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理人雜誌
作者:何加鹽 來源:公眾號「何加鹽」(ID:ihejiayan)
有個朋友,程式設計師出身,以前在騰訊工作,後來辭職了,跨界搞起了演講培訓,收入還可以。
前不久和我聊天時,還信心滿滿,說今年業務要大擴張。
話音未落,新冠病毒突然而至。
疫情期間,所有的線下課都被迫停止,朋友從年後到現在,一次培訓班都沒能開起來。
我心想,他這麼慘,作為朋友,我好歹安慰一下吧。
於是在知乎搜了幾篇「如何安慰一個人」的文章,打好了腹稿,撥通他的微信語音,問道:
「賀嘉,最近情況怎麼樣?」
我已經準備好了,他一訴苦,我就把知乎上看到的那些話扔給他!
沒想到,他是這樣回答的:
「挺好的啊,這個月營收突破了一百萬。」
我:「沒事的,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啥?……尼瑪!!!」
我滿肚子安慰的話,全被噎了回去,心中一萬頭南美羊駝奔騰而過。
我:「賀嘉你聽我說,就算是戴了口罩,你小子也不能去搶銀行啊!」
賀嘉:「搶你個頭!就是做了點新業務。你有空的話,過來我們一起聊聊。」
我心裡悚然一驚。等等!賀嘉是不是和哪個阿姨說了「我不想努力了」之類的話?如果是這樣,那我得趕緊去拯救他啊。
於是,第二天,我就開著車從廣州跑到了深圳,特地來了解他的情況,並和他聊聊人生理想,想把他救出風塵。
當然,上面這句是玩笑話。我對賀嘉在做什麼、以後要做什麼,確實是很感興趣的,所以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和他好好聊了聊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聊完之後,不禁感慨萬千。
一個學計算機的宅男,千辛萬苦進入國有銀行,幾年後卻又覺得厭倦和焦慮;想方設法折騰新的事情,引起了鵝廠人的注意,終於得以跳槽到騰訊;到了騰訊兩年竟然裸辭,改行搞演講培訓,現在憑口活一個月賺一百萬!
賀嘉的曾經,不正是那些22-45歲,處於事業迷茫期的人的寫照嗎?他現在所走的路,不正是脫離迷茫,自己掌握自己命運,闖出一條新路的典範嗎?
我認為,如果你也曾感到迷茫,或現在正處於迷茫,那麼賀嘉的故事,非常值得你聽一聽。
1
賀嘉1988年出生於江西小城鷹潭,父母都是醫生。
據說,醫生和老師一樣,是讓小孩聞風喪膽的兩種家長職業,因為都是知識分子,都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又都由於職業的習慣而管得特別細。
小時候的賀嘉,大部分時間被關在家裡看書、寫作業,很少能自由自在地出去瘋玩。偶爾偷偷看個電視,還常被下班回來的媽媽摸到電視機上殘留的餘熱,然後被揍一頓。
在這種成長環境下,賀嘉的性格,曾經一度十分內向害羞,和女孩子說話都會臉紅。那時的他,絕對想不到以後自己會站在臺上教人怎麼演講。
高考時,賀嘉的成績不錯,超過重點線不少。不過,由於媽媽希望他能離家近一點,就選擇了省會的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在全國沒有什麼存在感,卻是江西最好的大學。日後因直播賣貨而出名的李佳琦,就是賀嘉的學弟。
大學時,脫離了父母的嚴格監管,賀嘉性格的另一面顯露出來。他開始喜歡社交,不僅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活動,還到處結交各層次的朋友。日後賀嘉成為朋友圈裡的「攢局者」和社交圈的「網絡節點」,就是從大學始。
他甚至把大學的外教老師都帶回了鷹潭老家。當我問外教是男是女時,他沒有回答,只是露出了一個老司機意味深長的微笑。
畢業時,賀嘉依然遵照父母的願望,選擇穩定而多金的國有銀行工作。又由於媽媽喜歡美麗悠閒的小城珠海,他工作的地點,便是珠海的工商銀行。
2
珠海的生活,安逸又舒適。加上國有銀行的福利待遇還不錯,賀嘉到珠海的前兩年,很是愜意,他很快就結了婚,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是漸漸地,他開始感覺很迷茫。
在國企做一顆螺絲釘,好處是比較穩定,收入有保障。但是他的工作內容沒有任何創造性和成長性,做長了就覺得枯燥無味。
更重要的是,賀嘉意識到,他所做的事情,價值評價只來自於國企這一個內部體系,放在整個市場上,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競爭力在哪裡——換句話說,萬一日後下崗,他將成為一個連聲招呼都不打就被時代淘汰的人。
「再待下去,我會被養廢的。」
這是他當時每天晚上輾轉反側時的唯一念頭。
無聊加上焦慮,令24歲的賀嘉感覺前路一片迷茫。
「我總得做點別的什麼。」
賀嘉想。
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賀嘉在網上看到一個TED演講視頻,他覺得很不錯,就又從網上找了很多TED視頻來看,完全被迷住了。
TED是由美國人理察·烏曼於上世紀80年代發起的一項活動,致力於邀請科技、娛樂、設計等領域的傑出人士,用通俗易懂的演講,向大眾講述專業領域的知識,其宗旨是「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後來發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演講大會,柯林頓、比爾·蓋茨等,都曾經是TED的演講嘉賓。
賀嘉注意到,TED大會官方開放了一個名為「TEDx」的項目,就是授權各地的TED粉絲自發在某一城市(或大學、社區等)自己組織TED活動。
他心想,我為什麼不在珠海搞一個呢?
這個想法一出,就如雨後野草,不可遏制地在賀嘉心中生長。
3
賀嘉是一個有了想法就馬上行動的人。他立馬著手研究怎麼搞TEDx。
一研究,就發現了四隻攔路虎:1.如何獲取TED授權?2.如何邀請演講嘉賓?3.從哪找費用?4.怎麼推廣?
第一個問題稍好辦一點,他抱著英漢詞典,根據TED官網的指引,提交了申請書和相關資料,雖然很麻煩,但是還在自己的解決範圍之內。
不過,由於TED規定,必須參加過TED大會的人,才能用城市作為冠名,所以賀嘉沒能申請到TEDxZhuhai的舉辦權,只能先用唐家灣的名義,辦了TEDxTangjiabay。
後面三個問題,就更令人頭疼了。要知道,那時,賀嘉只不過是一個才工作兩年的宅男程式設計師而已,並不認識幾個名人;而且自己也沒有財力可以辦一場TEDx級別的活動;就算是能辦起來,他也不知道怎麼去招攬觀眾和賣門票。
發起珠海第一次TEDx活動時,還是一枚小鮮肉
不認識牛人,賀嘉就通過網絡和朋友,滿世界找。他通過微博、豆瓣、知乎等網站,以及朋友的介紹,尋找各方面的牛人,給他們發私信、郵件或打電話,請他們過來演講。
為了說動牛人,賀嘉用了三招:
一是大膽出擊。他從不因對方是牛人,自己是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就退縮,而是厚著臉皮主動聯絡,不卑不亢。
二是用情懷去打動人。他告訴這些大咖們,珠海的文化活動很少,珠海人民特別渴望文化的甘霖,您是某某領域的大咖,您的演講對珠海人民非常重要,請您務必要來演講。這種情懷對牛人非常管用。
三是鍥而不捨,有的牛人一開始不願意來,賀嘉愣是一個又一個電話去請。他還三次到某位牛人的辦公室拜訪,牛人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感動,做了一場非常好的演講。
搞定演講嘉賓的同時,他又到處去拉贊助。當時很多企業沒有聽說過TEDx,也沒有聽說過賀嘉,所以進展十分困難。
後來,賀嘉意識到,關鍵是要讓對方對自己有基本的信任,以及認可活動的價值。於是,他回過頭找了對自己有所了解的銀行領導,用自己查到的資料,告訴領導贊助這次活動能給公司品牌帶來的好處。
最後,他終於說動了銀行作為這次TEDx活動的贊助方,而TEDx活動則為銀行提供冠名和品牌展示。
對外推廣的海報,起初都是賀嘉自己撰寫文案,然後一筆一划PS出來的。由於沒做過設計和營銷類的工作,海報設計得醜絕人寰。
演講嘉賓中的一位專業人士——騰訊前廣告策劃總監實在看不過去了,在表達了強烈的鄙視之後,指導賀嘉做出了新的海報。這份新的海報在微博和豆瓣發布,取得了非常好的推廣效果,原本計劃200多人的活動,來了400多人。
就這樣,賀嘉用了幾個月時間,竟然從無到有,把一場TEDx活動給辦了起來,在珠海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還引來了香港衛視的報導。
香港衛視對賀嘉的採訪
此後,TEDx活動在珠海紮下了根,賀嘉作為核心發起人也有了一點小名氣。2014年,他專程去參加了TED大會,獲得了城市主辦資格,將TEDxTangjiabay升級為TEDxZhuhai,日後成為珠海頗有影響力的一年一度的演講盛會。
左:左:TED官網的賀嘉介紹;右:TEDx珠海活動盛況
4
在舉辦TEDx活動的過程中,賀嘉和很多演講嘉賓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些名人,即使因為其他原因沒有來演講,但是賀嘉也和他們建立了聯繫,這使得賀嘉的人脈和眼界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例如,在一位嘉賓的介紹下,他上了汪涵主持的節目《越策越開心》;FT中文網的編輯,也專門找到他,請他給FT中文網寫專欄。
賀嘉參加《越策越開心》與汪涵同臺
更加意外的驚喜是,他在嘉賓上場演講前的彩排中,給嘉賓們進行演講輔導,得到對方的高度認可,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賀嘉是一個很好的演講教練」這個說法,在一些圈子裡流傳,以至於長江商學院的CEO班,以及鄒市明、柳巖等明星,都把他請過去講課。後來,甚至騰訊也請他給總監們做培訓。
賀嘉給鄒市明、柳巖做演講輔導
在騰訊講過課以後,他就被騰訊的人看上了,HR問他願不願意加入騰訊雲,做一名「布道師」——當時,騰訊雲剛面向全社會開放不久,需要向外推廣和提升品牌形象,就設置了這麼一個獨特的職位。由於賀嘉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又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動組織和推廣能力,正是合適的人選。
離開國企進入網際網路公司,賀嘉不是沒有猶豫。因為國企的工作相對輕鬆,壓力不大;而騰訊作為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大廠,不可避免地會要經常加班,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但最終還是奮鬥的衝動戰勝了安逸的心,賀嘉決定加入騰訊。
唯一的障礙在於家庭。媽媽是希望兒子更輕鬆,不想讓他那麼累;而妻子這邊,則面臨兩地分居的困難——因為他的家安在珠海,而加入騰訊,就要到深圳去上班。
但是,看到賀嘉眼裡的渴望,兩個他最愛的女人,最終都選擇了全力支持他。
於是,在銀行工作5年後,賀嘉光榮地加入了鵝廠,成為一名騰訊雲布道師。
5
在騰訊工作,工資漲了不少,壓力也大了不少。
他的工作內容是在各種活動中作為講師分享技術實踐,組織技術沙龍或研討會,發布產品相關的原創技術文章,在社區積極回答其它用戶的問題。
由於是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工作,賀嘉幹得十分起勁。
為了公眾需要,他註冊了知乎號,開始在知乎回答一些技術有關的問題,漸漸地有了一點名氣,粉絲很快就過萬,並成為網際網路話題的「優秀回答者」——他是知乎上最快拿到優秀回答者的答主之一。
賀嘉知乎頁面
此時,在珠海的TEDx活動仍然在每年繼續進行,而賀嘉在小圈子裡的名聲也還在繼續傳播。經常會有企業或一些名人和他聯繫,請他去講課或者做演講輔導。
但由於騰訊的工作本身就很忙,而且作為騰訊員工不可以在外兼職,所以他基本上都婉拒了,只是偶爾會做一些公益性的分享。
漸漸地,他發現,雖然騰訊的工作也挺有意思,但是自己只有站在講臺上講課,或者幫助別人提高了演講與表達能力、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時,才是自己最快樂的時候。
兩年後,賀嘉在騰訊做到了T3.2,已經是員工裡面較高的級別了,工資也很不錯(由於保密原因,就不透露了,感興趣的可以網上搜一下騰訊T3.2了解)。但是,他卻總是感覺講臺的召喚對他越來越強烈。
他冒出一個念頭:要不我乾脆裸辭,當一個專職的演講教練?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時,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這可不同於當初從工行跳到騰訊——當時是看得見的收入大幅增長,前途更加光明;而現在卻是要放棄這一切。
全中國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騰訊都進不來,賀嘉現在卻要從騰訊裸辭,要放棄T3.2的職位和待遇,做一名朝不保夕的演講教練,是不是瘋了?
但是,如同當時要排除萬難做TEDx一樣,只要他心裡有了夢想的萌芽,就再也壓制不住。
父母激烈反對,老兩口在醫院工作一輩子,他們想不通兒子有了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還要自己丟掉。
但是老婆一如既往地支持。她說,只要是你的夢想,就大膽去追求吧。收入方面不用擔心,我不是還有工作嗎?
——這句話,讓賀嘉幾乎落淚,永銘於心。
6
在老婆的支持下,2018年初,賀嘉從騰訊離職,成為一名「深漂」。
雖然他在小圈子裡有了一定的名氣,但是這並不能保證持續的收入。如何能吸引源源不斷的客戶,成為一大挑戰。此時,賀嘉唯一的推廣渠道,就是自己在知乎的一萬多粉絲和公眾號的四千多粉絲。
由於知乎在商業變現上一直都很難,公眾號則相對容易一些,所以賀嘉也把很大的指望放在公眾號上面。「賀嘉老師」這個號,還是他3年前在珠海註冊的,有一搭沒一搭地寫一些文章,並沒有花太多心思去運營,所以粉絲數量不多。
辭職後,賀嘉每天都花很多時間更新公眾號,期望能快速漲粉。可是,公眾號的數據卻遲遲不見上漲,賀嘉愁得每天無數遍地刷新後臺,以至於他都能記住,今天又有幾個粉絲關注了我,他的網名叫什麼,頭像是什麼風格……
那段時間,他經常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不停地問自己,我走對了嗎?前路到底在何方?
後來還是知乎這邊不斷傳來驚喜,一個月內粉絲從一萬多上漲到四萬,帶來了不少生意。有的是企業的演講培訓,有的是創業者或企業高管的演講私教,慢慢的有了穩定的現金流。
說來好笑,雖然賀嘉決定了自己創業,卻很長時間沒能過一個心理關,那就是不好意思談錢。每次一筆交易進入到談價錢的關鍵階段,他就會臉紅,說話磕巴。甚至有女學員知道他這個特點,還故意用談錢來調戲他,看他幾秒進入臉紅狀態。
後來他認識到,自己給別人提供的是高價值的服務,坦然地談錢,正是對自己價值自信的表現,才慢慢地把這個毛病改掉——不過我認為他這是自己在吹,真實的原因可能是被女學員調戲的次數多了,臉皮就變厚了。
從騰訊出來一個多月後,賀嘉和朋友一起合作了一個「下班後賺錢」訓練營,沒想到反響很好,給團隊帶來了100萬左右的營收,除去開銷,他本人也賺了差不多10萬塊錢。
這筆收入到帳的時候,賀嘉終於從焦慮的狀態中放下心來。他心想:離開了騰訊,老子也照樣能一個月賺10萬!
此後,賀嘉的公眾號粉絲也慢慢漲到了幾萬。他的業務版圖裡多了99元的線上演講課;599元的訓練營;以及更核心的價值5千元的演講私房課。
其中有不少學員上完課之後,意猶未盡,又花高價成為他的一對一私教學員。因此,賀嘉又有了一個「CEO演講教練」的頭銜,連攜程CEO梁建章和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都接受過他的演講輔導。
賀嘉輔導攜程CEO梁建章演講
到2020年初,賀嘉的知乎粉絲即將達到27萬,抖音粉絲也有了64.6萬,公眾號也接近了10萬,全網的粉絲已經超過百萬,各類學員的人數也超過了2萬。
他的收入,也達到了之前在工行和騰訊不敢想的程度,去年在深圳新買了一套房,準備把妻子和女兒接過來,結束兩地分居的日子了。
同時,他還發揮了自己作為「人脈連結者」的能力。他這些年做TEDx活動、做騰訊雲布道師、做CEO演講教練、以及運營自媒體的過程中,和很多人建立了深度連接,其中不少是各行各業的大牛。而賀嘉經常組織各類「跨界交流會」,把不同領域的人脈連結在一起。
所以每次參加賀嘉組織的聚會,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明明飯桌上有很多牛人,但人群的核心,卻是年輕的賀嘉。
7
新冠疫情到來之前,正是賀嘉對今年的業務躊躇滿志之時。他在深圳的核心位置租了一間很大的教室,作為演講班的校區和自己的辦公室,每個月租金就好幾萬。
沒想到,疫情愈演愈烈,原先的計劃全部被打亂,早前規劃的線下私房課,全都沒法交付。而辦公場地的租金和員工的工資,卻要按月支付。
與剛辭職時不同的是,那時他一個人吃飽全公司不餓,就算沒有業務,靠積蓄也可以過很久。而現在卻有了一個團隊,公司沒有收入,員工就沒有工資。有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在心頭,賀嘉感到壓力巨大。
有一天,一個以前教過演講的學員向他諮詢一個關於如何成交的問題,他想起以前的課程上,很多學員都會問同樣的問題:「賀嘉老師,你是怎麼突破成交的難點的?」
他心想,我成交了2萬多名學員,其中包括幾百名高客單價的學員,在成交上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既然這麼多學員有需求,我為什麼不把這些理論、方法、技巧總結出來,教給他們呢?
想到就做!於是,賀嘉帶著團隊,在疫情期間,用一個月的時間精心開發出一個名為「批量成交研習社」的產品,專門通過社群的方式,用半年的時間,幫助學員找準個人品牌定位,設計更好的產品,打通引流和成交的卡點,提高成交效率。
沒想到,這個為了應對疫情影響而不得已推出的業務,卻受到用戶的熱烈追捧,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給他帶來了一百萬的營收。這也是公司的單月營收,第一次突破百萬之數。
8
2020,賀嘉32歲,他給自己的公司定了0.1個小目標:今年的收入,過千萬。這是他從騰訊離職的第三個年頭。
但對於未來,他的所圖卻不僅於此。
他還想用10年的時間,幫助100萬學員提升影響力,幫助100位CEO成為具有「行業解釋力」的行業大佬,並致力於打造一所國內最好的、專注於「影響力提升」的商學院。
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大,也很難。
但是,一個24歲的宅男,發起珠海第一個TEDx活動難不難呢?一個28歲國企員工,跳槽成為騰訊雲布道師難不難呢?一個30歲的騰訊T3.2級別工程師,放棄一切裸辭創業,轉型當演講教練,難不難呢?一個32歲的演講教練,疫情期間主業停滯,從零開始開發產品,教人怎麼做成交,一個月一百萬營收,難不難呢?
所以,誰又能說,未來的賀嘉,不能實現他的夢想呢?
我看到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甚至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也和24歲的賀嘉一樣,對現實感到厭倦,對未來感到迷茫。但是,他們卻只會自怨自艾,從來都不敢採取行動作出改變。
還有些人,想做這個,想做那個,卻瞻前顧後,總覺得這個條件不成熟,那個難度太高。
其實,人的潛力比自己想像的要大得多。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失敗者因為缺少資源和條件,而不敢追尋自己的目標;但成功者會為了追尋自己的目標,而去尋找資源、創造條件。
賀嘉做TEDx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有「我要做」這個念頭,但他最終卻克服種種困難,做成功了。也因為這件事,給自己開闢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後面幾乎所有機會,源頭都是在這裡。
TEDx珠海成功後,賀嘉曾聽到無數人和他講起:「太羨慕你了,我也想過要搞TEDx,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搞。」此時,賀嘉總會回一句:
「你早幹嘛去了?」
是啊,如果一個沒人脈、沒資金、沒經驗的24歲小年輕都能搞成,你為什麼搞不成?你早幹嘛去了?
而如果一個從小害羞內向、長大在銀行工作的宅男程式設計師,都可以改行成為一個演講教練,並且年入幾百萬,為什麼你覺得你只能留在自己不喜歡的崗位上幹一輩子呢?
請不要在未來回顧自己人生時,只能羨慕地看著別人,然後還要被別人嘲諷:
你早幹嘛去了?
如果你也迷茫,如果你也懷有夢想,請記住:
其實,你也可以的!
作者簡介:何加鹽,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後創立諮詢公司,現為諮詢顧問,公眾號寫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麼煉成的,從牛人的經歷與方法中,獲得思維與認知的提升。了解牛人,學習牛人,成為牛人,從關注何加鹽開始。
— —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好看就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