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臺後,海南再一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未來的無限商機,不少上市公司正摩拳擦掌。
(海南規模最大的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外觀,目前進入免稅城消費的消費者還必須佩戴口罩)
1、免稅提額種類擴大 海南免稅成旅企必爭之地
隨著疫情的穩定,人們的「報復性消費」逐漸被提上日程。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方案中提出「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這對消費者和免稅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免稅購物」是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重要的一張牌。這既是疫情下形成海南自貿港開局新亮點的重大舉措,也是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的現實需要。
免稅提額利好行業
此次《方案》中備受關注的規劃要數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從2011年4月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正式落地以來,9年來,政策經歷了數次調整,在限額、對象、商品種類和購買方式等方面不斷放寬,額度也從最初的5000元提升到如今的10萬元,商品種類從18種擴充到2019年的近40種。免稅政策適用的旅客範圍也在擴大。從飛機旅客擴大到包括火車、輪船的離島旅客。
隨著今年6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揭曉,這對免稅消費行業的利好毋庸置疑。券商分析師直言,在今年疫情背景下新增離島補購模式,件數已突破限制,渠道拓寬後,今年離島免稅營收規模仍有望創新高。此外,這次離島免稅新政涉及免稅品類擴充,將擴大消費人群覆蓋面,帶動購物人次及銷售額。統計顯示,從歷次免稅可購物品類來看,2011年政策落地初期,免稅產品種類主要有首飾、工藝品、手錶、香水等18種商品;2015年免稅商品品類擴大至38種,2018年進一步增加部分家用醫療器械商品。在免稅商品的品類不斷擴產下,2011-2019年海南免稅購物人次從50萬人躍升至384萬人。
三亞免稅城已客流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情況,排隊結帳的人流洶湧
安信證券預指出,本次政策落地後,從三亞離島免稅店增加的商品品類看,將主要新增的是酒類產品。目前酒類產品已上線三亞離島免稅網上官方商城,截至2020年5月21日,洋酒共有94種,紅酒39種,原價對比天貓旗艦店商品價格,多數商品具備價格優勢,從2015年全球免稅品中酒類銷售額佔比16%,保守預計酒類產品可貢獻10%銷售額。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該方案涉及內容較多,主要體現在「稅」、「關」、「遊」(稅收、海關、旅遊)三個部分,多項政策力度很大。其中,"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允許島內免稅購買」、"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提升至每年每人10萬元」等信息比較關鍵,清晰地勾勒出海南未來的消費潛能。
免稅行業復甦明顯
在疫情衝擊下,出境旅遊業務全面停擺,國內免稅品尤其是海南的離島免稅政策對國內遊客吸引力巨大。
據了解,今年疫情期間,2月20日,中國國旅旗下海南各免稅店恢復營業,在恢復營業的第二天,三亞國際免稅城電商當日銷售額突破4428萬元,創電商單日銷售最高記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在免稅購物「五月五折」促銷活動的刺激下,節日期間,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和日月廣場免稅店共接待購物人數2.56萬人次,銷售額6237.24萬元,同比增長18.57%,人均花費2431.96元,同比增長23.65%。
對於萬眾期待的提高額度,中免集團海口免稅店媒體主管張可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由於落地細則還沒出來,所以,10萬元的免稅購物額度目前仍未有實施,一切按照原來的免稅購物規則進行,即離島旅客(包括島內居民旅客)每人每年累計免稅購物限額3萬元」。
記者看到,在海口規模最大的日月廣場免稅店內,消費者絡繹不絕,不少更從東北等地來旅遊購物,並直言免稅品價格相比香港免稅店折扣更大更優惠。張可表示,目前免稅店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銷售情況,以往去日韓和香港購物消費的遊客,因為疫情外遊不便,也有不少轉到海南消費,反而成了增量。
6月7日上午,記者驅車三小時趕往海南島內最大的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這裡更是一片人氣爆棚的景象,每個收銀臺前都排起了長龍,消費者一邊等待交費,一邊用離島免稅手機app迅速搜索下一個目標。不僅如此,周末免稅城周邊的酒店全部滿員,離免稅店最近的民生威斯汀酒店的大堂人頭攢動,人流量完全不輸旅遊旺季。
從深圳打「飛的」來血拼的張小姐告訴記者,以前常常去香港購物,由於香港又延遲通關一個月,索性來三亞購物,沒想到這裡的商品比香港更佳實惠。她笑著對記者說自己進免稅店不到半小時就把12件商品的件數額度用光了,但想買的商品還沒有買齊,「過幾個月還得再來一次」,她一邊整理手中的購物袋一邊對記者說。
據免稅店工作人員介紹,免稅店現在上線了離島補購服務,在旅客離島後的180天內如有剩餘免稅額度,可憑離島機票在微信公眾號的補購商城裡下單,商城免費郵寄,並且享受同樣的優惠。
旅遊企業積極布局
海南的離島免稅店基本由中國國旅旗下的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免」)和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簡稱「海免」)壟斷,目前,消費者在海南免稅店的消費,基本都貢獻給了中國國旅。
除了中國國旅,作為國內少數幾家涉足免稅業務的上市公司—凱撒旅業正加快在免稅方向的布局,而海南是其重要布局區域。凱撒旅業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2019年,凱撒旅業正式在海南設立同盛免稅,作為其免稅業務的控股管理平臺。今年4月9日,凱撒旅業宣布將註冊地址由陝西省寶雞市變更為海南省三亞,同時進一步增資海南凱撒集團,彰顯在免稅領域的野心。其後,凱撒旅業引入背靠建投華文及三亞發控的文遠基金,著力推進在三亞市內及機場的免稅項目。值得關注的是,三亞市政府同凱撒旅業籤署合作協議,前者將支持凱撒旅業在三亞的旅遊、免稅等業務發展,促進凱撒旅業在三亞的落地。
與此同時,海南省方面也在積極接觸國際免稅零售巨頭,計劃引入海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後的第一天,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就與世界最大機場免稅商杜福睿集團視頻連線,推進相關領域務實合作。據了解,杜福睿集團(Dufry)業務遍布全球65個國家,2019年銷售額達88.5億瑞士法郎,為全球排名第一的免稅集團。
面對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覬覦,中國國旅也加強了在海南的布局。2018年9月,國旅的國內總部正式從北京遷入海口,註冊資本達158億元。其後,在2019年初,為調整優化公司業務結構,解決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國旅將主營旅行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國旅不再經營旅行社業務,公司發展戰略也調整為聚焦以免稅業務為核心的旅遊零售業務。
今年5月7日,國旅宣布擬以20.65億元的價格收購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旅遊集團持有的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免」)51%股權。交易完成後,海免公司將納入中國國旅合併報表範圍。圍繞如何落實落實離島免稅新政策,中國旅遊集團董事長萬敏表示,要繼續加強免稅業務全島布局,引進高端消費品牌,創新經營方式,不斷做大海南離島免稅消費規模;進一步加快新海港、日月廣場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等項目建設,著力解決旅遊服務中的「痛點」「難點」, 提升海南旅遊服務品質。
2、金融開放制度多項創新 海南急需彎道超車
自貿港建設進程中,金融業擔當著重要角色。6月1日發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涉及金融開放的政策就多達14條,方案對標全球高水平開放形態,提出了一系列促進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的金融開放和創新政策。
中泰證券指出,金融開放的背景下,海南自貿港靈活高效的金融投資體系建設,為資本市場開放提供範本。海南作為對外開放的試驗田,將為全國範圍內更加深入的改革開放提供寶貴的經驗以及制度指引。為實現跨境資金流通的自由便利,推動自由貿易帳戶體系及結算中心等多種手段的落地,金融的開放與創新或持續推進。
急需彎道超車
畢業後留在海南已逾十年的李飛(化名)是一家地處海口的券商營業部經理,在海南早已置業安家,也見證著海南金融業的發展。「《方案》提出多個涉及金融開放的內容,我也很關注,但還要具體落地的細則。」李飛認為,目前尚未有一家本土的券商或銀行登陸資本市場,海南的金融發展只能選擇彎道超車。
彎道超車的方式有很多,金融科技、數字金融或是未來海南的方向之一,而海南在區塊鏈上的布局領先內地很多地區。2018年10月,國內首個正式授牌的區塊鏈試驗區在海南生態軟體園設立。今年5月,海南省工信廳印發《海南省關於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設立區塊鏈產業基金,鼓勵省工業和信息產業投資基金按市場化方式發起設立10億元區塊鏈產業子基金,吸引社會資金集聚形成資本供給效應,為區塊鏈企業提供天使投資、股權投資、投後增值等多層次服務。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加快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一個制約因素是貨幣自由流動。「海南能不能利用區塊鏈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解決海南貨幣自由流動的問題。若一兩年內在這件事上有重大突破,將有利於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
就在上月,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依託「跨境金融區塊鏈出口應收帳款融資平臺」,成功為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辦理一筆金額為100.2萬美元的出口應收帳款融資業務,這是海南省首筆基於區塊鏈技術下的出口應收帳款融資業務。海南銀行業人士指出,該平臺是我國跨境金融領域的重要創新,在海南開展試點,不僅將促進海南自貿港金融開放,也將直接便利涉外企業跨境資金使用。
政策緊貼海南
海南從建立特區到發展國際旅遊島,直到現在的自由貿易港,金融開放的措施持續推出,但對海南實體經濟的推動效果仍然有限。
李飛認為,金融需要有大量人才和實體經濟支撐,海南的GDP規模不大,人才也存在缺口,這也是今年金融開放有政策但發展較慢的原因。
這次《方案》提出多個涉及金融開放的內容,特別指出支持金融機構立足海南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創新金融產品,顯得更為貼合海南實體經濟需求。具體來看,《方案》中對於旅遊產業的支持有:對有穩定現金流的優質旅遊資產,推動開展證券化試點。對服務行業的金融支持有:支持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在服務貿易領域開展保單融資、倉單質押貸款、應收帳款質押貸款、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等業務。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金融支持有:支持涉海高新技術企業利用股權、智慧財產權開展質押融資,規範、穩妥開發航運物流金融產品和供應鏈融資產品。
「海南自由貿易港對標的是全球自由經濟區,率先在海南自貿區落實金融業開放政策,區內旅遊、貿易等經濟活躍將推動金融業快速發展,而資本市場將助力海南越來越多的旅遊、金融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相比內地金融中心已經較為成熟的金融設施,《方案》在金融開放中重點提及了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國際能源、航運、產權、股權等交易場所,加快結算中心的發展,完善海南金融基礎建設。而這也是基於海南金融基礎遠落後於內地一線城市的考慮。
推進境外融資
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需要在金融市場開放、跨境投融資、國際結算、外匯交易、金融監管等金融制度安排上有重大突破,而首先可以突破的地方就是自由貿易帳戶體系。
2019年1月,海南自由貿易帳戶(FT 帳戶)順利上線運行,目前已有 10 家銀行提供FT 帳戶金融服務,業務覆蓋整個自貿港,到今年一季度末,FT帳戶開戶主體數量14911個,共發生資金流動211.03億元。FT帳戶是針對自貿區金融創新的基礎工程,其準確稱呼是「自貿區分帳核算體系」,是在自貿區分帳核算單元開立的規則統一的本外幣合一的帳戶,獨立於現有的傳統帳戶體系。
除卻FT帳戶外,《方案》明確指出,計劃在2025年前,試點改革跨境證券投融資政策,支持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註冊的境內企業,根據境內外融資計劃在境外發行股票。周茂華認為,支持海南自貿港內註冊企業在境外發行股票在海外融資,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快與國際市場融合,海南將成為聯通內地與全球的又一個高標準「橋梁」;有助於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吸引更多企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落戶,吸引更多有競爭力的旅遊、服務業及高新技術企業進入等;同時也便利了全球投資者參與海南自貿區建設、分享發展成果。
「海南的地理位置已經決定,其與國際接軌相對便利,同時緊鄰廣東等開放時間早的地區,因此《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在海南自貿港內註冊的境內企業通過發行相關金融產品到海外融資。」商務部國際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在海南自貿港內註冊的境內企業通過發行相關金融產品到海外融資,是根據海南自貿港的特殊性安排的。
3、高新技術尋求「定點突破」 區塊鏈醫療科技備受關注
高新技術產業是海南繼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外,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海南實地走訪中獲悉,通過吸引大企業入駐,提供配套環境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成為海南吸引企業的「妙招」,目前已在多個片區體現出產業集聚效應。
科技企業戰略布局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
兩年前限購措施「凍結」房地產以來,海南在旅遊和現代服務業之外,謀求在高新技術產業上的突破發展。而圍繞區塊鏈技術作為發展重點之一的海南生態軟體園,以及引入國外先進醫療技術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成為海南高新技術發展的排頭兵之一。
近日,記者驅車30公裡來到位於毗鄰海口市的澄邁,湖光水色,綠樹成蔭,一座座低矮的別墅式建築安靜佇立在園區內,園區的另一邊是正在大興土木修建海南生態軟體園二期工程。「目前園區已有騰訊等入園企業5000餘家,工作生活約1萬人。」海南生態軟體園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說。
自貿港區塊鏈試驗區
海南生態軟體園二期在建工程
為了吸引人才,科技園耗資20億建成了國際化的12年制學校ischool,該學校作為軟體園配套設施,為引進人才的子女提供優質教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教育界提倡父母與子女要保持足夠的親子時間,但一些特殊工作人群做不到按時上下班,於是學校提供7*24的託管服務,為網際網路加班人士解決後顧之憂。在解決人才子女教育問題的同時,這所學校也在廣納海內外高級人才。去年年底從美國常春藤名校碩士畢業的思思(化名)告訴記者,她的家鄉在陝西西安,回國找工作的時候考慮到自然環境和父母養老,以及優惠的人才引進政策,她選擇了來到海南這所國際化的學校任教。
為吸引人才耗資20億的12年制學校ischool
據了解,海南生態軟體園2009年開工建設,一期規劃面積3000畝,二期14.5平方公裡,,是海南發展網際網路產業的主要載體和平臺。騰訊作為國內網際網路龍頭企業之一,在生態軟體園布局不少。記者走訪期間看到,在園區一期建有騰訊眾創空間(海南),園區二期則有規模更大的騰訊生態村。
騰訊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2019年6月,騰訊電競首次將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落地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海南省也正式將電競這項體育運動提上產業發展議程,並出臺扶持電競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海六條」。同時,騰訊電競全面升級「電競運動城市發展計劃2.0」,海南成為該計劃落地的首個省份。在加入擁有騰訊旗下50多個數字IP及超過60個數字文創項目的TGC和TGA騰訊電競冬季運動會後,「海南騰訊數字文創月」系列活動給海口及周邊的相關行業直接帶動的經濟效益超過2000萬。騰訊相關人士認為,隨著電競產業發展的成熟與電子競技認知的提升,及迎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新職業誕生,自然催生出更多高層次、高水平的電子競技崗位,在推動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提升社會效能的同時,實現帶動大量相關人員的就業實現。
海南生態軟體園只是海南省「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樣板區和試驗區,承載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早期安排政策重要任務」的11個重點園區之一。此外,文昌國際航天城、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產業園、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都面向高新科技展開雙臂歡迎。早在今年3月,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科大訊飛就正式籤約進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為推動建設海南自貿區(港)翻譯服務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平臺三亞中心、人工智慧成果展示中心,共同合作建設崖州灣科技城智慧園區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投資約12億元的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今年4月開工後,現正開足馬力加快建設,力爭2021年交付使用。超算中心建成後將以航空航天為核心,搭建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遙感遙測、氣象預報、工業仿真、風洞模擬等領域的計算服務平臺,實現「大數據+雲平臺+超算中心」的國內最新的多功能、多場景應用。
醫藥科技先行先試
博鰲樂城是首個國家級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擁有國家九項突破性優惠政策支持,通過審批後可同步使用國際先進的醫療新技術、新藥物、新設備。同時,博鰲樂城先行區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點園區之一。
根據目前的監管現狀,國外先進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進入國內市場,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由此導致全國每年大概有60萬人去國外求醫問藥。而樂城先行區使用的未經中國註冊、臨床急需進口的藥械的臨床數據,可以轉化為真實世界證據,將縮短產品上市時間,降低全球創新藥械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是首批入駐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自2018年2月正式開業以來,博鰲恆大國際醫院作為美國布萊根和婦女醫院在海外唯一附屬醫院,利用特許政策把國外包括藥品、器械、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先進醫療資源引入國內。博鰲恆大醫院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藉助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醫院將繼續作為國際醫療交流的重要平臺,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同時依託自貿港稅收方面的改革,加大引進特許藥品、特許器械和特許技術的力度,達到與國際醫療領域發展的「三同步」。另一方面,緊密配合自貿港和先行區關於國外一流大學在海南建立分校的有關政策,積極拓展醫院在醫教研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運用真實世界研究及產學研轉化,促進國際醫療成果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
「在自貿港政策的激勵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博鰲恆大國際醫院及先行區將成為涵蓋國內及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區域醫療中心。」前述負責人表示。
4、期待自貿港措施儘快落地 島內外上市公司布局提速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臺,不僅海南本島上市公司,島外許多上市公司早已厲兵秣馬,積極布局。
海南橡膠董秘董敬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方案》的出臺不僅是海南人民的期待,實際上也是全國人民的期待,和當前國際國內環境下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的現實需要。我們也期待海南自貿港在前期自身探索和國內先進自貿區經驗的基礎上能夠再上一個新臺階。」
凱撒集團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凱撒集團將緊抓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政策機遇,從入境入島、體育、康養、會展旅遊,免稅業務,文化演出活動,食品配餐業務,旅遊金融業務等層面落地海南。前不久,凱撒集團海南總部還與興業銀行三亞分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旅遊及旅遊金融業務上展開深入合作。
島外企業靜待商機
「去年公司完成了海南迎賓館的項目,現在也在密切關注海南自貿港政策的落地,相信產業園區和公共設施建設將會有不少機遇。」寶鷹股份相關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
作為中國建築裝飾行業領先的大型綜合裝飾企業,寶鷹股份在海南的商業和住宅項目均有布局。前述人士表示,寶鷹的地產項目與恆大,雅居樂均有穩定合作,商業項目方面則在酒店產業園區有布局。自貿港方案出臺,新一輪基建熱潮讓不少上市公司在靜待商機。
旅遊及服務業是海南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凱撒旅業在海南布局已久。根據此前海南省旅文廳與凱撒集團籤署的合作協議,凱撒集團將在入境入島旅遊、產業投資基金、境內外推廣等領域推進海南發展。隨後,凱撒集團就在海南設立第二總部,深入推進在瓊業務。海南總部設立後,圍繞海南當地的高端旅遊、醫療康養旅遊進行了挖掘和探索,通過旗下旅遊板塊的凱撒旅遊進一步挖掘海南旅遊資源。
凱撒集團相關人士指出,凱撒集團將緊抓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政策機遇,從入境入島、體育、康養、會展旅遊,免稅業務,文化演出活動,食品配餐業務,旅遊金融業務等層面落地海南。接下來,凱撒還將持續圍繞海南市場深耕細作,借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東風,加快海南布局。
作為旅遊業龍頭央企,中國旅遊集團董事長萬敏表示,下一步集團將牢牢抓住當前難得機遇,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繼續加強免稅業務全島布局,,積極在瓊開展旅遊投資、景區酒店運營、郵輪遊艇等業務,著力解決旅遊服務中的「痛點」「難點」,提升海南旅遊服務品質。
作為海南免稅店的控股方,中國國旅則表示,未來公司將充分把握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發展機遇,不斷完善公司在海南市場的免稅業務布局,促進線上線下渠道融合,不斷鞏固公司在海南免稅市場的優勢地位,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
早就已布局海南的棕櫚股份表示,公司在海南區域打造了海南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中心、海南三亞海棠灣壹號、海南陵水河景觀廊等很多優質項目,並參投5A級景區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區;海南特色小鎮項目由海南棕櫚生態城鎮發展有限公司與海南農墾東太農場有限公司籤署項目合作合同,已共同成立項目公司。海南自貿港建設加速之際,公司將積極拓展海南區域業務,助力海南發展。
島內企業靜待人才
「自貿港的規劃和推進,有中央的強力政策支持,但今後的建設落地,還是要立足本地企業,」對於企業在自貿港後續建設中的作用,海南橡膠董秘董敬軍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政策落地靠喊口號是不行的,一定要發揮本地企業優勢。比如我們是本地大型的現代農業企業,也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這就要充分發揮我們自身的企業優勢,在自貿港建設中率先起步、增磚添瓦,爭取能為自茂港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海南航空相關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第七航權」是目前島內航空公司最為關注的政策紅利點。所謂第七航權指的是:某國或地區的航空公司,擁有完全在其本國或地區領域以外經營獨立航線,在境外兩國或地區間載運客貨的權利。
海南瑞澤透露,公司已積極關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落地及推進情況。公司在海南省的主要業務包括商品混凝土以及園林綠化工程、設計、苗木銷售等,公司也在積極拓展海南省內的市政環衛業務。
更多上市選擇密切留意,關注政策何時能夠落地。」海南本地經濟規模和市場有限,人才也不足,這也制約了上市公司的投資意向。「有海南某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
為吸引人才來海南發展,近年海南動作不斷。6月8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表示,海南確定了2025年「百萬人才進海南」計劃,省委成立了人才工作委員會,圍繞人才如何發揮才幹,在住房、子女就學等方面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政策。
「這兩年來,已經超過10萬人到海南就業創業。這和當時改革開放時10萬人才渡瓊州海峽不同的特點是,那時候的博士是在大街上擦皮鞋,因為他沒有事幹。我們現在講的是10萬多人到海南,都是有就業崗位的。」劉賜貴表示,最近海南推出4萬多個向全球招聘的崗位,已經有幾十萬海內外的人才踴躍報名。
5、海南拒絕成為房地產加工廠 島外客尋求商業物業機會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6月1日出爐,但與房地產幾乎無關。
關於房地產,《方案》只有一句話,即「支持住房租賃金融業務創新和規範發展,支持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這與持續逾兩年的限購政策而陷入「冰封」下的海南樓市幾近相仿。以建設自貿港為契機,兩年來,海南憑藉「壯士斷腕」的決心,正經歷一場去地產化運動。今年一季度,海南全省非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4.8%,非房地產投資佔全省總投資的比重為62.2%,自2011年以來佔比首次超過60%。
6月8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談及海南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時表示,我們嚴格控制房地產,海南的房地產不是外面想要多少就建多少,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我們土地是有限的,而且歷史上也有過教訓,所以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不能是單一的。
一位海南地區TOP5的項目銷售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透露,自貿港政策出臺後,本地剛需居民感受到了海南的潛力,前來看房的人數確實增長;而非海南居民則開始諮詢未限購的寫字樓的等商業地產,密切關注未來升值的空間。
加碼限購
6月6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來到在海口市政府所在的西海岸區域,簇新的樓盤層層疊疊,規劃規整的馬路上卻行人罕見,車輛稀疏。除了區域中心的遠大城購物中心還有些人氣,其餘街道更是頗顯冷清。
經過十年發展,海口西海岸片區仍然有待聚攏人氣,這既有交通較遠就業機會不足的因素,也有房地產被候鳥型投資者主導的癥結。據市場分析調查,養老度假客戶和投資客佔據65-70%購房人群,這導致西海岸片區樓盤亮燈率極低。
海南房地產過去超高速發展留下的陣痛,仍歷歷在目。但從2018年4月起,島外投資客入瓊的路徑被直接封死。2018年4月22日,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對海南房地產實施全域限購。
在疫情期間,今年3月海南更推行「現房銷售」政策。3月8日起,嚴格執行本地居民多套住房限購政策,對在本省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省戶籍和常住居民家庭,停止向其銷售安居房與商品房。
在調控的不斷加碼下,市場穩步降溫。「尤其是今年3月海南全國首推現房銷售的政策,這是在疫情期間,業內反應比較大,這顯示了海南政府調控房價的決心。」海口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王路表示。
2017年,海南省商品房銷售額刷新歷史紀錄至2713.7億元,同比漲幅高達82.1%;但2018年,這一指標急劇下降23.2%;到了2019年,海南商品房銷售額同比繼續下降38.8%;今年前4個月,海南商品房銷售額再度萎縮45.1%至224.91億元。銷售額的同比降幅逐年擴大。
回顧海南對房地產調控的歷程,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6月8日表示,「從2015年開始,我們對房地產提出了「兩個暫停」,一個是暫停批地,一個是有地的房地產商暫停批建。因為當時房地產商手頭上掌握了幾十萬畝的可以用於建設商品房的土地資源。當時在海南有2萬多家房地產商,很多市縣是靠房地產賣地建房取得稅收、取得固定資產投資,後來我們在2/3的市縣取消了固定資產的投資考核和財政收入的考核,實際上也是對各市縣房地產產業進行了根本的限制,是為了落實好「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理念。」
海南大學政治與管理學院研究員夏鋒認為,歷史證明,任何一個地區或城市,如果完全依靠房地產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堅持「房住不炒」是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定調,擺脫房地產依賴。
冰封現狀
「全域限購後,其他市縣的新盤市場上,幾乎沒有多少符合條件的購房者,銷售量和銷售額萎縮至不到以前的30%。」一位海南地區TOP5的項目銷售負責人談到。
走在海口街頭,往日密集的中介鋪面已大部分不再開業,部分開門營業的店內空無一人。海口多個在售樓盤,偌大的營銷中心空蕩蕩。「限購政策讓島內外的投資客都沒有空間,只有部分海南本地剛需客會來看房,但這需求畢竟有限。」前述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
海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四個月,19個市縣中,銷售面積不足1萬平方米的有9個市縣;銷售額不足億元的有8個市縣,大部分都集中在海南中部和西部地區。
在海南樓市的重鎮海口,雖然限購加碼,但本地供需客和改善型的本地需求仍然強勁。6月6日,在海口比鄰江東新區的一個樓盤新推一棟現房,當日上午基本已經售罄。「只要地段足夠好,有區位優勢,在海口和三亞仍然不愁賣。」
2019年,海口市全年銷售面積達到440.56萬平方米,同比上漲12%;銷售額約677.8億元,同比上漲30.2%。前述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由於存在一手樓限價,地段好的新盤仍然有海南本地剛需客入手。
但類似的「筍盤」畢竟是少數,更多中小地產商面臨限購後的去化壓力。
購房者減少外,這兩年海南的新增商品住房供地非常少。如是金融研究院報告指出,2019年海口、三亞商品住宅用地一共只供應了790畝,平均去化周期下降到11個月,如果沒有新增供給,按目前的庫存只能支撐不到一年半的銷售,王路透露,目前海口新房存量已經見底,庫存在5個月左右。
更多的土地,改為產業用地。根據《海南省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2020年海南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05個,總投資377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77億元。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海南產業園區建設必將提速。
此外,自貿港總體方案在文旅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政策傾斜,表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支持建設文化旅遊產業園,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集群,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並對有穩定現金流的優質旅遊資產,推動開展證券化試點。支持住房租賃金融業務創新和規範發展,支持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
「自貿港是為吸引更多的企業進駐,會堅決走房住不炒的道路。」王路表示,在未來,海南將增加產業用地及商業物業用地供應規模,住宅用地供應隨之減少。海南將走上「去住宅」的道路,主賽道也將由住宅地產切換為商用物業,產業物業。
未來紅利
「海南的房地產行業和雄安類似,海南可能會遵循雄安的發展規律。最近兩年,海南對房價控制的比較得當,預計海南會維持現在的房地產態度,房住不炒,並不會因為海南的特殊性而去掉這個紅線。」浙商證券陳昊認為,之所以這次方案中沒有強調關於海南房價的問題,主要在於近兩年海南控制房價上面取得的成效顯著,所以維持現在控制力度比較合適。
隨著近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海南的地產銷售們又活躍起來。「《方案》帶來的紅利是看得到的,海南未來人口和經濟總量都會穩步增長,這是樓市升值的潛力。」前述海南房地產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
自貿港政策出臺後,海口部分熱點樓盤的看盤人流在增加。前述前述海南房地產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海南本地剛需居民已經感受到了海南的潛力,前來看房的人數確實增長;而非海南居民則開始諮詢未限購的寫字樓的等商業地產,密切關注未來升值的空間。
「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基礎和城市建設方面的投入和發展,這都離不開房地產,它包括了商業樓宇,包括了寫字樓,金融大廈等設施。」廣東省房地產研究會執行會長韓世同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海南自貿港方案提出後,如果又轉化成新一波的房地產開發熱潮,那方案就肯定是失敗的。
持續兩年的限購,限制土地開發供應,2017年還永久停止了中部生態綠心的對外房產供應,限制海岸線開發。未來海南新增供給不會太多,現有存量土地的價值或將重估。
「我認為不應對2025年之前自貿港建設期望過高,但也不宜對未來期望過低。」王路表示,2025年前的自貿港處在制度建設期,更多是試錯;5年後的自貿港隨著制度落地成熟,海南將會迎來制度紅利的巨大發展變化。
6、遲福林:海南自貿港建設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
「要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要以開放為先,對標當今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6月6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學習報告會上對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意義以及競爭優勢作出解讀並提出期待。會後遲福林接受了證券時報·e公司的專訪,以一個海南成長見證者的身份闡述了對自由貿易港的理解。
遲福林說,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的特定背景下,發揮海南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根本要求,是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選擇,是支持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遲福林指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國家重大戰略,一是打造我國制度型開放的新高地,二是打造我國的重要開放門戶,三是打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遲福林教授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安排的主要特點突出表現在:體現中國特色,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分階段、分步驟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遲福林教授認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開局之舉,一是要以產業大開放帶動產業大發展。重點在於要創造條件,使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要素「活起來」,使市場「活起來」。此外,加快重點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進程,儘快形成以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產業體系。二是打好健康海南、免稅購物「兩張王牌」。例如,加快推進全島醫療健康市場開放,推進免稅購物市場全面開放。三是要以「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穫」。例如,要以擴大服務業市場開放的「早期安排」取得產業發展的「早期收穫」;以實施「零關稅」的「早期安排」取得制度創新的「早期收穫」;以人才制度創新的「早期安排」取得廣攬人才的「早期收穫」。四是著力改善營商環境,著力打造國際化、便利化、法治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對於海南發展比較薄弱的金融領域,遲福林指出,由於海南市場體量小,基礎薄弱是海南金融業長期面臨的問題。方案出臺後,通過建立更加健全的金融市場體系,發展直接間接融資,為海南的金融市場注入活力。遲福林認為,金融市場能否健康發展,金融政策能否有效落實,對於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確指出,計劃在2025年前,試點改革跨境證券投融資政策,支持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註冊的境內企業,根據境內外融資計劃在境外發行股票。對此,遲福林向證券時報表示,這看似只是一項具體的政策,但事實上鼓勵本地企業走出去,對於海南企業投融資,以及吸引海外資本來建設海南,對於擴大海南的國際影響力有更深遠的影響。一系列的政策讓海南金融市場活起來資金流動起來,進而推動自貿港的的長遠發展。「經濟活了,金融市場體量大了,對於吸引金融人才投身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就打下了基礎。」遲福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