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我符合殘疾天才的刻板印象!」

2020-12-05 壹念心理研究中心

3月14日,霍金逝世兩周年紀念日。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是英國有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與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

上面這些描述,其實我們都不陌生。但是霍金本人卻說他能被公眾廣泛認識,部分原因是,「我符合殘疾天才的刻板印象。」

「我不能用假髮和墨鏡偽裝自己——輪椅使我暴露無遺。眾所周知且容易識別有其有點,也有其缺點,但優點遠遠超過缺點。人們似乎真的很高興見到我。2012年我在倫敦為帕運會開幕時,我擁有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觀眾。」

什麼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應」,是指個人受社會影響而對某些人或事持穩定不變的看法。

有個心理學家就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將同一個人的照片給兩組人看,對A組說「這個人是罪犯」,而對B組人說「這個人是為大學教授」。

然後讓這兩組分別對這個照片中的這個人進行面相評價。

結果,A組普遍認為這個人的眼睛深陷表明他兇狠、狡猾,下巴外翹則反映他頑固不化的性格;

而B組普遍認為這個人的眼睛深陷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翹則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堅韌精神。

這就是刻板印象,你會通過他人的評價或者外部因素來推斷,認為某個人或者某個族群是怎麼樣的人。

刻板印象的影響

刻板印象也有積極影響。

當我們面對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的時候,我們不是福爾摩斯,觀察不可能細緻到每一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只能通過第一印象或者一些不完全的信息來選擇刻板印象並套用在這個陌生的對象上。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結論,這就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

但是,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也十分嚴重。

一、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比如,「廣東人什麼都敢吃」,「閩南人普通話都不標準」等。

二、信息的不完全獲取,這會導致我們對事物的認知缺陷

三、會引起種族仇恨。過度概括會將某一種組的印象烙印在該種族的每一個人身上。

如何突破刻板印象?

雖然它無處不在,我們也不是毫無一戰之力。

一、在處事和交友過程中要擺脫舊有的思維習慣。每個人生活和工作都會形成自己的一種思維習慣,社會的高速發展,信息的瞬息萬變讓我們明白一些舊的思維習慣,往往就是墜落的開始。所以我們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時刻更新自己的思維習慣,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擺脫舊的思維模式。

二、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一時的刻板印象影響了自己而作出判斷,在處事和交友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予自己和別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做出判斷,時刻提醒自己要理智,不要被刻板印象所左右。

總之,「實事求是」四個字,能夠幫我們在一個充滿了刻板印象的世界裡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刻板印象,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本質。

相關焦點

  • 科學傳播專家霍金的另一面——談傳記片《萬物原理》
    2018年3月14日,霍金駕鶴西歸。那之後我才發現,朋友圈裡居然有兩個人與霍金團隊有生意往來。一個人想投拍科幻片,請霍金做科學顧問,另一個請他為某款紀念品籤名。這還是籤過合同,付過定金的例子,至於平日閒談中,聲稱能請霍金參與活動的人,我經常遇到。他們還都是中國人,可以想像,歐美世界那邊霍金的客戶能有多少。
  • 對抖音的刻板印象~絕大多數人都醬紫
    很快,東北人,河南人,安徽人......都加入了混戰,你遷怒於我,我遷怒於你,好不熱鬧。於是乎,大家一聯想身邊認識的東北人,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兒,殊不知所有人都犯了跟六六一樣的錯誤:對東三省的看法,都停留在「刻板印象
  • 少年版霍金邵鎮煒資料照片曝光 身體殘疾卻有天才的頭腦
    霍金是科學史上一個傳奇人物,雖然身體殘疾,但霍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長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學家,也是許多殘疾人心中的偶像。   無數殘疾人以霍金為榜樣堅強的活下去,浙江一位高中生就是如此,他雖然身體嚴重殘疾,但不拋棄,不放棄取得比同齡正常人更卓越的成就,並榮膺浙江省優秀高中生。
  • 被刻板印象所遺忘的女獵人們
    當對這種觀點追根溯源,我們會發現,其中隱含著許多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安第斯山脈的女獵人|Matthew Verdolivo / UC Davis IET Academic Technology Services參與獵捕大型動物的墓主人 是位女性
  • 天才霍金:漸凍症前的倜儻少年(上)
    「人們一直尋找這種質量的小型黑洞,但是至今還沒有人找到,這真的很遺憾,因為如果他們找到了,我就會獲得諾貝爾獎。」霍金在一次大型演講中這樣說道。如此幽默風趣完全不像一個刻板的物理學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有趣的霍金是如何擺脫身體的束縛做到這一點的。
  •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這是我讀過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裡的主人公讓我懂得了生命竟如此的頑強,命運竟如此的多舛,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賽跑,在短暫的生命之旅中把自己最珍貴的知識留了下來,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
  • 霍金是怎麼生孩子的?看殘疾網友如何回答
    好吧,我很喜歡霍金教授,因為我也是四肢癱瘓的,都是由於肌肉萎縮導致的。我當然可以和喜歡的人一起享受積極和令人滿意的那種生活。我們這病只影響控制骨骼肌肉的神經,而不是所有的肌肉。性喚起由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的。有了一點想像力和關懷,性仍然非常可行,仍然有完整的感官能力,與我健康時的情況非常相似,體驗的每一點都是一樣的。
  • 《我和我的祖國》「細節」打破主旋律的刻板印象
    《我和我的祖國》「細節」打破主旋律的刻板印象 時間:2019.09.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朱白我以為這種獻禮片的服務對象應該是這樣一個順序:圓滿大於內容質量,質量大於藝術風格。
  • 案例分析:怎樣避免互動設計中的「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有好有壞。在合適的場景、時間、項目中,去最大化它的積極作用,儘量避免它的消極作用,才能真正的平衡設計、工作,甚至生活。一直在看奇葩說,聽到很多次的一個詞叫「刻板印象」。而人之所以有「刻板印象」,是因為有categorical thinking(類別型思維),它往往使我們產生對事物的固有看法和理解,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時第一時間想到的,這些就形成了「刻板印象」。毋庸置疑,使用「刻板印象」(經驗)能無形中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溝通和開發測試成本;也不會太多的打破用戶習慣。然而,它也會帶來負面影響,讓我們對真實世界失去客觀判斷。
  • 物理天才霍金逝世,享年76歲!巨星隕落,謹以此文緬懷霍金!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整個宇宙整明白。它為何存在,它為何如此。霍金已去,但是他的成就將同永恆的時間一樣,永留簡史。「我很幸運,我的病情比通常情況下要惡化得慢。這表明人不需要失去希望。」霍金的幽默感我不想把它和性愛相比,不過它的持久性更長一些。
  • 不只是中國,看美劇中的法國刻板印象!
    在《艾米麗在巴黎》中,也滿滿都是美國對巴黎的刻板印象,帶血的牛排、美味的可頌、聚會上的香檳、引經據典幾句波伏娃的女性主義,奢侈品公司做的也是代表法國的香水、浪漫的鐵塔和塞納河……這就好像一本大寫的美式刻板印象裡的巴黎之旅,就在法國人態度嚴謹、鏡頭調度華麗、態度悲憫的拍出混亂又嘈雜的《悲慘世界》時
  • 物理學家是不是看不起史蒂芬·霍金?
    但其實我想說一句不太禮貌的話,這樣是不是有點名不副實?真正的科學家往往隱居在幕後專研研究,很少有出名的機會。這本身並不是一種批評,霍金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數學物理學家,沒有人認為他不是,他也可以稱得上是20世紀理論物理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有很多,相對於公眾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看法,我認為這與物理學家的看法不符。
  • 「輪椅上的天才」霍金身後的財富、名聲、質疑和利用
    霍金無奈,「我曾鼓動過矮腳雞出版社在英國版中用一張好的照片,把美國版的那張悽慘的過時照片換下來。但他們堅持原封不動,據說,美國公眾已經把它和我的書劃了等號。」   去世10天前,霍金還提交了一份科學論文,提供了一種檢測其他宇宙是否真實存在的方法。他暗示,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技術找到平行時空。失去語言能力的霍金,努力保持著正常進行科學研究成果的產出量,他向秘書口述論文,一天一頁。   但他早在1984年就明確表示,「我的殘疾並不會對我的理論物理學研究造成障礙,」「事實上,還有幫助。
  • 天才霍金,不為人知的家庭生活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在英國,天才總歸出生也要挑日子的,這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老爸老媽都是牛津大學的高知,他們給霍金和他的妹妹接受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霍金是放養,而妹妹則是傳統教育。妹妹4歲就學會了閱讀,而霍金一直到8歲才會看書。
  • 殘疾未影響科研 著名科學家霍金杭州十答媒體
    考慮到霍金的身體情況,新聞發布會限制了記者的提問數量。短短的10餘個問題問到了霍金的科學研究和他的生活,十分全面。  霍金用他剩下的能活動的3個手指艱難地在電腦上組織句子。一句簡單的回答甚至要花掉他10分多鐘的時間。可想而知他那幾萬字的科學著作寫出來是如何的艱難。  「你們能聽清楚我的講話嗎?」
  • 老照片:天才物理學家霍金,他的名著我只讀到了22頁
    41963年,霍金21歲,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細胞病)。此病導致他全身癱瘓,無法說話,僅三個手指可以活動。6不過,這個天才人物,也會遇到大麻煩。1990年,妻子簡因有了其他心上人,而與他離婚了。
  • 英文精讀|性別歧視言論:在線強化女性刻板印象
    性別與女性刻板印象女權主義理論認為,對婦女的敵意產生於父權文化及其伴隨的性別歧視、厭女症和對婦女的物化態度。學者們進一步指出,敵意源於婦女在更大的社會權力結構中受到的壓迫,這種結構將男子置於主導地位,將婦女置於從屬地位。制度上的性別歧視造成了性別刻板印象形成的社會環境,反過來,刻板印象的延續保存並強化了性別歧視和佔主導地位的男性的社會文化。
  • 你們看中霍金的成就,我更看中他的堅強
    我最開始認識霍金大概都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因此那天特地再去看了一遍那個小學課文《輪椅上的霍金》。裡面的有一句話十分觸動我: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一直頑強地活了下來,並且正是在這種令人難以想像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科學巨人。
  • 霍金的一生,這兩部電影可說不完
    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是全身癱瘓的天才物理學家▼21歲的霍金在劍橋邂逅愛情正是這樣的霍金吸引了簡·王爾德的注意,他們一見鍾情,噩耗卻隨之而來。21歲的霍金被查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也就是漸凍症),醫生斷定霍金只能活2年。這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就像是被判了死刑!
  • 小心陷入刻板印象、自證預言的陷阱
    分類與刻板印象我的國家與你的國家等等。我們對自己所屬的群體,往往能看到每個個體的不同,並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對自身群體之外的人,常常只看到他們的相似性,對每個個體貼上群體的標籤,這就是刻板印象。比如說到法國人,會想到浪漫;德國人固執,中國人謙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