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到底是無機還是有機成因?如果是無機,那麼火星上也有石油?

2020-12-04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石油開採是一個夕陽產業,這是大家對石油行業的認知,因為一直以來各種媒體都在宣傳,未來石油還可以使用50年,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但石油似乎仍然沒有任何枯竭的跡象!

石油到底是有機成因還是無機成因?

現代關於石油成因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有機成因,認為石油遠古動物的屍體通過複雜的地質化學作用生成,因此它的儲量是有限的,但另一種認為石油來自於地殼中的碳氫物質,只要這些物質不枯竭,那麼石油就會源源不斷

有機成因的佐證觀點很多朋友對有機成因有一個誤解,認為石油來自於動物的屍體,為此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案例: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加瓦爾油田,如果要生成這個油田,需要長寬高各30千米並且填滿恐龍肉的空間!但其實這還是100%轉換的結果,如果低於這個比例,估計還要成倍增加!

我們首先要確認一點,形成石油的中間形態是乾酪根,可能大家對這個乾酪根比較熟悉了,因為石油成因已經科普過N回,但要確認一點,形成乾酪根的可以是富有生物,植物以及動物,甚至高等植物!所以各位要清楚一個概念,大量植物能形成煤炭,而不同條件下的植物則能形成乾酪根,繼而形成石油!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佐證是全球99.9%的油田都分布在沉積巖中,從前寒武紀到第四紀的更新世都有油藏發現,這裡我們有一個事實要說明下,和石油相比,地質史上三大成煤期是:

第一期:石炭二疊紀;第二期: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早白堊世;第三期:古近紀,新近紀時間上非常接近,但石油在寒武紀早期都有發現,這比煤炭的成煤期明顯要更早一些,但真箇過程大致相互重疊!

另外石油在偏光下向右旋轉的特性,偏轉度一般小1°旋光性,這是有機質所特有的一種性質。如果加熱至300攝氏度時候,這一特性將被破壞,因此這也是成為石油有機成因的一個重要證據!

中國與美國的相關地質專家對近代沉積物的研究表明,在這些沉積物中仍然在繼續油氣生成過程。

無機成因的佐證觀點

非生物成因的觀點是以羅斯石油地質學家尼古萊·庫德裡亞夫切夫的理論基礎的,天文學家託馬斯·戈爾德在這個理論上發展出了非生物有機成因說,這個說法的理論依據是地殼中的碳含量:

氧含量:46.60%氫含量:0.14%碳含量:0.03%千萬不要小看這0.03%的比例,地球的地殼質量太龐大了,所以這個0.03%的比例將會令人咂舌,另外在科拉深鑽孔10千米深的底部也發現了大量的氫沉積物,還會有一些物質以碳氫化合物的方式存在,這些物質比水輕,將會逐漸富集,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石油!

為什麼是天文學家發展出來的呢?因為其他天體上也存在類似的機制,比如土衛六上大量存在的碳氫類湖泊,其中就有甲烷,一般地球上的甲烷都是有機物發酵生成,比如各位放的屁成分中大部分就是甲烷,所以是可以點著的哦,不相信大家可以試試!

那麼無機成因又如何來解釋石油的有機物特徵的旋光性呢,託馬斯·戈爾德認為這是巖層中的喜熱微生物汙染所致,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到沒有生物有機質特徵的石油呢?理論上應該存在的!

石油會像鑽石行業一樣靠忽悠過日子嗎?

無論是有機還是無機,它的總量一直都是有限的,但有機成因的本質就是收集太陽能,而這個轉換效率以及加上油氣生成比例,因此石油行業具有相當的危機感是可以理解的,儘管在近代沉積物中仍然發現了石油仍然在繼續生成中,但這個速度遠遠比不上我們消耗石油的速度,石油在未來數百年內徹底耗儘可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無機成因雖然也是有限的,但行星級別的儲量和生物積累不是同一個級別,前者來自於行星誕生時,即使0.03%的儲量總量也極大,而且會通過地質條件逐漸富集,因此油田理論上仍然繼續富集這些油氣,我們開採後只要修養生息,未來即可重新灌滿這個油田,也許只要假以時日!

鑽石的大忽悠我們說石油,怎麼跟鑽石扯上關係了?因為現代工業可以合成鑽石,而且晶格要比天然鑽石完美得多,但宣傳仍然在忽悠天然鑽石,所謂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就是這樣的背景下被廣告無限放大的!鑽石可以大規模工業合成,但黃金不能,所以真正靠譜的是黃金,各位注意了哦!

假如是無機成因,那麼石油行業就和鑽石騙局一樣,而且將一個取之不盡(短時間內)礦藏吹噓成了還有100年,甚至還有50年等等的說法,這使得石油價格節節攀升,甚至比食用油都要貴!

但如果是有機成因的話,確實就成了超級大難題,如果我們不加節制的消耗石油,那麼可以相信在未來不久即可能將石油耗盡,到那時我們還能用什麼?當然各位會說煤炭,核能與綠色能源,這些確實非常完美,但事實上是沒有一種能源能比得上石油,它不但是能源,而且還是無數化工原料的原料,甚至全球化工有1/3的產業和石油相關,而且如果深究,這個比例只會更高!

火星金星上有沒有石油?

我們不知道火星金星上有沒有石油,但土衛六上存在大量的烷烴類化合物,這些來自於誕生太陽系的超新星爆發過程中的產物,再在天體的形成過程中產生了更複雜的物質,所以我們只要從土衛六上接一根管子到地球上,那麼我們將能擁有「無限」能源!

理論上無機成因中的火星和金星的石油基礎和地球是一致的,假如某天在火星上發現了石油,那麼我們到底是相信火星史前曾經宜居呢?還是相信石油的無機成因?

相信金星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石油可再生?有機成因、無機成因,到底誰是真相?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說石油可能只夠用20年了;如今都2020年了,石油要用完的預言更新了無數次,但國際油價卻是越來越低了。那麼石油到底可以用多久,真的不可再生嗎?想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了解一下,石油是怎麼生成的。關於石油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兩種理論。
  • 石油到底是什麼?是有機還是無機,西瓜視頻為你科普講解
    石油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它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廣泛。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那麼石油是怎麼形成的呢,地球上的石油能用完嗎?西瓜視頻創作人星火科普來告訴你。西瓜視頻創作人星火科普其實入駐西瓜視頻已經很久了,主要是科普一些大家感興趣的小知識,她的簡介也是「這個星球上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她科普的小知識還有:反流性食管炎是什麼?什麼是C肝病毒?
  • 火星或月球等其他星球有石油嗎?
    當前流行的石油成因有兩種,一種是生物成因,另一種則是無機成因!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麼月球上肯定是不會有石油的,因為月球自始至終不像有過生命的天體,但火星就不好說了!假如是無機成因的話,很明顯只要天體足夠大,碳氫物質能夠富集並且被擠壓流動以及匯集,那這些天體上都有可能有石油,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簡單了解下!上圖是生物成因石油形成過程簡單示意圖;從生物到石油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形成乾酪根,在這個過程中,早期形成的是什麼物質並不是特別關鍵,主要還是有機物!有機成因的來源可以藻類,浮遊生物以及植物和動物屍體等!
  • 百年騙局:石油其實是可再生能源?科學家提出無機形成理論
    從小我們就知道,石油是由遠古大型動物的遺體和微生物長期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屬於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然而,傳統的石油有機成因論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從人類發現石油至今,全球的石油儲量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加,每年都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
  • 靈魂之問:石油會用完嗎?
    石油到底是有機成因還是無機成因?現代關於石油成因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有機成因,認為石油遠古動物的屍體通過複雜的地質化學作用生成,因此它的儲量是有限的,但另一種認為石油來自於地殼中的碳氫物質,只要這些物質不枯竭,那麼石油就會源源不斷有機成因的佐證觀點很多朋友對有機成因有一個誤解,認為石油來自於動物的屍體,為此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案例: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加瓦爾油田
  • 油氣是有機生成還是無機生成?「死亡線」被擊穿了就向深層進軍?
    油氣是有機生成還是無機生成?「死亡線」被擊穿了就向深層進軍?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石油和天然氣(簡稱油氣)已經成為我國特別重要的能源。油氣是怎樣生成的?主流理論認為是有機成因。另外還有無機成因理論。
  • 烴的無機成因是毫無疑問的!
    逆掩或順推的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烴混合古生物實體被淹埋;隨著烴降解了古生物屍體,就形成石油。這樣,石油的有機成因可以有利於石油的勘探;但是烴的無機成因卻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地球上為什麼那麼多石油?
    從19世紀末提出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門捷列夫第一次提出水與金屬碳化物反應可以形成簡單有機物以後,無機成因就一直在油氣成因理論中佔有一席之地。由於門捷列夫本人是俄國人,所以無機成因在俄國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的學科。其他的包括宇宙來源說、巖漿冷卻說、高溫高壓狀態下無機物生油說、蛇紋石水巖反應生油說等無機生油領域的主要觀點,皆來自沙俄及後來的蘇俄。
  • 石油成因和峰值理論
    石油的成因,一直存在多種理論或假說,主要包括無機成因論、有機成因論和混合成因論。  (一)無機成因論  無機成因論以前蘇聯學者為代表,19世紀晚期,俄國門捷列夫認為,地球深處的金屬碳化物在高溫下與水起反應,生成乙炔隨後凝聚成烴。石油來源於地殼深部和地幔內的含烴類物質。無機成因論者指出,有機論無法解釋巨大的石油資源量,有些油田的石油資源量遠遠超過沉積物的生烴量。
  • 地球上的石油還有多少?還能用50年的傳聞是真的嗎?
    當然回到石油還能用多少年的話題,其實就像核聚變,一直都是永永遠遠的50年,如果按當前消耗1億桶/年計算,大概47年左右吧,所以說50年也沒啥大毛病!石油到底用得完的還是用不完的?其實從八十年代起就開始忽悠的石油快用完了,忽悠了40每年還在說可以用50年,就像一個騙局,或者說提價的騙局,但事實上這跟石油的成因有關係,如果是生物有機質成因,那麼它真的會用完的,畢竟地質史上積累的碳是有限的,但如果是無機成因,那問題就不一樣了,儘管它也是有限,但在人類的角度上來看,是一定意義上的無限!
  • 科學看世界--石油的成因之爭
    石油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人類使用石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四川省就已經有人使用石油、天然氣做燃料來燒烤食物、取暖、照明。到了19世紀,人類開始大規模開採石油並用於工業生產。現在,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石油。
  • 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
    甲烷菌的生長需要合適的地化環境,首先是足夠強的還原條件,一般Eh 有機成因 沉積有機質特別是腐泥型有機質在熱降解成油過程中,與石油一起形成的天然氣,或者是在後成作用階段由有機質和早期形成的液態石油熱裂解形成的天然氣稱為油型氣,包括溼氣(石油伴生氣)、凝析氣和裂解氣
  • 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作為當今世界工業第一能源要素,其成因一直眾說紛紜,主要有有機成因和無機成因兩種學說。
  • 「油城軼事」石油成因知多少
    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黑色金子」,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它的應用在我們生產生活中無處不在。石油價值如此之大,了解它的成因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利用它甚至人工合成石油呢?今天這期「油城軼事」我們就來說一說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 石油是動物屍體形成!這結論有毛病嗎?
    二、石油的形成從現代石油成因理論來說,一般都普遍支持有機成因,當然也有部分理論支持無機成因,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兩者的差異!一、有機成因上圖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簡單圖示,當然事實上並沒有如此簡單,我們來說明下從有機物到石油的過程!
  • 石油天然氣有第三種成因嗎?---青年學者李漢韜提出原始大氣演變...
    對於支撐現代文明社會進程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來源及成因,在科學家們不斷深化研究中,其成因來源基本已有定論,這就是石油天然氣有機成因說和無機成因說。特別是有機成因說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但很多地學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發現一些「兩說」解釋不清的現象。
  • 無機塗料是什麼?無機塗料與有機塗料的區別?
    【無機塗料是什麼?無機塗料與有機塗料的區別?】無機塗料是一種以無機材料為主要成膜物質的塗料,是全無機礦物塗料的簡稱,如全水泥裝修的水泥砂漿就是無機塗料,它用水泥做基料,因性能優質,廣泛用於建築、繪畫等日常生活領域。
  • 石油,不再只是「化石」燃料?
    簡單點說,石油就是是古生物的「遺蹟」,即現在廣為接受的有機成因油氣理論。其中,按發源地可分為陸相生油和海相生油理論;按生油機制來分可分為常規與非常規油氣理論。那可能小夥伴們可能會感嘆:那未來石油豈不是要面臨枯竭!天呀!沒了石油,那我還怎麼......抖個包袱,截屏選自馮鞏小品<信任>,雖然有那麼一丟丟兒不合適...
  • 石油形成理論的新發展
    梵星石化 6天前     關於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學界一直存在無機論和有機論兩種觀點。
  •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為什麼石油會越來越多?
    石油這種有機礦物在上世紀由於當時技術手段的問題一直被認為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會枯竭,尤其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哈伯特提出了石油生產的鐘形曲線圖以後,更是加劇了人們對石油枯竭的恐慌。所以說我們現在對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儲量遠遠大於人類的估計,因此現在還想上世紀那樣說,石油將會枯竭,明顯不合時宜。也不符合事實。未來能採多少油,其實跟我們人類地技術有很大地關係。石油起源問題一直是個謎題,這也是人類目前無法準確預測石油不會枯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