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活該被吐槽,體能不如韓國球員,技術水平被日本球員吊打

2020-12-03 代古龍

北京時間7月9日,中國足壇最熱鬧的話題毫無疑問是美團老闆王興對中國足球的點評,他說道,中國足球國腳「12分鐘跑還比不過清華普通男生」。隨後這個消息引發了中國足球各人士的不滿,其中黃健翔是頭號前鋒,反嗆王興不懂足球這個項目。

王興說的話有道理嗎?非常有道理!先不管他說的這個事情專業不專業,是否是事實,起碼有一點,他揭露了中國足球運動員的本質性問題,跑動、速度、體能、技術,這是一些基本要求,如果連這些東西都做不到,中國足球怎麼能好起來了?

事實上中國男足運動員就是差這些東西,不說跟世界足壇頂級強隊比,就拿隔壁國家來比。體能跑動就搞不贏韓國運動員,國內一群千萬富翁的大爺,在場上多次出現散步的景象。02年世界盃,韓國確實靠黑裁判打進了四強,但他們跑不死的風格,確實是值得學習的。

韓國足球講究團隊、戰術、配合和跑不死,日本足球則是技術流的代表,日本球員的巴西流技術,是中國足球員無法學到的,最近,擁有「日本梅西」稱號的久保健英就在訓練場上展示了一個相當高超的停球技術:面對高空來球,他輕鬆卸下,穩穩停在了腳下。

就這個技術,中國球員有嗎?中國杯上,停球5米遠,進攻停球變解圍……各種毀三觀的停球讓人不敢想像。看看我們隔壁的國家,韓國有體能,日本球員有技術,中國足球有什麼?就是一群長不大的巨嬰,個個拿著千萬年薪。

競技體育,菜是原罪,中國男足享受了高薪待遇,就要承擔被人罵的可能,廣大媒體人士護犢子,也真的是縱容中國足球這個巨嬰,沒有批評聲,怎麼來的進步了?但事實是,圍繞中國足球的批評聲已經數十年,依然沒有進步。所以中國足球成了痰盂,誰都可以啐一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內的後衛球員,都這麼喜歡開大腳?
    在亞洲範圍內,日本男足無疑是傳控打法的典型代表,當看到日本球員在面對歐美強隊時也屢屢能夠通過細膩的技術與傳切配合撕裂對方的防線,檸檬樹下的我們自然也會期待著同為黃種人的中國隊也能在某一天打出像這樣一般精彩的比賽。
  • 馬德興:「翻譯官」隨處可見 對飆」外語的背後展現國足之「新」
    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球迷今年年內恐怕也見不到這支「新國足」公開亮相了,因為在現有條件和現實情況下,國足很難進行公開比賽,球迷們也就無法通過比賽去觀察、了解甚至細品這支國足。但筆者之所以在現在的這支國家隊前面冠以一個「新」字,並非僅僅只是更換了新的主教練、球隊中出現了更多的歸化或入籍球員的身影。
  • 風暴眼|歸化球員越來越多 翻譯卻少了 國足沒撞上「語言溝通牆」
    在李可、艾克森、洛國富3名入籍(歸化)球員相繼入隊後,他們與普通本土球員、教練員、工作人員,他們3人相互間的交流效果如何?這恐怕也會對球隊備戰質量產生一定影響。由於目前包括主教練李鐵在內,國足大部分成員或掌握一門外語或能以多種語言交流,因此在「溝通」方面,大家並不存在明顯障礙。
  • 亞足聯公布年度最佳U23球員20候選,中國足球無人入榜
    前陣子2020年度亞洲最佳陣容出爐的時候,許多球迷在評論中表示我國球員武磊的入選是評選單位給我們面子硬塞的(相關連結:2020年度亞洲最佳11人出爐!日本3人領銜,中、韓、泰各有1人入選)。而這一次,亞足聯就不怎麼給我們面子了,在其最新公布的2020年度亞洲最佳U-23球員的二十人候選名單中,竟連一位我國球員的面孔都沒有。此次,有3位日本球員入選了這份候選名單。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年23歲的三笘薰(上圖18號),這位中場球員在2020年結束了自己的大學學業,從筑波大學來到了川崎前鋒隊。
  • 國足集訓採用的高科技設備亮相 球迷:為防止球員翻牆
    在這一天,上海還下起了雨,但這都未能影響國足的日常訓練。李鐵依然帶領大家在場地上做著各種訓練動作,從現場的情況來看,氣氛似乎非常融洽。 據了解,這種設備是應用於足球運動員訓練時的GPS定位設備,可以就球員在訓練時的心率等身體信息及時做出量化和判斷,也可可以測試各個速度區間的跳動距離,據說球員戴上這個以後,主教練可以通過平板電腦來控制球員的跑位和動作。這說明國足當前已經逐漸在接受著一些新事物,懂得運動科學的工具來更好的服務於球員的日常訓練。
  • 鐵甲軍集結意志力當先,這樣的國足讓人期待,自己的孩子咋地都愛
    國足在三月下旬將要面對馬爾地夫和關島,而國足的目標就是大比分戰勝他們,刷數據賺淨勝球。然後在6月份對陣菲律賓和敘利亞。此前國足沒有在滿目瘡痍的敘利亞身上佔到便宜,因此目前在小組積分上也比較被動,這兩場比賽同樣要戰勝他們才能有機會獲得小組第二名,從而力爭最好成績的第二名而進入12強。
  • 國足新一期集訓名單公布,國安多名球員入選成核心力量
    日前,2021年國足的首期集訓名單正式公布,在這份名單中,國安球員成為了主力軍,以李磊為首的多名國安球員入選。未來國安球員有望在李鐵國足挑大梁,幫助國家隊在世預賽上實現四十強賽出線的目標。李鐵為何會在2021年首次集訓中,招入多名國安球員入隊,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國安在亞冠發揮特別好。
  • 國足中場大將讚嘆中國足球水平,世界盃有能力製造驚喜
    儘管歐洲、南美、非洲等大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國家隊的國際賽事,但亞洲賽場上,暫時沒有進行任何國家隊比賽,除了韓國、卡達等強隊。對於中國國家隊來說,本年度一場正式比賽都沒有上演,李鐵擔任國足主帥以來,更多只是組織訓練,真實水平如何,明年見分曉。球迷也是十分期待,擁有不少歸化的國足能有怎樣的實力展現。
  • 日本球迷:看到恆大球員滿臂紋身,感覺是一幫黑道上的人在踢球!
    最近中國足球的日子是真的不太好過,此前國足在輸給敘利亞讓球員們備受球迷們的指責,主帥裡皮也是在第一時間辭去了教練的職務,現在的中國男足可以說是處在了群龍無首的地步,至今沒有一個人敢於站出來接手男足。因為輸球,球員們肯定是最需要承擔責任的一批人,因此不少球迷們把火力都對準了他們,什麼找出了國足球員幾千萬全款買房的新聞,什麼國足球員吃的訓練餐不夠營養,這些事情都成為了球員們的黑點,畢竟你球踢的那麼差勁,竟然還有那麼高的工資,如果球踢的好一點,那麼球迷們肯定就不會說什麼了,但是成績這麼差勁,球迷們就開始有點不滿意了,在這個時間段一些很小的事情就會成為把柄!
  • 球員「翅膀」紋身知多少
    後背紋翅膀寓意是希望自己能夠飛黃騰達,很多CBA球員在後背紋翅膀圖案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球員。例如前中國男籃主力隊員王仕鵬就在後背紋了一個「大鵬展翅」,除了CBA球員以外,有很多中超球員也喜歡紋身,並且有的球員還是在後背紋的翅膀。鄭智,之前作為國足隊長的他一直都是場上的定海神針。
  • 國足未來預測:打進2022年世界盃,奪得2023年亞洲杯冠軍
    今天凌晨,2020-2021賽季歐冠小組賽首輪開打,今天下午,中超第二階段首輪淘汰賽次回合開打,俱樂部比賽打的如火如荼,而國足今年居然沒有一場比賽,40強賽將於明年3月份重新啟動,最終保持現在的賽制,還是採取賽會制不得而知。
  • 太陽報:索肖計劃在7月初對曼聯球員進行體能集訓
    虎撲4月28日訊 根據《太陽報》的爆料,曼聯主帥索爾斯克亞預計將在7月初進行一個強度較大的體能訓練營,為下賽季做好準備。報導稱,索爾斯克亞已經和曼聯訓練基地的工作人員開過會了,告知他們,他希望在7月1日球員歸隊前,把一切的設施都準備好。
  • 比成績更堪憂的是德國隊員身體素質的下降,只有羅伊斯的體能過關
    近日,《天空體育》出爐 了一份關於德國球員本賽季以來的身體素質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呈現了一個讓所有德國球迷們都「心涼了一大截」的結果:根據本賽季以來的比賽統計和賽季前的體測,大部分德國隊現役國腳的體能均為不合格,從身體素質以及賽場專注度最高效的隊員看來,做得最好的居然是「老病號」羅伊斯。
  • 國足沒成績挑夥食,女足床上爬咬人螞蟻卻摘銀,劉國梁一語戳心!
    足協採取了一些辦法,包括聘請土帥及洋帥執教,仍然意義不大,國足的成績在亞洲一如既往的「穩定」,阿里漢、拉杜組合、卡馬喬、佩蘭先後折翼,不管你多大腕,畢竟糟糕的成績放在擺。金元足球充斥中國足壇,名帥與大牌外援前來淘金。市場決定著轉會費、身價,年薪水漲船高,水平稍好點的本土U23在轉會費動輒上億,價格明顯虛高,這跟足協新政有關。眾國腳還有心思去海外追逐夢想嗎?
  • 從女足亞洲杯球衣名字說起:中國球員名字為何縮寫
    在3月底舉行的中國杯足球邀請賽上,慘敗的國足就遭到了輿論全方位的放大審視。其中有一個細節,來華參賽的威爾斯隊,其球衣的製作就採用了最高級別的國際規格,不但背後印有球員的英文名,胸前位置還繡上了每場比賽兩支參賽球隊的國旗和參賽的時間地點名稱。反觀作為主隊的中國國家隊,球衣不但毫無特殊標誌以示紀念,甚至連球員名都沒有,只剩下11件印有號碼的比賽服。
  • 國足平均年齡依舊降不下來 新人難覓,李鐵的選擇並不多
    這樣一看,國足整體年齡是有些偏大了。當然,集訓球員年齡偏大,並不僅僅是國足教練組的問題。2019年,「二進宮」的裡皮再一次喊出「打造更年輕的陣容」。在棄用馮瀟霆、郜林等老將,並召入張玉寧、楊立瑜等國奧球員後,仍沒能將平均年齡降下來多少。不是裡皮不想用年輕球員,而是他的選擇並不多。去年奧預賽賽場,中國國奧0:2不敵烏茲別克斯坦,提前無緣東京奧運會。
  • 國足切莫縱容非血緣歸化,更不該允許更衣...
    國足助理教練區楚良,直言部分歸化國腳狀態下滑,也遭遇無法和隊友交流的尷尬。筆者認為:歸化球員尤其是非血緣歸化國腳,是國足的有益補充,而不是核心力量,國足不能對歸化球員抱有縱容態度,更需提防更衣室特權損害隊伍團結。
  • 于大寶韋世豪精通外語成歸化球員翻譯
    "……" 這樣的"尬聊",對正在參加國足集訓的蔣光太和費南多來講,算得上是一種"常態"了。儘管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幾年時間,平時在俱樂部跟國內隊友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中文對話和交流,但是對第一次以國腳身份入選中國男足國家隊的這兩個人來講,在原本中文說得就不是太熟的情況下,心理上的"畏縮"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事實上,即便是國足陣中的"常客",同樣作為歸化球員的艾克森和李可,多多少少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曾被譽為「中國貝利」的容志行,他是一個什麼級別的球員?
    提到容志行,他無疑是中國足球歷史上一筆寶貴的財富,而「志行風格」正是中國球員所學習並實踐的職業精神。容老是典型的南粵流派傳人,腳法極其高超,據他自己說,當年在亞洲範圍內,除了一般的犯規無法搶到他的腳球。這是一種技術能力,也是一種對皮球的控制,我們稱之為亞洲齊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