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皮質基底節變性?什麼因素導致的此病?常發病於哪個年齡?

2020-12-05 鵬飛醫生講堂

導語:世界衛生組織將發病率不超過人口總數大約0.1%的病叫做罕見疾病,罕見疾病大概有五千多種,其中有一部分是由於遺傳導致的。也有的是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皮質基底節變性是一種精神性疾病,其發病率不高,對人體的危害很大,也是罕見病之一。閱讀此文,希望你對此病有所了解。

01什麼是皮質基底節變性?一般是什麼因素導致的此病?此病一般多發於哪個年齡?

1、什麼是皮質基底節變性?

皮質基底節變性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疾病,皮質基底節變性(CBD)常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外文名為:corticobasaldegeneration。其特徵是非對稱性動態張力生成症候群、肌張力障礙等。此病比較罕見,患病的機率很低。在世界上出現得也並不多。一般多發病於中老年人群。平時注意多了解此類疾病的知識。

2、一般是什麼因素導致的此病?此病一般多發於哪個年齡段?

在疾病早期,常被誤診為帕金森病或其它退行性疾病。1968年,Rebeiz首次報導3例CBD,臨床表現一般為不對稱強直和運動功能減退,伴有不自主運動和皮質功能障礙,後來也有類似病例報導。

CBD一般發生在成人身上,發病年齡多在40~70歲,平均60歲。病程4~8歲,平均5.9歲。臨床表現為進行性帕金森病,表現為皮質和基底節損傷的不對稱徵象和症狀,其病理改變是Tau蛋白異常在神經元和膠質細胞中的積聚。在國際上至今還沒有診斷的標準,但是近幾年以來,國際上對此類疾病的診斷已經有了相同的觀點。

3、皮質基底節變性一般如何進行診斷?

早期CBD一般採用常規CT和MRI檢查。在典型階段,MRI也只顯示腦萎縮和心室擴大,因此MRI主要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PET能顯著降低患肢對側基底節和對側大腦皮質的糖代謝,有助於早期診斷。

肉眼觀察:大腦皮質和黑質萎縮,一般多見於中央溝和其他的部位,例如腦區如下丘腦,小腦齒狀核,腦幹等出現萎縮。

02皮質基底節變性一般會出現哪些症狀?這幾種千萬不要忽略,可能會引發精神疾病

1、錐體外系損傷

帕金森病的活動性會減弱、經常出現運動遲緩、肌強直等症狀;多巴胺藥物治療常無效。姿勢性和運動性震顫,伴有姿勢反射障礙、步態障礙、行走困難、易摔倒、平衡不穩。有的患者有肌陣攣,局限於一側上肢或下肢。

2、額葉和頂葉的高級神經功能障礙

執行功能障礙更常見,如運動失衡症。一些病人會有失語症,認知障礙,記憶喪失等。還可能有額葉釋放徵,如摸索反射和強握力反射。有些病人會出現人格改變、行為異常、沉默、痴呆等。

3、眼動障礙

一般可為垂直或水平眼動障礙,可見自主性眼跳運動延遲,有限範圍或隨動跳躍。肌腱反射亢進。其他異常表現包括發音障礙、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等。肢體肌張力障礙、意識運動障礙、肌陣攣、不對稱運動、強直症候群、遲發步態或平衡障礙是最好的診斷指標。

03如何治療皮質基底節變性?如何劃分診斷標準?不支持診斷的有哪些?

目前,診斷主要依據Armstrong等人在2013年提出的診斷標準,並根據表中的四種臨床表型進行診斷。CBD的診斷標準可分為可能性CBD和可能CBD

1、不支持診斷的主要有哪些?

自主神經系統紊亂或小腦症狀。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受累。語義性痴呆或語音障礙的原發性進行性失語。局部腦損傷引起的結構損傷。顆粒蛋白PGRN基因突變;Tdp-43基因突變;FUS突變。AD相關的基因突變(CBD合併澱粉樣變可能被排除,但一些CBD病例可能被遺漏)。

2、治療方法

對症治療通常是針對患者的症狀及認知和精神症狀,治療因缺乏大規模隨機對照試驗的臨床證據,大部分證據為Ⅳ期。同時,綜合治療採用非藥物治療和姑息治療。此類治療也是CBS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1)帕金森症候群

56%經病理證實的CBD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後有輕微影響,而服用左旋多巴後,左旋多巴誘發的肌張力障礙和舞蹈動作的發生率相對較低。對左旋多巴療效差的患者,可按1.0g/d的劑量適量加入複方左旋多巴,但該劑量2個月來未見明顯改善。應考慮患者對左旋多巴無影響,可考慮停藥。不建議使用抗膽鹼藥。

(2)肌張力障礙

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可以有效緩解姿勢和疼痛問題。只有一小部分CBS患者有肌肉緊張

左旋多巴對力障礙有效,但可能加重眼瞼痙攣,導致左旋多巴引起的肌張力障礙。研究表明,可以用抗膽鹼的藥物,一般包括常見的普萘洛爾、溴尿嘧啶、丙戊酸。此類藥物一般情況下,不能夠改善我們的肌張力障礙,但是確切的結果一般需要在實驗中進行驗證和發現。

(3)肌陣攣

常用左旋乙拉西坦或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根據研究發現,丙戊酸鈉以及吡拉西坦等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苯二氮卓類藥物有可能會導致引起不良的反應。

4)認知障礙和精神病症狀

此類一般使用的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有時也會使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它們可能是可以起到作用的。尤其是在具有潛在病理機制的AD患者中。精神病性症狀如易怒和攻擊性需要抗精神病藥物,通常是利培酮、奧氮平,奎硫平、氯氮平或卡馬西平、丙戊酸。抑鬱症狀可以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治療。苯二氮卓類藥物可能對焦慮症狀有效。

3、非藥物治療

最近的研究表明,重複經顱磁刺激是一種非藥物療法,包括物理療法、言語療法和神經心理療法,可以改善CBD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在左側頂葉進行經顱直流電刺激可改善CBS患者的言語功能患者。腦深部刺激對CBD患者無明顯影響。

結語:皮質基底節變性很罕見,若是你患上此類疾病,建議儘早地去醫院進行檢查,上面的手術方法可以幫助你治癒。平時養成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若是家中有人患有帕金森病,需要多注意,此類疾病和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關聯,建議儘早地帶他去醫院診斷。此外,儘量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

相關焦點

  • 皮質基底節變性中存在新型tau蛋白絲摺疊
    皮質基底節變性中存在新型tau蛋白絲摺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5:17:40 英國MRC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Sjors H. W.
  • 什麼是運動神經元病 應該這樣治療
    運動神經元病是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有過運動神經元病,運動神經元病的病因有許多,運動神經元病會傷害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運動神經元病?運動神經元病的症狀是什麼?運動神經元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朝外大街講解。
  • Creutzfeldt-Jacob病(克雅氏症候群)
    1923年被Spielmayer命名為Creutzfeldt-Jacob病。1940年又根據其病理特點命名為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亦稱為亞急性海綿狀腦病。以進行性加重的神經精神症狀為主,如肢體的進行性痙攣性癱瘓、肌萎縮和痴呆症候群,伴錐體外系體徵和舞蹈症性手足徐動樣運動。還可有共濟失調、失明或肌纖維震顫。可見於任何成年期,但通常在40多歲起病。病程呈進行性且發展快,發病後常在1~2年內導致死亡。
  •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原因是什麼?無論男女,平均血壓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其中收縮壓增高比舒張壓更明顯。  2.職業 從事腦力勞動和緊張工作的人群高血壓患病率較體力勞動者高,城市居民較農村居民患病率高,且發病年齡早,其可能原因與生活緊張程度、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職業有關。
  • 什麼是皰疹 皰疹是什麼引起的
    可侵犯人體多個器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皰疹是怎麼引起的皰疹是常見的皮膚病,引起皰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1、基底細胞液化及基底膜病變:基地細胞液化指表皮基底細胞發生空泡化或破碎,重者基底細胞層消失,棘細胞直接與真皮接觸,免疫、遺傳及藥物過敏常是導致基底細胞液化的原因,見於遺傳性大癌性表皮鬆解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基底膜病變原因為自身免疫及遺傳,由於基底膜病變引起的水痢疾病有大癌性類天皰疹、妊娠皰疹、皰疹樣皮炎等。
  • ...基底節區|橫斷面|徵象|影像|腦橋|黑質|髓鞘|脊髓|白質|-健康界
    見於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SCD),SCD 是維生素 B12 缺乏導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Vit B12 參與核蛋白合成、神經髓鞘生成、類脂質代謝,故 Vit B12 缺乏能造成中樞及外周神經的髓鞘脫失變性、腫脹斷裂,引起軸突變性,特別易累及長軸突的脊髓後索、側索。
  • 一文讀懂:腦小血管病影像與臨床七大要點
    腦小血管病/大血管病區別 小血管病大血管病危險因素年齡、高血壓、臨床表現腔隙性腦梗死、腦白質疏鬆、微出血、VR 間隙擴張腦梗死腦小血管病的範疇動脈硬化性(年齡和血管病危險因素相關的小血管病);脂肪玻璃樣變、玻璃樣變、纖維素樣壞死
  • 左側基底節腦出血的病因
    弄清楚左側基底節腦出血的產生原因之後在進行全面的治療,這會讓治療工作事半功倍的。並且了解病因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幫助未患上此病的朋友早作防範。在這裡還是希望大家無論工作壓力多大,都應該要學會釋壓,這樣才能避免該病產生。首先,高血壓病是誘發左側基底節腦出血這一種疾病產生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 帕金森是什麼病,一般有什麼症狀?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症狀主要有四肢僵硬、行走困難、容易摔跤、不能自理等。患者會隨著病症加劇逐漸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 |基底節區|橫斷面|...
    見於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SCD),SCD 是維生素 B12 缺乏導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Vit B12 參與核蛋白合成、神經髓鞘生成、類脂質代謝,故 Vit B12 缺乏能造成中樞及外周神經的髓鞘脫失變性、腫脹斷裂,引起軸突變性,特別易累及長軸突的脊髓後索、側索。
  • 什麼是巨細胞動脈炎?它的病因是什麼?關於此病的這些知識多了解
    關於巨細胞動脈炎的這些知識你要知道1、什麼是巨細胞動脈炎?巨細胞性動脈炎(GCA)曾被稱為顱動脈炎、還有顳動脈炎和肉芽腫性動脈炎也是它的名字之一。英文別名:GCA。此病會導致我們的大動脈受損,所以得以命名。
  • 腦微出血的定義、診斷及危險因素,這篇文章講得很詳細
    研究表明腦微出血與年齡、心血管危險因素、腦白質變性、腦卒中、腦澱粉樣血管病變( cerebral amyloid angiology,CAA) 、認知功能障礙、卒中後情感障礙有一定關係。本文結合臨床研究和實踐經驗對CMBs的定義、診斷、危險因素、相關疾病的關聯及未來的研究方向進行了簡要講解。
  • 關於帕金森病,你需要知道這幾點,不容忽視
    一、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帕金森病會導致一些運動症狀,比如肢體震顫、僵直緩慢和步態異常等,還會引起失眠和抑鬱症。 二、什麼叫錐體外系疾病?
  • 張穎冬:CADASIL、CARASIL、CARASAL腦小血管病啟示錄|ISS2018_腦小...
    年齡是此2種病理的最強烈危險因素。其他病理類型腦小血管病則少見,包括:遺傳性血管病、血管炎、膠原性疾病、放射性動脈壓等等。1. 動脈硬化性CSVD動脈硬化性CSVD的病理基礎為腦小動脈脂質透明樣變、動脈硬化和纖維素樣壞死;且嚴重程度不斷增加。
  • 腦卒中影像學鑑別診斷(二):皮質和深部灰質改變
    嚴重病例的MRI顯示皮層(特別是扣帶回和島葉)和基底節T2高信號和彌散受限(圖9)。丘腦、腦室旁白質和腦幹也可能受累。彌散性皮質受累是可逆的,但永久性神經功能後遺症的風險會上升。ADC值降低可能是由於血氨導致的興奮毒性損傷和星形膠質細胞滲透壓異常。
  • 我國每分鐘,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什麼導致不同年齡的人視力殘疾?
    今天就是「國際盲人節」。根據百度百科數據顯示,我國視力殘疾患者的數量為千萬級別。我國每分鐘會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患者。 杭州華廈眼科醫生介紹,按年齡來分的話,「罪魁禍首」各有側重。 ●兒童青少年(20歲以下) 多為先天性及遺傳性眼病。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眼球震顫、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先天性視神經萎縮、高度近視、角膜病等。
  • 帕金森手術有效率達到97%以上是怎麼回事 帕金森是什麼病
    據悉,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不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主任醫師毛之奇表示,隨著新技術的應用,帕金森的手術有效率達到97%以上,其手術關鍵就是如何把電極精準地放到腦部核團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