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懂肺炎實變的影像學徵象│以影識病

2020-12-08 騰訊網

大葉性肺實變與肺不張及胸腔積液有時不易鑑別。肺實變中發現有「支氣管氣影」,則可排除阻塞性肺不張及胸腔積液。因為只有支氣管還通氣,支氣管外包繞已實變的肺才可能形成充氣的支氣管像。然而,沒有此影像也不一定就能否定實變的存在。

本文為出版社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肺葉或節段實變的影像學徵象

1. 右上葉實變後前位片即可看到

實變密度的下方以橫裂截然為界,側位片以橫裂和斜裂上界清楚為界(圖1)。

圖1 右上葉大葉性肺炎

右上肺可見大片狀實變影,以葉間裂為分界

2. 右中葉實變

在後前位表現為三角形,上界銳利,外側界限輪廓不清,內界與心緣相混。側位片所見具有診斷意義(圖2)

圖2 右中葉肺炎

右中葉肺密度增高,右心緣模糊,側位上呈典型的三角形,其上下的葉裂清晰銳利

3. 右下葉實變

在後前位片上,實變向上伸展至很高,但上界不清楚。側位片上斜裂清楚地劃出實變的下葉。肺葉周圍的胸腔積液亦可類似此影像(圖3、圖4)。

圖3 右下葉肺炎

右下葉肺可見大片陰影;其內見清晰的支氣管通氣徵。因病變位於心臟的後方,故正位平片右心緣仍清晰可見

圖4 右下葉肺炎

右下葉肺可見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內密度欠均勻,並可見支氣管氣影

4. 左上葉實變

和右上葉實變相似。

5. 舌葉實變

很像右中葉實變,但上界不那麼銳利(圖5)。

圖5 左上葉舌段肺炎

左肺自肺門向周圍可見放射狀大片模糊影,側位片病變位於斜裂之上

6. 左下葉實變

和右下葉實變完全相似,其側位片具有診斷意義(圖6、圖7)。

圖6 左下葉肺炎

左下葉肺廣泛性肺實變,肺底部尤為濃密

圖7 左下葉肺炎

左下葉肺可見斑片狀、磨玻璃狀影,其中可見支氣管充氣徵

肺炎常見病原菌及其影像學徵象

常見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細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假單胞桿菌、嗜血桿菌、軍團桿菌、厭氧菌、結核分枝桿菌、非結核分枝桿菌、放線菌、奴卡菌。

病毒:流感病毒(圖8)、副流感病毒、合胞體病毒、冠狀病毒、風疹病毒、單

純皰疹病毒、水痘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

寄生蟲:阿米巴蟲、弓形蟲、蛔蟲、類圓形線蟲、惡絲蟲、肺吸蟲、血吸蟲、棘球蚴、囊蟲。

多種真菌及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

圖8 甲型H1N1 流感病毒性肺炎

雙肺紋理增重紊亂,雙肺野多發磨玻璃影、網狀影及小結節影,雙下葉為著

1. 大葉性肺炎常見致病菌

鏈球菌、克雷伯桿菌,但軍團桿菌、結核分枝桿菌、假單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可呈大葉性實變。

2. 大葉性肺炎能引起肺葉膨脹的致病菌

鏈球菌、克雷伯桿菌、假單胞桿菌、葡萄球菌、結核菌。

3. 小葉性(支氣管)肺炎常見致病菌

假單胞桿菌、克雷伯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厭氧菌、軍團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奴卡菌(圖9)及放線菌(圖10)、鏈球菌、沙雷菌。

圖9 奴卡菌肺炎

雙肺內多髮結節影伴磨玻璃樣改變

圖10 放線菌肺炎

右肺上葉尖、後段可見多發團片狀高密度影,周圍可見斑片狀磨玻璃影,其中右肺上葉尖段病灶內可見空洞影,病灶邊緣毛糙,可見多發毛刺

4. 克雷伯菌肺炎

好發於老年人,患者多有慢性病史,有綠色痰,X線平片常呈大葉性肺炎,有時其葉間裂向外膨隆,常形成膿腫,也可呈小葉性肺炎改變。CT 檢查徵象:磨玻璃樣密度增高;大葉實變;肺多發實變,其中可見溶解區、膿腫或小空洞(圖11)。

圖11 克雷伯菌肺炎

雙側肺野可見瀰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結節及斑片狀影,其內密度不均,部分病變內可見小空洞

5. 假單胞桿菌肺炎

常為醫院內肺炎,尤其在監護室內,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常用免疫抑制及抗生素者易發病。常為支氣管肺炎,主犯下葉,可發生膿腫。

6. 軍團桿菌肺炎

好發於老年人及有慢性病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藥、類固醇者,為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累及一葉或多葉,病變迅速發展,累及鄰近肺或對側肺(圖12)。用免疫抑制藥者易發生空洞,30% 的有胸腔積液。

圖12 軍團桿菌肺炎

A. 右肺下葉片狀磨玻璃影;B. 右肺野內大片狀實變影,支氣管充氣徵,增強掃描實變部分可見明顯強化,伴右側胸腔積液

7. 類脂質肺炎

為吸入性肺炎,當巨噬細胞吞噬肺泡內油脂,進入肺間質時,則形成網狀間質性改變,也可形成少見的類脂性肉芽腫或肺團塊影。常見影像學徵象為瀰漫性肺實變或結節影,伴網狀、條狀間質陰影(圖13)。本病好發於肺門周圍及下葉部位,檢查痰液可找到含脂質的巨細胞,有助於診斷。

圖13 類脂質肺炎

A. 雙肺下葉及右肺中葉見斑片狀高密度及多發散在結節影,部分融合成片狀,病灶大都沿支氣管走行分布;B. 雙肺下葉背段可見片狀緻密影,以右下肺為著,右下肺緻密影內可見支氣管影通氣徵

8. 過敏性肺炎

由吸入各種過敏性物質(抗原)引起的肺內瀰漫性小的肉芽腫性間質性肺炎,也稱為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影像學徵象(圖14):

圖14 過敏性肺炎

左肺可見瀰漫性粟粒樣結節及磨玻璃樣小結節影。左下肺中間部可見局限性密度減低區,為呼氣期鑲嵌徵

(1)雙肺可見多發的中心磨玻璃樣粟粒樣小結節,常瀰漫分布。

(2)雙肺磨玻璃樣病灶,為肺泡損傷、水腫、出血、炎症。

(3)病灶間可有呼氣期空氣陷入徵:因呼氣期細支氣管管腔被阻塞,空氣不能排出而呈局限性密度減低區,其周圍肺野密度不減低,兩者對比,因密度不同,也稱為鑲嵌徵。

(4)慢性期:病變如不吸收,可產生肺纖維改變,呈不規則網狀影、牽引性支氣管擴張甚至蜂窩狀影,但不同於特發性肺纖維化,後者的蜂窩狀影好發於肺底部或胸膜下。

本病的蜂窩狀影很少發生在肺底部、胸膜下,主要在肺野內,尤以肺門周圍較重。離開過敏原後,病灶可在短時間內明顯吸收,有別於粟粒性結核及粟粒性轉移瘤等。

相關焦點

  • │以影識病
    │以影識病 2020-09-14 來源:醫脈通
  • 14種肺部影像學徵象,快速了解!│以影識病
    CT徵象在肺部疾病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為您介紹14種CT徵象! 鑑別診斷:蜂窩擴大時,高度提示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其他纖維病理改變,如慢性過敏性肺炎(CHP)、結節病的纖維化階段(IV期)和肺炎也會出現蜂窩;但是,這些病例囊狀病變範圍明顯較小,病變灶非典型分布(更多分布於肺中部或尖部)。
  • 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鑑別,詳細影像舉例!│以影識病
    肺炎的病原體非常廣泛,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和原蟲等。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臨床特徵及影像學特徵均有不同,本文概括介紹細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影像、臨床特徵、診斷和管理。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26張圖,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詳細影像匯總!│以影識病
    圖1.1 細菌性肺炎。右上葉肺炎患者的放射影像。胸廓前後徑增大,提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圖1.2 細菌性肺炎。 雙肺下葉肺炎患者影像。 圖1.4  53歲的嚴重軍團菌肺炎患者。胸片顯示雙肺下葉緻密實變。
  • 肺泡蛋白沉積症的影像識別,一文搞定!│以影識病
    PAP的影像學檢查結果不明確,必須考慮較大的鑑別診斷: 靜水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腫 瀰漫性肺炎(尤其是肺孢子蟲肺炎) 肺出血 間質性肺炎 瀰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
  • 胸部典型徵象丨方形徵(刀切徵)_胸部典型徵象_球形肺炎_醫脈通
    病灶鄰近胸膜反應顯著,包括葉間胸膜明顯增厚;無明顯胸膜腔積液;局部充血徵象明顯,可見周圍血管紋理增多、增粗、扭曲,但無僵直和受牽拉表現。支氣管壁可見明 顯增厚,但管腔無明顯狹窄。經過有效的抗炎治療後,病灶明顯縮小。見圖2。
  • │以影識病
    影像學徵象(圖4): 圖4 支氣管擴張症合併炎症影像學不具特異性徵象,但常伴有胰腺功能不足,有利於診斷本病。常見為反覆性肺炎、基底部支氣管周圍浸潤或伴發節段性肺不張。 影像學徵象: (1)肺氣腫局部肺不張(因小氣道中黏液嵌塞)。
  • 肺氣腔疾病的影像診斷方法
    肺炎(年輕男性)。局部實變,伴發熱、咳嗽、咳痰,提示感染。平片上氣腔高密度影的分布是一個鑑別特徵:隱源性機化性肺炎(COP) 的實變在外下肺野更明顯(圖)。相比之下,慢性嗜酸性肺炎的典型表現是平行於胸壁的上肺浸潤。回顧分析系列影像表現是放射科醫生重要的日常工作。相對肺炎來說,數小時或幾天的快速吸收提示水腫(圖)或出血。
  • 多圖,總結過敏性肺炎的CT表現!│以影識病
    過敏性肺炎(HP)也稱為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EAA)。是易感人群反覆吸入各種具有抗原性的有機氣霧微粒、低分子量化學物質引起的一組肉芽腫性、間質性、細支氣管性及肺泡填塞性肺部疾病。 吸入抗原的性質、接觸抗原的具體情況及宿主的免疫反應均與是否發生過敏性肺炎有關。目前關於過敏性肺炎的發病情況尚不清楚。
  • 倫琴醫療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分流指南(第一版)》
    根據目前經驗,肺部影像表現常早於臨床症狀,因此,影像學檢查在臨床分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1月27日,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影像學方面針對的是疾病的影像進展表現: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GGO、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 [21NCN]楊弋:腦出血血腫擴大的影像學徵象及人工智慧識別
    昨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的「腦血管病專場5:出血性腦血管病及其他」分會場上,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楊弋教授針對腦出血血腫擴大的影像學徵象及人工智慧識別這一話題AI是一個名叫「BioMind天醫智」的系統,號稱全球首款CT、MRI神經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產品。一共進行兩組比賽,A組比賽中有15名人類醫生,共225道試題;B組比賽由10名人類神經影像領域「大咖」和AI比賽,共同完成30道題的挑戰。
  • │以影識病
    (6)葡萄球菌肺炎:常見於兒童或嬰兒。 (7)囊腫、肺氣囊、肺氣腫大皰破裂。 (8)蜂窩狀肺破裂。 (9)月經期右側自發性氣胸。 氣胸的X 線徵象見圖2。
  • 從「徵象」到「疾病」,23張圖搞定支氣管擴張!
    在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2020年會(CACP2020)暨第十九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上,來自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放射科的朱力教授以「支氣管擴張:以「徵象到疾病」為主題,從支氣管擴張的病因、病理表現到影像學診斷等內容進行分享。
  • 火眼金睛,教你一眼識別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在第四屆東方呼吸病學術會議上,作為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呼吸放射副主任委員,來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的高莉教授,深入解讀了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 高教授主要從細菌與病毒肺部感染之間的差異、病理改變和相關影像、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點及其鑑別診斷等多方面給我們分享。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診療快速建議指南(標準版)│...
    病因學及發病機制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2019-nCoV為一種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nm。其基因特徵與SARSr-CoV和MERS-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85%以上。
  • 肺部感染 CT 太難學?看完這篇不信你還不會!
    認識、鑑別不同類型肺部感染的 CT 徵象,也是呼吸科醫生需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1 大葉性肺炎 大葉性肺炎為佔據一個肺葉或肺段的炎症,一般由肺炎鏈球菌引起。
  • 劉敏: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學特徵分析
    損傷肺泡壁並引起局部炎症和進展性實變。 3、表現為大部分或完全性一葉均勻實變並伴充氣支氣管徵。 典型表現:1、均勻實變影;2、實變可跨過肺段;3、實變主要或只累及一葉;4、常見充氣支氣管徵。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及影像學研究進展
    實變期,重型的患者兩肺多發實變影,部分融合成大片狀實變,可有少量胸腔積液。病變進展為危重型,可表現為兩肺瀰漫性多發實變陰影,呈「白肺」表現,可以伴有少量胸腔積液。吸收期表現為原病變消散或密度減低,或演變為纖維索條樣影。因此,DR檢查僅適用於沒有CT的基層醫院,或是重型及為危重型患者。