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霍金逝世兩周年紀念日。
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是英國有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與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
上面這些描述,其實我們都不陌生。但是霍金本人卻說他能被公眾廣泛認識,部分原因是,「我符合殘疾天才的刻板印象。」
「我不能用假髮和墨鏡偽裝自己——輪椅使我暴露無遺。眾所周知且容易識別有其有點,也有其缺點,但優點遠遠超過缺點。人們似乎真的很高興見到我。2012年我在倫敦為帕運會開幕時,我擁有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觀眾。」
什麼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應」,是指個人受社會影響而對某些人或事持穩定不變的看法。
有個心理學家就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將同一個人的照片給兩組人看,對A組說「這個人是罪犯」,而對B組人說「這個人是為大學教授」。
然後讓這兩組分別對這個照片中的這個人進行面相評價。
結果,A組普遍認為這個人的眼睛深陷表明他兇狠、狡猾,下巴外翹則反映他頑固不化的性格;
而B組普遍認為這個人的眼睛深陷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翹則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堅韌精神。
這就是刻板印象,你會通過他人的評價或者外部因素來推斷,認為某個人或者某個族群是怎麼樣的人。
刻板印象的影響
刻板印象也有積極影響。
當我們面對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的時候,我們不是福爾摩斯,觀察不可能細緻到每一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只能通過第一印象或者一些不完全的信息來選擇刻板印象並套用在這個陌生的對象上。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結論,這就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
但是,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也十分嚴重。
一、很容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比如,「廣東人什麼都敢吃」,「閩南人普通話都不標準」等。
二、信息的不完全獲取,這會導致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有缺陷。
三、會引起種族仇恨。過度概括會將某一種組的印象烙印在該種族的每一個人身上。
如何突破刻板印象?
雖然它無處不在,我們也不是毫無一戰之力。
一、在處事和交友過程中要擺脫舊有的思維習慣。每個人生活和工作都會形成自己的一種思維習慣,社會的高速發展,信息的瞬息萬變讓我們明白一些舊的思維習慣,往往就是墜落的開始。所以我們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時刻更新自己的思維習慣,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擺脫舊的思維模式。
二、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一時的刻板印象影響了自己而作出判斷,在處事和交友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予自己和別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做出判斷,時刻提醒自己要理智,不要被刻板印象所左右。
總之,「實事求是」四個字,能夠幫我們在一個充滿了刻板印象的世界裡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刻板印象,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