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據媒體報導,抗擊疫情期間,人們宅在家裡久了,也發生了一些哭笑不得的事。下面這位就趁著扔垃圾的機會,自帶音響麥克風衝下樓摘掉口罩放聲高歌。
這位放飛自我的仁兄是南京某小區的業主,當民警趕到現場時候,他仍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自己的歌聲中。他告訴民警,這兩天實在是閒不住了,就在扔垃圾的時候帶了音響麥克風下來,看小區的空地上沒有什麼人就把口罩摘了,唱了兩首歌想抒發心情。最終在民警勸說教育下,他乖乖地帶上音響回到了家中。
延伸閱讀:
待在家中覺得「憋」?體育運動科普專家給出建議,家長帶頭「動」起來
這段時間以來,為積極配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很多家長和孩子都響應號召,自覺留在家中。不過,長時間呆在室內,很多人直言在家裡「憋壞了」,感覺胳膊、腿都要「生鏽」了。為了緩解這一現狀,不少運動專家給出妙招,讓人們待在家裡也可以運動起來。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研究員、體育運動科普專家王歡表示,家長們想讓孩子能在家裡「動」起來,首先要做的是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在沙發和床上輪著躺成為很多人最近的日常狀態,而長時間不運動,家長和孩子都有一些懶惰情緒,雖然各種媒體上都有詳細的居家鍛鍊法,不過,真要說動起來,對不少人來說還是挺難的。為此,王歡說,家長這時候就要起到關鍵的示範作用,帶頭動起來。
當然,也有很多孩子除了寫作業就是看電視、玩電子遊戲,根本不願意鍛鍊。王歡表示,這時家長可以使用獎勵的辦法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對學齡前或者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帶動他們玩「跳房子」、「過獨木橋」等趣味很足的體育遊戲,激發孩子的參與熱情,遊戲中還可以給孩子設定目標,完成好每一步都給他們適當的獎勵,「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親子感情,另一方面,孩子和家長也都能動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增強自身免疫力。」
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王歡認為,可以參照手機上的健身軟體裡詳細教程進行鍛鍊。「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對於上面說的那些趣味體育小遊戲不感興趣了,這時手機裡的健身軟體就派上了用場,可以在裡面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內容和強度,跟著視頻動畫進行鍛鍊,採用循環訓練法完成力量、柔韌性、心肺機能的訓練任務。」
不過,王歡也提醒大家,居家鍛鍊,保持正常強度即可,不太適合加大訓練量。
此外,王歡表示,居家健身的同時,心理調節也很重要。「有疫情當然不是好事,大家都不希望發生。不過,既然發生了,我們可以從中尋找一些積極的因素。」她說,「因為平時大家都在忙工作,忙學習,沒有這麼多相處的時間,我們以往的思維大多是孩子的教育都交給學校了,其實,家庭教育一直是被忽略的。這一次,我覺得可以說是很好的培養家庭鍛鍊氛圍,讓教育回歸家庭的一個好機會。」
王歡呼籲,大家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培養家庭健身鍛鍊的習慣。「從國外先進經驗來看,培養終身體育習慣對於每個人的健康而言尤為重要。要培養好的習慣一定離不開家庭,以往我們鍛鍊更多時候是被動的,尤其是孩子們,他們在學校更多時候是為了體育測試達標等目的去鍛鍊,是被動的。而這一次,我們就是為了身體健康的目的去鍛鍊,去放鬆身心,這是主動的。家庭運動也是對學校運動的一種延續,一種補充。」她說,「全家人一起來運動,這樣不僅能讓家庭更和睦,關係更融洽,同時也能幫助每個家庭創建運動健康新模式,從而養成終身鍛鍊習慣,這是受益無窮的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江蘇新聞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