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可再生?有機成因、無機成因,到底誰是真相?

2020-10-22 小美情感故事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說石油可能只夠用20年了;如今都2020年了,石油要用完的預言更新了無數次,但國際油價卻是越來越低了。那麼石油到底可以用多久,真的不可再生嗎?

想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先了解一下,石油是怎麼生成的。關於石油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兩種理論。

一、有機成油理論。

這個理論由羅蒙諾索夫提出,簡單的說,就是石油是古代生物遺骸經過一些複雜變化形成。在古代海洋或湖泊形成的地層裡,生物遺骸與泥沙一起形成巖石。經過百萬年的滄桑巨變,在高溫高壓下,產生各種碳氫化合物,轉變為石油。

二、無機成油理論。

由天文學家託馬斯·戈爾德在俄羅斯石油地質學家尼古萊·庫德裡亞夫切夫的理論基礎上提出。該理論認為在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石油是由地殼內部的碳生成的,而那些在石油中發現的生物標誌物與石油沒有關係,簡言之就是石油的形成與古生物無關。

那麼哪個理論更靠譜呢?

支持無機成油的理由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例子:

「如果動物死亡分解成石油這一假說成立,那以世界上最大的沙特瓦爾加油田為例,形成這個油田需要一個長、寬、高各30公裡的立體空間,裡面填滿恐龍屍體,而且這些恐龍需要100%轉化成石油。這樣看上去是不是荒誕至極。」

如果無機成油理論成立的話,地球源源不斷得形成石油,當然就不會耗盡了,這對於人類確實是個大好消息。

但事實是有點殘酷的,到目前為止,無機生油說沒有指導一個油田勘探成功,反而打廢了不少探井。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油大學資源與信息學院教授曾在接受採訪時說: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油田,都是在有機成油理論的指導下發現的。

在有機成油理論得指導下,人類探明了大量得石油資源。在過去,由於開採手段不發達,導致一些深層石油、石油含量較低的油田沒有被開採出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能開採的石油也越來越多。

近年來,美國憑藉大力發展頁巖油快速崛起。美國擁有七大頁巖油氣產區:Appalachia、Anadarko、Bakken、Eagle Ford、Haynesville、Niobrara、Permian。其中Permian在業內被稱為二疊紀盆地產區,以儲量豐富、產量大著名,其最大日產量為2020年3月份創下的近480萬桶/日。

所以,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真正能指導石油的發掘和開採的,依然是有機成油說,也就是生物成油。億萬年來,地球上的生物生而又滅、滅而又生,生生不息。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這些數量無比龐大的生物死亡後並未消失,而是換了另一種形態繼續存在地球上,身體骨骼化為石頭、土壤,油脂化為石油,隨著地殼的變動逐漸沉積在巖層下。

石油可以再生嗎?石油既然可以用生物遺骸形成,只要生物存在,當然可以再生。只是,這個再生速度太慢,遠遠不及人類開採的速度。現在所使用的石油肯定是有限的,這個不要質疑。

不過,我們也不必因為石油不能再生就過度悲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對資源的認知和利用能力都會不斷提高。近幾年,新能源技術不斷出現,風能、太陽能、電能已經被大量使用。還有大量的新技術在研發中,比如可控核聚變技術能使用後,海水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燃料資源。人類就不會再主要依靠石油了。再比如解決了液氫的安全儲存問題,汽車燒氫氣是最環保的。

最後,說石油不可再生是騙局並沒有依據,不過圍繞石油形成的科學爭論一直沒有停止。也許科學就是這樣,在爭論中不斷前行,發展,我們才能更加接近真相。

相關焦點

  • 石油到底是無機還是有機成因?如果是無機,那麼火星上也有石油?
    石油開採是一個夕陽產業,這是大家對石油行業的認知,因為一直以來各種媒體都在宣傳,未來石油還可以使用50年,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但石油似乎仍然沒有任何枯竭的跡象!石油到底是有機成因還是無機成因?
  • 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 百年騙局:石油其實是可再生能源?科學家提出無機形成理論
    從小我們就知道,石油是由遠古大型動物的遺體和微生物長期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屬於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然而,傳統的石油有機成因論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從人類發現石油至今,全球的石油儲量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加,每年都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
  • 石油到底是什麼?是有機還是無機,西瓜視頻為你科普講解
    第一個是有機成因學說,認為石油是生物,是經過漫長的演化而形成的,不可再生。世界上絕大多數石油都是漂浮在古老海洋上的浮遊生物,通過光合作用,靜靜地將陽光轉化為有機分子,浮遊生物死後,它的屍體沉到海底。人類自從發現石油以來,石油一直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有「工業血液」之稱,每年的消耗量都是巨大的。石油的生成期對於人類文明歷史來說太過於漫長,所以它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 「油城軼事」石油成因知多少
    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黑色金子」,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它的應用在我們生產生活中無處不在。石油價值如此之大,了解它的成因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利用它甚至人工合成石油呢?今天這期「油城軼事」我們就來說一說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 石油成因和峰值理論
    石油的成因,一直存在多種理論或假說,主要包括無機成因論、有機成因論和混合成因論。  (一)無機成因論  無機成因論以前蘇聯學者為代表,19世紀晚期,俄國門捷列夫認為,地球深處的金屬碳化物在高溫下與水起反應,生成乙炔隨後凝聚成烴。石油來源於地殼深部和地幔內的含烴類物質。無機成因論者指出,有機論無法解釋巨大的石油資源量,有些油田的石油資源量遠遠超過沉積物的生烴量。
  • 烴的無機成因是毫無疑問的!
    逆掩或順推的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烴混合古生物實體被淹埋;隨著烴降解了古生物屍體,就形成石油。這樣,石油的有機成因可以有利於石油的勘探;但是烴的無機成因卻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 科學看世界--石油的成因之爭
    石油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人類使用石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四川省就已經有人使用石油、天然氣做燃料來燒烤食物、取暖、照明。到了19世紀,人類開始大規模開採石油並用於工業生產。現在,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石油。
  • 石油是可再生能源?驚天騙局還是科學論證,這一切得從恐龍說起
    不僅是美股,石油市場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一直處於高昂價格的原油也開始下跌,一些石油公司甚至面臨破產威脅。之所以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源於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未來將會面臨枯竭的說法。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就曾用他繪製的鐘形曲線描繪了石油的產量和未來的狀況。
  • 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作為當今世界工業第一能源要素,其成因一直眾說紛紜,主要有有機成因和無機成因兩種學說。
  • 石油天然氣有第三種成因嗎?---青年學者李漢韜提出原始大氣演變...
    對於支撐現代文明社會進程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來源及成因,在科學家們不斷深化研究中,其成因來源基本已有定論,這就是石油天然氣有機成因說和無機成因說。特別是有機成因說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但很多地學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發現一些「兩說」解釋不清的現象。
  • 為何很少聽說石油危機了?蘇聯專家早已給出答案:石油或可再生!
    關於石油形成的原因,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石油一種由遠古時期的植被森林,經過數年時間在地下慢慢「變質」形成的,這點類似於煤炭的成因,這種形成的途徑,也就決定了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 油氣是有機生成還是無機生成?「死亡線」被擊穿了就向深層進軍?
    油氣是有機生成還是無機生成?「死亡線」被擊穿了就向深層進軍?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石油和天然氣(簡稱油氣)已經成為我國特別重要的能源。油氣是怎樣生成的?主流理論認為是有機成因。另外還有無機成因理論。
  • 人工合成「多種、非生物成因複雜碳氫化合物」新進展
    石油、天然氣等通常被認為是不可再生能源,由死亡生物經深埋後、通過複雜化學反應而形成,其中的多種碳氫化合物是關鍵組分。
  •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是動植物遺骸形成的嗎?科學給出了答案
    在主要有幾種學說,其一就是「油氣無機成因說」,它是由俄國化學家提出來的,由於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氫,他們認為油氣是無機物在地下深處,經歷高溫高壓的環境下變成的,在地殼內有許多碳,一些碳本就是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而這些碳氫化合物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經存在了。
  • 靈魂之問:石油會用完嗎?
    石油到底是有機成因還是無機成因?現代關於石油成因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有機成因,認為石油遠古動物的屍體通過複雜的地質化學作用生成,因此它的儲量是有限的,但另一種認為石油來自於地殼中的碳氫物質,只要這些物質不枯竭,那麼石油就會源源不斷有機成因的佐證觀點很多朋友對有機成因有一個誤解,認為石油來自於動物的屍體,為此還有一個比較好玩的案例: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加瓦爾油田
  • 地球上的石油還有多少?還能用50年的傳聞是真的嗎?
    石油到底用得完的還是用不完的?其實從八十年代起就開始忽悠的石油快用完了,忽悠了40每年還在說可以用50年,就像一個騙局,或者說提價的騙局,但事實上這跟石油的成因有關係,如果是生物有機質成因,那麼它真的會用完的,畢竟地質史上積累的碳是有限的,但如果是無機成因,那問題就不一樣了,儘管它也是有限,但在人類的角度上來看,是一定意義上的無限!
  • 火星或月球等其他星球有石油嗎?
    當前流行的石油成因有兩種,一種是生物成因,另一種則是無機成因!如果是前者的話那麼月球上肯定是不會有石油的,因為月球自始至終不像有過生命的天體,但火星就不好說了!假如是無機成因的話,很明顯只要天體足夠大,碳氫物質能夠富集並且被擠壓流動以及匯集,那這些天體上都有可能有石油,下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簡單了解下!上圖是生物成因石油形成過程簡單示意圖;從生物到石油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形成乾酪根,在這個過程中,早期形成的是什麼物質並不是特別關鍵,主要還是有機物!有機成因的來源可以藻類,浮遊生物以及植物和動物屍體等!
  • 石油形成理論的新發展
    梵星石化 6天前     關於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學界一直存在無機論和有機論兩種觀點。
  • 石油,不再只是「化石」燃料?
    簡單點說,石油就是是古生物的「遺蹟」,即現在廣為接受的有機成因油氣理論。其中,按發源地可分為陸相生油和海相生油理論;按生油機制來分可分為常規與非常規油氣理論。別擔心,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禮物走來了,他就是石油峰值論的剋星,石油枯竭論的救星———— 「無機成因油氣理論」先要跟著小編學會一個詞組: Abiogenic Hydrocarbons 非生物成因油氣知識小課堂: hydrocarbons意為碳水化合物/烴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