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類影像徵象分別提示哪些疾病,你都知道嗎?|基底節區|橫斷面|...

2020-11-23 健康界
圖 1 MRI T2WI 橫斷面腦橋的十字形徵(中),MRI T2WI 示橋小腦萎縮及腦橋十字形高信號(右)

1. MRI T2WI 腦橋的十字形異常高信號影,腦橋核及其發出的通過小腦中腳到達小腦的纖維(橫橋纖維)變性,而由齒狀核發出構成小腦上腳的纖維和錐體束未受到損害,腦橋橫行纖維和小腦中腳的變性、神經膠質增生使其含水量增加形成十字形高信號。


2. 常見於多系統萎縮(MSA) 的小腦性共濟失調型(MSA-C)黑質紋狀體變性(SND),Shy-Drage 綜合症。其它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克雅病等疾病也有類似徵象。詳見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


圖 2  頸髓 MRI T2WI 橫軸位後索對稱性長 T2 信號,類似反兔耳(右 2)

病灶在 MRI 上表現為後索與側索 (主要是後索) 長條狀或斑點狀等 T1 長 T2 信號,以下段頸髓和胸髓常見,增強掃描病灶一般無強化,少有後索輕度斑點狀增強。矢狀位圖像上顯示為位於脊髓後部、縱行條帶狀分布的等或稍長 T1、長 T2 信號,而脊髓無明顯增粗(上方圖像),在橫軸位圖像上病變對稱性分布於後索及側索,這種對稱性分布具有特徵性。在 MRI 上後索受累可以表現為圓點徵(左 1)、三角徵(右 1)、反兔耳徵(右 2),後索及側索均受累表現為小字徵(左 2)。


1. 白質病理變化主要是髓鞘內 和間質水腫。髓鞘內水腫的有髓纖維內可見髓鞘板層破裂、空泡形成,粗大的纖維內髓鞘脫失,間質性水腫有時在白質形成裂隙。有文獻報導 T1WI 增強後病灶無強化或輕度強化,可能與疾病的病程有關,當髓鞘脫失、膠質增生導致血腦屏障破壞時,可以出現強化。


2. 見於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SCD),SCD 是維生素 B12 缺乏導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Vit B12 參與核蛋白合成、神經髓鞘生成、類脂質代謝,故 Vit B12 缺乏能造成中樞及外周神經的髓鞘脫失變性、腫脹斷裂,引起軸突變性,特別易累及長軸突的脊髓後索、側索。


圖 3 MRI T2WI 橫斷面示蒼白球低信號伴其中心點狀高信號的虎眼徵

1. MRIT2WI 橫斷面示基底節區蒼白球瀰漫性 T2 低信號伴其中心或前內部的點狀高信號,形似虎眼。低信號區是由於順磁性物質鐵的 T2 效應所致,在病理上對應於鐵及色素沉積區,由於鐵的沉積使局部組織受損,神經元壞死軸索腫脹、神經纖維網空泡形成,膠質增生水分含量增多;高信號對應於病理上的疏鬆組織區,缺乏鐵沉積。


2. 見於蒼白球色素變性症候群(Hdllervorden-Spatz 症候群):鐵沉積在蒼白球和黑質等部位。病變早期局部組織損害但還沒有大量鐵沉積時,形成虎眼徵,後隨著鐵沉著的增加,最終形成全低信號。


圖 4 脊髓 MRI T2WI 橫斷面前角高信號的貓頭鷹眼徵(右上)

由於前角細胞受損,脊髓 MRI T2WI 橫斷面可見前角對稱性 T1 低信號,T2 高信號影(圖 4),如脊髓梗死時由於灰質前角對缺血最敏感,脊髓灰質前角細胞壞死,在影像上呈對稱性增強的點狀信號,形似貓頭鷹眼故稱之為貓頭鷹眼徵(蛇眼徵)。


可見於脊髓前動脈症候群、肌萎縮型頸椎病 、平山病、桶人症候群、連枷臂症候群等疾病。

圖 5 MRI T2WI 橫斷面雙側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

MRI 的 T2 加權橫斷面可見基底節區雙側蒼白球對稱性斑片狀高信號,邊界清楚,形似貓眼。


1. 大腦白質脫髓鞘改變、腦水腫已消退,MRI 為雙側蒼白球對稱性斑片狀明顯長 T1 長 T2 信號灶(T1WI 無或稍高信號,T2WI 為高信號), 而 CT 表現遲發期和急性期表現相似,為白質密度瀰漫性降低,基底節區低密度或局灶性低密度改變,可合併出血或梗死,晚期出現腦萎縮。


2. 一氧化碳中毒性遲發性腦病,CO 中毒在急性期,腦白質對缺血更敏感,且具有可逆性,一段時間後出現基底節區病變,主要在蒼白球可發生缺血壞死。


圖 6 正常人高分辨 MRI T2WI 黑質的燕尾徵

1. 高分辨 MRI T2WI、SWI 正常軸位可見位於黑質後 1/3 的黑質小體 -1(密質部)為直線或者逗號的高信號,將兩邊的黑質疏質部和紅核的低信號區分隔開,形狀類似於燕子尾巴的鮮明分叉,故稱為燕尾徵。


2. 帕金森病:黑質色素變淡或消失(由於黑質細胞減少,色素細胞內黑色素減少或消失)和腦室擴大,導致黑質緻密部信號變低,低信號區連成一片,燕尾消失。故燕尾徵消失可以考慮帕金森病。


圖 7 MRI T1WI 正中矢狀位蜂鳥徵

圖 8 MRI T1WI 軸位米老鼠徵

MRI 正中矢狀位可見中腦萎縮、腦幹被蓋頂蓋部瀰漫高信號,萎縮的中腦被蓋緣形似蜂鳥的嘴,因而稱為蜂鳥徵,由於中腦前後徑縮短、腳間窩距離增大、導水管擴大、四疊體池增大,軸位中腦似米老鼠的耳朵,稱為米老鼠徵。


1. 由於中腦被蓋(包括緣和尾)的萎縮和中腦被蓋前後徑縮小引起的腳間池長度的相對增加,使得 MRI 正中矢狀位可見蜂鳥徵,能夠引起中腦被蓋萎縮、腦橋前後徑變小、腳間池擴大的疾病均可見蜂鳥徵。


2. 可見於進行性核上性麻痺、橄欖腦橋小腦萎縮、多系統萎縮等疾病,可參考進行性核上性麻痺在 MRI 上的徵象分析一文。


圖 9 CT 橫斷面示側腦室尾狀核區蝴蝶徵

圖 10 MRI T2WI 示位於側腦室前角的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呈高信號,形似蝴蝶(左);MRI T1WI 示膠質瘤侵犯雙側頂葉, 呈不均勻強化, 形成蝴蝶徵(右)

神經科的許多疾病均會有形似蝴蝶的表現,最常見於亨廷頓舞蹈症、胼胝體的淋巴瘤和膠質瘤。


1. CT、MRI 橫斷面示尾狀核萎縮,腦室擴大,側腦室尾狀核區形成特徵性的蝴蝶徵,可與本文圖 5 相比較。見於亨廷頓舞蹈症,病理變化:大腦皮質、紋狀體、尾狀核、殼核萎縮,神經細胞變性壞死、膠質細胞增生,瀰漫性腦萎縮,腦室重度對稱性擴大,尾狀核頭部萎縮明顯,側腦室前角擴大顯著(圖 9)。


2. MRI 冠狀位示中線部位佔位性病變為 T1WI 等或稍低信號、 T2WI 等或稍高信號,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累及胼胝體、擴散至雙側半球時常呈現蝴蝶徵(圖 10 左),多發於皮層下或者室管膜下白質,以及紋狀體,影像學形態多變,除蝴蝶徵外,增強後可呈特徵性的尖角徵、臍凹徵。


3. 原發於胼胝體的膠質瘤經胼胝體輻射侵及兩側大腦半球,或一側大腦半球膠質瘤經胼胝體輻射侵及對側大腦半球時,可形成類似於蝴蝶的病灶(圖 10 右),胼胝體附近的腦膠質細胞瘤,大部分位於一側大腦半球內向中線部位生長,侵犯胼胝體,病變呈半個蝴蝶狀改變,稱為半蝴蝶徵。


4. 胼胝體膠質細胞瘤 MRI 表現為中線部位佔位性病變, 呈大片狀長 T1 、長 T2 信號(T1WI 低信號、 T2WI 高信號), 信號均勻或不均勻, 佔位效應主要表現為胼胝體增厚, 體積增大;側腦室受壓、變形或移位;以及周圍水腫等。Gd-DTPA 增強掃描腫瘤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強化。


圖 11 MRI T2WI 冠狀面示腦橋中央部高信號區

MRI T2 加權示腦橋中央部均勻圓形長 T1 長 T2 信號灶,在冠狀面為腦橋基底部對稱性的蝙蝠翅樣高信號,稱為蝙蝠翼徵,在橫斷面為三角形或類三角形狀的高信號區,矢狀面為長圓形。


1. 腦橋中央廣泛性脫髓鞘呈孤立性對稱性分布,病灶中央部幾乎所有髓鞘均被破壞,但神經元、軸突和血管常保留完好,病灶邊界清楚,直徑數毫米或波及整個腦橋基底部橋核及白質、被蓋部,腹外側縱行神經纖維和蓋部常不侵犯,大多數病例腦橋周邊一帶仍正常。有吞噬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反應,而無少突膠質細胞反應和炎性改變。


2. 腦橋中央型髓鞘溶解症(滲透性髓鞘破壞症):酒精中毒患者快速糾正低鈉血症或腦部血管受損會引起腦灰質和白質交界區水腫和脫髓鞘改變,而腦橋為灰質白質交界區最多的部位故最易累及。MRI 往往在發病後 1~2 周才顯示病灶,DWI 對早期脫髓鞘病變更為敏感。


將影像和生活中常見的圖形聯繫在一起,通過聯想不僅能提高興趣,更能加深理解,除了上述總結的徵象外,還有靜脈竇血栓形成時,增強 CT 可見的空三角徵(Delta 徵),運動神經元病的酒杯症,病毒性腦炎的刀切徵,腦型肺吸蟲病 MRI 可見的隧道徵,提示腦梗死的島帶徵、豆狀核徵、動脈高密度徵等,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書籍來學習。看了這麼多,你都記住了嗎?

相關焦點

  • 這9類影像徵象分別提示哪些疾病,你都知道嗎?
    其它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克雅病等疾病也有類似徵象。詳見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MRIT2WI 橫斷面示基底節區蒼白球瀰漫性 T2 低信號伴其中心或前內部的點狀高信號,形似虎眼。低信號區是由於順磁性物質鐵的 T2 效應所致,在病理上對應於鐵及色素沉積區,由於鐵的沉積使局部組織受損,神經元壞死軸索腫脹、神經纖維網空泡形成,膠質增生水分含量增多;高信號對應於病理上的疏鬆組織區,缺乏鐵沉積。2.
  • ...基底節區|橫斷面|徵象|影像|腦橋|黑質|髓鞘|脊髓|白質|-健康界
    其它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克雅病等疾病也有類似徵象。詳見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 圖 3 MRI T2WI 橫斷面示蒼白球低信號伴其中心點狀高信號的虎眼徵1. MRIT2WI 橫斷面示基底節區蒼白球瀰漫性 T2 低信號伴其中心或前內部的點狀高信號,形似虎眼。
  • 14種肺部影像學徵象,快速了解!│以影識病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為您介紹14種CT徵象!蜂窩樣變化傾向於影響肺實質基底和外周。 鑑別診斷:蜂窩擴大時,高度提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其他纖維病理改變,如慢性過敏性肺炎(CHP)、結節病的纖維化階段(IV期)和肺炎也會出現蜂窩;但是,這些病例囊狀病變範圍明顯較小,病變灶非典型分布(更多分布於肺中部或尖部)。
  • 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你都掌握了嗎?|十二指腸|乙狀結腸|胃腸|...
    橫斷面示小腸腸壁節段性增厚,腸腔狹窄(細白箭)影像表現:在小腸鋇劑檢查中,小腸形成類似於粗糙棉線一樣的細鋇線。沿著腸繫膜緣的線樣潰瘍是小腸克羅恩病最重要的影像特徵之一,潰瘍平行於短縮的、凹入的或者僵直的腸繫膜緣。相鄰的腸繫膜增厚和回縮,特別在有受侵腸段的連接處。胃腸細繩徵的出現高度提示克羅恩病,但它也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現。2.
  • 這個影像學徵象都有哪些病?
    (H)炎性區域軸索密度減低和軸索球樣變提示軸索損傷。(I)髓鞘染色提示脫髓鞘。(J)箭頭所示和放大後可見嗜酸性粒細胞。(K)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分布於神經元周圍。(L)漿細胞浸潤。(M)星形膠質細胞增生。▎CLIPPERS症候群臨床表現步態共濟失調、復視、面部感覺異常、構音障礙常見。
  • 經典影像案例:低血糖腦病的影像表現
    其影像學提示低血糖腦病常常累及大腦皮質、基底節區、海馬、胼胝體和雙側內囊等區域。本文結合幾個病例向大家介紹一下低血糖腦病的影像表現。1. 大腦皮層病變嚴重低血糖的患者可出現類似於瀰漫性缺血-缺氧患者的影像學表現,常常累及大腦皮層、皮質下白質以及海馬,雙側多不完全對稱,右側更常見。
  • 當你拿到一份CT報告,要特別注意哪些徵象?
    HAOYISHENG導語 臨床上心血管醫生必然遇到胸痛,甚至腹痛的患者,此時更需要仔細鑑別診斷,CT是我們的好幫手之一,專業醫生不光要看懂報告,更要注意到某些強提示徵象,那麼此時有哪些徵象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 什麼是皮質基底節變性?什麼因素導致的此病?常發病於哪個年齡?
    1、什麼是皮質基底節變性?皮質基底節變性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神經疾病,皮質基底節變性(CBD)常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外文名為:corticobasaldegeneration。其特徵是非對稱性動態張力生成症候群、肌張力障礙等。此病比較罕見,患病的機率很低。
  • 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科的朱力教授以「支氣管擴張:以「徵象到疾病」為主題,從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病理表現到影像學診斷等內容進行分享。
  • 肺氣腔疾病的影像診斷方法
    累及氣腔的疾病常見但放射診斷有一定困難,因氣腔高密度影屬於非特異性徵象(表)。任何取代肺泡內氣體的病變可被描述成氣腔高密度影,但常見於氣腔內的液體積聚(如肺水腫)或炎症細胞浸潤(如感染)。
  • [21NCN]楊弋:腦出血血腫擴大的影像學徵象及人工智慧識別
    圖4 B組決賽結果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樣一個比賽並不能代表人工智慧能夠超越專家的臨床實際能力,只是在某幾類疾病的讀片中醫院中的臨床診療、電子病歷管理分析、基因組學、藥物發展、醫療機器人、移動醫療等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計算機的發展。其中AI+醫學影像的智慧醫療未來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可能會扮演一定的角色,有助於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在影像學識別方面,人工智慧可以說是走在最前面的。
  • 輕鬆讀懂肺炎實變的影像學徵象│以影識病
    然而,沒有此影像也不一定就能否定實變的存在。 本文為出版社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肺葉或節段實變的影像學徵象 1.肺葉周圍的胸腔積液亦可類似此影像(圖3、圖4)。
  • 皮層 / 皮層下 DWI 高信號: 這 5 類疾病不可忽視
    神經科的一系列疾病中,DWI 高信號最常見的自然是缺血性腦卒中的急性期,這個恐怕學醫的都知道,但是當你見到主要累及皮層
  • 左側基底節腦出血的病因
    弄清楚左側基底節腦出血的產生原因之後在進行全面的治療,這會讓治療工作事半功倍的。並且了解病因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幫助未患上此病的朋友早作防範。在這裡還是希望大家無論工作壓力多大,都應該要學會釋壓,這樣才能避免該病產生。首先,高血壓病是誘發左側基底節腦出血這一種疾病產生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 這個影像學徵象必須記住
    臨床上,患者出現意識障礙/癲癇/認知障礙/精神行為異常,您會考慮哪些鑑別診斷?您的腦海中可能閃過了一長串的名字,但是如果患者出現了下面這個病例,一般的影像學表現也許就能迅速把範圍縮小,還能避免患者出現嚴重腦疝。閒話少說,先來看看這個病例。1病例介紹患者男,43歲,急性起病,因「頭痛10天」入院。
  • 這些好發於肺底部疾病的影像學特徵,一文匯總!│以影識病
    雙肺下葉基底段多發條索影、蜂窩狀影,呈多層、疊層排列,磨玻璃影少見;B.影像學不具特異性徵象,但常伴有胰腺功能不足,有利於診斷本病。常見為反覆性肺炎、基底部支氣管周圍浸潤或伴發節段性肺不張。 影像學徵象: (1)肺氣腫局部肺不張(因小氣道中黏液嵌塞)。
  • 一起學病例 | 伴有基底膜變薄的腎病症候群
    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腎病症候群診斷到這一步,顯然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不能滿足腎臟病診療的需求,接下來,大家都知道要做什麼了哇。Yes,就是腎活檢,腎病症候群是腎活檢非常強的一個適應症。 Alport症候群電鏡表現為基底膜厚薄不均、撕裂以及緻密層不規則的多層化表現,緻密層不規則透明增厚區可見纖維絲,短的纖維絲與腎小球基底膜垂直,形成"網格"樣表現,緻密層之間可見顆粒狀斑點樣物質存在。可以出現節段性變薄,而特殊的基底膜撕裂現象更有意義。
  • 這6種徵象可能預示腫瘤復發轉移,你知道嗎?
    復發和轉移是腫瘤患者不願意遇到的,因為這意味著抗癌徵程的難度和長度再次增加。腫瘤的轉移和復發似乎「悄無聲息」,但其實身體的一些改變可能會在早期預示其發生。以下這6種預示復發轉移的徵象,要警惕!要注意單靠症狀無法確定腫瘤是否發生復發或轉移,需要影像學或者病理檢查結果來確認,所以,出現不適請第一時間就診檢查。
  • 肺葉間裂發育不全的影像評價進展
    研究證實,肺葉間裂發育不全不僅會對肺部疾病的病程產生影響,而且會增加外科醫師手術的操作困難,更是肺氣腫患者行支氣管鏡肺減容術預後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隨著CT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層螺旋CT幾乎可以清晰地顯示肺葉間裂,使研究者們能夠通過影像方法對肺葉間裂發育不全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