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騰訊離職創業員工的生存狀況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經理人雜誌

作者:何加鹽 來源:公眾號「何加鹽」(ID:ihejiayan)

有個朋友,程式設計師出身,以前在騰訊工作,後來辭職了,跨界搞起了演講培訓,收入還可以。

前不久和我聊天時,還信心滿滿,說今年業務要大擴張。

話音未落,新冠病毒突然而至。

疫情期間,所有的線下課都被迫停止,朋友從年後到現在,一次培訓班都沒能開起來。

我心想,他這麼慘,作為朋友,我好歹安慰一下吧。

於是在知乎搜了幾篇「如何安慰一個人」的文章,打好了腹稿,撥通他的微信語音,問道:

「賀嘉,最近情況怎麼樣?」

我已經準備好了,他一訴苦,我就把知乎上看到的那些話扔給他!

沒想到,他是這樣回答的:

「挺好的啊,這個月營收突破了一百萬。」

我:「沒事的,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啥?……尼瑪!!!」

我滿肚子安慰的話,全被噎了回去,心中一萬頭南美羊駝奔騰而過。

我:「賀嘉你聽我說,就算是戴了口罩,你小子也不能去搶銀行啊!」

賀嘉:「搶你個頭!就是做了點新業務。你有空的話,過來我們一起聊聊。」

我心裡悚然一驚。等等!賀嘉是不是和哪個阿姨說了「我不想努力了」之類的話?如果是這樣,那我得趕緊去拯救他啊。

於是,第二天,我就開著車從廣州跑到了深圳,特地來了解他的情況,並和他聊聊人生理想,想把他救出風塵。

當然,上面這句是玩笑話。我對賀嘉在做什麼、以後要做什麼,確實是很感興趣的,所以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和他好好聊了聊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聊完之後,不禁感慨萬千。

一個學計算機的宅男,千辛萬苦進入國有銀行,幾年後卻又覺得厭倦和焦慮;想方設法折騰新的事情,引起了鵝廠人的注意,終於得以跳槽到騰訊;到了騰訊兩年竟然裸辭,改行搞演講培訓,現在憑口活一個月賺一百萬!

賀嘉的曾經,不正是那些22-45歲,處於事業迷茫期的人的寫照嗎?他現在所走的路,不正是脫離迷茫,自己掌握自己命運,闖出一條新路的典範嗎?

我認為,如果你也曾感到迷茫,或現在正處於迷茫,那麼賀嘉的故事,非常值得你聽一聽。

1

賀嘉1988年出生於江西小城鷹潭,父母都是醫生。

據說,醫生和老師一樣,是讓小孩聞風喪膽的兩種家長職業,因為都是知識分子,都對孩子要求十分嚴格,又都由於職業的習慣而管得特別細。

小時候的賀嘉,大部分時間被關在家裡看書、寫作業,很少能自由自在地出去瘋玩。偶爾偷偷看個電視,還常被下班回來的媽媽摸到電視機上殘留的餘熱,然後被揍一頓。

在這種成長環境下,賀嘉的性格,曾經一度十分內向害羞,和女孩子說話都會臉紅。那時的他,絕對想不到以後自己會站在臺上教人怎麼演講。

高考時,賀嘉的成績不錯,超過重點線不少。不過,由於媽媽希望他能離家近一點,就選擇了省會的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在全國沒有什麼存在感,卻是江西最好的大學。日後因直播賣貨而出名的李佳琦,就是賀嘉的學弟。

大學時,脫離了父母的嚴格監管,賀嘉性格的另一面顯露出來。他開始喜歡社交,不僅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活動,還到處結交各層次的朋友。日後賀嘉成為朋友圈裡的「攢局者」和社交圈的「網絡節點」,就是從大學始。

他甚至把大學的外教老師都帶回了鷹潭老家。當我問外教是男是女時,他沒有回答,只是露出了一個老司機意味深長的微笑。

畢業時,賀嘉依然遵照父母的願望,選擇穩定而多金的國有銀行工作。又由於媽媽喜歡美麗悠閒的小城珠海,他工作的地點,便是珠海的工商銀行。

2

珠海的生活,安逸又舒適。加上國有銀行的福利待遇還不錯,賀嘉到珠海的前兩年,很是愜意,他很快就結了婚,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是漸漸地,他開始感覺很迷茫。

在國企做一顆螺絲釘,好處是比較穩定,收入有保障。但是他的工作內容沒有任何創造性和成長性,做長了就覺得枯燥無味。

更重要的是,賀嘉意識到,他所做的事情,價值評價只來自於國企這一個內部體系,放在整個市場上,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競爭力在哪裡——換句話說,萬一日後下崗,他將成為一個連聲招呼都不打就被時代淘汰的人。

「再待下去,我會被養廢的。」

這是他當時每天晚上輾轉反側時的唯一念頭。

無聊加上焦慮,令24歲的賀嘉感覺前路一片迷茫。

「我總得做點別的什麼。」

賀嘉想。

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賀嘉在網上看到一個TED演講視頻,他覺得很不錯,就又從網上找了很多TED視頻來看,完全被迷住了。

TED是由美國人理察·烏曼於上世紀80年代發起的一項活動,致力於邀請科技、娛樂、設計等領域的傑出人士,用通俗易懂的演講,向大眾講述專業領域的知識,其宗旨是「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後來發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演講大會,柯林頓、比爾·蓋茨等,都曾經是TED的演講嘉賓。

賀嘉注意到,TED大會官方開放了一個名為「TEDx」的項目,就是授權各地的TED粉絲自發在某一城市(或大學、社區等)自己組織TED活動。

他心想,我為什麼不在珠海搞一個呢?

這個想法一出,就如雨後野草,不可遏制地在賀嘉心中生長。

3

賀嘉是一個有了想法就馬上行動的人。他立馬著手研究怎麼搞TEDx。

一研究,就發現了四隻攔路虎:1.如何獲取TED授權?2.如何邀請演講嘉賓?3.從哪找費用?4.怎麼推廣?

第一個問題稍好辦一點,他抱著英漢詞典,根據TED官網的指引,提交了申請書和相關資料,雖然很麻煩,但是還在自己的解決範圍之內。

不過,由於TED規定,必須參加過TED大會的人,才能用城市作為冠名,所以賀嘉沒能申請到TEDxZhuhai的舉辦權,只能先用唐家灣的名義,辦了TEDxTangjiabay。

後面三個問題,就更令人頭疼了。要知道,那時,賀嘉只不過是一個才工作兩年的宅男程式設計師而已,並不認識幾個名人;而且自己也沒有財力可以辦一場TEDx級別的活動;就算是能辦起來,他也不知道怎麼去招攬觀眾和賣門票。

發起珠海第一次TEDx活動時,還是一枚小鮮肉

不認識牛人,賀嘉就通過網絡和朋友,滿世界找。他通過微博、豆瓣、知乎等網站,以及朋友的介紹,尋找各方面的牛人,給他們發私信、郵件或打電話,請他們過來演講。

為了說動牛人,賀嘉用了三招:

一是大膽出擊。他從不因對方是牛人,自己是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就退縮,而是厚著臉皮主動聯絡,不卑不亢。

二是用情懷去打動人。他告訴這些大咖們,珠海的文化活動很少,珠海人民特別渴望文化的甘霖,您是某某領域的大咖,您的演講對珠海人民非常重要,請您務必要來演講。這種情懷對牛人非常管用。

三是鍥而不捨,有的牛人一開始不願意來,賀嘉愣是一個又一個電話去請。他還三次到某位牛人的辦公室拜訪,牛人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感動,做了一場非常好的演講。

搞定演講嘉賓的同時,他又到處去拉贊助。當時很多企業沒有聽說過TEDx,也沒有聽說過賀嘉,所以進展十分困難。

後來,賀嘉意識到,關鍵是要讓對方對自己有基本的信任,以及認可活動的價值。於是,他回過頭找了對自己有所了解的銀行領導,用自己查到的資料,告訴領導贊助這次活動能給公司品牌帶來的好處。

最後,他終於說動了銀行作為這次TEDx活動的贊助方,而TEDx活動則為銀行提供冠名和品牌展示。

對外推廣的海報,起初都是賀嘉自己撰寫文案,然後一筆一划PS出來的。由於沒做過設計和營銷類的工作,海報設計得醜絕人寰。

演講嘉賓中的一位專業人士——騰訊前廣告策劃總監實在看不過去了,在表達了強烈的鄙視之後,指導賀嘉做出了新的海報。這份新的海報在微博和豆瓣發布,取得了非常好的推廣效果,原本計劃200多人的活動,來了400多人。

就這樣,賀嘉用了幾個月時間,竟然從無到有,把一場TEDx活動給辦了起來,在珠海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還引來了香港衛視的報導。

香港衛視對賀嘉的採訪

此後,TEDx活動在珠海紮下了根,賀嘉作為核心發起人也有了一點小名氣。2014年,他專程去參加了TED大會,獲得了城市主辦資格,將TEDxTangjiabay升級為TEDxZhuhai,日後成為珠海頗有影響力的一年一度的演講盛會。

左:左:TED官網的賀嘉介紹;右:TEDx珠海活動盛況

4

在舉辦TEDx活動的過程中,賀嘉和很多演講嘉賓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些名人,即使因為其他原因沒有來演講,但是賀嘉也和他們建立了聯繫,這使得賀嘉的人脈和眼界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例如,在一位嘉賓的介紹下,他上了汪涵主持的節目《越策越開心》;FT中文網的編輯,也專門找到他,請他給FT中文網寫專欄。

賀嘉參加《越策越開心》與汪涵同臺

更加意外的驚喜是,他在嘉賓上場演講前的彩排中,給嘉賓們進行演講輔導,得到對方的高度認可,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賀嘉是一個很好的演講教練」這個說法,在一些圈子裡流傳,以至於長江商學院的CEO班,以及鄒市明、柳巖等明星,都把他請過去講課。後來,甚至騰訊也請他給總監們做培訓。

賀嘉給鄒市明、柳巖做演講輔導

在騰訊講過課以後,他就被騰訊的人看上了,HR問他願不願意加入騰訊雲,做一名「布道師」——當時,騰訊雲剛面向全社會開放不久,需要向外推廣和提升品牌形象,就設置了這麼一個獨特的職位。由於賀嘉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又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動組織和推廣能力,正是合適的人選。

離開國企進入網際網路公司,賀嘉不是沒有猶豫。因為國企的工作相對輕鬆,壓力不大;而騰訊作為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大廠,不可避免地會要經常加班,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但最終還是奮鬥的衝動戰勝了安逸的心,賀嘉決定加入騰訊。

唯一的障礙在於家庭。媽媽是希望兒子更輕鬆,不想讓他那麼累;而妻子這邊,則面臨兩地分居的困難——因為他的家安在珠海,而加入騰訊,就要到深圳去上班。

但是,看到賀嘉眼裡的渴望,兩個他最愛的女人,最終都選擇了全力支持他。

於是,在銀行工作5年後,賀嘉光榮地加入了鵝廠,成為一名騰訊雲布道師。

5

在騰訊工作,工資漲了不少,壓力也大了不少。

他的工作內容是在各種活動中作為講師分享技術實踐,組織技術沙龍或研討會,發布產品相關的原創技術文章,在社區積極回答其它用戶的問題。

由於是自己喜歡且擅長的工作,賀嘉幹得十分起勁。

為了公眾需要,他註冊了知乎號,開始在知乎回答一些技術有關的問題,漸漸地有了一點名氣,粉絲很快就過萬,並成為網際網路話題的「優秀回答者」——他是知乎上最快拿到優秀回答者的答主之一。

賀嘉知乎頁面

此時,在珠海的TEDx活動仍然在每年繼續進行,而賀嘉在小圈子裡的名聲也還在繼續傳播。經常會有企業或一些名人和他聯繫,請他去講課或者做演講輔導。

但由於騰訊的工作本身就很忙,而且作為騰訊員工不可以在外兼職,所以他基本上都婉拒了,只是偶爾會做一些公益性的分享。

漸漸地,他發現,雖然騰訊的工作也挺有意思,但是自己只有站在講臺上講課,或者幫助別人提高了演講與表達能力、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時,才是自己最快樂的時候。

兩年後,賀嘉在騰訊做到了T3.2,已經是員工裡面較高的級別了,工資也很不錯(由於保密原因,就不透露了,感興趣的可以網上搜一下騰訊T3.2了解)。但是,他卻總是感覺講臺的召喚對他越來越強烈。

他冒出一個念頭:要不我乾脆裸辭,當一個專職的演講教練?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時,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這可不同於當初從工行跳到騰訊——當時是看得見的收入大幅增長,前途更加光明;而現在卻是要放棄這一切。

全中國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騰訊都進不來,賀嘉現在卻要從騰訊裸辭,要放棄T3.2的職位和待遇,做一名朝不保夕的演講教練,是不是瘋了?

但是,如同當時要排除萬難做TEDx一樣,只要他心裡有了夢想的萌芽,就再也壓制不住。

父母激烈反對,老兩口在醫院工作一輩子,他們想不通兒子有了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還要自己丟掉。

但是老婆一如既往地支持。她說,只要是你的夢想,就大膽去追求吧。收入方面不用擔心,我不是還有工作嗎?

——這句話,讓賀嘉幾乎落淚,永銘於心。

6

在老婆的支持下,2018年初,賀嘉從騰訊離職,成為一名「深漂」。

雖然他在小圈子裡有了一定的名氣,但是這並不能保證持續的收入。如何能吸引源源不斷的客戶,成為一大挑戰。此時,賀嘉唯一的推廣渠道,就是自己在知乎的一萬多粉絲和公眾號的四千多粉絲。

由於知乎在商業變現上一直都很難,公眾號則相對容易一些,所以賀嘉也把很大的指望放在公眾號上面。「賀嘉老師」這個號,還是他3年前在珠海註冊的,有一搭沒一搭地寫一些文章,並沒有花太多心思去運營,所以粉絲數量不多。

辭職後,賀嘉每天都花很多時間更新公眾號,期望能快速漲粉。可是,公眾號的數據卻遲遲不見上漲,賀嘉愁得每天無數遍地刷新後臺,以至於他都能記住,今天又有幾個粉絲關注了我,他的網名叫什麼,頭像是什麼風格……

那段時間,他經常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不停地問自己,我走對了嗎?前路到底在何方?

後來還是知乎這邊不斷傳來驚喜,一個月內粉絲從一萬多上漲到四萬,帶來了不少生意。有的是企業的演講培訓,有的是創業者或企業高管的演講私教,慢慢的有了穩定的現金流。

說來好笑,雖然賀嘉決定了自己創業,卻很長時間沒能過一個心理關,那就是不好意思談錢。每次一筆交易進入到談價錢的關鍵階段,他就會臉紅,說話磕巴。甚至有女學員知道他這個特點,還故意用談錢來調戲他,看他幾秒進入臉紅狀態。

後來他認識到,自己給別人提供的是高價值的服務,坦然地談錢,正是對自己價值自信的表現,才慢慢地把這個毛病改掉——不過我認為他這是自己在吹,真實的原因可能是被女學員調戲的次數多了,臉皮就變厚了。

從騰訊出來一個多月後,賀嘉和朋友一起合作了一個「下班後賺錢」訓練營,沒想到反響很好,給團隊帶來了100萬左右的營收,除去開銷,他本人也賺了差不多10萬塊錢。

這筆收入到帳的時候,賀嘉終於從焦慮的狀態中放下心來。他心想:離開了騰訊,老子也照樣能一個月賺10萬!

此後,賀嘉的公眾號粉絲也慢慢漲到了幾萬。他的業務版圖裡多了99元的線上演講課;599元的訓練營;以及更核心的價值5千元的演講私房課。

其中有不少學員上完課之後,意猶未盡,又花高價成為他的一對一私教學員。因此,賀嘉又有了一個「CEO演講教練」的頭銜,連攜程CEO梁建章和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都接受過他的演講輔導。

賀嘉輔導攜程CEO梁建章演講

到2020年初,賀嘉的知乎粉絲即將達到27萬,抖音粉絲也有了64.6萬,公眾號也接近了10萬,全網的粉絲已經超過百萬,各類學員的人數也超過了2萬。

他的收入,也達到了之前在工行和騰訊不敢想的程度,去年在深圳新買了一套房,準備把妻子和女兒接過來,結束兩地分居的日子了。

同時,他還發揮了自己作為「人脈連結者」的能力。他這些年做TEDx活動、做騰訊雲布道師、做CEO演講教練、以及運營自媒體的過程中,和很多人建立了深度連接,其中不少是各行各業的大牛。而賀嘉經常組織各類「跨界交流會」,把不同領域的人脈連結在一起。

所以每次參加賀嘉組織的聚會,會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明明飯桌上有很多牛人,但人群的核心,卻是年輕的賀嘉。

7

新冠疫情到來之前,正是賀嘉對今年的業務躊躇滿志之時。他在深圳的核心位置租了一間很大的教室,作為演講班的校區和自己的辦公室,每個月租金就好幾萬。

沒想到,疫情愈演愈烈,原先的計劃全部被打亂,早前規劃的線下私房課,全都沒法交付。而辦公場地的租金和員工的工資,卻要按月支付。

與剛辭職時不同的是,那時他一個人吃飽全公司不餓,就算沒有業務,靠積蓄也可以過很久。而現在卻有了一個團隊,公司沒有收入,員工就沒有工資。有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在心頭,賀嘉感到壓力巨大。

有一天,一個以前教過演講的學員向他諮詢一個關於如何成交的問題,他想起以前的課程上,很多學員都會問同樣的問題:「賀嘉老師,你是怎麼突破成交的難點的?」

他心想,我成交了2萬多名學員,其中包括幾百名高客單價的學員,在成交上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既然這麼多學員有需求,我為什麼不把這些理論、方法、技巧總結出來,教給他們呢?

想到就做!於是,賀嘉帶著團隊,在疫情期間,用一個月的時間精心開發出一個名為「批量成交研習社」的產品,專門通過社群的方式,用半年的時間,幫助學員找準個人品牌定位,設計更好的產品,打通引流和成交的卡點,提高成交效率。

沒想到,這個為了應對疫情影響而不得已推出的業務,卻受到用戶的熱烈追捧,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給他帶來了一百萬的營收。這也是公司的單月營收,第一次突破百萬之數。

8

2020,賀嘉32歲,他給自己的公司定了0.1個小目標:今年的收入,過千萬。這是他從騰訊離職的第三個年頭。

但對於未來,他的所圖卻不僅於此。

他還想用10年的時間,幫助100萬學員提升影響力,幫助100位CEO成為具有「行業解釋力」的行業大佬,並致力於打造一所國內最好的、專注於「影響力提升」的商學院。

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大,也很難。

但是,一個24歲的宅男,發起珠海第一個TEDx活動難不難呢?一個28歲國企員工,跳槽成為騰訊雲布道師難不難呢?一個30歲的騰訊T3.2級別工程師,放棄一切裸辭創業,轉型當演講教練,難不難呢?一個32歲的演講教練,疫情期間主業停滯,從零開始開發產品,教人怎麼做成交,一個月一百萬營收,難不難呢?

所以,誰又能說,未來的賀嘉,不能實現他的夢想呢?

我看到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甚至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也和24歲的賀嘉一樣,對現實感到厭倦,對未來感到迷茫。但是,他們卻只會自怨自艾,從來都不敢採取行動作出改變。

還有些人,想做這個,想做那個,卻瞻前顧後,總覺得這個條件不成熟,那個難度太高。

其實,人的潛力比自己想像的要大得多。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失敗者因為缺少資源和條件,而不敢追尋自己的目標;但成功者會為了追尋自己的目標,而去尋找資源、創造條件。

賀嘉做TEDx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只有「我要做」這個念頭,但他最終卻克服種種困難,做成功了。也因為這件事,給自己開闢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後面幾乎所有機會,源頭都是在這裡。

TEDx珠海成功後,賀嘉曾聽到無數人和他講起:「太羨慕你了,我也想過要搞TEDx,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搞。」此時,賀嘉總會回一句:

「你早幹嘛去了?」

是啊,如果一個沒人脈、沒資金、沒經驗的24歲小年輕都能搞成,你為什麼搞不成?你早幹嘛去了?

而如果一個從小害羞內向、長大在銀行工作的宅男程式設計師,都可以改行成為一個演講教練,並且年入幾百萬,為什麼你覺得你只能留在自己不喜歡的崗位上幹一輩子呢?

請不要在未來回顧自己人生時,只能羨慕地看著別人,然後還要被別人嘲諷:

你早幹嘛去了?

如果你也迷茫,如果你也懷有夢想,請記住:

其實,你也可以的!

作者簡介:何加鹽,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後創立諮詢公司,現為諮詢顧問,公眾號寫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麼煉成的,從牛人的經歷與方法中,獲得思維與認知的提升。了解牛人,學習牛人,成為牛人,從關注何加鹽開始。

— —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易迅網併入京東:創始人離職 員工打完卡就回家
    在騰訊將電商打包給京東後,易迅網創始人兼CEO卜廣齊的去留就備受關注。在離職傳聞飛了近半年時間後,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從多個可靠消息源獲悉,卜廣齊已離開易迅網。一名易迅網前高管透露,離職後卜廣齊有可能轉做投資,也有可能創業。
  • 離職事情,不在員工,而在企業,4種原因分享給你
    創業洞察丨作者 / 老胡這是老胡說創業的第102篇原創非常感謝您,把內容分享給您的朋友導讀:隨著年末的到來,很多企業和初創公司,將會面臨著一年一次的離職潮。員工離職員工為什麼離職其實員工離職每天都有發生,也是職場上一個正常的現象,也是見怪不怪了。
  • (獨家)豆瓣官方澄清近期12名員工離職
    根據 TechWeb今天報導,豆瓣近3個月有12名員工離職,包括多名核心技術人員。豆瓣向36氪回應稱:近期確實有12名員工離開豆瓣,但在傳聞中,離職員工職位與實際不符。目前豆瓣已有近300名員工,有少量員工變動是正常現象。其中有個人選擇,也有公司的選擇。 對於之前報導提到的4位離職員工,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信息,有3位參與過豆瓣廣播移動應用項目。其中彭宇為社區產品開發高級工程師、尚文歡為互動設計師,而吳建軍為移動開發工程師。
  • 騰訊陰影下的創業公司
    數據顯示,微盟近三成收益來自騰訊,從騰訊的採購費用佔比近八成。這並非個案。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開始將騰訊列為風險因素。美團點評、拼多多、搜狗,這些創業明星公司接受了騰訊不同比例的投資,並先後IPO,但都在招股書中提到了依賴騰訊的風險。另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巨頭今日頭條,則試圖在巨頭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並向騰訊發起挑戰。
  • 螞蟻員工身價暴漲千萬!離職員工看到這內心五味雜陳……
    包括阿里、騰訊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確實是讓聰明人實現逆襲的地方,他不需要你有背景、有資源,只要你夠聰明、夠刻苦,他就給你舞臺,我還是非常喜歡網際網路文化的。」一位螞蟻集團的員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離職員工談「財富增失」細節據記者了解,螞蟻的工資體系一般有兩塊,一是固定的薪酬,一年一般是15薪到16薪(月薪),還有一塊則是股權。新員工靠固定薪酬,老員工則靠股權。新員工入職,若達到P7級別,進門就會分股票,此後每年根據員工的表現和績效考核再進行增配。
  • 騰訊創業訓練營:如何玩「黑洞效應」?
    1月31日,由騰訊和21世紀經濟報導聯合主辦的「騰訊創業訓練營」在廣州中山大學開班。創業導師、「零號線」CEO吳皓分享了形成創業黑洞效應「三度理論」。騰訊投資相關負責人則從融資的角度為創業者提供指導。 成功的營銷需要「三度」 身為80後的吳皓,大學畢業工作三年選擇赴澳大利亞留學。回國即創辦「零號線」。
  • 又一微軟AI大牛離職,和沈向洋一樣的大牛,離職騰訊
    前兩天微軟AI大牛沈向洋的離職信沸騰了科技屆,大家都在猜想沈向洋是否會回國發展,熱度還未下去又一AI大牛離職,他是來自騰訊的賈佳亞,他是何許人也?為何同樣能引起網絡熱議?之前賈佳亞一直在香港中文大學任職,在當年alphago之後,AI技術大潮來臨,賈佳亞順勢加入了騰訊成為了騰訊優圖實驗室的負責人,為騰訊最高級別研究員。加入騰訊之後賈佳亞主要負責AI方向的研究,在幾年的時間裡騰訊AI技術高速發展,以碾壓的趨勢贏得國內多項AI大賽,手下敗將有阿里、京東、華為。
  • 賈佳亞離職創業的思謀科技獲上海政府訂單,AI+應用創業到了「最好...
    雖然是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思謀科技卻聲稱其團隊已積累了20多年的技術研究和產品落地經驗——2019年,騰訊優圖實驗室的核心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賈佳亞宣布離職創業,這家公司正是思謀科技,目前公司人數已超過百人。
  • 公司粗暴發工作證後大批員工離職,離職手續辦理流程怎麼走?
    隨後,世碩公司針對此事,做出以下處理和承諾:1.單位管理失職,主觀率團隊向員工致歉。2.重新審視及完善培訓人員的管理及訓練,把關愛員工的理念貫穿始終。3.加強主管現場巡查與關懷。同時,對於將工作證甩在地上的三位員工,這份聲明並未表示將如何進行處理。然而,這份道歉聲明沒能挽回員工們的好感。員工證扔地事件爆發後,世碩公司出現員工集體性離職,3000名員工已有2900名離開。
  • python統計分析之HR如何察覺員工的潛在離職因素
    CDA數據分析師 出品前言:大數據使企業能夠確定變量,預測自家公司的員工離職率。」 ——《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8月「員工流失分析就是評估公司員工流動率的過程,目的是預測未來的員工離職狀況,減少員工流失情況。」 ——《福布斯》2016年3月一、背景介紹1.
  • 員工入職離職辦理流程(試行)
    入職手續辦理流程提供任職資格的身份證、學歷證等相關原件及複印件、填寫[員工信息表]、籤訂[勞動合同]、學習[員工手冊]並籤字確認,其他相關[承諾書]材料,辦理[社會保險]。備註:(1)生產車輛駕駛員需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從業資格證等證件。
  • 南極圈企業服務聯盟創業嘉年華開啟 High爆騰訊創業節
    > 9月3日,由騰訊眾創空間-創業服務平臺聯合南極圈和珊瑚群主辦的「騰訊開放平臺&南極圈企業服務聯盟創業嘉年華」在深圳南山區軟體產業基地三諾大廈2樓珊瑚群舉行。
  • 一張表格,一個公式即可輕鬆統計出公司歷年來的員工離職數據!
    「沒問題,那我們先把員工離職的數據統計分析完成吧!」顧城說道。歷年來各部門離職原因人數統計「顧總,說到統計人數,那肯定是用計數函數,但是你的統計要求有些高,要從離職的年份、離職的部門,還有離職原因這三個角度去統計人數,那要製作好多公式才可以實現吧!」
  • 離職員工自述:戰略惰性害苦京東,劉強東說一不二,成兄弟得喝酒
    來源/圖蟲創意「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去年5月劉強東的呼喊聲言猶在耳。不到一年,掌握兄弟定義權的劉強東向兄弟開刀,反稱,京東人員急劇膨脹,幹活的人越來越少。「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我沒有選擇餘地!」京東這家成立已有20年、上市5年的網際網路公司,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近18萬員工,以及無數離職員工的心。有人還在堅守,有人選擇離開。
  • 相親市場天然光環,深圳姑娘喜愛,騰訊員工炫耀裁員標準n+3!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騰訊員工的「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騰訊基層員工最原始的離職感受。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騰訊。今天中午幾個同事討論最近裁了一批35歲程式設計師(正確說法應該是合同到期不續約),具體未核實,賠償標準是n+3。感慨一下,好殘酷啊!對鵝廠人的感受:一是永遠在加班。工作日晚上與周末一天差不多是固定要加班的。
  • 賈佳亞正式離職優圖,稱艱難的決定,疫情當前創辦「思謀科技」
    【新智元導讀】賈佳亞離開騰訊自己創業了!原騰訊傑出科學家、優圖實驗室X-Lab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工程系終身教授賈佳亞和學生創立了一家新的AI公司——思謀科技。為什麼?聽聽賈佳亞怎麼說。賈佳亞離開騰訊自己創業了!
  • 【i黑馬榜】中國最成功的高管創業TOP 10
    【i黑馬導讀】有經驗、有人脈、有資源,公司高管,被認為是中國創業成功率最高的一個人群。今天,黑馬大賽天津分賽的主題就是高管創業,i黑馬整理了中國最成功的高管創業Top10公司創始人,希望他們能刺激更多的高管投入創業的熱潮。
  • 全網「通緝」前員工的網際網路大公司們
    員工如果拒籤,有的公司則會拖著不給升遷或離職。 某網際網路公司曾有一個競業協議案件,當事人在協議上落款處寫了大大的「不」字,並拒收補償金和競業協議通知書。但最後仍然被法院判應履行競業義務。 只要入職時籤了競業禁止協議,離職時是否要求員工遵守競業限制義務,主動權完全在公司,公司只要每月發放競業限制補償金,員工即需要遵守競業限制義務。
  • 火葬場的員工月薪過數萬,為什麼很多人還辭職?離職員工透露真相
    大家也都知道火葬場幾乎屬於一個「朝陽產業」但是入職人員少之又少,就算入了職,但沒多久還會選擇離職,這又是為什麼呢?火葬場的員工入職不到幾個月就普遍會選擇離職,難道因為工資低?其實,火葬場的員工工資一個月比正常人都要高,基本都達到數萬元,再加上還會有一些額外的補貼。今天,就由離職人員來給大家透露一些離職的真相。
  • 業績不佳,女員工被罰吃「死神辣條」吃到進醫院,一個月後被要求離職
    除了劉小雪,當日食用了「死神辣條」的多名員工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適。另一名情況相對嚴重的女生當日也被送醫,檢查結果為胃絞痛,並且打了止痛針。一個月後被要求離職辣條事件一個月後,6月24日,在該公司工作一年多的劉小雪毫無徵兆地收到了離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