消費者的手機,以便消費者後續查看和分享。

Adobe將推AR開發工具

在The Verge近期的一次採訪中,Adobe CTO Abhay Parasnis展示了Adobe將於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三款iOS應用:Aero、Fresco以及ipad版的Photoshop。其中Aero與Fresco均是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結合起來的應用。

Aero是一款AR創作工具。藝術家可以在不了解AR體驗開發的情況下,將自己在Photoshop、Illustrator上創作的作品置於Aero中,通過軟體自行計算,形成AR體驗。藝術家還可以利用3D紋理和material from Substance對AR作品進行微調。

而Fresco則是一款繪畫應用,能夠在iPad上利用AI技術讓觸控筆實現油畫或水彩畫的真實效果。

近期AR應用為什麼這麼火?

與2018年相比,今年的AR應用動態頗多,大有趕超VR之勢。新奇的體驗和現實的深度融合為AR帶來發展的機遇,但這僅是淺層原因。今年AR應用火爆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小編認為可以從硬體層面、軟體層面以及應用場景三方面略加分析。

硬體方面,主要得益於智慧型手機攝像技術的升級。

今年行業內推出不少AR眼鏡,在體積和價格上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例如nreal light的重量僅重85克,消費版價格也僅需要499美元。但總體來說,AR眼鏡仍不夠成熟,應用於消費端市場尚需時日。

nreal light AR眼鏡

而智慧型手機方面,伴隨著手機攝像頭的逐步升級,智慧型手機在AR效果的實現上也走向成熟。從早期的單攝、彩色+黑白雙攝、廣角+長焦雙攝,到如今增加ToF深度攝像頭,智慧型手機已經能夠實現多種獨特的AR功能。上述提及的AR應用中,超過一半都來自於手機AR,正是得益於智慧型手機基於深度攝像頭帶來的AR功能。

ARKit

軟體方面,ARKit、ARCore(現已更名為Google Play Services for AR,本文中依舊採用ARCore)等AR開發工具的不斷發展也為AR內容開發者提供了便利,並促進了AR應用的繁榮。在2019年5月舉辦的I/O大會上,谷歌為ARCore推出了Augmented Images以及Light Estimation等全新功能,而蘋果也在2019年6月舉辦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了ARKit 3。近日Facebook結束內測的Spark AR更是降低了AR的門檻,讓普通的消費者也能通過這一功能創建AR體驗。

(有關I/O大會、WWDC開發者大會的詳細報導可見《谷歌I/O 2019大會|兩款新機成最便宜Pixel,AR融入谷歌行業多方面》、《WWDC 2019|iOS 13、iPad OS……蘋果五大系統誕生,ARKit 3.0強勢升級》,感興趣的讀者請自行點擊藍字閱讀)。

ARCore

應用場景方面,雖然AR在工業上有著極高的精度要求,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綽綽有餘,華為此前推出的Cyberverse的釐米級定位已經能滿足日常生活中AR應用的大部分需求。因此,AR在各方面的應用越加廣泛。導航、教育、娛樂、藝術、營銷等方面均能看見AR的身影。而相對新奇的體驗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這在AR營銷方面表現地尤為明顯。

軟硬體上的相對成熟,讓AR應用在2019年迅速發展,並廣泛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不過,AR應用在今年的迅速發展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部分應用新奇有餘而內容不足。如何將AR應用的新奇轉變為實用,或許是某些開發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相關焦點

  • 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
    局機關黨員幹部: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推進全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發出如下倡議:當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局機關黨員幹部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主動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正確掌握垃圾分類方法,帶頭遵守垃圾分類有關法規政策和工作要求,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當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者。
  • 生活垃圾分類現狀及處理策略分析
    我國大部分城市面臨處理能力跟不上垃圾增長速度的問題;此外,源頭分類後沒有相應的處理設施,導致末端再次混合,造成人力浪費,並增加經濟成本。3)宣傳教育相對滯後。直至2018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門才發布《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將垃圾分類納入大中小學的教育體系,垃圾分類的普及工作任重道遠。
  • ...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難在哪兒
    來源:光明日報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困擾了人們多年。最近,這一難題的解決有了新進展——日前,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截至目前,全國46個重點城市均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多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初見成效。
  • 【垃圾分類】長島綜合試驗區四月份生活垃圾分類排名情況
    【垃圾分類】長島綜合試驗區四月份生活垃圾分類排名情況 2020-05-09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AR新科技玩轉廣州垃圾分類宣傳新模式,我們在行動中
    其應用場景不僅局限於滿足用戶日常的娛樂需求,相關硬體設備也不只是一些極客的玩具。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上,AR/VR佔據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特別是我們熟悉的教育產業,AR、VR新科技用嶄新的方式改變這個產業的新格局。如運用AR技術來宣傳我們熟悉的垃圾分類教育,這個方式可謂新穎,又能大大縮小普通民眾與先進科研成果間的距離,讓人們能聽得見、看得著這些科技成果,實現零距離的接觸和體驗。
  •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應對措施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使得國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因此,人們對於周邊環境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然而垃圾分類是社會公共資源開發運用的主要形式。文章結合城鎮垃圾分類現狀,著重從操作技術、市場需求等方面,探究城鎮垃圾分類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以達到明晰資源處理手段,實現綠色化建設的目的。
  •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方式
    「混在一起是垃圾, 分類以後成資源。」日本居民在給垃圾分類。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編輯 | 宋灰宗 校對 | 劉軍本文約2401字,閱讀全文約需5分鐘6月開始,上海人遇到了一個新問題——垃圾分類。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它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
  • 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生活我先行
    內容提要:為增強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全市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動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常識走進百姓家。本報記者 龐劍攝 昨天,河西區教師村社區舉行「生活越健康,分類秀時尚」科普互動活動。 本報記者 尉遲健平 通訊員 張穎攝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天,為增強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全市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動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常識走進百姓家。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積極搭建公眾參與平臺,暢通參與渠道,加強群眾意見的歸集、研究、處理、反饋,使群眾意見更好地轉化為政府決策,形成人人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新風尚。(四)積極開展校園教育活動。以中小學為重點,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環節,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等活動。
  • 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
    客家新聞網訊 李友聯 記者楊成雄報導:垃圾分類關乎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更關乎千萬家的生活環境。黃金嶺街道楊梅村作為贛州經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之一,於2020年9月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建成了垃圾分類收集亭7個和1處大件垃圾投放點,同時配置7名垃圾分類指導員,4名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及30餘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生活垃圾分類初見「綠色」成效。志願者正在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 (領導解讀)《銅官區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實施...
    二、分類措施(一)強化教育培訓。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作為全區幹部職工培訓的重要內容,持續開展主題宣傳,定期開展教育培訓,讓每個人知曉分類。將生活垃圾分類融入機關日常管理之中,作為日常行為規範,讓每個人踐行分類。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節約型機關、文明機關創建目標,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綠色生活方式,讓每個人樂享分類。  (二)強化設施設置。
  • 垃圾分類也需「科技範兒」(微觀)
    北京市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治理的「必答題」。如何幫助居民更方便地正確分類投放?近年來,垃圾分類的先行城市上海,大力探索「科技+管理」長效機制,採取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統、在垃圾投放點加裝智能設備、創新採用小工具等方式,推動1.3萬餘個居住區(村)的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由15%提高到90%。北京、重慶、武漢等地在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既在制度建設、分類標準、軟硬體配套上下功夫,也在推動政策落地見效上出實招,比如一些社區上線智能垃圾分類機,引進廚餘垃圾資源化一體機。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保護海洋生態
    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天津市宗教事務條例》,表決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條例的決定和關於天津市資源稅適用稅率、計徵方式和減徵免徵辦法的決定。會議還聽取了關於街道辦事處條例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關於提請審議土地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的議案和說明。  段春華在講話時說,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珠海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第六條 [政府職責] 市人民政府應當結合人口規模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把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的統籌協調機制,確定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和末端處理工作目標,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培訓、宣傳、執法和經費保障。
  • 市統計局積極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為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的塑料製品管理機制,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及垃圾分類工作,市統計局充分利用網絡、手機微信平臺等宣傳工具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工作。該局圍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開展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實施垃圾分類、塑料汙染治理、促進資源回收等宣傳教育工作。
  • 天津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國家標準《生活垃圾分類標誌》(GB/T19095-2019)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相關標準要求,確定我市生活垃圾「四分類」具體內容,指導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區域及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提升全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投放準確率,特制定本目錄。
  • 煙臺出臺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搭建全程分類體系
    煙臺市城管局副局長、一級調研員王克山介紹,《辦法》共八章四十九條,主要從規劃和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促進措施、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方面對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煙臺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管理、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進行規範,重點強化全程分類體系建設,為提升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實效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 浙報關注︱台州建設公益教育機構助推垃圾分類
    年初,他成功通過了「拉風學院」舉辦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執業資格考試,成為當地第一批持證上崗的垃圾分類督導員。「6個月時間,香格裡拉南苑小區的垃圾分類準確率從75%提升到91%以上。」王梟瀚告訴記者。在台州,還有3000餘名和王梟瀚一樣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這些督導員擔起各級桶長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